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2、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 )
A.1cm B.10cm C.20cm D.50cm
3、光年是( )
A.长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速度单位 D.密度单位
4、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图中冰壶的高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42mm B.42cm C.11mm D.11cm
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哈尔滨1月份的最高气温约为20℃ B.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4kg
C.行走一步的距离约1.5m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6、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5cm、13.27cm、13.2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13.27 cm B.13.28 cm C.13.255 cm D.13.26 cm
7、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 )
A.0.9m B.1.8m C.3.6m D.7.2m
8、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A.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s
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
D.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9、人的身体中藏有许多“尺”,“一拃”是指成年人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长度约为4拃的是( )
A.门的高度 B.课本的长度
C.课桌的高度 D.人正常步行2秒所经过的距离
10、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图中的物块长度为______cm。
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直径是___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s。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木块长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4、(1)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5、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6、在学校“趣味物理”社团活动中,小明使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图中脚印的长度为______cm。
7、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8、小明同学测量橡皮的宽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1 cm、2.52 cm、2.51 cm、2.72 cm和2.53 cm,该同学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其中明显错误的一次测量结果是_______。根据以上记录,被测橡皮的宽度是___________ cm。
9、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的两种情况,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甲/乙/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__s。
10、刻度尺是学生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遵守其使用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如图所示为小明测量纽扣的情景,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刘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6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17.72cm;17.61cm;17.70cm;17.18cm;17.71cm;17.7cm 她这次的测量中所用该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结果应该记为多少?
2、物理老师开展学生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某小组的四位同学用同种规格的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长度的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12.34cm、12.36cm、12.63cm、12.35cm,根据记录的结果,
求(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cm?
(2)为了减小误差,通过计算说明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多少cm?
3、春春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
4、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划时代的发展?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的情形如图所示。请指出他此时的操作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故A错误;
B.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B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测量,实验方法越合理,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差不多,约为1c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光年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光年是长度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
成年人拳头宽度约8cm,由图知,冰壶高度略大于此数值,所以在11cm左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A.哈尔滨1月份属于冬季,平均温度是-25℃~-14℃,最高温度不可能为20℃。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故B不符合题意;
C.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6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于1s,1min跳动约70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初三的女学生的身高一般1~2m,则祝融号大约1.8m。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A错误;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B错误;
C.课桌的高度不到1m,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不到0.5s,故C错误;
D.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到80次左右,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成年人“一拃”的距离约20cm,4拃的长度约80cm。门的高度约2m,合200cm,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本的长度约26cm,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约80cm,故C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2秒所经过的距离约2m,合20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1角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时,产生的误差较大,需要用累积法,一次测量出多个硬币的总厚度,除以硬币的个数。
故选D。
二、填空题
1、2.90
【详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左边所对刻度值为2.00cm,物体的右边所对刻度值为4.9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4.90cm-2.00cm=2.90cm
2、 1.20 337.5
【详解】
[1]直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纽扣左边读数为2.00cm,右边读数为3.20cm,纽扣的直径为
3.20mm-2.00mm=1.20cm
[2]秒表的小盘分度值为0.5min,大盘分度值为0.1s,小盘的指针指在5min~6min之间,大盘指在37.5s处,故整个秒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37.5s
3、 2.80 1min40.0s
【详解】
[1]从左图可以看到,木块的左端对准3.00cm的位置,右端对准5.80cm的位置,那么木块长度
木块长度是2.80cm。
[2]从右图可以看到,秒表的小刻盘分度值代表30s,小刻盘的指针指在1与2之间中间的刻度往右,它代表了时间是1min30s至1min60s之间,再观察大刻盘,指针指在10刻度这个位置,但是它代表的不是10.0s,代表的是40.0s,所以秒表的读数为1min40.0s。
4、 1.60 40.0
【详解】
(1)[1]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为1.60cm,则物块的长度为1.60cm。
(2)[2]如图分针指在0和1之间,靠近1一侧,秒针指在40.0s处,则秒表读数为40.0s。
5、 1mm 7.50
【详解】
[1][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L=8.50cm﹣1.00cm=7.50cm
6、 20 25.10
【详解】
[1]由图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0”和“1”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在停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对应的刻度值是20,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0s;故停表的读数为20s,他所用的时间是20s。
[2]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为25.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5.10cm。
7、 2.20 218
【详解】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为0.1cm,即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端读数为10.00cm,右端读数为12.20cm,故物体的长度为
[2]如图所示,分钟指针指在3~4min之间,接近一半的位置,故分钟读数为3min,秒针的每大格为1秒,平均分了10小格,每小格为0.1秒,所以读数为38s,故钟表的读数为
8、 0.1 2.72cm 2.52
【详解】
[1]使用刻度尺时,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由题中数据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
[2]由题中数据可知,2.72cm与其它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可知该数据为错误数据。
[3]去除2.72cm之后,对剩下的数据求平均值,可得到被测橡皮的宽度为
9、 乙 3.50 338.5
【详解】
[1][2]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由图可知,读数时乙视线与尺面垂直,是正确的,甲和丙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是错误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3.50cm,物体的长度是3.50cm。
[3]秒表中间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5min与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秒表的指针在38.5s处,所以时间为
5min38.5s=338.5s
10、 垂直 1.15
【详解】
[1]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读数准确。
[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
d=3.15cm-2.00cm=1.15cm
三、简答题
1、1mm; 17.71cm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根据测量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详解】
(1)由测量的数据17.72cm可知,测量结果准确到m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在这6个值中的17.61cm、17.18cm、17.7cm 与其它三个值偏差较大,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而是读数错误,即该数据错误,应去掉;所以圆的直径为d==17.71cm.
2、(1)0.1cm;(2)12.35cm
【详解】
(1)由题中测量数据知:数据单位是cm,小数点后有两位数,则测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0.1cm;(2)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12.63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物体的长度为L==12.35cm.
【点睛】
(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3、详见解析
【详解】
小星说得对,因为橡皮条用力时容易伸长,测量出的物体的长度比真实长度偏小,误差较大。
【点睛】
(1)刻度尺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使用之前先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橡皮条具有弹性,容易被拉长,导致尺子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产生较大误差。
4、①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
【详解】
物理推动社会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发展阶段有①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刀耕火种社会;②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电子计算机,量子论的发现使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
5、 刻度尺的零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刻度尺没有放正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详解】
(1)[1]由图看出,刻度尺的零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应使用零刻线做测量起点;
(2)[2]由图看出,他没有把刻度尺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
(3)[3]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相垂直。
【点睛】
任何测量工具的使用要讲究规则,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为:零刻线磨损的要从其它整数位置开始测量;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视线要和刻度垂直。根据以上几点来对照本题的图,从中找出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