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升复习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升复习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9 19: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升复习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艾青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写了乳母大堰河的生活与痛苦,表达了艾青对她的深深怀念。
B.《刈草的孩子》有一种阔大而凄美的氛围,反衬出割草孩子的渺小,寥寥几笔,神形毕现。
C.《黎明的通知》写民族的苦难与反抗,全诗营造着凝重的气氛,表达了艾青深沉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描写了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
2.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B.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艾青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忧伤之情。
D.《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3.下面对《艾青诗选》说法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其主旋律是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光明的歌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沉的眷念之情。
B.《礁石》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描写了礁石在海浪一次次地冲击下,兀自屹立不动的形象特点。
C.《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D.《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4.如果要按照意象为艾青诗歌分类,下面四首诗中属于“土地”系列的是哪两首( )
A.《北方》 B.《礁石》 C.《黎明的通知》 D.《旷野》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B.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了《忆秦娥 娄山关》,“忆秦娥”是词牌名。
C.《致橡树》作者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本诗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它的作者是德国诗人普希金。
6.下列对《艾青诗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而被捕,在狱中写下了成名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C.《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D.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7.【经典情怀】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C.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二、基础知识综合
9.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lí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乳液( ) lí( )明 颤栗( )
(2)朗读这首诗,应采用的语调是( )
A.深沉 B.激昂 C.欢快 D.悲伤
(3)这首诗描绘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和 。
(4)这首诗中的“灯光”象征着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
三、综合性学习
10.班级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1)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从下列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仿写一段推荐词。(《艾青诗选》《三国演义》《水浒传》)
推荐词: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却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云卷云舒,花开花谢,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的传达出来。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是《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主要故事,请根据林冲的生平经历,补充第七回,第十回,第十一回的回目内容
回目数 回目内容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①)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②)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③)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春 夜
梅阡
①五月的夜风,飘着路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和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犹如慈母的双手。
②12日的午夜,一点钟。周总理送走了晚会的客人们,又回来,和几个青年演员们围在一起,谈得很热烈。忽然,他望了望酒闹人散的会场,转身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刘华和狄辛说:
③“你们住在哪里?”
④“剧院的宿舍,在史家胡同。”“远吗?”
⑤“不太远。我们每天排戏都是走来走去,只要15分钟。”
⑥“走吧,到你们的宿舍去。”周总理含笑地说:“去看看。”
⑦演员们一下子愣住了。在首都剧场的大门口,汽车开过来了。总理却摆了摆手,问演员们:“你们怎么走?”
⑧“我们走着回去,您上车吧!”有个演员抢着说。
⑨“我也锻炼锻炼,散散步,走吧!”这样,在午夜里静悄悄的马路上出现一群人,年轻的演员们簇拥着一个新的更年轻的人。他们像一家人,父亲和儿女们一边走一边亲切地说笑,谈工作,谈演戏,谈生活,也谈到怎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大家压低了声音,怕惊吵了夜归的行人——在这一群人的后面远远地尾随着一辆空空的车。
⑩五月的夜风飘着路边槐花的清芬,温煦地吹拂着每个人的心。
当周总理轻轻地敲开他们宿舍的房门,有的从床上跳起,有的从灯下抬起头来。但,差不多都是用同样惊诧的神情。在谈话中,周总理非常关心剧院企业化的问题。
有人提到国家剧院和民营剧院的演员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周总理表示要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还很穷,都往上提,没有那个力量,是不是高的应该向低的看齐一些呢?演员的生活,也不要和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太悬殊了。当周总理知道一九五三年从师大戏剧系毕业的青年演员,每月工资七十多元的时候,笑了笑,说:“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你们年轻人,今天经济的条件太好了,什么都给你们准备下了,比起你们前一代人你们很幸福。你们也应该多吃些苦,受一些艰苦的锻炼。”周总理说着,顺手指指室内的一盆花:“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你们将来还要建设共产主义,为你们的下一代你们要经受一些艰苦的锻炼……”
这些话,他讲时是十分亲切而严肃的。大家都静了下来,深深地体会。在这些话里包含着多大的期望与多大的鞭策呀!
深夜两点了,周总理悄悄地离开剧院,但他的声音和相貌却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推开了窗户,窗外吹来的是温煦的春风,但也带着一些沁人的凉意,使人清醒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许多人经历了一个并不宁静的春夜。
(《人民日报》1957年5月17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取周总理探望北京人民剧院演员的几个镜头,营造领袖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温馨氛围。
B.总理夜访对演员收入过高提出了直接批评,此严厉批评必能引起在场人的深刻反思。
C.从五月含着槐香的风入手,春风抚面母亲般的温柔和怡然之感,是总理给探访者的整体感受。
D.本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面貌。
12.“许多人都经历了一个并不宁静的夜晚”,这里的“不宁静”既是夜里交谈的热烈,更是演员们 ,体现周总理夜访的 。
13.文中记叙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仿照示例,赏析文中画线句。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赏析:这是朱德对于生产劳动知识和追求光明重要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来源于母亲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朴素教育的感激。
赏析:
14.文章前后部分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有很大不同,请分别分析其特点和妙处。
难忘水草别样情
姚中华
①水草的气节,颇似山中的隐士,不贪世间繁华,只恋一方水泽,生得自在,活得悠然。春天来临,地面莺飞草长,花花草草争奇斗艳,它们却隐遁于水中,用另一种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存在。
②水草称得上是水中的精灵。春天,几场霏霏细雨落在水面上,打破水面的寂静,也打破一个漫长冬季的沉闷与枯燥。当地面的花草开始发芽,水草也开始从水底托起细嫩的枝叶,一簇簇,一丛丛,萋萋葳蕤,透过水面看过去,似一团隐隐的绿。待到它们接近水面,一根根草叶便似柳条般柔曼,在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如含羞的少女,轻歌曼舞,娉婷多姿。待到深春,水草的颜色由浅变深,河水也被映衬得发蓝、发绿。这时,鱼儿最为得意,它们摆动着机灵的身子,在水草中穿梭逡巡,追逐游弋,像是在迷宫里游戏。傍晚或清晨,水边蛙声四起,几只矜持的蛙无意中受到惊吓,急切跃入水中,钻进密匝匝的水草丛中,搅得水草枝叶一阵颤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有水草的地方,总是暗藏着天机不可泄露般的生机。
③出生在水乡,我却不知道水草是如何在水中繁衍生长。它们依赖河塘沟汊里一方清水,一生与水相依相伴,虽然有水的呵护,却享受不到雨露的滋润、和风的爱抚和阳光的直接哺育。它们无人种植,无人培育,真正称得上无人问津,只凭着柔弱的根系与鱼虾为伍,与淤泥为伴,春生夏长,秋荣冬枯,生生息息,年复一年在一个隐蔽的世界演绎着寂寥轮回,延续着生命的接力。
④绝大部分水草,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不知道在植物学家的词典中,它们是不是压根就没有名分。小时候,家乡河塘中水草种类繁多,有一种长有鸭舌般细小叶子的水草,分布得最广,人们称它为鸭舌草。新鲜多汁的鸭舌草是鸭子和猪喜爱的食物。每到春末夏初,鸭舌草在水中长得茂密,河坝上便有人用两只细长的竹篙,伸进水中,拦腰夹住它们,然后用力搅动,连拖带拉把它们捞上岸,弄回家中喂鸭喂猪,名曰“绞草”。被绞上来的鸭舌草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拦腰折断。然而,过不了几天,水中的鸭舌草又奇迹般在原地蓬蓬勃勃生长起来,重新摇曳着柔软的身姿,在水中悠然漂动。我不知道这么脆弱的水生植物为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⑤离开家乡多年,儿时许多熟悉的景物在记忆里渐渐消失,而水草依然时常飘动在梦境中。所以,每年春天回家乡,我都会特意赶到儿时常去的河坝上、水塘边,去看一看,瞧瞧那里的水草。然而,前几年,家乡河塘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草也越来越稀少,许多水域已经寻觅不到它们的踪影。近两年,地方政府开始治理环境污染,茂密的水草又逐渐显现。
⑥曾经读过一首《水草》的小诗,诗中这样写道:生在水里/是一生的选择/长在水中/是一世的缠绵/河水能冲掉岩石的棱角/却冲不走对你无言的依恋……依恋是一种互爱互存,是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永恒的法则,如同人们依恋清新的空气、碧绿的蓝天。
⑦水草无名,它们隐士般在一方水泽默默地生存,人们可以漠视它们的生长,但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我想,一旦失去它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方水域的生机,还有故乡春天难以重现的梦境与色彩。
15.作者笔下的水草有哪些“别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16.文中第①段说水草“隐遁于水中,用另一种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存在”,请说说这“另一种方式”的具体含义。
17.第②段作者是从哪个季节,从什么角度对“水中的精灵”——水草进行描写的?
18.作者为什么说“离开家乡多年,儿时许多熟悉的景物在记忆里渐渐消失,而水草依然时常飘动在梦境中”呢?
19.对于这一方水泽中默默生存的水草,作者告诫人们“可以漠视它们的生长,但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为什么?
五、作文
20.根据要求作文。
大自然拥有阳光,万物才显出生机与活力;生活中拥有阳光,人们才能享受温暖与甜蜜。也许,阳光是一种关爱;也许,阳光是一种心态;也许,阳光是一种追求;也许……
请以“阳光”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D
5.D
6.C
7.B
8.D
9.(1) yè 黎 lì
(2)C
(3) 反复 比喻 拟人
(4) 衰落的力量 土地 太阳(意思对即可)
10.(1)在《水浒传》这部名著中,你可以看到宋代奸臣当道,正直之人无生存之地,很多英雄好汉最终被逼上梁山,形成了与朝廷对抗的一种势力,但他们还是摆脱不了封建思想,还希望受到朝廷的重用,最终还是被朝廷利用了,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落到了非常悲惨的结局。此书看时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2)结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3)①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林冲雪夜上梁山
11.B 12.内心的动荡不平:对青年演员们影响、意义之大。 13.“簇拥”写出青年演员们对周总理的尊敬与爱戴,青年演员们深夜陪伴周总理散步回宿舍的和谐场景,表现了周总理平易近人,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尊敬和赞美。 14.前半部分的语言描写简短,口语化,体现了周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特点,也表现了青年演员们对周总理的尊敬与爱戴;后半部分以周总理大量的话语为主,篇幅较长,书面化,体现了场合的庄重严肃,突出了周总理的领袖身份,表现了对青年演员们的期望、鞭策。
15.有山中隐士的气节,暗藏着天机不可泄露般的生机,有顽强的生命力。 16.不贪世间繁华,只恋一方水泽,生得自在,活得悠然。(意思对即可) 17.从初春和深春,抓住初春和深春水草的颜色和姿态进行描写。 18.水草有着隐忍、生命力顽强等令人敬佩的优秀品质;家乡的鸭舌草是鸭子和猪最喜爱的新鲜多汁的食物。 19.因为一旦失去它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方水域的生机,还有故乡春天难以重现的梦境与色彩。
20.例文:
那一缕阳光
望向窗外,一缕阳光照进了房间里。看着那一缕阳光,我不要再被那的阳光所吸引,陷入了回忆的漩涡中,想起那一天不一样的那一缕阳光……
那是在我九岁的一个夏天。我犹记得那天下着泼洒大雨,但过后那已一个雨过天晴,这不仅让我记住了那一缕阳光和那天的雨,这一缕阳光还使我得到了一个启示。
而我被那不停歇的雨声吵醒了。张开眼,只觉得身体全身无力,还有点头痛。此时爸爸来看我是否起床。我看到了无力的叫了一声∶“爸……”爸爸听到了我虚弱的声音,连忙问∶“孩子,怎么了?”一边问着,一边有手抚摸着我的额头,手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怎么头那么烫发,烧了吗?家里没有退烧药了!”在那一刻,他望向窗外的雨,似乎做了什么打算。在他眼里,我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坚定,说∶“你再睡会儿,可能不会那么难受了。”说完他转身出了房门。
当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我想阻止,却发不了声。我只能躺在床上祈求老天爷让雨小一点,不要淋湿了我亲爱的爸爸。但老天爷好像是在和我作对一样,雨不但没有小,雨声却越来越大,丝毫不见雨会减弱,而我只能躺着,忍着头痛,尽量维持着意识,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身影出现……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浑身湿透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他轻轻地说∶“快吃药了。”看着还来不及换下湿透衣服的爸爸。在他脸上我已分不清那是汗水,还是雨水。此时,外面的雨渐渐的慢了下来。不一会儿,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房间,照在了我亲爱的爸爸的脸上。望向窗外,这一缕阳光使我感受到了爸爸对我的爱。我鼻子一酸,心痛了,眼泪不忍不住的脱眶而出。我只是窗外的,那你的阳光,依旧的照在我的房间里。是我想起了我父亲对我的爱。
一个人抬头望着天,阳光依旧普照我们,眼里的泪水已化为嘴角的微笑,甜甜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