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9 17: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澳大利亚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融合
C.深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代表
2.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它的作用就是把印第安人与白人社区隔离开来,负担“文明开化”的功能,迫使保留地印第安人采取白人的生活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宗教团体和传教士开赴印第安人的居住区进行大规模地传教活动。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该制度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改变了北美洲的族群结构
C.导致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
4.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5.下图所示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该图可用来说明(  )
A.三角贸易对美洲影响巨大 B.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6.下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线以北是游牧区,线以南是农耕区)。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汉武帝时期( )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 B.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
C.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 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7.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8.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 )
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 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
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 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
9.明朝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朝贡贸易,将西域各个经济体与明朝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长期共享和平。由此可知,这种形式的朝贡贸易( )
A.开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新局势 B.加强了明朝对西域政治经济的影响
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势 D.冲击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0.宋代时,由广州开往西洋的船舶统称“蕃船”,其制作时特别注重增强船舶的纵向强度,底部以从头到尾的龙骨为主干;船壳由多层板料叠加而成,采用榫合钉接法,将构件坚实地衔接起来;精工巧作的捻缝工艺保证了船舱的水密性;运用升降舵、均衡舵和披水板提升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蕃船”有利于当时(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海路贸易的繁荣
C.民营手工业的经营 D.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
11.为了打破波斯人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贸易垄断,西突厥决定将生丝直接销售给西方的拜占庭人。由于波斯的贸易垄断,拜占庭人也经常苦于丝绸等东方物资高昂的价格。双方遂互派使团,建立联盟关系,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据此可知( )
A.商贸竞争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 B.商业危机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拜占庭人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西突厥人揭开了世界交流的序幕
12.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西部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川藏、陕甘茶马古道。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何美,羌马—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 )
A.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反映了边疆治理能力提升
13.下图为公元2世纪亚非欧的主要商路图。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亚欧商业活动以直接联系为主 B.陆上商路和海上商路并重
C.亚非欧地区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D.亚欧非文明在联系中发展
14.“ 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了( )
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
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
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 )
A.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 B.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C.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D.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
二、材料分析题
16.人口迁移为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既有游牧民族的迁徙,也存在着农耕民族因多种原因进行的迁徙。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3—6世纪的中国为例,论证“既有游牧民族的迁徙,也存在着农耕民族因多种原因进行的迁徙”,并回答亚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举两例“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文字方面的成就,并回答人口迁移对美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17.阅读古代历史上两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印欧语系各族的迁徙也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首先,他们的迁徙有利于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扩大……印欧人入侵后,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奴隶制真正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希腊、罗马等国的奴隶制达到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和马车的使用有助于打破各地的孤立闭塞状态,建立新的国际格局,扩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发展经济、文化交流,赫梯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随着冶铁技术的传播,世界进入铁器时代。
——陈唯声《古代印欧语系各族的起源、迁徙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印欧人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东方,迁徙促成了中国民族大融合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
——《世界史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匈奴人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18.【选做题:文化交流与传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即古印度)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材料二 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宋代对外贸易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结合所学,你还能补充哪些原因方面的史料?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的论述(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材料二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来自东方的产品一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各大城镇相继出现许多茶叶店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叶,茶商在包装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售茶广告。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
——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及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种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澳大利亚、中国)。据材料“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等可知,澳大利亚淘金华工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是对澳大利亚淘金华工文化状况的描述,并未呈现他们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融合,排除B项;澳大利亚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主要是因为文化不同,C项不能得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澳大利亚淘金华工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代表,“代表”不能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移民人数达到一个高峰,而1930年左右降至低谷,结合所学可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繁荣,工作机会和致富机会就比较多,再加上美国相对而言比较积极的移民政策,自然吸引着大量移民的流入,而1930年左右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所以向美国移民的数量大大下降,B项正确;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A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二战后,C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与材料①②段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伴随西进运动,从19世纪前期开始,广泛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实行。”及所学可知,保留地制度是伴随着西进运动而出现的历史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时间来看,19世纪前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A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北美洲族群结构改变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保留地制度与美国种族矛盾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南北矛盾激化且不可调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可知,体现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B项正确;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表述有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从人种比例可得出,美洲海地的黑人占比最大,这些黑人都是通过三角贸易从非洲而来的,说明三角贸易对美洲影响巨大,A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种植园发展,排除B项;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从图的内容并不能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扩散,这是因为汉武帝时代,北伐匈奴,复取河南地后,从内地迁去近百万的汉族人民安置在北部沿边诸地,设置了大批郡县,C项正确;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是汉高祖,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排除B项;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与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的象征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题干所给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体现出杜库雷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知识,这混淆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明政府通过朝贡贸易将西域各个经济体与明朝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得出,朝贡贸易加强了明朝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明朝对西域政治经济的影响,创造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局面,B项正确;朝贡贸易在明朝之前就有,故开创“新局势”说法错误,并且明朝朝贡贸易加强了明朝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能表述为中西方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明朝时期,西域不属于明朝疆域范围内,故明朝、西域间的朝贡贸易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关系不大,排除C项;朝贡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不会冲击“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题干中重点描述了“蕃船”制作技艺的高超,这有利于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顺利进行,故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题干涉及时间是宋代,没有明确交代是南宋还是北宋,此外题干信息“开往西洋的船舶”说明涉及对外交往,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表明造船者是民营手工业者,排除C项;新型生产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古代(西亚)。由于波斯人对商路的垄断。最终促成了拜占庭人和西突厥之间的联盟,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这说明商贸竞争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形成,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西突厥的做法有利于丝绸之路的新发展,但是“揭开”“序幕”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据题意可知,茶马古道是联系内地和西部边疆地区的古代交通线,通过茶马古道,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从而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C项正确;茶马古道是内地和西部边疆之间的交通线,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宗藩”秩序无关,排除AB项;茶马古道是经贸往来路线,并不是政府边疆治理提升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结合材料时间,公园2世纪,欧洲处于古典时期,中国处于汉朝时间,此时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与欧洲和非洲建立了联系,并有了贸易上的往来,说明亚欧非文明在联系中发展,D项正确;从地图上看亚欧并没有实现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陆上商路和海上商路的比较,不能得出两种交流方式并重,排除B项;亚非欧虽有贸易联系,但此时期统一的市场并未形成,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才开始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500年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材料“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可知非洲的咖啡传到欧洲等世界其它地方,①符合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可知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④符合材料信息,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伏尔泰在巴黎的普蔻咖啡馆讥刺封建贵族,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没有推动民族意识觉醒,②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没有体现欧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③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根据材料只能得出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不能得出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③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民国时期的男子礼服分为不同的款式及功能,受西方服制影响较大,说明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C项正确;当时西式礼服并未成为主流,仅是局部地区,排除A项;材料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1)论证:匈奴人、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逐渐迁徙到中原;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
影响: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2)成就:玛雅人的玛雅文字;阿兹特克人的图画文字。
影响:传统的印第安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形成以欧洲文化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新文化;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详解】(1)本题第一小问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并结合所学,可知,匈奴人、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逐渐迁徙到中原;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等方面论证“既有游牧民族的迁徙,也存在着农耕民族因多种原因进行的迁徙”。
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3—6世纪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结合各民族文化形成的史实可知,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等等。
(2)本题第一小问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的玛雅文字;阿兹特克人的图画文字。
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印第安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根据材料“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白人数量大大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形成以欧洲文化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新文化;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17.(1)印欧人迁徙使先进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在各地得到推广和普及;使欧亚大陆间文明交流、交融,形成许多不同的区域文化;传播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2)匈奴人西迁使日耳曼人南下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促使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匈奴南下,促使中国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混乱,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
【详解】(1)根据材料“古代印欧语系各族的迁徙......有利于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扩大”可知,印欧人迁徙使先进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在各地得到推广和普及;根据材料“马和马车的使用,......扩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可知,印欧人迁徙使欧亚大陆间文明交流、交融,形成许多不同的区域文化;根据材料“赫梯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随着冶铁技术的传播,世界进入铁器时代。”可知,人口迁徙传播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2)根据材料“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可知,匈奴人西迁,使日耳曼人南下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促使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根据材料“在东方,迁徙促成了中国民族大融合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可知,匈奴南下,促使中国民族大融合和北方混乱,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
18.(1)计划:从西南经印度到达大夏(阿富汗)。
理由:经新疆线路,羌人和匈奴敌视,危险大;西南路线是捷径,沿途无盗贼。
(2)原因:陆运瓷器容易损坏,海路则平稳;海路安全、安稳、载量大。
补充: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线提供便利;宋代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新疆地区有不同的少数政权阻隔,难以通行。
【详解】(1)计划:根据材料“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可知,从西南经印度到达大夏(阿富汗)。理由:根据材料“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可知,经新疆线路,羌人和匈奴敌视,危险大;西南路线是捷径,沿途无盗贼。
(2)原因:根据材料“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可知,陆运瓷器容易损坏,海路则平稳;根据材料“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可知,海路安全、安稳、载量大。补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补充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线提供便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补充宋代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新疆地区有不同的少数政权阻隔,难以通行。
19.(1)格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因素:英国率先机器大工业生产(或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需要;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建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2)变化: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影响:丰富了生活物品;冲击了等级观念;充实了文化生活;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详解】(1)格局:根据材料“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可分析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因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英国率先机器大工业生产(或英国率先工业革命);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分析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需要;根据材料“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可分析出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建立;结合工业革命的成果可分析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结合工业革命的史实可分析出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2)变化:根据材料“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可分析出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根据材料“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可分析出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影响:根据材料“来自东方的产品一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可分析出丰富了生活物品;根据材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可分析出冲击了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可分析出充实了文化生活;根据材料“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可分析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