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拔高复习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名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给观音菩萨金、紧、禁三篇咒语,“紧箍咒”用来收服孙悟空,另外两个分别收服赛太岁和红孩儿。
B.《红岩》中许云峰以顽强的意志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
C.诗人蒋海澄的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他在发表这首诗时第一次使用了笔名“艾青”。《艾青诗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D.《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娇 笙萧 肆无忌惮 坦荡如砥
B.孤僻 辍泣 流连忘返 首当其冲
C.濡湿 涸辙 义愤填膺 寥寥可数
D.谛听 琐屑 水泻不通 悬崖绝壁
3.下面选项是小明筛选出来为《水浒传》设计诗意腰封的备选诗歌选段,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鱼化石》节选)
B.我永远以坚苦的耐心,希望在铁黑的天与地之间会裂出一丝白线——纵使你像故意磨折我似的延迟着,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问向东方:“黎明怎不到来?”(《黎明》节选)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4.诗句“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 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 的种族”选自艾青的( )
A.《向太阳》 B.《北方》 C.《黎明的通知》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阅读下面《艾青诗选》的节选诗句,研读这些诗句的意象,不属于“土地”意象群的一项是:( )
A.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北方》)
B.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的赞歌》)
C.只有几畦萝卜,菜蔬/以披着白霜的/稀疏的绿色/点缀着/这平凡,单调,简陋/与卑微的田野。(《旷野》)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6.好朋友小语阅读了艾青诗歌后,有以下认识理解,请你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艾青因为参加进步运动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挚爱和无尽的怀念,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
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运用重章叠句,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赞美了祖国美好河山,抒发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C.他的长诗《火把》和《向太阳》,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除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D.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通过描写一条鱼形成化石的过程,以及成为化石之后的形态,引发对于生命的思考。
7.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以下诗歌不是艾青创作的两项是( )(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B.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C.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D.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E.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8.下面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978 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C.宋江做了梁山泊寨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
D.经历“风雪山神庙”“醉打蒋门神”事件后,林冲万般无奈,被逼上梁山。
二、基础知识综合
9.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 ① 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 ② 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滋养 ②níng 结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和 B.但 C.也 D.就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
(4)语段中面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三、综合性学习
10.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吟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同学们不仅被毛泽东的豪情壮志深深感染,更被层出不穷的新时代的风流人物——“时代楷模”所感动。为此,班级开展以“话说时代楷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2)在参加此次活动的过程中,班长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一项。
①讲时代楷模故事 ②学时代楷模精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毛泽东的“风流人物”标准,请你推荐一个新时代的楷模,并简述理由。
[示例]杜富国。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为战友安危舍身忘已,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处处叫响“让我来”。
四、现代文阅读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有删改)
1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2.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2)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14.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15.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关注人类睡眠
【材料一】
人的睡眠和觉醒过程是相对连续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关注大脑,通过毁损与刺激动物特定脑区、在体记录神经元①的电活动等方法,探索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睡眠最明显的特点是意识丧失或减弱,因此大部分睡眠研究者特别关注大脑。有证据表明,睡眠介导②了大脑的重要功能——学习记忆。记忆不是发生一个事件后立即产生的,而是通过一些途径形成短期记忆,睡眠后再转化为长期记忆的。
关于睡眠和学习记忆间的相关性目前存在两种假说:睡眠的记忆巩固说和突触稳态假说。前者认为,记忆在睡眠期间通过“重演”促进突触③联系而得以巩固。突触稳态假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开展下一轮学习。因此,有学者将睡眠形象地比喻为大脑“重置过程”。多数学者支持睡眠的记忆巩固假说,而关于突触稳态假说,人们希望科学家们能提供更多的科学证据。
众所周知,睡眠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稳定情绪、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加快皮肤再生、有利美容。睡眠同水、空气及食物一样重要,任何人都离不开它。更为重要的是,睡眠与人类的高级思维、与学习记忆也密不可分,充足的睡眠是人类获取记忆、思维敏捷的保证。但是,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这个问题在得到完美的解答前,无数的生物学家将夜不能寐。
【材料二】睡眠的突触稳态假说示意图
【材料三】
失眠能影响学习记忆。课题组考查了睡眠剥夺(每天强制减少睡眠4个小时)对成年及青春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春期大鼠睡眠剥夺后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而成年大鼠未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失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短期重复性睡眠减少将损害青春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一发现告诫大家,通过减少青少年睡眠、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效果适得其反。
【注释】 ①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②指将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和方式。③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它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16.根据上下文,结合材料二,给材料一的横线处补上恰当语句。
17.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对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是否可行作出判断,并简要说说依据。
18.根据你对这几则材料的理解,并结合你目前的学习状况,为自己制定一个以睡眠提高记忆力的合理方案。
五、作文
19.雨是精灵,雨是多情物,请你采用第一人称,把雨的不同情致作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抒情性文章。
要求:①抓住雨的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生动描写;②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内心感受;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求新;④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CE
8.A
9.(1) zī 凝
(2)C
(3)文物是钥匙
(4)拟人
10.(1)(示例1)说时代指模,传丰功伟绩。
(示例2)学时代楷模,做国家栋梁
(2)写时代楷模英姿
(3)(示例)南仁东。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天眼”巨匠,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精彩的科学人生,充分体现了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真诚质朴,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
11.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12.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13.(1)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2)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14.文章开篇先写其他花是为下文写油菜花做铺垫,从而引出作者对油菜花的赞美;之后又写其他花只有观赏价值衬托出油菜花还与人们的生产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15.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作者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16.示例一:学习时,一些突触的强度因为记忆得以增加,睡眠将突触强度按比例减弱,使其总体强度在第二天早晨得以恢复。示例二:每天产生大量的新记忆,而睡眠为了避免大脑负载过多,按比例减弱,从而使它总体恢复至原来水平。 17.不可行。①这种强制减少睡眠、延长学习时间的方式不符合科学道理,反会因此降低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学习效果。②通过适当睡眠能够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提高人类的思维力、稳定人的情绪,恢复体力。 18.示例:晚上尽量保证八小时睡眠;中午利用午休时间睡半小时,减除压力,增强记忆效果。
19.范文:
下雨
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在下雨后,就会期待,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猜测,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