第四单元盐化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盐化肥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9: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盐化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固体由NaOH、Mg(NO3)2、BaC12、K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NaOH B.可能含有K2SO4
C.一定含有Mg(NO3)2 D.可能含有CaCO3
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C.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D.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3.小红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做酸碱中和反应后,对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探究,她向一定质量的反应后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HCl
B.图中BC段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C.图中C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
D.图中CD段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铜 C.石墨 D.食盐
5.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一定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用到其化学性质的是
A.食品袋中铁粉用于抗氧化和干燥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作制冷剂 D.纯碱用于制造玻璃
7.已知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能把SO32-氧化成为SO42-,则下列实验方案能够确定某未知试液中存在SO42-的是( )
A.取少量试液,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B.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D.取少量试液,加入足量稀硝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8.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9.“整理归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加水稀释NaOH溶液
B.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
B.KCl+AgNO3=AgCl↓+KNO3
C.Mg+2HCl=MgCl2+H2↑
D.H2CO3H2O+CO2↑
11.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①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②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④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2.下列图像变化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A.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
B.等质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向氢氧化钠与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二、填空与简答
13.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食盐 ②熟石灰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铝 ⑤乙醇
(1)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的是 ;
(2)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3)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是 。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符号表示:
磷元素 ;2个镁原子 ;3个二氧化硫分子 .
(2)请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 ; ②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能用作补钙剂的是 ;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写一种).
15.(1)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②实验二活性炭具有 、过滤作用。
③实验三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方法括号内是杂质均正确的是 用字母作答。
选项 物质 方法
A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加无色酚酞试液
C 加水溶解、过滤
D 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一氧化碳 ③钨 ④氯化钠 ⑤天然气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2)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3)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4)用于制作灯泡中灯丝是 。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17.请用H、O、C1、Na、Fe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氢原子 ;
②五个铁离子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 。
(3)请用上述元素中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18.(1)实验室现有一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小路同学想探究 该废液中是否有残留的稀盐酸存在。
①小路同学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检验试剂时,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A.pH试纸 B.铁粉 C.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②请你从上述试剂中选择合适的一种 (填序号),若观察到 的现象, 则证明该废液中一定存在稀盐酸。
(2)实验室现有一份固体混合物 A,它可能是 CuO、Na2SO4、Ba(NO3)2、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路同学想探究其组成,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出现的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
(设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和分析推理,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
②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判断:溶液C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 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③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固体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可取用溶液G再进行探究实验,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对应结论: 。
19.某热电厂用脱硫得到的石膏 (CaSO4·2H2O) 生产 K2SO4肥料的流程如图:
(1)脱硫过程中可用 喷淋烟气来吸收SO2.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4)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Ⅱ所得晶体,不用水洗涤的原因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已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2)B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猜想与假设】
猜想I:固体为 Na2O2、NaOH、Na2CO3
猜想II:固体为 NaOH、Na2CO3
猜想III:
猜想IV:固体为 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猜想Ⅰ不成立
(2)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有 存在
(3)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 证明有 NaOH 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四、计算题
21.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样品中钠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为23:20。取一定量的该样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密度为1.1g/cm3)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0g沉淀和112.8g滤液。请计算:
(1)原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
(2)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NaOH、Mg(NO3)2、BaC12、K2SO4、CaCO3两两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镁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根据坐标可知沉淀全部溶解,因此沉淀不可能是硫酸钡沉淀,即氯化钡和硫酸钾不能共存;先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硝酸先和碱反应,因此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A正确;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镁沉淀,也可能是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硝酸镁应该是可能含有,故C错误;硫酸钾和氯化钡不能共存,因此可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B正确;故选项为:C。
2.B
【详解】A、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原因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较多浮渣,无泡沫,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较多泡沫,无浮渣,故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错误;
C、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污染,故正确;
D、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选:B。
3.A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向一定质量的反应后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与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HCl,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图中BC段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生成的溶质氯化钠,因此图中C点处溶质的种类最少,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CD段,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可知Na2CO3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C
【分析】A、根据盐酸的性质,能与之反应放出无色气体的物质有两类:金属和碳酸盐;
B、BaCl2溶液既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也可以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
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所以用酚酞试液只能检验出溶液为碱性;
D、铵态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详解】A、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金属为单质不含CO3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中含有SO42-,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溶液中含有Ag+,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所以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碱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但碱性溶液却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因此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只能说明溶液为碱性,无法确定物质是不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铵态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非铵态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例如CO(NH2)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离子的检验、铵态氮肥与碱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详解】A、食品袋中铁粉用于抗氧化和干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铁的化学性质;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能与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C、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D、纯碱用于制造玻璃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纯碱的化学性质。
故选C。
7.C
【详解】如果直接向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当不加稀盐酸时,沉淀可能是钡离子造成的碳酸钡或者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由氯离子生成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应该先加入稀盐酸 ,无现象说明排除了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存在,所以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故答案为C。
8.B
【详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符合题意;
B、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均排在氢后,铜、银与稀盐酸均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用稀盐酸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D、滴加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加水稀释NaOH溶液,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故错误;
B、等质量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由于锌比铁活泼,所以锌最先反应结束,故正确;
C、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开始时沉淀的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沉淀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D、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固体的质量要增加,故错误。
故选B。
10.B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B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可能很有氢氧化钠。
【详解】①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沉淀,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正确;
②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可能很有氢氧化钠,加入石灰水,碳酸钠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沉淀,得到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确定原来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错误;
③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滴入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能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正确;
④根据③的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碳酸钠和水,但是二氧化碳会带出水分,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则氢氧化钠固体的增重有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A、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应该不变,错误;
B.等质量的镁与铁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所以反应时间快;同时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生气的氢气多。错误;
C. 向装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错误;
D. 向氢氧化钠与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正确。
故本题选D。
13.(1)③
(2)④
(3)②
(4)①
【详解】(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工业上通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故选③;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由氢氧化铝;故选④;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故选②;
(4)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有咸味,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故选①。
14. P 2Mg 3SO2 O2 Ca(OH)2 CaCO3 CO(或H2)
【详解】(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镁原子,就可表示为:2Mg;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硫水子可表示为:3SO2;
(2)①能供给呼吸的是氧气,化学式:O2;
②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Ca(OH)2;
③碳酸钙能用作补钙剂,化学式:CaCO3;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一氧化碳、氢气,化学式为:CO、H2。
15.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吸附作用 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 D
【详解】(1)①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发生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实验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过滤作用;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实验三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
(2)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了主要物质一氧化碳,故A错误;
B、NaOH、Na2CO3,都是呈碱性,加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aO变成了氢氧化钙,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NaCl(MgCl2)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氯化钠,D正确。
故选D。
16.(1)①
(2)⑤
(3)②
(4)③
(5)④
【详解】(1)石墨质软,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划痕,则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填①。
(2)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天然气,故填⑤。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故填②。
(4)钨丝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泡中灯丝,故填③。
(5)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填④。
17. 2H 5Fe3+ HCl
【详解】(1)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2H;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五个铁离子:5Fe3+;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式为:HCl;
(3)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有沉淀生成,且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D A或B或C pH<7(选择B、C,均产生气泡) BaSO4 Cu2+、Na+ NaNO3 BaCl2、Ba(NO3)2 取用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钡,不确定是否含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含硝酸钡,不含氯化钡。
【详解】(1)①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稀盐酸存在,溶液显酸性,pH<7,可用pH试纸检验,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和氯化钙、稀盐酸均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用硝酸银溶液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故选D;
②选择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pH<7,说明含稀盐酸;选择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选择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
(2)实验室现有一份固体混合物 A,它可能是 CuO、Na2SO4、Ba(NO3)2、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向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适量稀硝酸,产生沉淀B和溶液C,故沉淀B应为硫酸钡,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硫酸钠,一定含硝酸钡和氯化钡中至少一种;向固体混合物A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D和沉淀E,向沉淀E中加适量稀硝酸,产生蓝色溶液和沉淀B,故沉淀E为氧化铜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氧化铜。
①由分析可知,沉淀B为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
②溶液C中,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水,硫酸钠和氯化钡或硝酸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和氯化钠或硝酸钠,故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Cu2+、Na+;
溶液G中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故一定存在的溶质是:NaNO3;
③步骤③中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A无法确定的是BaCl2、Ba(NO3)2;
氯化钡含氯离子,故可取用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钡,不确定是否含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含硝酸钡,不含氯化钡。
19. 水或碱溶液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CaCO3 防止硫酸钾溶于水
【分析】(1)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2)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反应也越彻底;
(3)根据图中的工艺流程可以判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4)硫酸钾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硫酸钾溶液.
【详解】(1)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脱硫过程中可用水或碱溶液喷淋烟气来吸收SO2.
故填:水或碱溶液.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填: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原料利用率.
(3)硫酸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过滤后碳酸钙被重新加入到脱硫中去,反应又生成硫酸钙,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
故填:CaCO3.
(4)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Ⅱ所得晶体,不用水洗涤的原因是防止硫酸钾溶于水.
故填:防止硫酸钾溶于水.
20. 固体为 NaOH 不产生气泡或无变化 碳酸钠 /Na2CO3
【详解】猜想与假设
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猜想I:固体为 Na2O2、NaOH、Na2CO3,过氧化钠部分变质,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了一部分;猜想II:固体为 NaOH、Na2CO3,过氧化钠完全变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没有反应或反应了一部分;猜想IV:固体为 Na2CO3,过氧化钠完全变质,氢氧化钠完全转化为碳酸钠;所以猜想III为过氧化钠完全变质,只有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固体为 NaOH,故填:固体为 NaOH。
实验推断
(1)过氧化钠与水、氧气反应都会产生氧气,所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或无变化,说明固体中没有过氧化钠,可得出猜想I不成立的结论;故填:不产生气泡或无变化。
(2)碳酸钠与Ba(NO3)2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钠存在。故填:碳酸钠或Na2CO3。
21.(1)11.1g;(2)10.6%;(3)90.9ml
【详解】(1)设样品中含有氯化钙的质量为x,所加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y
x=11.1g
y=10.6g
答:原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
(2)设11.1g氯化钙中含有的钙元素质量为m
m=4g
样品中钠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为23:20,所以
样品中的钠元素为
则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所以原样品的质量= ,
则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
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3)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答: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90.9m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