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备考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儒林外史》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江西期中)下面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描写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艺术,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和谐统一,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
C.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D.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原是穷秀才,为人老实,受人欺侮,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2.(2018八下·临泽开学考)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二、填空题
3.(2022九下·临海开学考)讽刺小说以贬抑现实的态度和讽刺的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经典著作。像清代的 (作者)《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的《 》(书名)以清醒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4.(2021·白云模拟)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
上面的话出自 (人物)之口。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 的性格。
三、名著导读
5.(2023九上·枣阳期中)小说,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下列名著《儒林外史》片段,回答问题。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____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阅著作】选文中的他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 ,小说将 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2)【品手法】以上文段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3)【谈人物】《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是可以归类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两个归为一类,并结合他们事迹和形象说说你归类的理由。
王冕 周进 范进 严贡生 杜少卿 匡超人 虞博士
我将 和 归为一类,理由:
(2023九上·武昌期中)阅读《儒林外史》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 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着实赞扬了一回。点到二十名,魏好古上去,又勉励了几句“用心举业,休学杂览”的话,鼓吹送了出去。
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选段的主要内容。
7.周进三次看范进的卷子时对其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分别概括。
不屑一顾—— ——
8.(2023九上·江西期中)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过程。
9.(2023九上·长清期末)借评论读名著。
(1)鲁迅先生评《儒林外史》“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文中讽刺了穷困潦倒、中举而疯、庸俗虚伪的腐儒 (填人名);一开始孝顺后来虚伪自私、忘恩负义的 (填人名);还讽刺了诬陷船家、赖了船费的 (填人名)。
(2)陈美林先生这样评价《儒林外史》“他(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杜少卿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请举出他的两个事例,分析其人物形象。
10.(2021九上·海州期中)名著简答题。
(1)《儒林外史》通过塑造两位热衷功名、利禄薫心的老穷儒,批判科举制度对文人的腐蚀毒害。请概括二人中举后的异常表现。
(2)你喜欢《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吗?为什么?
11.(2021·南山一模)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从来都不乏对女性形象的创作,当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妇女事业的重要意义。以下选项中自选一个女性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谈谈她的形象特点。
A.丽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虎妞﹣﹣《骆驼祥子》
C.沈琼枝﹣﹣《儒林外史》
12.(2021·北部湾模拟)班级最终决定排演《儒林外史》(节选),同学们齐心协力,很快完成了剧本,以下是剧本节选。
内景 房间 夜晚
严监生大声喘息,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摇头。
二侄子:“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严监生 A 摇头
赵氏(慌忙揩眼泪):“爷,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选取合适的词语填入剧本A处,并说明理由。
轻轻 狠狠
A处应填 ,因为 。
(2)从舞台形式看,这是一部 ,其中括号内的部分叫 。
13.(2021·新丰模拟)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进到河房来,向知府已是纱帽便服,迎了出来,笑着说道:“我的老友到了!”鲍文卿跪下磕头请安。向知府双手扶住,说道:“老友,你若只管这样拘礼,我们就难相与了。”再三再四拉他坐,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
……
又过了几日,在水西门搭船。到了池口,只见又有两个人搭船,舱内坐着。彼此谈及,鲍文卿说要到向太爷衙门里去的。那两人就是安庆府里的书办,一路就奉承鲍家父子两个,买酒买肉,请他吃着。晚上候别的客人睡着了,便悄悄向鲍文卿说:“有一件事,只求太爷批一个‘准’字,就可以送你二百两银子。又有一件事,县里详上来,只求太爷驳下去,这件事竟可以送三百两。你鲍太爷在我们太老爷跟前恳个情罢!”鲍文卿道:“不瞒二位老爹说,我是个老戏子,乃下贱之人。蒙太老爷抬举,叫到衙门里来,我是何等之人,敢在太老爷跟前说情?”那两个书办道:“鲍太爷,你疑惑我这话是说谎么?只要你肯说这情,上岸先兑五百两银子与你。”鲍文卿笑道:“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伏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
(1)向鼎称鲍文卿为“老友”,联系原著,说说他们间的友情是因何事建立起来的;再列举一组真诚交往的人物。
(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鲍文卿的形象特征。
(3)《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中人,却也用三回写了鲍文卿这个身份低下的梨园中人。请结合选文和原著,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14.(2020九下·天津期末)《儒林外史》中六合的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说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而迟衡山却称杜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你更倾向于哪一个评价?为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15.(2020·合肥模拟)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1)这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是 。
(2)文段中“揩”的读音是 ,意思是 。
(3)文段中A的名字是 ,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文段中A的状态,这个成语可以是 。
(4)请结合选段及原著回答:
①选段中赵氏说“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A的意思是 。
②分析A的形象: 。
16.(2020·亭湖模拟)《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塑造极具特色,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请从下面任选一位,分析这一刻画特点。
A.严监生 B.王玉辉 C.马二先生
我选的人物是_____(填序号),具体分析:_____
17.(2020·江都模拟)文段阅读,填空。
话说 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子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他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以上文字片段是出自清代 创作的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的《 》。
(2021九上·佛山竞赛)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A)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B)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虽不大喜欢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著实关切!”……
一个蓬头赤足的小斯,走了进来,望著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斯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斯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斯又不肯去。张范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还是请回罢。”严贡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这口猪原是舍下的!”
18.选文A所叙述的事情是 。选文B写出了严贡生的无赖,联系原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事情还有 。
19.讽刺是《儒林外史》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结合选文A、选文B分别简要分析。
20.有人评价严监生是个典型的吝啬鬼。联系原著,你觉得这样的评价全面吗?
四、语段阅读
(2023九上·余姚竞赛)语段阅读
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 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 一【甲____】造化 荒天默 一【乙____】风骨 擎天破 谁来续至尊和传说, 不费尔等的笔墨 全由我 ——苏见信《风骨》歌词节选
21.根据以上歌词的内容,为其中“风骨”一词选择恰当的释义。( )
A.体格健硕,举止放荡 B.刚正坚韧,风度独特
22.为【甲】 【乙】 两处选择贴切的词。
A.炉 B.身
23.如果要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为风骨的代言人,你会选择谁?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
五、综合题
24.(2021·安庆模拟)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开展一次整本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伊始,学校进行了整本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请根据收集统计的结果,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整本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与父母共读 与同学交流 做读书笔记 阅读册数(每学期)
经常 10.01% 经常 10.33% 经常 11.66% 两本及以上 30.01%
偶尔 21.22% 偶尔 23.11% 偶尔 20.17% 一本 51.22%
从不 68.77% 从不 66.77% 从不 58.17% 没有读完过 18.77%
(2)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发现《简 爱》有多种译本,下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和简 爱个性特征,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
(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石岩山译)
(3)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学校邀请专家就如何读书做专题报告,下面是某位同学根据专家建议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助修改。
读书卡片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A)大孝大善、忠厚大义的匡超人在社会的大染缸里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B)匡超人已经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给人一种趋炎附势之感。匡超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①(A)处划线句中,有两个词语语序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②(B)处画线句中,句式不够整齐,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活动后,同学写了读后感,请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副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序号 正标题 副标题
① 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读《 》有感
② 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 ——读《 》有感
③ 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读《 》有感
A.《海底两万里》 B.《格列佛游记》 C.《培根随笔》
D.《傅雷家书》 E.《红岩》 F.《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文言文阅读
(2021九上·海州期中)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甲】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严贡生只作不看见。
【乙】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作法,不过八千全;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全。他还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着门外。一个蓬头赤足的小使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厮道:“早上头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厮又不肯去。
25.【甲】文中“那掌舵驾长”吃了云片糕后什么结果?
26.分析【乙】文的讽刺效果。
27.请结合相关实例,概括严贡生的人物形象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2021九上·东海月考)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公孙见过乃祖,进房去见母亲刘氏,母亲问了些路上的话,慰劳了一番,进房歇息。次日,在乃祖跟前又说道: “王太守枕箱内还有几本书。”取出来送与乃祖看。蘧太守看了,都是钞本; 其他也还没要紧,只内有一本,是《高青邱集诗话》,有一百多纸,就是青邱亲笔缮写,甚是精工。蘧太守道: “这本书多年藏之大内,数十年来,多少才人求见一面不能,天下并没有第二本。你今无心得了此书,真乃天幸。须是收藏好了,不可轻易被人看见。”蘧公孙听了,心里想道: “此书既是天下没有第二本,何不竟将他缮写成帙,添了我的名字,刊刻起来,做这一番大名 ”主意已定,竟去刻了起来,把高季迪名字写在上面,下面写“嘉兴蘧来旬駪夫氏补辑”刻毕,刷印了几百部,遍送亲戚朋友; 人人见了,赏玩不忍释手。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孙是个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儒林外史》第八回)
【乙】那日在文海楼彼此会着,看见刻的墨卷目录摆在桌上,上写着“历科墨卷持运”,下面一行刻着“处州马静纯上氏评选”。蘧公孙笑着向他说道: “请教先生,不知尊选上面可好添上小弟一个名字,与先生同选,以附骥尾 ”马二先生正色道: “这个是有个道理的。站封面亦非容易之事,就是小弟,全亏几十年考校的高,有些虚名,所以他们来请。难道先生这样大名还站不得封面 只是你我两个,只可独站,不可合站,其中有个缘故。”蘧公孙道: “是何缘故 ”马二先生道: “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假若把你先生写在第二名,那些世俗人就疑惑刻资出自先生,小弟岂不是个利徒了 若把先生写在第一名,小弟这数十年虚名岂不都是假的了 还有个反面文章是如此算计,先生自想也是这样算计。”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丙】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小姐心里道:“这些自然都是他烂熟于胸中的了。”又疑道:“他因新婚燕尔,正贪欢笑,还理论不到这事上。”夫人知道,走来劝女儿道:“我儿,你不要恁般呆气。我看新姑爷人物已是十分了;况你爹原爱他是个少年名士。”小姐道:“母亲,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 ”说着,越要恼怒起来。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28.从这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蘧公孙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29.结合选文前后情节,谈谈蘧公孙不热心举业的原因。
30.结合你的阅读,你认为蘧公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1.试分析蘧公孙性格形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
32.(2020九上·海州期中)阅读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文出自 (人名)的著作 (书名)。
(2)严监生临死前为什么努力伸出两个指头 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性格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严监生的形象。
(4)揣摩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使用第一人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他热衷功名,逆来顺受,猥琐懦弱,中举后世故圆滑,没有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答案】D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故答案为D。
【点评】这类题属于识记题。学生平时要多阅读,涉猎不同的书籍。《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3.【答案】吴敬梓;格列夫游记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以清醒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故答案为:吴敬梓;格列夫游记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答案】匡超人;淳朴孝顺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的角色,也是书中一个角色鲜明,性格极其丰富的文学形象。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他在马二先生的资助下回到家中见到娘亲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父亲卧病在床,他回到家就买了一只猪蹄来家煨着,等烂熟,和饭拿到父亲面前。孝顺父母是他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从选段中“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可以判断此人为匡超人,此时的他淳朴孝顺。
故答案为:匡超人;淳朴孝顺
【点评】课本上对于名著的讲解要熟记,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等等。
5.【答案】(1)周进;吴敬梓;(封建)科举制度
(2)运用了夸张、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进热衷功名、迂腐可笑的丑态,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3)一组:王冕;杜少卿;王冕见知县来访,却离乡躲避。杜少卿被巡抚荐举入京作官,他装病不去。两者都不慕功名利禄、蔑视权贵。二组:周进、范进。周进因屡试不中而头撞号板,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中举后喜极而疯,两者都是醉心功名,迂腐可怜,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代表。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根据选文“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可知“他”是周进。《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小说将封建科举制度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故答案为:⑴周进、吴敬梓、(封建)科举制度
⑵本题要求品析手法。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运用了夸张手法,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运用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进热衷功名、迂腐可笑的丑态,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⑶本题要求归类人物。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两个归为一类,并结合他们事迹和形象说说你归类的理由。
王冕:《儒林外史》中人物。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都攒着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靠这门手艺,王冕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
周进:《儒林外史》中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但又懂得感恩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后来晚年得志。
范进:《儒林外史》中人物。是一名书生,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进入了癫狂状态。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范进中举后,因丁母忧过了三年才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
严贡生: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六亲不认、无恶不作,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清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
杜少卿:《儒林外史》中主要人物之一,名仪字少卿,以字行于世。与庄绍光同为正面人物。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
匡超人:《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后来,这个昔日的纯朴少年已经变成一个毫无廉耻的吹牛家,虚伪透顶,狡诈至极。
虞博士:《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他善待他人,与世无争,谆谆教导,博爱乡邻,他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哲人大儒。对于功名,他不像杜少卿那样故作清高,不参加科举。虞博士该考试就考试,考不上的时候,不像范进那样自怨自艾的猥琐,考上之后,当然也没有范进那样高兴地发疯一切淡然处之。对于人情世故,知世故而不世故他的本色就是真实平淡,这种真实使得他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
可根据各个人物的事迹形象进行归纳。
示例1:我将范进和周进归为一类,理由:他们都是腐儒,痴迷于科举,被科举毒害。有人花钱让周进进了贡院,周进进去后一头撞在了号板上,昏了过去。范进听到自己中了以后,发疯起来,被丈人胡屠户打了以后才清醒过来。
示例2::我将杜少卿和虞博士归为一类。他们都乐善好施。杜少卿资助了鲍廷玺、杨裁缝、黄大等人虞博士路上看到一个农人跳水轻生,忙叫船家将人救起并把银子相赠。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常识。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
⑵本题考查名著写作手法。平时阅读名著要仔细辨析运用的写作手法,并且能识记写作手法的效果。
⑶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阅读名著要注重积累,熟悉人物相关性格形象,识记人物典型形象。
【答案】6.示例:周进因为同情范进,因而把范进的考卷批为第一名。
7.可怜他,同情他,看完觉得有些意思;看完叹息,认为是天地间之至文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阅读名著要记住名著相关情节,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任务以坚持自我地方式所作地对于人性地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解答本题,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案所在段落,然后进行概括。
6.本题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联系“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 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相涂试宣不知屈敏了多少英才1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周进因为同情范进,因而把范进的考卷批为第一名。
7.联系“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 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可知,可怜他,同情他,看完觉得有些意思;联系“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可知,看完叹息,认为是天地间之至文。
8.【答案】示例:匡超人本是贫寒人家子弟,因生计流落杭州,马二先生见他年轻好学,又有孝心,便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和回家后做生意的银两,还指点他举业之途。这个时候的匡超人内心纯良,对马二先生拜了又拜,谢了又谢,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他到城里结交了一批名士、老爷,也开始批八股文选本后,为抬高自己,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贬损毫不留情,马二先生境地悲惨,匡超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妄加诽谤嘲笑。彻底反映出匡超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题干,“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可知,匡超人经历了由好到坏的变化,并从所给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结合所给的回目,分析情节,“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可知,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对父母体贴入微。可见孝顺父母是他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随着情节发展可知,后来,他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些斗方名土或因科举败北或因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功名进入仕途。于是这些人就想找一条“终南捷径”:刻诗集,结诗社,写斗方,诗酒风流,充当名士。受到他们的影响与重陶,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想开始蜕变。匡超人转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们所吹捧的“终南捷径”之中了;匡超人认识了潘三之后,开始暴露出他寡情薄义、虚伪、撒谎的嘴脸: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导致其妻郁闷忧虑而死;潘三入狱后的翻脸无情;考取教习后的自命不凡,吹自己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从小说所展示的匡超人的历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从纯朴善良到人格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腐朽的社会制度和恶劣的社会风气。
故答案为:匡超人本是贫寒人家子弟,因生计流落杭州,马二先生见他年轻好学,又有孝心,便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和回家后做生意的银两,还指点他举业之途。这个时候的匡超人内心纯良,对马二先生拜了又拜,谢了又谢,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他到城里结交了一批名士、老爷,也开始批八股文选本后,为抬高自己,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贬损毫不留情,马二先生境地悲惨,匡超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妄加诽谤嘲笑。彻底反映出匡超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
【点评】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9.【答案】(1)范进;匡超人;严贡生
(2)通过杜少卿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等情节看出杜少卿慷慨大方、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恬淡悠然。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文中讽刺了穷困潦倒、中举而疯、唐俗虚伪的腐儒范进;一开始孝顺后来虚伪自私、忘恩负义的匡超人;还讽刺了诬陷船家、赖了船费的严贡生。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杜少卿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所以宁可不出去好”。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第三十二回他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当臧蓼斋对他说出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时,他笑骂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
故答案为:
(1)①范进
②匡超人
③严贡生
(2)通过杜少卿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等情节看出杜少卿慷慨大方、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恬淡悠然。
【点评】 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10.【答案】(1)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2)示例:喜欢。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示例:不喜欢。他不善识人,正因为他慷慨仗义,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
周进的失常行为: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却依然还是个童生。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人生也一举进入高潮: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周进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范进的失常行为: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先是昏厥,“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然后疯跑,“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继而跌倒,一脚踹在塘里,丑态百出,“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范进的喜极而疯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故答案为: (1)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2)示例:喜欢。杜少卿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他尊重妇女、讲求社会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教。
【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儒林外史》中,两位热衷功名、利禄熏心、遭受毒害最为典型的老穷儒是周进和范进。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
11.【答案】【示例1】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善于出谋策划。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她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她在宣传列车上做了许多宣传报,还粘贴出来。她还会给那些新加入共产党或那些有反叛心理的人上政治课,净化他们的思想,让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他们心中,洗礼他们的心灵。她和谢廖沙一起工作时与谢廖沙恋爱。可她酷爱工作,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在谢廖沙对她表示爱意时,她告诉他今后不要再做这种抒情诗,她不喜欢。结果谢廖沙感到很委屈,匆匆跑回市区,之后就再也不去丽达那里了。这使得丽达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丽达又找到谢廖沙,告诉他不能因为上次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而撇下工作不管,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而影响工作。之后,谢廖沙一有机会就会找丽达讨论工作。丽达心地善良,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保尔在艰苦的环境中筑路时,她托人给保尔捎来一件皮大衣,穿着格外温暖。
【示例2】虎妞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她身上带有很多剥削阶级的色彩,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就是在离开人和车厂搬到大杂院后也不忘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瞧不起大杂院里的那群苦人。她骨子里带有享受的思想,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
【示例3】沈琼枝才貌双全。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沈琼枝的外貌,丫鬟领她进了房,回复宋为富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逃出宋家后她去利涉桥挂了招牌卖文,“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生意之盛表明她是有才学有能力来养活自己的。沈琼枝自尊自爱。她最终因不肯做他人之妾而逃出宋家,并没有因为宋为富家产万贯而屈身于此,逃出宋家后挂招牌卖诗文养活自己。沈琼枝智勇兼备。沈琼枝在未进入宋家之前已有计策:“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她能揣度事情利弊,是个很有谋略和主见的人。在宋为富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早已将事情猜透,打算逃离宋家,可见其察人观物之精准;她临走之际,做好了充足准备,可见其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行动之果断,从而得以顺利逃走。面对宋为富的追踪,她在遇到豪侠杜少卿之后,不便冒然相访,便问杜少卿是否同夫人在此,以拜谒夫人为名,找到了一条救命的绳索。沈琼枝的勇敢表现在不畏强横,不惧势力,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对薄公堂。勇于做出逃离的决定并付诸实施。为了生计竟然“敢为天下先”,做了自古女子未做之事﹣﹣挂招牌卖文。在公堂之上义正言辞,敢于说真话,做诗也毫无惧色。沈琼枝刚柔并济。沈琼枝的刚柔相济首先表现在“侠气”与“女气”的统一上。沈琼枝精于女工,知书达礼,似与闺中女子无异,然而走出闺苑,她俨然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女侠,满带一身“豪侠之气”。避祸于杜家,她不想牵连别人,说了句:“这个不妨。差人在那里?我便同他一路去。”其果断和潇洒,许多男子都难以做到。其次,刚柔相济的特质还表现在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方面。面对宋为富这种豪横欺瞒的盐商,她的态度鲜明果决,进了宋家,她“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自古以来大厅是女子的禁地,她却不拘小节,“下”、“走”、“坐”这几个动词加上“不言语”、“一直”两个词,准确地表现了沈琼枝性格中直率、果决和霸气的一面。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故答案为:【示例1】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善于出谋策划。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她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她在宣传列车上做了许多宣传报,还粘贴出来。她还会给那些新加入共产党或那些有反叛心理的人上政治课,净化他们的思想,让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他们心中,洗礼他们的心灵。她和谢廖沙一起工作时与谢廖沙恋爱。可她酷爱工作,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在谢廖沙对她表示爱意时,她告诉他今后不要再做这种抒情诗,她不喜欢。结果谢廖沙感到很委屈,匆匆跑回市区,之后就再也不去丽达那里了。这使得丽达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丽达又找到谢廖沙,告诉他不能因为上次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而撇下工作不管,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而影响工作。之后,谢廖沙一有机会就会找丽达讨论工作。丽达心地善良,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保尔在艰苦的环境中筑路时,她托人给保尔捎来一件皮大衣,穿着格外温暖。
【示例2】虎妞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她身上带有很多剥削阶级的色彩,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就是在离开人和车厂搬到大杂院后也不忘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瞧不起大杂院里的那群苦人。她骨子里带有享受的思想,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
【示例3】沈琼枝才貌双全。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沈琼枝的外貌,丫鬟领她进了房,回复宋为富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逃出宋家后她去利涉桥挂了招牌卖文,“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生意之盛表明她是有才学有能力来养活自己的。沈琼枝自尊自爱。她最终因不肯做他人之妾而逃出宋家,并没有因为宋为富家产万贯而屈身于此,逃出宋家后挂招牌卖诗文养活自己。沈琼枝智勇兼备。沈琼枝在未进入宋家之前已有计策:“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她能揣度事情利弊,是个很有谋略和主见的人。在宋为富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早已将事情猜透,打算逃离宋家,可见其察人观物之精准;她临走之际,做好了充足准备,可见其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行动之果断,从而得以顺利逃走。面对宋为富的追踪,她在遇到豪侠杜少卿之后,不便冒然相访,便问杜少卿是否同夫人在此,以拜谒夫人为名,找到了一条救命的绳索。沈琼枝的勇敢表现在不畏强横,不惧势力,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对薄公堂。勇于做出逃离的决定并付诸实施。为了生计竟然“敢为天下先”,做了自古女子未做之事﹣﹣挂招牌卖文。在公堂之上义正言辞,敢于说真话,做诗也毫无惧色。沈琼枝刚柔并济。沈琼枝的刚柔相济首先表现在“侠气”与“女气”的统一上。沈琼枝精于女工,知书达礼,似与闺中女子无异,然而走出闺苑,她俨然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女侠,满带一身“豪侠之气”。避祸于杜家,她不想牵连别人,说了句:“这个不妨。差人在那里?我便同他一路去。”其果断和潇洒,许多男子都难以做到。其次,刚柔相济的特质还表现在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方面。面对宋为富这种豪横欺瞒的盐商,她的态度鲜明果决,进了宋家,她“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自古以来大厅是女子的禁地,她却不拘小节,“下”、“走”、“坐”这几个动词加上“不言语”、“一直”两个词,准确地表现了沈琼枝性格中直率、果决和霸气的一面。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2.【答案】(1)狠狠;更能体现出严监生对点了两根灯芯的焦虑,以及他的吝啬。
(2)话剧;舞台说明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放心不下,难以断气,用“狠狠”摇头,更能表现严监生对点两茎灯草的焦虑,耿耿于怀,突出他吝啬鬼的形象。
(2)本题考查了解话剧的能力。话剧是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剧本选段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属于话剧。括号内的部分叫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选段中的“走上前”“慌忙揩眼泪”是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提示说明。
故答案为:⑴ 狠狠;更能体现出严监生对点了两根灯芯的焦虑,以及他的吝啬。
⑵ 话剧;舞台说明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
⑵此题考查常识的识记能力。 舞台说明一般指舞台提示。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
13.【答案】(1)向鼎因为履行他对于前任知县的诺言,维护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假诗人牛浦,被人告发,案卷到了按察司手里,正陷于将“被参”的困境,素不相识的鲍文卿出于正义帮他说了情,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鲍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周进和商人
(2)①他地位卑微,却出于正义为向鼎求情,可见他的正直善良;②在老秀才倪霜峰穷苦潦倒欲再度卖儿之际,他收养了倪家的小儿子倪廷玺,可见他的仁善;③安庆府的两个书办想以五百两银子求鲍文卿到向老爷那里“恳个情”,为他人摆平两件事情,被鲍文卿断然拒绝,可见他身虽贫贱而操守不移。
(3)《儒林外史》用生死不渝的友谊来反衬名利场中的奸诡交道,如与匡超人和潘三的利益之交形成对比,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使得情节更为生动自然,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积累。
通读《儒林外史》可知,文中鲍文卿以一个戏子的微贱身份,侥幸在按察司手里挽救了素不相识的知县向鼎,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
《儒林外史》中人物交往的事例很多,如范进与张乡绅,但两人属于因利而生的交往,列举的例子要符合“真诚交往”这一条件。“真诚交往”的有牛老爹和卜老爹,杜少卿与郭孝子等的交往事例。
示例一:牛老爹,卜老爹这两个老人相当实诚,卜老爹不要彩礼,将外孙女嫁给牛老爹儿子牛浦。刘老爹去世后,卜老爹主动给刘老爹料理丧事,两人的交往,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示例二:杜少卿与郭孝子:杜少卿与郭孝子素昧平生,然而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不避通叛的嫌疑,留他在家里歇息。与夫人张罗替他浆洗衣服,治酒款待,为他求虞博士的介绍信,自己寻衣服当银子给他准备盘缠。两人从此建立了深厚而纯洁的友谊。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选文部分主要是内容是:(1)安庆府里的书办想用银子收买鲍文卿,但鲍文卿以自己是一个“老戏子,乃下贱之人”来拒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2)对两位书办说,虽然自己是“穷命”但是明白到“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 可以看出鲍文卿是有骨气的人;(3)劝说两位书办做好本分,凡事不可坏了太姥爷的清名,可见他的善良、洁身自爱。再联系原著其他部分内容,如,鲍文卿为文人知县向鼎求情,照顾落魄的倪霜峰,收养倪廷玺,这些都表现了他正直坚贞的高洁品质。调动自己阅读储备,最后合理的分析完成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写作意图。吴敬梓在创作《儒林外史》时,讽刺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对比手法用得尤其普遍,尤其灵活。在冷静的叙述中,他把自己的倾向包含在各种活生生的形象里,让读者去比较、判断答案。据此来分析“用三回写了鲍文卿这个身份低下的梨园中人”的原因:这其实是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鲍文卿是一个梨园中人, 身份低下,但他懂得尊重真贤士,为素不相识的向知县求情,但是娄三、娄四公子这样的儒林中人却不懂得,反而结识了一堆假名士;他懂得不取不义之财,但严贡生、匡超人这些儒林中人不懂,为了利益厚颜无耻,做尽坏事。作者通过鲍文卿这个人物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通过儒林中人和梨园中人的对比,表现了作品“婉而多讽”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 向鼎因为履行他对于前任知县的诺言,维护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假诗人牛浦,被人告发,案卷到了按察司手里,正陷于将“被参”的困境,素不相识的鲍文卿出于正义帮他说了情,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鲍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周进和商人 .
⑵ ①他地位卑微,却出于正义为向鼎求情,可见他的正直善良;②在老秀才倪霜峰穷苦潦倒欲再度卖儿之际,他收养了倪家的小儿子倪廷玺,可见他的仁善;③安庆府的两个书办想以五百两银子求鲍文卿到向老爷那里“恳个情”,为他人摆平两件事情,被鲍文卿断然拒绝,可见他身虽贫贱而操守不移。
⑶ 《儒林外史》用生死不渝的友谊来反衬名利场中的奸诡交道,如与匡超人和潘三的利益之交形成对比,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使得情节更为生动自然,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点评】⑴ 本题考查对名著《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积累作答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写作意图。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14.【答案】示例1:我更倾向于杜少卿是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之说。他虽然乐善好施,但他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当钱银用尽,他只会靠变卖家产来维持表面的风光。如:他给杨裁缝母亲置办棺木的钱就是当了一箱新做的衣服得来的。示例2:我更倾向于“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娄老爹病重时他亲自服侍,病逝后亲往祭奠,善待娄老爹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庭玺重置戏班子;他蔑视功名,皇上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还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原著情节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答观点倾向于前者,可从他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钱银用尽时只会靠变卖家产等角度来答。如答观点倾向于后者,可从他讲求孝道,乐善好施而不求回报,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挑战朱熹等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 我更倾向于杜少卿是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之说。他虽然乐善好施,但他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当钱银用尽,他只会靠变卖家产来维持表面的风光。如:他给杨裁缝母亲置办棺木的钱就是当了一箱新做的衣服得来的。示例2:我更倾向于“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娄老爹病重时他亲自服侍,病逝后亲往祭奠,善待娄老爹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庭玺重置戏班子;他蔑视功名,皇上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5.【答案】(1)儒林外史;吴敬梓
(2)kāi;擦(抹、拭 )
(3)严监生;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4)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从原文“‘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等描写知道这是《儒林外史》中著名的“两茎灯草”的情节。《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2)结合语境“赵氏慌忙揩揩眼泪”可知,“揩”的读音是kāi,意思是擦(抹、拭 )。(3)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选文是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著名的“两茎灯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A是严监生。根据语境“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知,严监生当时的状态是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4)①阅读选段,根据“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可知,选文中A的意思是: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②根据小说原文“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可知, 这个细节运用极具讽刺性,体现了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故答案为:(1)1、儒林外史2、吴敬梓 (2)1、kāi2、擦(抹、拭 ) (3)1、严监生2、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4)1、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2、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6.【答案】(示例)A严监生:吝啬、薄情,但有时又有人情味。他临死前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但他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又体现他不乏人情味。 (示例)B王玉辉:笃信礼教、迂腐, 但又未泯天良心。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表现了他的迂腐,被封建礼教荼毒。但是他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恸哭的故事情节,又体现了他的良心未泯、真挚的一面。 (示例)C马二先生:迂腐庸俗,迷信科举,但其不吝钱财,诚笃善良。马二先生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体现了他的迂腐庸俗。但他又能仗义疏财救公孙,资助落魄的匡超人,体现了他的诚笃善良。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形象。作答时要根据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严监生是个胆小有钱的人。他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这体现在他舍不得花钱买肉吃,自己病了也舍不得花钱医治。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这体现在他替哥哥还钱,以及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这样的性格与他没有家族优势,没有功名地位的处境是分不开的。但是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权势,只有如此,才可以活得威风凛凛。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王玉辉是一个笃信礼教但又未泯天良的人。他不仅积极著述提倡和宣扬封建礼教教义,还将之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当三女儿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还劝慰自己的妻子不须悲伤,说女儿是得了一个“好题目”而死;但是后来他因不忍看老妻在家悲痛而外出短游时,“一路看着湖光山色,悲悼女儿,凄凄惶惶”,说明他是在乎自己的爱女、重视人伦亲情的。而且在去西湖的旅途中,他“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这表明王玉辉也有常人的悲欢离合之情,内心也会和平常人一样因情感波澜而欢喜或悲痛。马二先生是一个迂腐庸俗但不吝钱财、诚笃善良的人。他宣扬“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的道理,他游西湖时,被卷进一群女游客中间,他“腆着肚子、横着身子乱跑”“女人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等情节表现了他迂腐的一面;他仗义疏财救公孙,隔一回又资助落魄的匡超人等情节又表现了他善良仗义的一面。
故答案为:
(示例)A严监生:吝啬、薄情,但有时又有人情味。他临死前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但他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又体现他不乏人情味。
(示例)B王玉辉:笃信礼教、迂腐, 但又未泯天良心。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表现了他的迂腐,被封建礼教荼毒。但是他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恸哭的故事情节,又体现了他的良心未泯、真挚的一面。
(示例)C马二先生:迂腐庸俗,迷信科举,但其不吝钱财,诚笃善良。马二先生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体现了他的迂腐庸俗。但他又能仗义疏财救公孙,资助落魄的匡超人,体现了他的诚笃善良。
【点评】名著阅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名著阅读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17.【答案】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根据文段内容和“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的信息可知出自名著《儒林外史》,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严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严监生是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的吝啬。
故答案为: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点评】名著阅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名著阅读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答案】18.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19.①选文A中,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大侄儿、二侄儿和奶妈轮番猜测都摇头,手指头“越发指得紧了”,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了点头,咽下了气”,这些略显夸张的细节,使严监生的吝啬形象十分可笑。
②选文B中,严贡生正向人吹嘘自己“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不一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讽刺意味十足。
20.评价不全面。选文(A)所表现的内容可见严监生是个本性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人。但原著中有他出钱出力为兄长摆平官司、花重金救治妻子王氏等情节,足见其还具有重情重义的特点。所以,说他只是个吝啬鬼,有失公允。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讽刺;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讽刺手法的解读能力。《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教读《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吴敬梓巧妙地运用独具匠心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挞,将其种种丑态暴露无遗,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批判。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8.本题涉及到名著《儒林外史》, 根据“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可知,选文A所叙述的事情是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件体现严贡生无赖的事情即可,例如诬陷船家吃了珍贵药材,赖掉船钱;诬陷他人借钱,强收利息。
选文B写出了严贡生的无赖,联系原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事情还有: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故答案为:A.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B.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19.课文的讽刺手法有: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2、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3、细节描写生动真实,极有讽刺性。 选文A中的幽默诙谐之处在于严监生临终前一直不肯断气,但是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之后,严监生“登时就没了气”。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严监生的吝啬。选文B的幽默诙谐之处在于严贡生刚刚夸自己“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后脚小厮就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嘴上夸自己为人率真,不占别人便宜,可是背地里却抢占别人家的猪,前后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
故答案为:①选文A中,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大侄儿、二侄儿和奶妈轮番猜测都摇头,手指头“越发指得紧了”,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了点头,咽下了气”,这些略显夸张的细节,使严监生的吝啬形象十分可笑。
②选文B中,严贡生正向人吹嘘自己“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不一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讽刺意味十足。
20.本题涉及到名著《儒林外史》。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观点,再结合原著阐述理由。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很吝啬的人。但是他也会为兄长摆平官司出钱出力,为救治妻子王氏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因此题干中的评价并不全面。
故答案为:评价不全面。选文(A)所表现的内容可见严监生是个本性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人。但原著中有他出钱出力为兄长摆平官司、花重金救治妻子王氏等情节,足见其还具有重情重义的特点。所以,说他只是个吝啬鬼,有失公允。
【答案】21.B
22.A;B
23.举例:王冕 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知识点】词义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在名著中找到相关人物,结合人物情节分析人物“风骨”刚正坚韧,风度独特之处的表现即可。
21.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强调不论岁月如何,我的风骨坚定,即我态度坚定,保持出现不变。对应B故答案为:B
22.参考清章甫的《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名句: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造化”和“炉”相匹配。【甲】对应A。
一身风骨,指一个人具有刚正的气概和雄健的风格、气质。“身”和“风骨”匹配,【乙】对应B。
故答案为:A、B
23.结合《儒林外史》中有风骨的人物分析即可。
王冕出生在贫苦的农户人家,自小勤学苦练成为了画家。对于秘书卿泰不华推荐的官职,辞谢南归,隐居于家乡九里山。面对京城大官危素的邀请,知县特请派人来请王冕时,王冕道:“秦老爷,头翁不知,你是听见我说过的。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 王冕以段干木、泄柳为榜样,明确表明了自己不想做官、不想追求功名富贵的人生追求。王冕所追求的是自然洒脱、逍遥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拒绝入仕为官。他一直保持着洁身自好和耿直的性格,与攀附权贵急功近利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故答案为:示例:王冕。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24.【答案】(1)①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同学都存在改进的地方。
②绝大部分同学每学期的阅读册数都达到或超过一本。
(2)示例:我喜欢版本一:当时简 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①这些话是情绪失控的简 爱发自内心、脱口而出的,她不会考虑语言是否工整是否对仗。因而版本一富有口语特点的“我穷”等四词符合当时情境,而版本二过分书面化了。②“你想错了!”比“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比“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更简洁、有力,表现出简 爱当时几近疯狂的状态,充分展现简 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③版本一“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一句中没有逗号,更能体现当时简 爱语气急促、情绪激动。
我喜欢版本二:当时简 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①“一贫如洗”等四字短语连用,富有文采和气势,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当时简 爱激愤的内心。②“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用对偶修辞,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富有文采,表现了简 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个性。③用“难道……”加强反问语气,句子更有力度,甚至还略带讽刺语气,更能体现简 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以及坚持独立人格绝不苟且的自尊自爱。
(3)① 将“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一句中“抉择”和“权衡”互换。
② 匡超人已经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变得趋炎附势。
(4)A;D;E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整本名著阅读,与父母共读的情况不多,从来没有共读过的占68.77%;与同学交流的也不多,从不交流共读的占66.77%;做读书笔记的,从不做的也占大多数,达到了58.17%;阅读最少一本名著的(每学期)达到80%多,但没有读完过的也占了将近20%;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整本名著阅读,学生单打独斗的居多,阅读方法不合理,需要指导;阅读本数差强人意;
(2)注意结合小说情节和简 爱个性特征,谈更喜欢哪个版本。见仁见智。示例:我更喜欢版本一:简 爱追求平等与幸福,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子,当她面对可能的伤害或不尊重时,她不会因为自己的“穷、低微、不美、矮小”而看不起自己,语言短促有力,表明她坚定的立场;“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叹号连用,表达态度坚决,更进一步突出了她的自尊自爱。这种独立的个性,我喜欢;
(3)① 语序不当,将“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中的“抉择”和“权衡”互换。②把句式变为与“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一致,最后一句改为:变得趋炎附势;
(4)本题考查名著作品分析。从①“科学与幻想的结合”可知,这是一部科幻作品,故选A;从②“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可知,这是一部书信作品,表达的是深情厚意,故选D;从③“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可知,这是一部描绘解放前夕的悲剧英雄故事,故选E。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阅读感受探究。这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结合选文,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语句修改。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本题已经指出问题所在“语序不当”和“句式不整齐”,所以可以据此修改;
(4)本题考查名著作品的掌握和运用。对各个作品有了解后,也要知道正标题所指是什么。相互连接,互相印证,就能作答。
【答案】25.他不知严贡生这是故意设下圈套,严贡生下船后船家讨要船钱,严贡生佯装大怒,诈称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要他赔偿,并恫吓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船家有苦难言,被赖了船钱无奈作罢。
26.运用对比手法,先写严贡生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后写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丑恶龌龊的灵魂。
27.欺诈、贪婪、蛮横、狡猾。如①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扣下人家的驴何粮袋。②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③他获得优贡,强拉别人出贺礼,还欠下屠夫何厨子的钱不还。④面对弟弟的死,他无动于衷,只在得知弟弟临终给他前留下银子,才跑到弟弟灵柩前假意干号了几声。⑤明明根本不认识周司业(周进),和汤知县也不相熟,却假借他们的名义到处吹嘘,坑蒙拐骗。(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评价一个人,往往从必须性格、品德、能力等角度考虑。必须联系文本找依据。
25.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根据《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众人一齐捺着掌舵的磕了几个头。严贡生转湾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帐!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可知,艄公不知严贡生这是故意设下圈套,严贡生下船后船家讨要船钱,严贯生诈称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要他赔偿。最后,严贡生赖了船钱扬长而去。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语段中严贡生说:“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文末小厮来报“早上头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说:“他要猪,拿钱来!”严贡生把别人家的猪关起来,猪的主人来要,就要钱,这种无赖行径和他的话形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丑恶龌龊的灵魂。
2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相关情节来分析严贡生的可鄙形象。例如:严贡生借黄梦统二十两银子,只是写好了借据没借给人家银子,却偏要人家还利息,扣下人家的驴和粮袋,最后,还是没把借据给黄梦统。再如,严贡生在得知弟弟去世后,不想去奔丧,看在银子的份上,去干号了几声。还有他侵吞弟弟财产,欺负弟媳妇赵氏;他明明根本不认识周司业,和汤知县也不相熟,却假借他们的名义到处吹嘘,坑蒙拐骗等情节,都说明严贡生是一个贪婪成性、蛮横无礼、狡猾下作、欺诈卑鄙的恶人形象。
【答案】28.从选书添名及不在意房间的文章,可见他不追求科举,只是对“名”的孜孜追求。
29.①父亲早逝;②在祖父膝下料理家务。③喜爱与当时名士结交。
30.①精通诗赋。蘧太守的孙子,承袭家学。②心地善良。二百两银子帮助王惠。③附庸风雅。结交名士,追求虚名。④闲散市侩。对救自己命的马二先生只送了二两银子,还要了人家两本科举辅导书。⑤相妻教子。举业不成专心辅导孩子。
31.作者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的风气及仕宦家境对青年士子精神腐蚀。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提炼。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理解。找出有关人物的主要事件来分析。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本题考查主观拓展题。解答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形成。
28.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提炼。甲: 蘧公孙缮写《高青邱集诗话》并署上自己的名字;乙:蘧公孙想让 马二先生在尊选上面添上他的姓名;丙:“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可见蘧公孙不追求科举。
故答案为:从选书添名及不在意房间的文章,可见他不追求科举,只是对“名”的孜孜追求。
2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理解。 蘧公孙的父亲去世得早,他跟随他的祖父料理家务,选文写他对名的追求。蘧来旬虽然承袭家学,粗通诗赋,建树文名,是一方才子,且心地良善,古道热肠,有周济穷途的善举;但另一方面,却因有慈祖姑息而无严父督导,结果于乃祖、乃父的精华未曾学得周全,却多了些公子哥儿身上常见的散漫、惰怠。
故答案为:①父亲早逝;②在祖父膝下料理家务。③喜爱与当时名士结交。
3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甲: 蘧公孙精通诗赋;甲、乙:他对名的追求;再联系选文的上下文可知:蘧公孙心地善良,相妻教子。
故答案为:①精通诗赋。蘧太守的孙子,承袭家学。②心地善良。二百两银子帮助王惠。③附庸风雅。结交名士,追求虚名。④闲散市侩。对救自己命的马二先生只送了二两银子,还要了人家两本科举辅导书。⑤相妻教子。举业不成专心辅导孩子。
31.本题考查主观拓展题。解答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社会腐败。
故答案为: 作者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的风气及仕宦家境对青年士子精神腐蚀。
32.【答案】(1)吴敬梓;《儒林外史》
(2)因为油灯的灯草是两茎,他很担心费油,又因死神逼近无力说话,只能用两根指头表明内心想法。表现他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性格。
(3)采用夸张(或者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的艺术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视财如命的人物形象。
(4)开放性试题,结合人物性格,展开合理想象,例如:这些败家子啊,怎么不理解我呢?一盏灯要两根灯草,气死我啦等等。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考查名著常识。由短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可知,选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选文描绘了严监生临死前的景况。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可知,监生临死前努力伸出两个指头是因为油灯的灯草是两茎,他很担心浪费,在死神逼近无力说话时,只能用两根指头表明内心想法。这个细节写出他在临死前为两根灯草斤斤计较,体现了他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性格。极具讽刺意味。
(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2024年备考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儒林外史》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江西期中)下面有关《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描写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艺术,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和谐统一,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
C.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为同情劳动人民、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D.范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原是穷秀才,为人老实,受人欺侮,中举后能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答案】D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他热衷功名,逆来顺受,猥琐懦弱,中举后世故圆滑,没有同情百姓,为民请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2018八下·临泽开学考)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答案】D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故答案为D。
【点评】这类题属于识记题。学生平时要多阅读,涉猎不同的书籍。《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二、填空题
3.(2022九下·临海开学考)讽刺小说以贬抑现实的态度和讽刺的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经典著作。像清代的 (作者)《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的《 》(书名)以清醒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答案】吴敬梓;格列夫游记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以清醒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
故答案为:吴敬梓;格列夫游记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2021·白云模拟)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
上面的话出自 (人物)之口。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 的性格。
【答案】匡超人;淳朴孝顺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匡超人:是《儒林外史》中的角色,也是书中一个角色鲜明,性格极其丰富的文学形象。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他在马二先生的资助下回到家中见到娘亲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头。父亲卧病在床,他回到家就买了一只猪蹄来家煨着,等烂熟,和饭拿到父亲面前。孝顺父母是他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从选段中“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可以判断此人为匡超人,此时的他淳朴孝顺。
故答案为:匡超人;淳朴孝顺
【点评】课本上对于名著的讲解要熟记,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等等。
三、名著导读
5.(2023九上·枣阳期中)小说,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下列名著《儒林外史》片段,回答问题。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____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阅著作】选文中的他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 ,小说将 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2)【品手法】以上文段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3)【谈人物】《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是可以归类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两个归为一类,并结合他们事迹和形象说说你归类的理由。
王冕 周进 范进 严贡生 杜少卿 匡超人 虞博士
我将 和 归为一类,理由:
【答案】(1)周进;吴敬梓;(封建)科举制度
(2)运用了夸张、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进热衷功名、迂腐可笑的丑态,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3)一组:王冕;杜少卿;王冕见知县来访,却离乡躲避。杜少卿被巡抚荐举入京作官,他装病不去。两者都不慕功名利禄、蔑视权贵。二组:周进、范进。周进因屡试不中而头撞号板,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中举后喜极而疯,两者都是醉心功名,迂腐可怜,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代表。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根据选文“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可知“他”是周进。《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小说将封建科举制度作为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故答案为:⑴周进、吴敬梓、(封建)科举制度
⑵本题要求品析手法。 “他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运用了夸张手法,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运用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进热衷功名、迂腐可笑的丑态,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⑶本题要求归类人物。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两个归为一类,并结合他们事迹和形象说说你归类的理由。
王冕:《儒林外史》中人物。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都攒着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靠这门手艺,王冕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
周进:《儒林外史》中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但又懂得感恩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后来晚年得志。
范进:《儒林外史》中人物。是一名书生,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进入了癫狂状态。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范进中举后,因丁母忧过了三年才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
严贡生: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六亲不认、无恶不作,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清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
杜少卿:《儒林外史》中主要人物之一,名仪字少卿,以字行于世。与庄绍光同为正面人物。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
匡超人:《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后来,这个昔日的纯朴少年已经变成一个毫无廉耻的吹牛家,虚伪透顶,狡诈至极。
虞博士:《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他善待他人,与世无争,谆谆教导,博爱乡邻,他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哲人大儒。对于功名,他不像杜少卿那样故作清高,不参加科举。虞博士该考试就考试,考不上的时候,不像范进那样自怨自艾的猥琐,考上之后,当然也没有范进那样高兴地发疯一切淡然处之。对于人情世故,知世故而不世故他的本色就是真实平淡,这种真实使得他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
可根据各个人物的事迹形象进行归纳。
示例1:我将范进和周进归为一类,理由:他们都是腐儒,痴迷于科举,被科举毒害。有人花钱让周进进了贡院,周进进去后一头撞在了号板上,昏了过去。范进听到自己中了以后,发疯起来,被丈人胡屠户打了以后才清醒过来。
示例2::我将杜少卿和虞博士归为一类。他们都乐善好施。杜少卿资助了鲍廷玺、杨裁缝、黄大等人虞博士路上看到一个农人跳水轻生,忙叫船家将人救起并把银子相赠。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常识。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
⑵本题考查名著写作手法。平时阅读名著要仔细辨析运用的写作手法,并且能识记写作手法的效果。
⑶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阅读名著要注重积累,熟悉人物相关性格形象,识记人物典型形象。
(2023九上·武昌期中)阅读《儒林外史》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 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着实赞扬了一回。点到二十名,魏好古上去,又勉励了几句“用心举业,休学杂览”的话,鼓吹送了出去。
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选段的主要内容。
7.周进三次看范进的卷子时对其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分别概括。
不屑一顾—— ——
【答案】6.示例:周进因为同情范进,因而把范进的考卷批为第一名。
7.可怜他,同情他,看完觉得有些意思;看完叹息,认为是天地间之至文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阅读名著要记住名著相关情节,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任务以坚持自我地方式所作地对于人性地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解答本题,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案所在段落,然后进行概括。
6.本题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联系“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 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相涂试宣不知屈敏了多少英才1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周进因为同情范进,因而把范进的考卷批为第一名。
7.联系“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 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可知,可怜他,同情他,看完觉得有些意思;联系“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可知,看完叹息,认为是天地间之至文。
8.(2023九上·江西期中)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过程。
【答案】示例:匡超人本是贫寒人家子弟,因生计流落杭州,马二先生见他年轻好学,又有孝心,便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和回家后做生意的银两,还指点他举业之途。这个时候的匡超人内心纯良,对马二先生拜了又拜,谢了又谢,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他到城里结交了一批名士、老爷,也开始批八股文选本后,为抬高自己,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贬损毫不留情,马二先生境地悲惨,匡超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妄加诽谤嘲笑。彻底反映出匡超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题干,“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可知,匡超人经历了由好到坏的变化,并从所给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结合所给的回目,分析情节,“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可知,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对父母体贴入微。可见孝顺父母是他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时的匡超人是极为淳朴可爱的;随着情节发展可知,后来,他与一班假名士交往,这些斗方名土或因科举败北或因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功名进入仕途。于是这些人就想找一条“终南捷径”:刻诗集,结诗社,写斗方,诗酒风流,充当名士。受到他们的影响与重陶,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想开始蜕变。匡超人转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们所吹捧的“终南捷径”之中了;匡超人认识了潘三之后,开始暴露出他寡情薄义、虚伪、撒谎的嘴脸:逼妻子回大柳庄乡下,导致其妻郁闷忧虑而死;潘三入狱后的翻脸无情;考取教习后的自命不凡,吹自己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先儒”而贻笑大方;从小说所展示的匡超人的历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从纯朴善良到人格沦丧,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他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腐朽的社会制度和恶劣的社会风气。
故答案为:匡超人本是贫寒人家子弟,因生计流落杭州,马二先生见他年轻好学,又有孝心,便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和回家后做生意的银两,还指点他举业之途。这个时候的匡超人内心纯良,对马二先生拜了又拜,谢了又谢,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他到城里结交了一批名士、老爷,也开始批八股文选本后,为抬高自己,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贬损毫不留情,马二先生境地悲惨,匡超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妄加诽谤嘲笑。彻底反映出匡超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丑恶嘴脸。
【点评】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9.(2023九上·长清期末)借评论读名著。
(1)鲁迅先生评《儒林外史》“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文中讽刺了穷困潦倒、中举而疯、庸俗虚伪的腐儒 (填人名);一开始孝顺后来虚伪自私、忘恩负义的 (填人名);还讽刺了诬陷船家、赖了船费的 (填人名)。
(2)陈美林先生这样评价《儒林外史》“他(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杜少卿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请举出他的两个事例,分析其人物形象。
【答案】(1)范进;匡超人;严贡生
(2)通过杜少卿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等情节看出杜少卿慷慨大方、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恬淡悠然。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文中讽刺了穷困潦倒、中举而疯、唐俗虚伪的腐儒范进;一开始孝顺后来虚伪自私、忘恩负义的匡超人;还讽刺了诬陷船家、赖了船费的严贡生。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杜少卿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所以宁可不出去好”。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第三十二回他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当臧蓼斋对他说出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时,他笑骂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
故答案为:
(1)①范进
②匡超人
③严贡生
(2)通过杜少卿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精心伺候;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等情节看出杜少卿慷慨大方、淡泊名利、不慕荣利、恬淡悠然。
【点评】 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10.(2021九上·海州期中)名著简答题。
(1)《儒林外史》通过塑造两位热衷功名、利禄薫心的老穷儒,批判科举制度对文人的腐蚀毒害。请概括二人中举后的异常表现。
(2)你喜欢《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吗?为什么?
【答案】(1)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2)示例:喜欢。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示例:不喜欢。他不善识人,正因为他慷慨仗义,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
周进的失常行为: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却依然还是个童生。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人生也一举进入高潮: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周进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范进的失常行为: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先是昏厥,“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然后疯跑,“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继而跌倒,一脚踹在塘里,丑态百出,“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范进的喜极而疯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故答案为: (1)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
(2)示例:喜欢。杜少卿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他尊重妇女、讲求社会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教。
【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儒林外史》中,两位热衷功名、利禄熏心、遭受毒害最为典型的老穷儒是周进和范进。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
11.(2021·南山一模)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从来都不乏对女性形象的创作,当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妇女事业的重要意义。以下选项中自选一个女性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谈谈她的形象特点。
A.丽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虎妞﹣﹣《骆驼祥子》
C.沈琼枝﹣﹣《儒林外史》
【答案】【示例1】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善于出谋策划。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她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她在宣传列车上做了许多宣传报,还粘贴出来。她还会给那些新加入共产党或那些有反叛心理的人上政治课,净化他们的思想,让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他们心中,洗礼他们的心灵。她和谢廖沙一起工作时与谢廖沙恋爱。可她酷爱工作,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在谢廖沙对她表示爱意时,她告诉他今后不要再做这种抒情诗,她不喜欢。结果谢廖沙感到很委屈,匆匆跑回市区,之后就再也不去丽达那里了。这使得丽达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丽达又找到谢廖沙,告诉他不能因为上次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而撇下工作不管,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而影响工作。之后,谢廖沙一有机会就会找丽达讨论工作。丽达心地善良,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保尔在艰苦的环境中筑路时,她托人给保尔捎来一件皮大衣,穿着格外温暖。
【示例2】虎妞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她身上带有很多剥削阶级的色彩,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就是在离开人和车厂搬到大杂院后也不忘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瞧不起大杂院里的那群苦人。她骨子里带有享受的思想,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
【示例3】沈琼枝才貌双全。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沈琼枝的外貌,丫鬟领她进了房,回复宋为富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逃出宋家后她去利涉桥挂了招牌卖文,“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生意之盛表明她是有才学有能力来养活自己的。沈琼枝自尊自爱。她最终因不肯做他人之妾而逃出宋家,并没有因为宋为富家产万贯而屈身于此,逃出宋家后挂招牌卖诗文养活自己。沈琼枝智勇兼备。沈琼枝在未进入宋家之前已有计策:“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她能揣度事情利弊,是个很有谋略和主见的人。在宋为富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早已将事情猜透,打算逃离宋家,可见其察人观物之精准;她临走之际,做好了充足准备,可见其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行动之果断,从而得以顺利逃走。面对宋为富的追踪,她在遇到豪侠杜少卿之后,不便冒然相访,便问杜少卿是否同夫人在此,以拜谒夫人为名,找到了一条救命的绳索。沈琼枝的勇敢表现在不畏强横,不惧势力,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对薄公堂。勇于做出逃离的决定并付诸实施。为了生计竟然“敢为天下先”,做了自古女子未做之事﹣﹣挂招牌卖文。在公堂之上义正言辞,敢于说真话,做诗也毫无惧色。沈琼枝刚柔并济。沈琼枝的刚柔相济首先表现在“侠气”与“女气”的统一上。沈琼枝精于女工,知书达礼,似与闺中女子无异,然而走出闺苑,她俨然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女侠,满带一身“豪侠之气”。避祸于杜家,她不想牵连别人,说了句:“这个不妨。差人在那里?我便同他一路去。”其果断和潇洒,许多男子都难以做到。其次,刚柔相济的特质还表现在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方面。面对宋为富这种豪横欺瞒的盐商,她的态度鲜明果决,进了宋家,她“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自古以来大厅是女子的禁地,她却不拘小节,“下”、“走”、“坐”这几个动词加上“不言语”、“一直”两个词,准确地表现了沈琼枝性格中直率、果决和霸气的一面。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故答案为:【示例1】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善于出谋策划。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她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她在宣传列车上做了许多宣传报,还粘贴出来。她还会给那些新加入共产党或那些有反叛心理的人上政治课,净化他们的思想,让共产主义思想深入他们心中,洗礼他们的心灵。她和谢廖沙一起工作时与谢廖沙恋爱。可她酷爱工作,不让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在谢廖沙对她表示爱意时,她告诉他今后不要再做这种抒情诗,她不喜欢。结果谢廖沙感到很委屈,匆匆跑回市区,之后就再也不去丽达那里了。这使得丽达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丽达又找到谢廖沙,告诉他不能因为上次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而撇下工作不管,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而影响工作。之后,谢廖沙一有机会就会找丽达讨论工作。丽达心地善良,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保尔在艰苦的环境中筑路时,她托人给保尔捎来一件皮大衣,穿着格外温暖。
【示例2】虎妞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她身上带有很多剥削阶级的色彩,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就是在离开人和车厂搬到大杂院后也不忘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瞧不起大杂院里的那群苦人。她骨子里带有享受的思想,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所处社会的牺牲品。
【示例3】沈琼枝才貌双全。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沈琼枝的外貌,丫鬟领她进了房,回复宋为富道:“新娘人物倒生得标致,只是样子觉得惫赖,不是个好惹的。”逃出宋家后她去利涉桥挂了招牌卖文,“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生意之盛表明她是有才学有能力来养活自己的。沈琼枝自尊自爱。她最终因不肯做他人之妾而逃出宋家,并没有因为宋为富家产万贯而屈身于此,逃出宋家后挂招牌卖诗文养活自己。沈琼枝智勇兼备。沈琼枝在未进入宋家之前已有计策:“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她能揣度事情利弊,是个很有谋略和主见的人。在宋为富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早已将事情猜透,打算逃离宋家,可见其察人观物之精准;她临走之际,做好了充足准备,可见其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行动之果断,从而得以顺利逃走。面对宋为富的追踪,她在遇到豪侠杜少卿之后,不便冒然相访,便问杜少卿是否同夫人在此,以拜谒夫人为名,找到了一条救命的绳索。沈琼枝的勇敢表现在不畏强横,不惧势力,敢于特立独行,敢于对薄公堂。勇于做出逃离的决定并付诸实施。为了生计竟然“敢为天下先”,做了自古女子未做之事﹣﹣挂招牌卖文。在公堂之上义正言辞,敢于说真话,做诗也毫无惧色。沈琼枝刚柔并济。沈琼枝的刚柔相济首先表现在“侠气”与“女气”的统一上。沈琼枝精于女工,知书达礼,似与闺中女子无异,然而走出闺苑,她俨然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女侠,满带一身“豪侠之气”。避祸于杜家,她不想牵连别人,说了句:“这个不妨。差人在那里?我便同他一路去。”其果断和潇洒,许多男子都难以做到。其次,刚柔相济的特质还表现在她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方面。面对宋为富这种豪横欺瞒的盐商,她的态度鲜明果决,进了宋家,她“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自古以来大厅是女子的禁地,她却不拘小节,“下”、“走”、“坐”这几个动词加上“不言语”、“一直”两个词,准确地表现了沈琼枝性格中直率、果决和霸气的一面。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2.(2021·北部湾模拟)班级最终决定排演《儒林外史》(节选),同学们齐心协力,很快完成了剧本,以下是剧本节选。
内景 房间 夜晚
严监生大声喘息,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摇头。
二侄子:“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严监生 A 摇头
赵氏(慌忙揩眼泪):“爷,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选取合适的词语填入剧本A处,并说明理由。
轻轻 狠狠
A处应填 ,因为 。
(2)从舞台形式看,这是一部 ,其中括号内的部分叫 。
【答案】(1)狠狠;更能体现出严监生对点了两根灯芯的焦虑,以及他的吝啬。
(2)话剧;舞台说明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放心不下,难以断气,用“狠狠”摇头,更能表现严监生对点两茎灯草的焦虑,耿耿于怀,突出他吝啬鬼的形象。
(2)本题考查了解话剧的能力。话剧是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剧本选段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属于话剧。括号内的部分叫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选段中的“走上前”“慌忙揩眼泪”是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提示说明。
故答案为:⑴ 狠狠;更能体现出严监生对点了两根灯芯的焦虑,以及他的吝啬。
⑵ 话剧;舞台说明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
⑵此题考查常识的识记能力。 舞台说明一般指舞台提示。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
13.(2021·新丰模拟)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进到河房来,向知府已是纱帽便服,迎了出来,笑着说道:“我的老友到了!”鲍文卿跪下磕头请安。向知府双手扶住,说道:“老友,你若只管这样拘礼,我们就难相与了。”再三再四拉他坐,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
……
又过了几日,在水西门搭船。到了池口,只见又有两个人搭船,舱内坐着。彼此谈及,鲍文卿说要到向太爷衙门里去的。那两人就是安庆府里的书办,一路就奉承鲍家父子两个,买酒买肉,请他吃着。晚上候别的客人睡着了,便悄悄向鲍文卿说:“有一件事,只求太爷批一个‘准’字,就可以送你二百两银子。又有一件事,县里详上来,只求太爷驳下去,这件事竟可以送三百两。你鲍太爷在我们太老爷跟前恳个情罢!”鲍文卿道:“不瞒二位老爹说,我是个老戏子,乃下贱之人。蒙太老爷抬举,叫到衙门里来,我是何等之人,敢在太老爷跟前说情?”那两个书办道:“鲍太爷,你疑惑我这话是说谎么?只要你肯说这情,上岸先兑五百两银子与你。”鲍文卿笑道:“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伏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
(1)向鼎称鲍文卿为“老友”,联系原著,说说他们间的友情是因何事建立起来的;再列举一组真诚交往的人物。
(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鲍文卿的形象特征。
(3)《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中人,却也用三回写了鲍文卿这个身份低下的梨园中人。请结合选文和原著,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答案】(1)向鼎因为履行他对于前任知县的诺言,维护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假诗人牛浦,被人告发,案卷到了按察司手里,正陷于将“被参”的困境,素不相识的鲍文卿出于正义帮他说了情,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鲍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周进和商人
(2)①他地位卑微,却出于正义为向鼎求情,可见他的正直善良;②在老秀才倪霜峰穷苦潦倒欲再度卖儿之际,他收养了倪家的小儿子倪廷玺,可见他的仁善;③安庆府的两个书办想以五百两银子求鲍文卿到向老爷那里“恳个情”,为他人摆平两件事情,被鲍文卿断然拒绝,可见他身虽贫贱而操守不移。
(3)《儒林外史》用生死不渝的友谊来反衬名利场中的奸诡交道,如与匡超人和潘三的利益之交形成对比,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使得情节更为生动自然,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积累。
通读《儒林外史》可知,文中鲍文卿以一个戏子的微贱身份,侥幸在按察司手里挽救了素不相识的知县向鼎,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
《儒林外史》中人物交往的事例很多,如范进与张乡绅,但两人属于因利而生的交往,列举的例子要符合“真诚交往”这一条件。“真诚交往”的有牛老爹和卜老爹,杜少卿与郭孝子等的交往事例。
示例一:牛老爹,卜老爹这两个老人相当实诚,卜老爹不要彩礼,将外孙女嫁给牛老爹儿子牛浦。刘老爹去世后,卜老爹主动给刘老爹料理丧事,两人的交往,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示例二:杜少卿与郭孝子:杜少卿与郭孝子素昧平生,然而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不避通叛的嫌疑,留他在家里歇息。与夫人张罗替他浆洗衣服,治酒款待,为他求虞博士的介绍信,自己寻衣服当银子给他准备盘缠。两人从此建立了深厚而纯洁的友谊。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选文部分主要是内容是:(1)安庆府里的书办想用银子收买鲍文卿,但鲍文卿以自己是一个“老戏子,乃下贱之人”来拒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2)对两位书办说,虽然自己是“穷命”但是明白到“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 可以看出鲍文卿是有骨气的人;(3)劝说两位书办做好本分,凡事不可坏了太姥爷的清名,可见他的善良、洁身自爱。再联系原著其他部分内容,如,鲍文卿为文人知县向鼎求情,照顾落魄的倪霜峰,收养倪廷玺,这些都表现了他正直坚贞的高洁品质。调动自己阅读储备,最后合理的分析完成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写作意图。吴敬梓在创作《儒林外史》时,讽刺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对比手法用得尤其普遍,尤其灵活。在冷静的叙述中,他把自己的倾向包含在各种活生生的形象里,让读者去比较、判断答案。据此来分析“用三回写了鲍文卿这个身份低下的梨园中人”的原因:这其实是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鲍文卿是一个梨园中人, 身份低下,但他懂得尊重真贤士,为素不相识的向知县求情,但是娄三、娄四公子这样的儒林中人却不懂得,反而结识了一堆假名士;他懂得不取不义之财,但严贡生、匡超人这些儒林中人不懂,为了利益厚颜无耻,做尽坏事。作者通过鲍文卿这个人物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通过儒林中人和梨园中人的对比,表现了作品“婉而多讽”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 向鼎因为履行他对于前任知县的诺言,维护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假诗人牛浦,被人告发,案卷到了按察司手里,正陷于将“被参”的困境,素不相识的鲍文卿出于正义帮他说了情,使其未被参处。向鼎捧出谢银五百两,贫贱的鲍文卿却分文不受,从此两人建立了友谊;周进和商人 .
⑵ ①他地位卑微,却出于正义为向鼎求情,可见他的正直善良;②在老秀才倪霜峰穷苦潦倒欲再度卖儿之际,他收养了倪家的小儿子倪廷玺,可见他的仁善;③安庆府的两个书办想以五百两银子求鲍文卿到向老爷那里“恳个情”,为他人摆平两件事情,被鲍文卿断然拒绝,可见他身虽贫贱而操守不移。
⑶ 《儒林外史》用生死不渝的友谊来反衬名利场中的奸诡交道,如与匡超人和潘三的利益之交形成对比,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使得情节更为生动自然,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点评】⑴ 本题考查对名著《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积累作答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写作意图。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14.(2020九下·天津期末)《儒林外史》中六合的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说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而迟衡山却称杜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你更倾向于哪一个评价?为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示例1:我更倾向于杜少卿是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之说。他虽然乐善好施,但他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当钱银用尽,他只会靠变卖家产来维持表面的风光。如:他给杨裁缝母亲置办棺木的钱就是当了一箱新做的衣服得来的。示例2:我更倾向于“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娄老爹病重时他亲自服侍,病逝后亲往祭奠,善待娄老爹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庭玺重置戏班子;他蔑视功名,皇上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还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原著情节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答观点倾向于前者,可从他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钱银用尽时只会靠变卖家产等角度来答。如答观点倾向于后者,可从他讲求孝道,乐善好施而不求回报,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挑战朱熹等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 我更倾向于杜少卿是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之说。他虽然乐善好施,但他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当钱银用尽,他只会靠变卖家产来维持表面的风光。如:他给杨裁缝母亲置办棺木的钱就是当了一箱新做的衣服得来的。示例2:我更倾向于“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娄老爹病重时他亲自服侍,病逝后亲往祭奠,善待娄老爹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庭玺重置戏班子;他蔑视功名,皇上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5.(2020·合肥模拟)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1)这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是 。
(2)文段中“揩”的读音是 ,意思是 。
(3)文段中A的名字是 ,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文段中A的状态,这个成语可以是 。
(4)请结合选段及原著回答:
①选段中赵氏说“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A的意思是 。
②分析A的形象: 。
【答案】(1)儒林外史;吴敬梓
(2)kāi;擦(抹、拭 )
(3)严监生;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4)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从原文“‘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等描写知道这是《儒林外史》中著名的“两茎灯草”的情节。《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2)结合语境“赵氏慌忙揩揩眼泪”可知,“揩”的读音是kāi,意思是擦(抹、拭 )。(3)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选文是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著名的“两茎灯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A是严监生。根据语境“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知,严监生当时的状态是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4)①阅读选段,根据“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可知,选文中A的意思是: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②根据小说原文“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可知, 这个细节运用极具讽刺性,体现了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故答案为:(1)1、儒林外史2、吴敬梓 (2)1、kāi2、擦(抹、拭 ) (3)1、严监生2、奄奄一息(命在旦夕、病入膏肓、行将就木) (4)1、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费油,能省一点是一点,赶快挑掉一茎。2、严监生是一个吝啬贪财、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点评】名著阅读中,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经典情节考生都要耳闻能详,并且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6.(2020·亭湖模拟)《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塑造极具特色,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请从下面任选一位,分析这一刻画特点。
A.严监生 B.王玉辉 C.马二先生
我选的人物是_____(填序号),具体分析:_____
【答案】(示例)A严监生:吝啬、薄情,但有时又有人情味。他临死前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但他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又体现他不乏人情味。 (示例)B王玉辉:笃信礼教、迂腐, 但又未泯天良心。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表现了他的迂腐,被封建礼教荼毒。但是他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恸哭的故事情节,又体现了他的良心未泯、真挚的一面。 (示例)C马二先生:迂腐庸俗,迷信科举,但其不吝钱财,诚笃善良。马二先生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体现了他的迂腐庸俗。但他又能仗义疏财救公孙,资助落魄的匡超人,体现了他的诚笃善良。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形象。作答时要根据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严监生是个胆小有钱的人。他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这体现在他舍不得花钱买肉吃,自己病了也舍不得花钱医治。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这体现在他替哥哥还钱,以及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这样的性格与他没有家族优势,没有功名地位的处境是分不开的。但是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权势,只有如此,才可以活得威风凛凛。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王玉辉是一个笃信礼教但又未泯天良的人。他不仅积极著述提倡和宣扬封建礼教教义,还将之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当三女儿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还劝慰自己的妻子不须悲伤,说女儿是得了一个“好题目”而死;但是后来他因不忍看老妻在家悲痛而外出短游时,“一路看着湖光山色,悲悼女儿,凄凄惶惶”,说明他是在乎自己的爱女、重视人伦亲情的。而且在去西湖的旅途中,他“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这表明王玉辉也有常人的悲欢离合之情,内心也会和平常人一样因情感波澜而欢喜或悲痛。马二先生是一个迂腐庸俗但不吝钱财、诚笃善良的人。他宣扬“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的道理,他游西湖时,被卷进一群女游客中间,他“腆着肚子、横着身子乱跑”“女人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等情节表现了他迂腐的一面;他仗义疏财救公孙,隔一回又资助落魄的匡超人等情节又表现了他善良仗义的一面。
故答案为:
(示例)A严监生:吝啬、薄情,但有时又有人情味。他临死前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但他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为妻子请名医,煎服人参。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又体现他不乏人情味。
(示例)B王玉辉:笃信礼教、迂腐, 但又未泯天良心。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表现了他的迂腐,被封建礼教荼毒。但是他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恸哭的故事情节,又体现了他的良心未泯、真挚的一面。
(示例)C马二先生:迂腐庸俗,迷信科举,但其不吝钱财,诚笃善良。马二先生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体现了他的迂腐庸俗。但他又能仗义疏财救公孙,资助落魄的匡超人,体现了他的诚笃善良。
【点评】名著阅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名著阅读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17.(2020·江都模拟)文段阅读,填空。
话说 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子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他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以上文字片段是出自清代 创作的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的《 》。
【答案】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根据文段内容和“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的信息可知出自名著《儒林外史》,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严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严监生是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的吝啬。
故答案为: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点评】名著阅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名著阅读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2021九上·佛山竞赛)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各题。
(A)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B)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虽不大喜欢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著实关切!”……
一个蓬头赤足的小斯,走了进来,望著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斯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斯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斯又不肯去。张范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还是请回罢。”严贡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这口猪原是舍下的!”
18.选文A所叙述的事情是 。选文B写出了严贡生的无赖,联系原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事情还有 。
19.讽刺是《儒林外史》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结合选文A、选文B分别简要分析。
20.有人评价严监生是个典型的吝啬鬼。联系原著,你觉得这样的评价全面吗?
【答案】18.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19.①选文A中,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大侄儿、二侄儿和奶妈轮番猜测都摇头,手指头“越发指得紧了”,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了点头,咽下了气”,这些略显夸张的细节,使严监生的吝啬形象十分可笑。
②选文B中,严贡生正向人吹嘘自己“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不一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讽刺意味十足。
20.评价不全面。选文(A)所表现的内容可见严监生是个本性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人。但原著中有他出钱出力为兄长摆平官司、花重金救治妻子王氏等情节,足见其还具有重情重义的特点。所以,说他只是个吝啬鬼,有失公允。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讽刺;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讽刺手法的解读能力。《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教读《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吴敬梓巧妙地运用独具匠心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挞,将其种种丑态暴露无遗,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批判。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8.本题涉及到名著《儒林外史》, 根据“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可知,选文A所叙述的事情是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件体现严贡生无赖的事情即可,例如诬陷船家吃了珍贵药材,赖掉船钱;诬陷他人借钱,强收利息。
选文B写出了严贡生的无赖,联系原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事情还有: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故答案为:A.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B.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
19.课文的讽刺手法有: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2、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3、细节描写生动真实,极有讽刺性。 选文A中的幽默诙谐之处在于严监生临终前一直不肯断气,但是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之后,严监生“登时就没了气”。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严监生的吝啬。选文B的幽默诙谐之处在于严贡生刚刚夸自己“为人率真,在镇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后脚小厮就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嘴上夸自己为人率真,不占别人便宜,可是背地里却抢占别人家的猪,前后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
故答案为:①选文A中,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大侄儿、二侄儿和奶妈轮番猜测都摇头,手指头“越发指得紧了”,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了点头,咽下了气”,这些略显夸张的细节,使严监生的吝啬形象十分可笑。
②选文B中,严贡生正向人吹嘘自己“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不一的对比,凸显了严贡生的虚伪,讽刺意味十足。
20.本题涉及到名著《儒林外史》。解答本题,需要先明确观点,再结合原著阐述理由。严监生临终时因为多燃了一根灯芯,一直“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很吝啬的人。但是他也会为兄长摆平官司出钱出力,为救治妻子王氏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因此题干中的评价并不全面。
故答案为:评价不全面。选文(A)所表现的内容可见严监生是个本性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人。但原著中有他出钱出力为兄长摆平官司、花重金救治妻子王氏等情节,足见其还具有重情重义的特点。所以,说他只是个吝啬鬼,有失公允。
四、语段阅读
(2023九上·余姚竞赛)语段阅读
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 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 一【甲____】造化 荒天默 一【乙____】风骨 擎天破 谁来续至尊和传说, 不费尔等的笔墨 全由我 ——苏见信《风骨》歌词节选
21.根据以上歌词的内容,为其中“风骨”一词选择恰当的释义。( )
A.体格健硕,举止放荡 B.刚正坚韧,风度独特
22.为【甲】 【乙】 两处选择贴切的词。
A.炉 B.身
23.如果要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为风骨的代言人,你会选择谁?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
【答案】21.B
22.A;B
23.举例:王冕 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知识点】词义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答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主旨情感,分析归纳含义即可。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读懂题目要求,理解出题人意图。在名著中找到相关人物,结合人物情节分析人物“风骨”刚正坚韧,风度独特之处的表现即可。
21.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强调不论岁月如何,我的风骨坚定,即我态度坚定,保持出现不变。对应B故答案为:B
22.参考清章甫的《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名句: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造化”和“炉”相匹配。【甲】对应A。
一身风骨,指一个人具有刚正的气概和雄健的风格、气质。“身”和“风骨”匹配,【乙】对应B。
故答案为:A、B
23.结合《儒林外史》中有风骨的人物分析即可。
王冕出生在贫苦的农户人家,自小勤学苦练成为了画家。对于秘书卿泰不华推荐的官职,辞谢南归,隐居于家乡九里山。面对京城大官危素的邀请,知县特请派人来请王冕时,王冕道:“秦老爷,头翁不知,你是听见我说过的。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 王冕以段干木、泄柳为榜样,明确表明了自己不想做官、不想追求功名富贵的人生追求。王冕所追求的是自然洒脱、逍遥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拒绝入仕为官。他一直保持着洁身自好和耿直的性格,与攀附权贵急功近利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故答案为:示例:王冕。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五、综合题
24.(2021·安庆模拟)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开展一次整本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伊始,学校进行了整本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请根据收集统计的结果,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整本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与父母共读 与同学交流 做读书笔记 阅读册数(每学期)
经常 10.01% 经常 10.33% 经常 11.66% 两本及以上 30.01%
偶尔 21.22% 偶尔 23.11% 偶尔 20.17% 一本 51.22%
从不 68.77% 从不 66.77% 从不 58.17% 没有读完过 18.77%
(2)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发现《简 爱》有多种译本,下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和简 爱个性特征,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
(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石岩山译)
(3)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学校邀请专家就如何读书做专题报告,下面是某位同学根据专家建议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助修改。
读书卡片 语句摘抄:“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你哥是个混账人,你要到底敬重他,和奉事我的一样才是!” (摘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阅读感悟:(A)大孝大善、忠厚大义的匡超人在社会的大染缸里逐步学会了权衡,学会了抉择,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如曾经有恩于他的朋友潘三身陷牢狱,他却找借口拒绝探视,“自己替朝廷办事要严明赏罚”“怕被上司知道自己进监探视而成为一生官场之玷”。(B)匡超人已经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给人一种趋炎附势之感。匡超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①(A)处划线句中,有两个词语语序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②(B)处画线句中,句式不够整齐,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活动后,同学写了读后感,请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副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序号 正标题 副标题
① 科学与幻想的结合 ——读《 》有感
② 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 ——读《 》有感
③ 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读《 》有感
A.《海底两万里》 B.《格列佛游记》 C.《培根随笔》
D.《傅雷家书》 E.《红岩》 F.《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1)①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同学都存在改进的地方。
②绝大部分同学每学期的阅读册数都达到或超过一本。
(2)示例:我喜欢版本一:当时简 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①这些话是情绪失控的简 爱发自内心、脱口而出的,她不会考虑语言是否工整是否对仗。因而版本一富有口语特点的“我穷”等四词符合当时情境,而版本二过分书面化了。②“你想错了!”比“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比“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更简洁、有力,表现出简 爱当时几近疯狂的状态,充分展现简 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③版本一“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一句中没有逗号,更能体现当时简 爱语气急促、情绪激动。
我喜欢版本二:当时简 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①“一贫如洗”等四字短语连用,富有文采和气势,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当时简 爱激愤的内心。②“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用对偶修辞,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富有文采,表现了简 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个性。③用“难道……”加强反问语气,句子更有力度,甚至还略带讽刺语气,更能体现简 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以及坚持独立人格绝不苟且的自尊自爱。
(3)① 将“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一句中“抉择”和“权衡”互换。
② 匡超人已经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变得趋炎附势。
(4)A;D;E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整本名著阅读,与父母共读的情况不多,从来没有共读过的占68.77%;与同学交流的也不多,从不交流共读的占66.77%;做读书笔记的,从不做的也占大多数,达到了58.17%;阅读最少一本名著的(每学期)达到80%多,但没有读完过的也占了将近20%;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整本名著阅读,学生单打独斗的居多,阅读方法不合理,需要指导;阅读本数差强人意;
(2)注意结合小说情节和简 爱个性特征,谈更喜欢哪个版本。见仁见智。示例:我更喜欢版本一:简 爱追求平等与幸福,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子,当她面对可能的伤害或不尊重时,她不会因为自己的“穷、低微、不美、矮小”而看不起自己,语言短促有力,表明她坚定的立场;“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叹号连用,表达态度坚决,更进一步突出了她的自尊自爱。这种独立的个性,我喜欢;
(3)① 语序不当,将“在抉择和权衡中参悟了利已”中的“抉择”和“权衡”互换。②把句式变为与“变得虚伪狡诈,变得自私冷漠”一致,最后一句改为:变得趋炎附势;
(4)本题考查名著作品分析。从①“科学与幻想的结合”可知,这是一部科幻作品,故选A;从②“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可知,这是一部书信作品,表达的是深情厚意,故选D;从③“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可知,这是一部描绘解放前夕的悲剧英雄故事,故选E。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阅读感受探究。这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结合选文,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语句修改。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本题已经指出问题所在“语序不当”和“句式不整齐”,所以可以据此修改;
(4)本题考查名著作品的掌握和运用。对各个作品有了解后,也要知道正标题所指是什么。相互连接,互相印证,就能作答。
六、文言文阅读
(2021九上·海州期中)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甲】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严贡生只作不看见。
【乙】张乡绅道:“总因你先生为人有品望,所以敝世叔相敬。近来自然时时请教。”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作法,不过八千全;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全。他还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着门外。一个蓬头赤足的小使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厮道:“早上头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那小厮又不肯去。
25.【甲】文中“那掌舵驾长”吃了云片糕后什么结果?
26.分析【乙】文的讽刺效果。
27.请结合相关实例,概括严贡生的人物形象特点。
【答案】25.他不知严贡生这是故意设下圈套,严贡生下船后船家讨要船钱,严贡生佯装大怒,诈称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要他赔偿,并恫吓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船家有苦难言,被赖了船钱无奈作罢。
26.运用对比手法,先写严贡生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后写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丑恶龌龊的灵魂。
27.欺诈、贪婪、蛮横、狡猾。如①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扣下人家的驴何粮袋。②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③他获得优贡,强拉别人出贺礼,还欠下屠夫何厨子的钱不还。④面对弟弟的死,他无动于衷,只在得知弟弟临终给他前留下银子,才跑到弟弟灵柩前假意干号了几声。⑤明明根本不认识周司业(周进),和汤知县也不相熟,却假借他们的名义到处吹嘘,坑蒙拐骗。(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评价一个人,往往从必须性格、品德、能力等角度考虑。必须联系文本找依据。
25.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根据《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众人一齐捺着掌舵的磕了几个头。严贡生转湾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帐!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可知,艄公不知严贡生这是故意设下圈套,严贡生下船后船家讨要船钱,严贯生诈称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要他赔偿。最后,严贡生赖了船钱扬长而去。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语段中严贡生说:“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文末小厮来报“早上头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说:“他要猪,拿钱来!”严贡生把别人家的猪关起来,猪的主人来要,就要钱,这种无赖行径和他的话形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严贡生丑恶龌龊的灵魂。
2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相关情节来分析严贡生的可鄙形象。例如:严贡生借黄梦统二十两银子,只是写好了借据没借给人家银子,却偏要人家还利息,扣下人家的驴和粮袋,最后,还是没把借据给黄梦统。再如,严贡生在得知弟弟去世后,不想去奔丧,看在银子的份上,去干号了几声。还有他侵吞弟弟财产,欺负弟媳妇赵氏;他明明根本不认识周司业,和汤知县也不相熟,却假借他们的名义到处吹嘘,坑蒙拐骗等情节,都说明严贡生是一个贪婪成性、蛮横无礼、狡猾下作、欺诈卑鄙的恶人形象。
七、现代文阅读
(2021九上·东海月考)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公孙见过乃祖,进房去见母亲刘氏,母亲问了些路上的话,慰劳了一番,进房歇息。次日,在乃祖跟前又说道: “王太守枕箱内还有几本书。”取出来送与乃祖看。蘧太守看了,都是钞本; 其他也还没要紧,只内有一本,是《高青邱集诗话》,有一百多纸,就是青邱亲笔缮写,甚是精工。蘧太守道: “这本书多年藏之大内,数十年来,多少才人求见一面不能,天下并没有第二本。你今无心得了此书,真乃天幸。须是收藏好了,不可轻易被人看见。”蘧公孙听了,心里想道: “此书既是天下没有第二本,何不竟将他缮写成帙,添了我的名字,刊刻起来,做这一番大名 ”主意已定,竟去刻了起来,把高季迪名字写在上面,下面写“嘉兴蘧来旬駪夫氏补辑”刻毕,刷印了几百部,遍送亲戚朋友; 人人见了,赏玩不忍释手。自此,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孙是个少年名士。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儒林外史》第八回)
【乙】那日在文海楼彼此会着,看见刻的墨卷目录摆在桌上,上写着“历科墨卷持运”,下面一行刻着“处州马静纯上氏评选”。蘧公孙笑着向他说道: “请教先生,不知尊选上面可好添上小弟一个名字,与先生同选,以附骥尾 ”马二先生正色道: “这个是有个道理的。站封面亦非容易之事,就是小弟,全亏几十年考校的高,有些虚名,所以他们来请。难道先生这样大名还站不得封面 只是你我两个,只可独站,不可合站,其中有个缘故。”蘧公孙道: “是何缘故 ”马二先生道: “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假若把你先生写在第二名,那些世俗人就疑惑刻资出自先生,小弟岂不是个利徒了 若把先生写在第一名,小弟这数十年虚名岂不都是假的了 还有个反面文章是如此算计,先生自想也是这样算计。”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丙】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小姐心里道:“这些自然都是他烂熟于胸中的了。”又疑道:“他因新婚燕尔,正贪欢笑,还理论不到这事上。”夫人知道,走来劝女儿道:“我儿,你不要恁般呆气。我看新姑爷人物已是十分了;况你爹原爱他是个少年名士。”小姐道:“母亲,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 ”说着,越要恼怒起来。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28.从这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蘧公孙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29.结合选文前后情节,谈谈蘧公孙不热心举业的原因。
30.结合你的阅读,你认为蘧公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1.试分析蘧公孙性格形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
【答案】28.从选书添名及不在意房间的文章,可见他不追求科举,只是对“名”的孜孜追求。
29.①父亲早逝;②在祖父膝下料理家务。③喜爱与当时名士结交。
30.①精通诗赋。蘧太守的孙子,承袭家学。②心地善良。二百两银子帮助王惠。③附庸风雅。结交名士,追求虚名。④闲散市侩。对救自己命的马二先生只送了二两银子,还要了人家两本科举辅导书。⑤相妻教子。举业不成专心辅导孩子。
31.作者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的风气及仕宦家境对青年士子精神腐蚀。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提炼。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理解。找出有关人物的主要事件来分析。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本题考查主观拓展题。解答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形成。
28.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提炼。甲: 蘧公孙缮写《高青邱集诗话》并署上自己的名字;乙:蘧公孙想让 马二先生在尊选上面添上他的姓名;丙:“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可见蘧公孙不追求科举。
故答案为:从选书添名及不在意房间的文章,可见他不追求科举,只是对“名”的孜孜追求。
2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理解。 蘧公孙的父亲去世得早,他跟随他的祖父料理家务,选文写他对名的追求。蘧来旬虽然承袭家学,粗通诗赋,建树文名,是一方才子,且心地良善,古道热肠,有周济穷途的善举;但另一方面,却因有慈祖姑息而无严父督导,结果于乃祖、乃父的精华未曾学得周全,却多了些公子哥儿身上常见的散漫、惰怠。
故答案为:①父亲早逝;②在祖父膝下料理家务。③喜爱与当时名士结交。
3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甲: 蘧公孙精通诗赋;甲、乙:他对名的追求;再联系选文的上下文可知:蘧公孙心地善良,相妻教子。
故答案为:①精通诗赋。蘧太守的孙子,承袭家学。②心地善良。二百两银子帮助王惠。③附庸风雅。结交名士,追求虚名。④闲散市侩。对救自己命的马二先生只送了二两银子,还要了人家两本科举辅导书。⑤相妻教子。举业不成专心辅导孩子。
31.本题考查主观拓展题。解答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社会腐败。
故答案为: 作者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的风气及仕宦家境对青年士子精神腐蚀。
32.(2020九上·海州期中)阅读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文出自 (人名)的著作 (书名)。
(2)严监生临死前为什么努力伸出两个指头 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性格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严监生的形象。
(4)揣摩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使用第一人称)
【答案】(1)吴敬梓;《儒林外史》
(2)因为油灯的灯草是两茎,他很担心费油,又因死神逼近无力说话,只能用两根指头表明内心想法。表现他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性格。
(3)采用夸张(或者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的艺术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视财如命的人物形象。
(4)开放性试题,结合人物性格,展开合理想象,例如:这些败家子啊,怎么不理解我呢?一盏灯要两根灯草,气死我啦等等。
【知识点】《儒林外史》
【解析】【分析】(1)考查名著常识。由短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可知,选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选文描绘了严监生临死前的景况。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可知,监生临死前努力伸出两个指头是因为油灯的灯草是两茎,他很担心浪费,在死神逼近无力说话时,只能用两根指头表明内心想法。这个细节写出他在临死前为两根灯草斤斤计较,体现了他惜财如命,极度吝啬的性格。极具讽刺意味。
(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运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