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希腊传说记载众神之神宙斯与腓尼基(现叙利亚地区)公主欧罗巴育有三个孩子,老大米诺斯统治着位于东地中海中央的克里特岛。考古证明克里特的人种与埃及、西亚相近,据此可知,神话传说( )
A.具备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 B.与考古证明完全一致
C.一定程度反映人类史前史 D.可以甄别史料的真伪
2.如图分别为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和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后者虽然缺少前者的中央大穹窿,但圆顶的造型却是二者的共同特点。由此可推知,当时基辅( )
A.与拜占庭历史传统相似 B.继承了西欧中世纪文化
C.深受拜占庭文明的影响 D.打败拜占庭帝国,继承其宗教信仰
3.恩格斯曾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这里恩格斯重在说明欧洲文化具有( )
A.创造性 B.传承性 C.多样性 D.开放性
4.文物、历史遗迹、文学作品等都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观察如图,下列文物、历史遗迹、文学作品与其产生(出土)的地域匹配正确的是( )
A.①卡尔纳克神庙 B.②《汉谟拉比法典》 C.③《天方夜谭》 D.④那尔迈调色板
5.在一些古希腊雕塑中,人物极度扭曲的身体表现出十分痛苦,或垂着头,或挣扎,或奄奄一息,但还是在做最后的抗争,并没有就此屈服,强烈的反差、瞬间的描写,完美体现悲剧色彩。由此可见,古希腊雕塑( )
A.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B.通常取材于神话故事
C.借鉴了东方艺术风格 D.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
6.在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最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这( )
A.蕴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B.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反映出宗教信仰多样化 D.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7.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提出的著名圣训“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对阿拉伯文化影响深远。圣训意在强调( )
A.保持阿拉伯民族的进取意识 B.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C.阿拉伯地区与东方距离遥远 D.中华文明促成伊斯兰的诞生
8.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描绘古希腊的悲剧时说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
A.艺术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B.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
C.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D.带有深刻的教化功能
9.德国古希腊哲学史家策勒尔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比希腊人更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天性和组织制度、道德和习俗,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以比他们更清澈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凝视宇宙的深处。”该观点意在强调古代希腊( )
A.开启了思想启蒙 B.充满了理性精神
C.拓展了自然研究 D.留下了丰富遗产
10.《摩奴法典》将人们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作了更为严格的区分,婆罗门是第一种姓,掌握神权,垄断文化;刹帝利是第二种姓,掌握军政大权;吠舍是第三种姓,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是第四种姓,绝大部分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有一些是失去村社身份的自由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奴隶。这些规定( )
A.旨在维护高种姓的特权地位 B.树立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
C.说明印度等级结构日益复杂 D.体现出早期人类文明具有独特性
11.阿拉伯故事小说《天方夜谭》,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和高尚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名著,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据此可知,《天方夜谭》( )
①批判基督教神权的统治 ②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③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④表现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儒家倡导“天下为公”;古希腊哲学家力主人类之间必须维系和谐共融之生活;印度古代典籍亦载有“天下一家”之箴言;非洲传统价值理念乌班图精神亦倡导“我们在故我在”,强调个体与群体之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据此可知( )
A.实现了各国人民和平相处 B.蕴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C.凸显雅典文明的历史地位 D.实现了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13.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军队渡过大西洋,与大陆军协同作战。对此,潘恩评论到:“由于法国官兵的回国,一支增强自由事业的庞大力量遍布法国全境。”这反映出( )
A.革命的相互影响 B.美法的制度相似 C.欧洲的文化重构 D.民主的普遍实施
14.据吠陀时代的诗文记载,当时的婆罗门种姓不仅不会保护牛,还会将其宰杀食用并分给他人。但较晚的《摩奴法典》中却规定“无论哪一个种姓杀掉母牛,都要被罚剃光头,在牧场服侍母牛三个月”。据此可推测,古印度( )
A.农耕生产得到重视 B.种姓制度受到冲击
C.佛教教义影响立法 D.饮食结构发生巨变
15.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西亚和北非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楔形文字 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③建造了桑奇大塔 ④兴起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拜占庭学的发展源于近代早期欧洲有闲阶层的尚古热潮。拜占庭帝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经历了400多年,大体可划分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早期兴起阶段,18世纪百年左右的停滞阶段,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渐渐平复,怀疑主义思潮泛起,实证主义史学应运而生,适应了人们重新审视启蒙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消极历史观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拜占庭研究工作再度受到重视,拜占庭学发展重新走上了快车道,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19世纪中期以来,拜占庭研究呈现出理论方法、研究角度、课题选择、表现形式、话语风格的多元化。近年来,拜占庭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胜景,关注“人学”的新史学和古代晚期学派都在其中占有一席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以后拜占庭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史学研究的因素。
17.世界各地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9世纪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材料二 传承自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并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化元素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古代的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这些文化元素来自古希腊的哲学、自然科学,古罗马的法律,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这些体现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主要贡献的文化遗产,为欧洲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选必三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元明天皇即位后,仿照唐都长安在奈良建造平城京,并于和铜三年(710年)迁都至此,日本进入奈良时代,走上急速封建化的道路。当时上自统治集团内部,甚至是天皇年号,下至黎民百姓的衣冠服饰,民间风俗习惯,无一不模仿、学习唐风。汉学成为皇族以及王公、大臣的必备修养,被认为是官方正学,日本经过学习、改良骤然成为东亚仅次于唐王朝的文明国之一。
——摘编自林范武《从唐风文化的影响看奈良时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唐风文化”指的是日本杂良时代受到中国影响形成的文化,其对于奈良文化的影响涉及各个领域,如宗教、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至平安前期,“唐风文化”仍然盛行,表现在桓武天皇时期高僧最澄、空海将中国佛教——天台宗、密教传入日本,后形成日本佛教。可以说平安时代前期,“唐风文化”仍活跃于日本社会。所以,在一些正式的公共场合,人们还是会挂中国画,诗宴吟咏的还是汉诗。
——摘编自林幼仙《浅谈日本平安时代的“国风文化”与“唐风文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奈良时代“唐风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奈良时代“唐风文化”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为了对外作战及镇压内部反抗,都拥有一批骑士。骑士文学的产生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骑士文学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主要包括三种文学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一些英雄史诗继承和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宣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忠君爱国思想,歌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形象。除此之外,中世纪的骑士身上也怀有古希腊英雄式的理想——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罗兰之歌》就突出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罗兰的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中世纪英雄的基本特征——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勇敢和忠诚。
——摘编自张琳琳《论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美学精神》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广泛流行的原因,并指出骑士文学的史学价值。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可知,考古证明克里特的人种与埃及、西亚相近,反映出希腊文明与亚非文明有着一定关联,说明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人类史前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项正确;神话传说需要其他史料佐证,才能证明是否具备史料价值,只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神话传说与考古证明完全一致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神话传说可以甄别史料真伪夸大了其史料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虽然与伊斯坦布尔的有所不同,但圆顶等共同特点表明了时间较早(6世纪)的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了时间较晚(13世纪)基辅建筑风格,C项正确;“与拜占庭历史传统相似”的表述过于宽泛,因为“历史传统”涵盖了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建筑,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到的地区是东欧,未涉及到西欧地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战争或征服的内容,且基辅在历史上没发生过打败拜占庭帝国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可知,意大利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说明欧洲文化具有传承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欧洲文化的传承性,而不是创造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欧洲文化的传承性,未涉及开放性,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观察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埃及地区,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建筑与宗教文化的成就,A项匹配正确,A项正确;②为阿拉伯地区,《汉谟拉比法典》属于③两河流域文明成果,B项匹配错误,排除B项;③为两河流域地区,《天方夜谭》是②阿拉伯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C项匹配错误,排除C项;④为古波斯地区,那尔迈调色板是①古埃及著名的古迹,D项匹配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但还是在做最后的抗争,并没有就此屈服,强烈的反差、瞬间的描写,完美体现悲剧色彩”及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雕塑展现人抗争不息,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展现人的尊严和价值,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古希腊雕塑的内容,但没有涉及这些内容的取材,排除B项;材料涉及古希腊雕塑的内容反映了人文精神,但材料没有涉及这种特点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不能得知借鉴了东方艺术风格,排除C项;雕塑是对社会中现实人物的艺术创作,且材料中反映了古希腊雕塑明显具有强烈的艺术加工成分,并非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可知,印第安人的创世故事中将自然界的茅香形象的比喻为人的思想、身体和精神合一的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浓厚的神权色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主张,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问题,无法得出多样化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据材料“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可知,默罕默德认为即便学问在很远的地方,也要跨越艰难去寻求学问,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进取精神,A项正确;公元7世纪时候,明朝尚未建立,排除B项;默罕默德的圣训强调的是即便距离远也要去追求学问,而不是强调距离遥远,破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学问的追求和进取精神,且伊斯兰教的诞生与中华文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通过塑造悲剧性的人物,展现其命运,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等情感,以达到抑恶扬善、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说明古希腊悲剧带有深刻的教化功能,D项正确。材料强调古希腊悲剧的含义,并未涉及其表演形式,排除A项;小说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排除B项;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理性主体地位,其对理性的追求,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欧洲)。据题干可知希腊人能够更公平的评价自己,希腊人以更清澈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说明希腊人能够以理性思维看待问题,充满了理性精神,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摒除蒙昧主义等内容,无法反映希腊人开启了思想启蒙,排除A项;材料中主旨是强调希腊人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理性思维,未涉及拓展自然研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希腊人留下遗产的具体内容,无法反映留下了丰富遗产,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摩奴法典》将人们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作了更为严格的区分”“婆罗门是第一种姓,掌握神权,垄断文化……绝大部分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有一些是失去村社身份的自由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奴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的种姓划分,目的是维护高种姓的特权地位,A项正确;树立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B项;“等级结构日益复杂”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其他早期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根据材料“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可知《天方夜谭》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②正确。根据材料“歌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和高尚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可知可知《天方夜谭》表现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天方夜谭》批判基督教神权的统治,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①③,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倡导“天下为公”,古希腊哲学家主张人类之间的和谐共融,印度古代典籍中有“天下一家”的箴言,非洲的乌班图精神强调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依存,他们都表达了人类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的理念,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相吻合,B项正确;某种主张并不能直接实现某种效果,只有在主张变成有效实践后才能逐渐实现,因此“实现了各国人民和平相处”表达有误,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到的不只是雅典文明,还有中国、印度及非洲文明,排除C项;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但人类文明的起源并不具有这一特点,且“实现了”的表达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美国)。据材料可知,从思想渊源来看,美国革命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是启蒙思想的真正实践,而美法两国人民结成的战斗友谊使得众多的法国官兵对美国人民获得的革命硕果和自由平等的生活耳闻目睹、亲身感受,推动了法国革命的开展,A项正确;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美国还未建立政体,法国是君主专制。B、D两项史实错误,排除B、D项;材料是北美独立思想给法国的影响,未涉及欧洲文化的重构,排除C项材。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印度。根据材料可知,吠陀时代是印欧人之一雅利安人入侵南亚后建立起的最初文明的时代,由于此时雅利安人刚刚进入该地区,还保留有游牧民族的很多特征,将牛作为食物。随着历史发展到较晚的《摩奴法典》时期,牛不再被食用而是得到了保护,推测牛从食物转成了某种生产工具,反映雅利安人逐步从游牧民族向农耕过渡的历史,A项正确;虽然任何种姓杀母牛都会被惩罚,但不能说明种姓制度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佛教无关,也不是众生平等的体现,排除C项;饮食结构内容复杂,材料只涉及食用牛的问题,巨变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①符合题意;古代非洲的埃及人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②符合题意;位于南亚的古印度人建造了桑奇大塔 ,③不符合题意;欧洲兴起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16.(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法国大革命逐渐平复);工业革命的推动;实证主义史学的兴起。
(2)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流思想变化;史料的占有量;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考古的新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史学家的个人学识、创新意识;社会环境的变化。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欧洲。由材料“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渐渐平复”及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法国大革命逐渐平复);由材料“怀疑主义思潮泛起,实证主义史学应运而生,适应了人们重新审视启蒙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消极历史观的要求”可得出实证主义史学的兴起;结合所学可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以来的欧洲。由材料“拜占庭帝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经历了400多年,大体可划分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早期兴起阶段,18世纪百年左右的停滞阶段,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及所学可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的变化;由材料“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渐渐平复,怀疑主义思潮泛起,实证主义史学应运而生,适应了人们重新审视启蒙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消极历史观的要求”可得出社会主流思想变化;由材料“19世纪中期以来,拜占庭研究呈现出理论方法、研究角度、课题选择、表现形式、话语风 格的多元化。”可得出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结合所学可得出考古的新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史学家的个人学识、创新意识。
17.(1)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欧亚非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任意4点)
(2)①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
②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古希腊古罗马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
⑤罗马法体系对后世欧洲和世界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任意3点)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国。影响:根据材料“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可知,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根据材料“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可知,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知,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世界文化;根据材料“ 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可知,推动了欧亚非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希腊罗马。影响:根据材料“传承自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并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化元素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系统、古代的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这些体现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主要贡献的文化遗产,为欧洲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所学可知,可从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古希腊古罗马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罗马法体系对后世欧洲和世界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18.(1)特点:影响范围广、领域多;“唐风文化”盛行的时间长。
(2)影响:推动奈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促使日本具有成为先进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日本。据材料一“仿照唐都长安在奈良建造平城京”、“上自统治集团内部,甚至是天皇年号,下至黎民百姓的衣冠服饰,民间风俗习惯,无一不模仿、学习唐风”、材料二“对于奈良文化的影响涉及各个领域”可得出影响范围广、领域多;据材料二“至平安前期,‘唐风文化’仍然盛行”“可以说平安时代前期,‘唐风文化’仍活跃于日本社会。”可得出“唐风文化”盛行的时间长。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日本。从政治、文化等角度思考。据材料“汉学成为皇族以及王公、大臣的必备修养,被认为是官方正学”“宗教、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可得出推动奈良文化的形成发展;据材料“日本经过学习、改良骤然成为东亚仅次于唐王朝的文明国之一。”促使日本具有成为先进国家的基础;据材料“走上急速封建化的道路。当时上自统治集团内部,甚至是天皇年号”“《从唐风文化的影响看奈良时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得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
19.(1)特征:具有世俗性;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文学样式多;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传统;存续时间较长;影响广泛。
(2)原因:顺应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骑士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学精神。
史学价值:为人们认识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人们了解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有助于人们了解中世纪欧洲民众的精神生活。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根据“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得出是具有世俗性;根据“骑士文学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可知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根据“主要包括三种文学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得出文学样式多;根据“一些英雄史诗继承和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宣扬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忠君爱国思想,歌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形象”得出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传统;根据“最初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盛行于12、13世纪,14世纪时走向衰落”得出存续时间较长;根据“得到了广泛流行,当时欧洲各文学大国均出现过骑士文学的繁盛期”得出影响广泛。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广泛流行的原因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首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了当时的价值观,能够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根据“骑士文学很好地诠释了中世纪的美学精神,深受中世纪欧洲民众的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行”可知是骑士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学精神。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文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记录,所以为人们认识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人们了解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有助于人们了解中世纪欧洲民众的精神生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