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7:31:33

文档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
一、单选题
1.(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下列做法中不会发出声音的是(  )
A. B. C.
2.(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2023年12年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出舱时舫天员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
A.宇航服本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
B.在太空中,宇舫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
3.(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如图所示,丽丽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4.(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模拟实验是我们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为了探究鼓膜的作用,小科同学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请完成题。
(1)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气球皮 B.碎纸屑 C.口杯气球皮
(2)敲击音叉时,他能观察到(  )
A.气球皮破了 B.碎纸屑跳动 C.没有变化
(3)如果想让碎纸属剧烈跳动,小科需要(  )
A.用力敲击音义
B.把音叉离碎纸屑远一些
C.轻轻敲击音叉
5.(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0月份乐乐同学在学校进行了体质测试,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完成题。
(1)乐乐同学对自己50米跑前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进行了记录:
50米跑完后,乐乐的呼吸次数最可能是(  )
A.15次 B.33次 C.24次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提供了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在900毫升-2000毫升,右图是乐乐(女)在测肺活量时测量袋的情况,你认为乐乐的肺活量(  )
A.达标 B.不达标 C.不确定
6.(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香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富含营养。请分析完成题。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香蕉属于(  )
①生食②熟食③植物类食物④动物类食物⑤主食⑥副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2)明明同学想知道香蕉中的营养物质,他在一片香蕉上滴几滴碘酒,发现滴过的地方变蓝了,说明香蕉中含有(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3)吃香蕉时,右图中牙齿的作用最可能是(  )
A.切割食物 B.咀嚼食物 C.撕碎食物
(4)下列哪些器官参与了香蕉的消化过程(  )
①口腔②支气管③大肠 ④肺 ⑤小肠 ⑧胃⑦食道 ⑧气管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⑧
7.(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明明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香蕉碎块,反复揉挤,在这个实验中反复揉挤袋子模拟的是(  )
A.食道的蠕动过程 B.胃的蠕动过程 C.气管的收缩和扩张
8.(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为了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动力小车,小科同学进行了多次探究,请完成题。
(1)用垫圈拉动小车,小车4秒行驶了0.5米,想让小车5秒行驶1米,我们可以(  )
A.增加垫圈的数量 B.减少垫圈的数量 C.增加小车的质量
(2)小科尝试用气球作为小车的动力,用打气简往气球中注入空气,反复测试小车运动的距离,数据如下表。这个实验中,他主要研究的间题是(  )
A.气球体积大小和气球里的空气多少有关吗
B.小车运动距离和气球里空气多少有关吗
C.实验的次数会不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
(3)下列物体不是靠反冲力前进的是(  )
A. B. C.
(4)用橡皮筋做小车的动力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如右图所示,你认为松开手后,小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  )
A.向前 B.向后 C.先向后再向前
(5)小科用多股橡皮筋来增大小车的动力,虽然小车行驶距离增长了,但是车子容易打滑,你认为哪种轮胎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
A. B. C.
(6)下图是小料小组设计的动力小车,请你根据评价表给他们小组的设计打分(  )
A.1分 B.2分 C.3分
9.(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为了探究小车行驶距离和橡皮筋的用法之间的关系,图图同学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完成题。
(1)为了让实验更公平,图图应请(  )
A.标出起点,每次释放小车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
B.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后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
C.相同圈数只需实验一次
(2)分析实验数据,图图能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
A.橡皮筋越长,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B.把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C.橡皮筋缠绕的圈敷越多,小车行驶距高越远。
(3)从数据中发现,小车有3次行驶距离为0,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橡皮筋在车轮上卡住了
B.皮筋太粗
C.缠绕圈数太少,弹力太小
(4)图图想让小车行驶1米远,根据表中的数据,缠绕多少圈最有可能达到目标:
A.8圈 B.14圈 C.23圈
10.(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1”的位置
B.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6N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指针平齐
(2)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桌面上的木块,测量拉力的大m小,此时该弹簧测力计显示读数为(  )
A.2.2N B.3.6N C.2.4N
二、填图题
11.(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请在耳朵结构示意图中填出①和④部分结构的名称。
(2)下列与耳郭作用相同的是(  )
A.喇叭 B.音箱 C.音叉
(3)耳蜗的功能是(  )
A.美观
B.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
C.产生振动
(4)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外耳道→   →   →   →   。(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朵朵的小组用木块、钢条和铁钉制作了一个“拇指琴”,如下图所示。
(1)朵朵用力摁住钢条,拇指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用的力还不够 B.钢条没有振动 C.钢条有弹性
(2)朵朵想弹奏一曲《小星星》,经过反复尝试发现钢条大致对应“do re mi faSo1”五个音,还缺少一个高音La,如果要加上高音La她应该(  )
A.在左侧加一根更长的钢条
B.在右侧加一根更短的钢条
C.在左侧加一根最短的钢条
(3)为了验证想法,朵朵找来一把钢尺,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根据实验数据她得到了右面这张柱形图,通过柱形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在钢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朵朵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条,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尺的振动幅度都相同
B.用力大,钢条振动幅度大
C.用力小,钢条振动幅度大
(5)朵朵演奏《小星星》的时候,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听见了,说明声音传播方向是   。
(6)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自己设计,独立制作
B.全程组长做,其他组员围观
C.统一意见,
13.(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小科同学暑假游玩了赛里木湖,其中彩虹滑道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家后小科画出了滑道的示意图,滑道由斜坡A和平面B组成,全长165米,最大坡度18度。人坐在小车上,从斜坡A滑下,最后会停在平面B上。
(1)小科在斜坡A自由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   (选填“变快”或“变慢”)。滑到平面B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这是因为小车受到了   的作用。
(2)小科玩滑道时,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他才能进入。小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能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他设计完成了推击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数据。请结合实验数据,完成记录表格里“我的发现”。
(3)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其中,改变的条件是   ,不改变的条件有   ,   (写出两个)。每组实验做三次的原因是
(4)你认为小科应该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吗 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敲击鼓面,鼓面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拨动尺子,尺子产生振动,发出声音。C做法不会发出声音。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2023年12年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出舱时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所以舫天员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
3.【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扩张的。
4.【答案】(1)A
(2)B
(3)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鼓膜,鼓膜薄而富有弹性,接受声音产生振动。
(2)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气球皮也会振动,所以会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
(3)声音音量相同时,声音离气球皮越近,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离气球皮越远,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小。所以如果想让碎纸属剧烈跳动,小科需要用力敲击音义。
5.【答案】(1)B
(2)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在运动时,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所以50米跑完后,乐乐的呼吸次数会比安静状态多,最可能是33次。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提供了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在900毫升-2000毫升,乐乐(女)在测肺活量时肺活量是大于900毫升,所以乐乐的肺活量达标。
6.【答案】(1)C
(2)A
(3)A
(4)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1)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食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香蕉属于生食、植物类植物、副食。
(2)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所以在一片香蕉上滴几滴碘酒,发现滴过的地方变蓝了,说明香蕉中含有淀粉。
(3)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
(4)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支气管、气管和肺属于呼吸器官。
7.【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明明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香蕉碎块,反复揉挤,在这个实验中反复揉挤袋子模拟的是胃的蠕动过程。
8.【答案】(1)A
(2)A
(3)C
(4)A
(5)A
(6)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多,重力就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小车4秒行驶了0.5米,想让小车5秒行驶1米,我们可以增加垫圈的数量。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打气的筒数,所以研究的是气球体积大小和气球里的空气多少有关吗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射箭是利用弹力的。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用橡皮筋做小车的动力时,小车行驶的方向与缠绕方向相反,应该是向前。
(5)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科用多股橡皮筋来增大小车的动力,虽然小车行驶距离增长了,但是车子容易打滑,应该选择摩擦力大的轮胎。A轮胎上的花纹多且深,所以摩擦力大。
(6)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的正确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改进。根据评价表可知,他们的方案比较合理,但是没有详细的介绍,只有简单的设计图,所以只能得2分。
9.【答案】(1)A
(2)C
(3)A
(4)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1)A:标出起点,每次释放小车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正确;
B: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后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错误;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前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
C:相同圈数只需实验一次,错误;相同圈数需要实验三次,避免偶然性;
(2)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3)从数据中发现,小车有3次行驶距离为0,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橡皮筋在车轮上卡住了,无法产生弹力,小车就无法运动。皮筋太粗活或缠绕圈数太少都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4)根据题干可知,图图想让小车行驶1米远,根据表中的数据,缠绕10-20圈之间最有可能达到目标,选项中的只有14圈符合题意。
10.【答案】(1)C
(2)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1)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1”的位置,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B: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6N,错误;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5N;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指针平齐,正确。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量程是5N,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1和2之间过2个小格,测量的力是2.4N。
11.【答案】(1)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A
(3)B
(4)声源;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喇叭与耳郭作用相同。
(3)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其中,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过程是: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12.【答案】(1)B
(2)B
(3)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发出声音越高。
(4)B
(5)四面八方
(6)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朵朵用力摁住钢条,拇指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条没有振动。
(2)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如果要加上高音La她应该在右侧加一根更短的钢条,这样振动更快,声音更高。
(3)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朵朵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条,用力大,钢条振动幅度大;用力小,钢条振动幅度小。
(5)朵朵演奏《小星星》的时候,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听见了,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6)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统一意见,分工合作,这样既有效率也利于制作。
13.【答案】(1)变快;摩擦力
(2)大;远;大
(3)对比实验;斜面坡度;小车的起点;木块
(4)应该,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才能进入,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避免误伤前边的游客。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小科在斜坡A自由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变快。滑到平面B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这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所以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越高,小车的速度就越快,能量就越大,撞击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题干中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条件比如小车的起点、木块等都要保持不变。
(4)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小科玩滑道时,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他才能进入。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避免误伤前边的游客。
1 /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
一、单选题
1.(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下列做法中不会发出声音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敲击鼓面,鼓面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拨动尺子,尺子产生振动,发出声音。C做法不会发出声音。
2.(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2023年12年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出舱时舫天员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
A.宇航服本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
B.在太空中,宇舫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2023年12年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出舱时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所以舫天员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
3.(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如图所示,丽丽同学自制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  )的。
A.扩张 B.收缩 C.拉伸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在这个模拟肺呼吸过程的实验中,饮料瓶模拟人体的胸腔;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肌;Y形玻璃管模拟人体气管。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变鼓了,此时胸胞是扩张的。
4.(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模拟实验是我们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为了探究鼓膜的作用,小科同学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请完成题。
(1)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气球皮 B.碎纸屑 C.口杯气球皮
(2)敲击音叉时,他能观察到(  )
A.气球皮破了 B.碎纸屑跳动 C.没有变化
(3)如果想让碎纸属剧烈跳动,小科需要(  )
A.用力敲击音义
B.把音叉离碎纸屑远一些
C.轻轻敲击音叉
【答案】(1)A
(2)B
(3)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鼓膜,鼓膜薄而富有弹性,接受声音产生振动。
(2)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气球皮也会振动,所以会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
(3)声音音量相同时,声音离气球皮越近,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离气球皮越远,气球皮振动幅度越小。所以如果想让碎纸属剧烈跳动,小科需要用力敲击音义。
5.(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0月份乐乐同学在学校进行了体质测试,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完成题。
(1)乐乐同学对自己50米跑前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进行了记录:
50米跑完后,乐乐的呼吸次数最可能是(  )
A.15次 B.33次 C.24次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提供了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在900毫升-2000毫升,右图是乐乐(女)在测肺活量时测量袋的情况,你认为乐乐的肺活量(  )
A.达标 B.不达标 C.不确定
【答案】(1)B
(2)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在运动时,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所以50米跑完后,乐乐的呼吸次数会比安静状态多,最可能是33次。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提供了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健康标准在900毫升-2000毫升,乐乐(女)在测肺活量时肺活量是大于900毫升,所以乐乐的肺活量达标。
6.(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香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富含营养。请分析完成题。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香蕉属于(  )
①生食②熟食③植物类食物④动物类食物⑤主食⑥副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2)明明同学想知道香蕉中的营养物质,他在一片香蕉上滴几滴碘酒,发现滴过的地方变蓝了,说明香蕉中含有(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3)吃香蕉时,右图中牙齿的作用最可能是(  )
A.切割食物 B.咀嚼食物 C.撕碎食物
(4)下列哪些器官参与了香蕉的消化过程(  )
①口腔②支气管③大肠 ④肺 ⑤小肠 ⑧胃⑦食道 ⑧气管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⑧
【答案】(1)C
(2)A
(3)A
(4)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1)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食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香蕉属于生食、植物类植物、副食。
(2)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所以在一片香蕉上滴几滴碘酒,发现滴过的地方变蓝了,说明香蕉中含有淀粉。
(3)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
(4)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支气管、气管和肺属于呼吸器官。
7.(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明明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香蕉碎块,反复揉挤,在这个实验中反复揉挤袋子模拟的是(  )
A.食道的蠕动过程 B.胃的蠕动过程 C.气管的收缩和扩张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明明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香蕉碎块,反复揉挤,在这个实验中反复揉挤袋子模拟的是胃的蠕动过程。
8.(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为了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动力小车,小科同学进行了多次探究,请完成题。
(1)用垫圈拉动小车,小车4秒行驶了0.5米,想让小车5秒行驶1米,我们可以(  )
A.增加垫圈的数量 B.减少垫圈的数量 C.增加小车的质量
(2)小科尝试用气球作为小车的动力,用打气简往气球中注入空气,反复测试小车运动的距离,数据如下表。这个实验中,他主要研究的间题是(  )
A.气球体积大小和气球里的空气多少有关吗
B.小车运动距离和气球里空气多少有关吗
C.实验的次数会不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
(3)下列物体不是靠反冲力前进的是(  )
A. B. C.
(4)用橡皮筋做小车的动力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如右图所示,你认为松开手后,小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  )
A.向前 B.向后 C.先向后再向前
(5)小科用多股橡皮筋来增大小车的动力,虽然小车行驶距离增长了,但是车子容易打滑,你认为哪种轮胎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
A. B. C.
(6)下图是小料小组设计的动力小车,请你根据评价表给他们小组的设计打分(  )
A.1分 B.2分 C.3分
【答案】(1)A
(2)A
(3)C
(4)A
(5)A
(6)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1)垫圈的作用是产生拉力,垫圈多,重力就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用垫圈和绳子组装的小车,小车4秒行驶了0.5米,想让小车5秒行驶1米,我们可以增加垫圈的数量。
(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打气的筒数,所以研究的是气球体积大小和气球里的空气多少有关吗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射箭是利用弹力的。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用橡皮筋做小车的动力时,小车行驶的方向与缠绕方向相反,应该是向前。
(5)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科用多股橡皮筋来增大小车的动力,虽然小车行驶距离增长了,但是车子容易打滑,应该选择摩擦力大的轮胎。A轮胎上的花纹多且深,所以摩擦力大。
(6)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的正确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改进。根据评价表可知,他们的方案比较合理,但是没有详细的介绍,只有简单的设计图,所以只能得2分。
9.(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为了探究小车行驶距离和橡皮筋的用法之间的关系,图图同学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完成题。
(1)为了让实验更公平,图图应请(  )
A.标出起点,每次释放小车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
B.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后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
C.相同圈数只需实验一次
(2)分析实验数据,图图能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
A.橡皮筋越长,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B.把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C.橡皮筋缠绕的圈敷越多,小车行驶距高越远。
(3)从数据中发现,小车有3次行驶距离为0,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橡皮筋在车轮上卡住了
B.皮筋太粗
C.缠绕圈数太少,弹力太小
(4)图图想让小车行驶1米远,根据表中的数据,缠绕多少圈最有可能达到目标:
A.8圈 B.14圈 C.23圈
【答案】(1)A
(2)C
(3)A
(4)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1)A:标出起点,每次释放小车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正确;
B: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后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错误;测量行驶距离时,以小车的前轮到达的位置为终点线;
C:相同圈数只需实验一次,错误;相同圈数需要实验三次,避免偶然性;
(2)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3)从数据中发现,小车有3次行驶距离为0,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橡皮筋在车轮上卡住了,无法产生弹力,小车就无法运动。皮筋太粗活或缠绕圈数太少都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4)根据题干可知,图图想让小车行驶1米远,根据表中的数据,缠绕10-20圈之间最有可能达到目标,选项中的只有14圈符合题意。
10.(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1”的位置
B.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6N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指针平齐
(2)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桌面上的木块,测量拉力的大m小,此时该弹簧测力计显示读数为(  )
A.2.2N B.3.6N C.2.4N
【答案】(1)C
(2)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1)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1”的位置,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B: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6N,错误;右图的测力计最大能测5N;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指针平齐,正确。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量程是5N,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1和2之间过2个小格,测量的力是2.4N。
二、填图题
11.(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请在耳朵结构示意图中填出①和④部分结构的名称。
(2)下列与耳郭作用相同的是(  )
A.喇叭 B.音箱 C.音叉
(3)耳蜗的功能是(  )
A.美观
B.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
C.产生振动
(4)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外耳道→   →   →   →   。(填序号)
【答案】(1)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A
(3)B
(4)声源;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喇叭与耳郭作用相同。
(3)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其中,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过程是: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三、实验探究题
12.(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朵朵的小组用木块、钢条和铁钉制作了一个“拇指琴”,如下图所示。
(1)朵朵用力摁住钢条,拇指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用的力还不够 B.钢条没有振动 C.钢条有弹性
(2)朵朵想弹奏一曲《小星星》,经过反复尝试发现钢条大致对应“do re mi faSo1”五个音,还缺少一个高音La,如果要加上高音La她应该(  )
A.在左侧加一根更长的钢条
B.在右侧加一根更短的钢条
C.在左侧加一根最短的钢条
(3)为了验证想法,朵朵找来一把钢尺,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根据实验数据她得到了右面这张柱形图,通过柱形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在钢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朵朵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条,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尺的振动幅度都相同
B.用力大,钢条振动幅度大
C.用力小,钢条振动幅度大
(5)朵朵演奏《小星星》的时候,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听见了,说明声音传播方向是   。
(6)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自己设计,独立制作
B.全程组长做,其他组员围观
C.统一意见,
【答案】(1)B
(2)B
(3)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发出声音越高。
(4)B
(5)四面八方
(6)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朵朵用力摁住钢条,拇指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条没有振动。
(2)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如果要加上高音La她应该在右侧加一根更短的钢条,这样振动更快,声音更高。
(3)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朵朵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条,用力大,钢条振动幅度大;用力小,钢条振动幅度小。
(5)朵朵演奏《小星星》的时候,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听见了,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6)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统一意见,分工合作,这样既有效率也利于制作。
13.(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小科同学暑假游玩了赛里木湖,其中彩虹滑道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家后小科画出了滑道的示意图,滑道由斜坡A和平面B组成,全长165米,最大坡度18度。人坐在小车上,从斜坡A滑下,最后会停在平面B上。
(1)小科在斜坡A自由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   (选填“变快”或“变慢”)。滑到平面B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这是因为小车受到了   的作用。
(2)小科玩滑道时,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他才能进入。小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能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他设计完成了推击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数据。请结合实验数据,完成记录表格里“我的发现”。
(3)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其中,改变的条件是   ,不改变的条件有   ,   (写出两个)。每组实验做三次的原因是
(4)你认为小科应该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吗 为什么    
【答案】(1)变快;摩擦力
(2)大;远;大
(3)对比实验;斜面坡度;小车的起点;木块
(4)应该,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才能进入,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避免误伤前边的游客。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小科在斜坡A自由下滑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变快。滑到平面B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这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所以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越高,小车的速度就越快,能量就越大,撞击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题干中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条件比如小车的起点、木块等都要保持不变。
(4)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小科玩滑道时,工作人员要求等前一位游客离开滑道后,他才能进入。因为滑下去的人具有很大的能量,避免误伤前边的游客。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