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通过材料、视频、图像等资料准确判断喀斯特地貌类型。
2、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空间分布特点。
3、掌握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简单分析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
命名来源
斯洛文尼亚
意
大
利
自主学习:
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分类、并列举其典型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合作探究:根据情景材料探讨以下问题:
问题1 地质科考小组:为什么桂林地区能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问题2 旅游开发小组:对桂林进行旅游开发时,会对当地产生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问题3 防灾减灾小组:结合桂林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问题4 交通建设小组:结合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桂林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
问题5 环境保护小组:结合图文资料及桂林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桂林喀斯特地貌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1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分类、并列举其典型地貌?
概念: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自主学习1.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分类、并列举其典型地貌?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
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
溶蚀地貌
溶沟、石芽、峰丛、峰林、孤峰、残丘,以及溶斗、天坑、和地下溶洞等。
沉积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等。
自主学习1.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分布、分类、并列举其典型地貌?
小检测 辨识喀斯特地貌
溶沟
溶沟
石 芽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孤峰
残丘
峰丛、峰林
洼地
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
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裂隙进行溶蚀、侵蚀,在岩石表面形成溶沟
随着溶蚀作用的继续发展,溶沟逐步加深加宽,进而形成洼地
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成峰丛
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成峰林
地壳相对长期稳定条件下,峰林不断被溶蚀孤立,进而形成孤峰
孤峰进一步被溶蚀形成残丘
小检测
将下列地貌按形成过程排序:
峰林
峰丛
洼地
溶沟
残丘
孤峰
溶沟
洼地
峰丛
峰林
孤峰
残丘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地下溶洞
钙华
自主学习2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可溶性强
溶蚀力强
水的流动性强
岩石成分易溶
岩石空隙、裂隙大
透水性强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多
降水多、坡度大、空隙增大
岩
石
水
喀斯特作用强
自主学习2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合作探究
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合作探究 喀斯特地貌人类活动的关系
材料一:在距今3亿多年前(泥盆纪-石炭纪),如今的桂林所在之处是浩浩汪洋,随着多次构造运动,沧海桑田,浅海沉积的碳酸盐地层上升为陆地,同时裂隙和节理开始发育。桂林喀斯特区出露的地层为碳酸盐岩地层,厚达2500~3000米,这些古老而坚硬的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区地形陡峭、土层薄、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较低,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
材料三: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暴雨、干旱、沙尘暴、寒潮等类型。
材料四:贵广高铁景观
材料五:石漠化是由于长期以来因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显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象。
合作探究 喀斯特地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质科考组:为什么桂林地区能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旅游开发组:对桂林进行旅游开发时,会对当地产生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桂林地质时期为海洋环境,浅海沉积的碳酸盐地层经过地壳运动出露地表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再加上桂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对碳酸盐岩石不断侵蚀、溶蚀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有利影响:短期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大规模开发,人流量增多会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 喀斯特地貌人类活动的关系
防灾减灾组:结合桂林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交通建设组:结合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桂林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
环境保护组:结合图文资料及桂林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桂林喀斯特地貌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为干旱。
防灾减灾措施:修建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开发利用地下水等。
桂林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多溶洞、地质条件复杂。
石漠化问题
措施: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土壤转移到该地区等。
合作探究 喀斯特地貌人类活动的关系
- 小结-
喀斯特地貌
成因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类型
分布
岩石
(可溶性)
(透水性)
水
(溶蚀力)
(流动性)
链接高考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
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
7. 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7.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含有碳酸氢钙的滴水不断滴落到洞穴池塘中,导致池水自滴点向四周外溢,从而形成盆状,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①④正确,故选 B 。
链接高考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新课标卷第7题
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
8. 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 曲折的河道 B. 平坦的河床
C. 充足的水汽 D. 丰富的泥沙
8.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潭,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 B 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 A 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故 CD 错误。故选 B 。
B
“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下图)。大窝凼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
1.与大窝凼这种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岩石、光照 B.气候、土壤 C.土壤、地形 D.岩石、水文
D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
2.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A
【解析】第2题,石灰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由图可以看出,该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应该分布于石灰岩分布区,故A正确,花岗岩、玄武岩、 片麻岩不能形成喀斯特地貌,故BCD错。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3~6题。
3.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B
【解析】第3题,我国云贵高原为石灰岩分布区,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故B正确,其他三大高原都不是石灰岩分布区,故ACD错。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3~6题。
4.形成图示洞穴的地质作用为(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B
【解析】第4题,喀斯特地貌,是具有
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所以图示洞穴的地质作用为流水侵蚀,故B正确,和风力、冰川、海浪侵蚀无关,故ACD错。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
5.该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D
【解析】第5题,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中,地表裂隙变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地表水资源较为短缺,故A错,喀斯特发育过程中,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势崎岖,不利于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故BC错,喀斯特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众多性质奇特的地貌,提供更多独特的旅游资源,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