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视角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关注科学,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善于从文字、视频资料等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体验变化的无处不在和探究物质变化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物质变化的距离,化解他们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
单元教学结构图
物质的变化
物质在变化
物质变化与人们的生活
物理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形状改变
状态改变
大小改变
伴随现象
控制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铁生锈(原因、防治)
地球家园
生命体中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能用科学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新知导入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火柴燃烧属于哪一种?
火柴燃烧
变短
烧成灰烬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新知导入
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蜡烛燃烧会发出光和热,光和热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吗?
光和热不是产生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什么是产生的新物质?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
固体,无色半透明,较软,有润滑感,几乎无味
新知讲解
蜡烛燃烧会产生哪些新的物质?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交流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水
炭黑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想不想动手实验亲自观察体验一下?
实验器材
蜡烛
打火机
透明玻璃杯
玻璃片
试管夹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实验步骤
①点燃蜡烛,用一个干燥、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
②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手拿的位置,不要被烫伤!)
③实验完毕,在活动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现象。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记录实验现象
化学变化 现象 产生的新物质
蜡烛燃烧
发光
发热
有火焰
熔化为液体,变短
水
炭黑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如果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生怎样的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观察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活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完善记录实验现象
化学变化 现象 产生的新物质
蜡烛燃烧
发光
发热
有火焰
熔化为液体,变短
水
炭黑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还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气体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一勺白砂糖放入一杯热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白砂糖会溶解在热水中。喝起来甜甜的,说明糖在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如果给白砂糖加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实验材料
白砂糖
金属勺
白手套
打火机
蜡烛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观看视频,说说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①取一勺白砂糖放在金属勺中。白砂糖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白砂糖的量过多,产生气泡时会溢出来。
②将蜡烛点燃,加热白砂糖。加热时,要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附着在汤匙底部的烟灰会少一些。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
③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新知讲解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记录实验现象
白砂糖熔化变黄
白砂糖变黑并冒烟
新知讲解
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
活动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实验结论
新知讲解
活动3: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交流下列物质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钢铁生锈
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
新知讲解
活动3: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交流下列物质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用面粉烘制蛋糕
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
新知讲解
活动3: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虾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
虾被煮熟后变红
新知讲解
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
研讨活动
酵母菌在合适的温度中生长复制,在生长的过程中又把面粉中的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后使面团膨胀,所以馒头就会变得松软。
新知讲解
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
研讨活动
自制酸奶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大量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新知讲解
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研讨活动
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植物死亡
霉菌使食物发霉,无法食用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白糖加热过程中,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________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_________变化。
2.判断题
(1)厨房里存放的食品发霉了,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
(2)蜡烛燃烧、白糖加热、蛋糕烘制都有新物质生成。( )
(3)蜡烛燃烧只有水产生。( )
(4)火柴燃烧不会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
物理
√
化学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咬过后放置的苹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的质量变轻了
B.苹果的形状改变了
C.苹果的颜色、软硬、味道等变了
(2)妈妈把白糖撒在面包上放入烤箱烘烤,白糖变成了焦糖,这是( )变化。
A.物理 B.化学 C.无法判断
C
B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设计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蜡烛燃烧
白砂糖加热
铁生锈
用面粉烘制蛋糕
虾被煮熟后变红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作业布置
列举更多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生活有益或有害的事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2.科学思维:
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探究实践:
(1)能用科学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4.态度责任: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能科学描述新物质特征 能 基本能 不能
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能进一步熟练描述新物质特征 能 基本能 不能
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能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产生新物质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火柴燃烧属于哪一种? 明确:火柴燃烧时变短,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灰烬,属于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蜡烛燃烧会发出光和热,光和热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吗? 明确:光和热不是产生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3.什么是产生的新物质? 从现象入手,聚焦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关注学生能否辨别现象和新物质。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1.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 明确:固体,无色半透明,较软,有润滑感,几乎无味。 2.蜡烛燃烧会产生哪些新的物质?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明确:水和炭黑。 3.教师问学生:想不想动手实验亲自观察体验一下? (1)实验器材 蜡烛、打火机、透明玻璃杯、玻璃片、试管夹 (2)实验步骤 ①点燃蜡烛,用一个干燥、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 ②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观察玻璃片的变化。(手拿的位置,不要被烫伤!) ③实验完毕,在活动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现象 (4)教师做演示实验,强调学生注意观察 如果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生怎样的变化? 明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5)完善记录实验现象 小结: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还发生了物理变化。 活动评价二: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1.一勺白砂糖放入一杯热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明确:白砂糖会溶解在热水中。喝起来甜甜的,说明糖在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如果给白砂糖加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猜测。 3.指导学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1)实验器材 白砂糖、金属勺、白手套、蜡烛、打火机等。 (2)观看视频,说说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明确: ①取一勺白砂糖放在金属勺中。白砂糖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白砂糖的量过多,产生气泡时会溢出来。 ②将蜡烛点燃,加热白砂糖。加热时,要用蜡烛火焰的外焰,这样附着在汤匙底部的烟灰会少一些。加热结束,一定要把汤匙放在盘子上,不要跟桌面直接接触。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摸加热的部分。 ③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记录实验现象 白砂糖熔化变黄→白砂糖变黑并冒烟 (4)实验结论 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 活动评价三:发现更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交流下列物质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铁生锈、用面粉烘制蛋糕、虾被煮熟后变红 明确: (1)铁生锈 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 (2)用面粉烘制蛋糕 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和脂类等。 (3)虾被煮熟后变红 虾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 活动一:从学生最熟悉的蜡烛燃烧这一现象开始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新物质的产生过程。 活动二:通过白砂糖加热实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新物质。 活动三:旨在通过大量的事例说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产生新物质。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观察描述新物质特征,并能掌握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和新物质。 活动二:关注学生能否进一步熟练描述新物质特征,并能掌握加热白砂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活动三: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产生新物质。
(三)研讨 1.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 明确: (1)酵母菌在合适的温度中生长复制,在生长的过程中又把面粉中的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后使面团膨胀,所以馒头就会变得松软。 (2)自制酸奶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大量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2.哪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明确: (1)酸雨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植物死亡 (2)霉菌使食物发霉,无法食用 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道哪些新物质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四)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白糖加热过程中,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属于________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炭属于_________变化。
2.判断题
(1)厨房里存放的食品发霉了,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
(2)蜡烛燃烧、白糖加热、蛋糕烘制都有新物质生成。( )
(3)蜡烛燃烧只有水产生。( )
(4)火柴燃烧不会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
3.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咬过后放置的苹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的质量变轻了
B.苹果的形状改变了
C.苹果的颜色、软硬、味道等变了
(2)妈妈把白糖撒在面包上放入烤箱烘烤,白糖变成了焦糖,这是( )变化。
A.物理 B.化学 C.无法判断
【综合实践类作业】
列举更多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生活有益或有害的事例。
参考答案
1.物理化学
2.(1) (2)√(3) (4)
3.(1)C(2)B
七、板书设计
发现变化中的物质 蜡烛燃烧 白砂糖加热 化学变化 铁生锈 产生新物质 用面粉烘制蛋糕 虾被煮熟后变红
八、教学反思
在前几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关注到物质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 ”等疑问。本课他们将有机会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渗透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需要合适的条件这一隐藏概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质的变化
主题概述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视角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关注科学,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善于从文字、视频资料等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体验变化的无处不在和探究物质变化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物质变化的距离,化解他们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二、学习内容: 2.3.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变化,如纸燃烧、铁生锈等,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改变。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有些则没有。 (2)能寻找证据解释和判断物体发生变化时,其构成物质是否改变。 (3)能设计方案,探究身边物体的变化。 (4)认识到要基于证据得出结论,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教材分析 本单元“物质的变化”共7课,从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现象、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认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变化的。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用“叙事+实验”的方式呈现科学的观察视角。第2~4课,《产生气体的变化》《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用“变化”引导科学的思维和逻辑。第5~7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美丽的化学变化》突破以往知识结构模式,在学段范畴内实现跨领域认知,将认识视野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各个角落,为科学概念的进阶提供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水”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有些变化只会让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化学是“高冷”的,等同于一串串“神秘”的符号和一件件“冰冷”的仪器,在小学生的眼里也是如此。他们会用“专业的实验室”“穿防护服的科学家”来阐述对化学的认识。同时,学生头脑里的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往往是剧烈而壮观的反应现象,他们对化学变化既好奇又恐惧。 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层面按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标准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此外,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类、分析、推理等科学高阶思维。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变化存在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2)化学变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相关。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 (2)经历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学习过程,体会物质无处不在、变化无处不有。 三、探究实践 (1)能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与分类,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能获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特征,了解地球家园及生命体时刻发生化学变化。 (3)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4)能采用科学小报、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关于物质变化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四、态度责任 (1)对物质变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习惯,能够尊重实验事实,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
单元结构化活动 (
物质的变化
物质在变化
物质变化与人们的生活
物理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形状改变
状态改变
大小改变
伴随现象
控制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铁生锈(原因
、
防治)
地球家园
生命体中
)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物质的变化》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1)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厨房里有什么物质? 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1实验课产生气体的变化(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 (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1实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2讨论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 (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1实验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1)通过查阅资料与分析推理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2)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1实验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哪些变化?(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1实验美丽的化学变化(1)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2)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1)知道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