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7 17:33:14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二)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醴陵月考)毛泽东评价台儿庄战役时说: “每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 役 ,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 ,提振我军士气 。”这说明台儿庄战役(  )
A.极大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C.振奋了我国军民的抗战精神 D.促使日军完全丧失了侵略野心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役,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提振我军士气”的描述说明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C符合题意;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实际上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与极大地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的描述不符,排除A;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台儿庄战役还没有达到奠定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的高度,排除B;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台儿庄战役还不足以促使日军丧失侵略野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3八上·南海期末)日本人岩崎昌治在他的日记写到: “将昨夜(16日) 在城内的大约2000名支那人集中起来,在今天黎明前把他们全部杀死了。仅扬子江边上就横七竖八地躺着大约 5000 具尸体。”该段日记反映的日军暴行是(  )
A.“三光”政策的实施 B.重庆大轰炸
C.“囚笼”政策的推行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南京位于扬子江边,D符合题意;
1939年秋季侵华日军开始执行“三光”政策,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开始于1937年12月,排除A;
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重庆位于长江上游,排除B;
“囚笼”政策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时采取的政策,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南京不是抗日根据地,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知识。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3八上·隆回期末)“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CD三项和题干协议的达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4.(2023八上·桑植月考)1937 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 (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答案】D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A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B项九一八事变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不符合题意;
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D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七七事变的影响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5.(2023八上·朝天期末) 2020 年 8 月,电影《八佰》热映。该片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区 88 师 524 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 军队正面战场的哪次会战(  )
A.武汉会战 B.徐州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答案】D
【知识点】淞沪会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国国民革命军 ”“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作战中,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 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武汉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武汉,不符合题意;
B.徐州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台儿庄等地,不符合题意;
C.第三次长沙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长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 ”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6.(2023八上·巴中期末)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属于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前期的战果 ③卢沟桥事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果,①②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
③不属于国共合作成果,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7.(2023八上·青县期末)有报社对某战役发表社论:“(1940年)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社论所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答案】B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1940年)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对日军发动了的一场大规模进攻。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B项符合题意;
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C项不符合题意;
D:1942年初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23八上·清苑月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承认中共的合法席位,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BC三项都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正确识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2023八上·雨花期末)对下图主旨解读准确的是(  )
《新年中的东北人民的音乐》(陈树东 1934年)
A.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 B.揭示东北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
C.展示中国民众抗战的多种手段 D.反映沦陷区中国人民热爱音乐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4年创作的《新年中的东北人民的音乐》”和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时间“1934年”以及漫画内容哭泣的东北人民可得出,漫画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
A项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解读准确,符合题意;
B项图中无法体现东北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不符合题意;
C项图中无法得出抗战的多种手段,不符合题意;
D项哭泣的东北人民反映的是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无法得出沦陷区中国人民热爱音乐,对主旨的解读不够精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10.(2024八上·从江期末)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B 一二 九运动 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武汉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 中共七大 为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是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B. 一二 九运动 , 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
11.(2024八上·宁明期末)一次战役中,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这次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答案】A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A项正确;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B项;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C项;
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2.(2023八上·廉江月考)小明在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利用了年代尺来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主题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C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领导的战役,C项正确;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排除A项;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
题干没有涉及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13.(2022八上·南山期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5年底写道:“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北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 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B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5年底”“青年团体”、“游行示威”等关键词,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请愿,他们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在北平学生的影响下,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学生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A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不符合题意;
B项一二 九运动和题干记录相符,符合题意;
C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不符合题意;
D项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二 九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4.(2022八上·南山期末)某年级学生在进行历史剧表演时选用了如图所示的道具,依据图片判断,该历史剧的主题可能是(  )
A.五四风云 B.北伐凯歌 C.长征岁月 D.抗日烽火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产党的军队改编成立八路军和新四军,与国民党的军队并肩作战。
A项五四风云和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凯歌和图片不符,北伐战争时期的是国民革命军,不符合题意;
C项长征岁月和图片不符,长征战争时期的是红军,不符合题意;
D项抗日烽火可能是该历史剧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工农红军改编抗日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军队改编的史实。
15.(2023八上·龙岗期末)据学者统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比例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
A.百团大战后日军放弃正面作战 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东方主战场 D.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A项百团大战后日军放弃正面作战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东方主战场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信息。
16.(2023八上·潮阳期末)《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南京大屠杀.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皖南事变
【答案】B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7年12月14日”结合史实描述可知,材料记录的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B符合题意;
割占香港岛在1842年,排除A;
三大战役的胜利在1949年,排除C;
皖南事变在1941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7.(2024八上·潮南期末)以下数据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情况,这说明(  )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B.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C.中国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
D.抗日战争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屡败局面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人数约1100万人,中国抗击日军约240万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中国达到14年”等相关信息可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重要地位,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
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
18.(2024八上·大埔期末)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A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和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九年为1940年,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对日军发动了的一场大规模进攻。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A项符合题意;
B: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不符合题意;
C:1937年8月至11月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C项不符合题意;
D: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19.(2023八上·紫金期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明了一个道理:“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才能够使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抗争 B.敌后根据地不断巩固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国民党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才能够使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可知,中国共产党全国团结各民族抗争,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敌后根据地不断巩固,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国民党发挥主导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2024八上·期末)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第三阶段对应的主题是(  )
A.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C项正确;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人民解放战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八上·醴陵月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水远的见 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抖一“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 …在你长 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壮的!”
——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 1936 年 8 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火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 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某 … …本来 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于的家书
材料三“余此次率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国上而大计木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 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壮, 以报国享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 国民革命军第二 OO 师师长戴安澜 1942 年 5 月绝笔家书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 三省沦陷始于 1931 年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 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名称是什么 该部队改编 的历史背景是日本发动的什么事件 家书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 有怎样的地位? “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 “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家书中的 “上
面 ”指国民党中央 ,此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迁到了哪里 戴安澜将
军 1942 年山征缅甸 ,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 。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
战争有着怎样的国际意义
(4) 结合材料 ,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
【答案】(1)九一八事变;标志局部抗战爆发
(2)红军;卢沟桥事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 日军的侵略气焰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黄埔军校;重庆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知识点】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本题考查抗战精神。结合所学可知,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到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的14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标志局部抗战爆发。
(2)红军;卢沟桥事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 日军的侵略气焰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黄埔军校;重庆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国共合作等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2.(2024八上·潮南期末)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9月26日致电台湾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回望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外敌入侵】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同仇敌忾】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4)综合上述材料,回顾国共两党的历史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答案】(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蒋介石的态度是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示例一】
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示例二】
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主要成果:据材料“……军校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态度:据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正面战场:据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4)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国共两党的历史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即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然后从国民党一大召开;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等角度加以论述。最后下结论即可。或者提出另外一个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然后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百团大战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下结论即可。具体论述如下:
【示例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示例二】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故答案为:
(1)主要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态度:蒋介石的态度是不抵抗政策。结果: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 【示例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示例二】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的认识。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二)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醴陵月考)毛泽东评价台儿庄战役时说: “每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 役 ,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 ,提振我军士气 。”这说明台儿庄战役(  )
A.极大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C.振奋了我国军民的抗战精神 D.促使日军完全丧失了侵略野心
2.(2023八上·南海期末)日本人岩崎昌治在他的日记写到: “将昨夜(16日) 在城内的大约2000名支那人集中起来,在今天黎明前把他们全部杀死了。仅扬子江边上就横七竖八地躺着大约 5000 具尸体。”该段日记反映的日军暴行是(  )
A.“三光”政策的实施 B.重庆大轰炸
C.“囚笼”政策的推行 D.南京大屠杀
3.(2023八上·隆回期末)“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4.(2023八上·桑植月考)1937 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 (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5.(2023八上·朝天期末) 2020 年 8 月,电影《八佰》热映。该片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区 88 师 524 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 军队正面战场的哪次会战(  )
A.武汉会战 B.徐州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6.(2023八上·巴中期末)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属于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前期的战果 ③卢沟桥事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23八上·青县期末)有报社对某战役发表社论:“(1940年)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社论所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8.(2023八上·清苑月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9.(2023八上·雨花期末)对下图主旨解读准确的是(  )
《新年中的东北人民的音乐》(陈树东 1934年)
A.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 B.揭示东北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
C.展示中国民众抗战的多种手段 D.反映沦陷区中国人民热爱音乐
10.(2024八上·从江期末)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B 一二 九运动 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武汉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 中共七大 为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A B.B C.C D.D
11.(2024八上·宁明期末)一次战役中,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这次战役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12.(2023八上·廉江月考)小明在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利用了年代尺来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主题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
13.(2022八上·南山期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5年底写道:“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北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 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2022八上·南山期末)某年级学生在进行历史剧表演时选用了如图所示的道具,依据图片判断,该历史剧的主题可能是(  )
A.五四风云 B.北伐凯歌 C.长征岁月 D.抗日烽火
15.(2023八上·龙岗期末)据学者统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比例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
A.百团大战后日军放弃正面作战 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东方主战场 D.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6.(2023八上·潮阳期末)《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南京大屠杀.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皖南事变
17.(2024八上·潮南期末)以下数据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情况,这说明(  )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B.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C.中国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
D.抗日战争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屡败局面
18.(2024八上·大埔期末)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9.(2023八上·紫金期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明了一个道理:“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才能够使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抗争 B.敌后根据地不断巩固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国民党发挥主导作用
20.(2024八上·期末)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第三阶段对应的主题是(  )
A.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八上·醴陵月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水远的见 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抖一“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 …在你长 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壮的!”
——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 1936 年 8 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火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 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某 … …本来 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于的家书
材料三“余此次率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国上而大计木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 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壮, 以报国享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 国民革命军第二 OO 师师长戴安澜 1942 年 5 月绝笔家书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 三省沦陷始于 1931 年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 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名称是什么 该部队改编 的历史背景是日本发动的什么事件 家书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 有怎样的地位? “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 “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家书中的 “上
面 ”指国民党中央 ,此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迁到了哪里 戴安澜将
军 1942 年山征缅甸 ,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 。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
战争有着怎样的国际意义
(4) 结合材料 ,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
22.(2024八上·潮南期末)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9月26日致电台湾朱立伦,祝贺其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回望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外敌入侵】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同仇敌忾】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导致怎样的结果?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4)综合上述材料,回顾国共两党的历史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役,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提振我军士气”的描述说明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C符合题意;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实际上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与极大地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的描述不符,排除A;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台儿庄战役还没有达到奠定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的高度,排除B;
题干描述强调的是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而台儿庄战役还不足以促使日军丧失侵略野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台儿庄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D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南京位于扬子江边,D符合题意;
1939年秋季侵华日军开始执行“三光”政策,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开始于1937年12月,排除A;
扬子江是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重庆位于长江上游,排除B;
“囚笼”政策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时采取的政策,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南京不是抗日根据地,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知识。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CD三项和题干协议的达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4.【答案】D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A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B项九一八事变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不符合题意;
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D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七七事变的影响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5.【答案】D
【知识点】淞沪会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中国国民革命军 ”“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作战中,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 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武汉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武汉,不符合题意;
B.徐州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台儿庄等地,不符合题意;
C.第三次长沙会战,主要作战地点是长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 ”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6.【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成果,①②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
③不属于国共合作成果,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1940年)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对日军发动了的一场大规模进攻。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B项符合题意;
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C项不符合题意;
D:1942年初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承认中共的合法席位,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BC三项都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D项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正确识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4年创作的《新年中的东北人民的音乐》”和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时间“1934年”以及漫画内容哭泣的东北人民可得出,漫画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
A项抒发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解读准确,符合题意;
B项图中无法体现东北人民抗战的艰难历程,不符合题意;
C项图中无法得出抗战的多种手段,不符合题意;
D项哭泣的东北人民反映的是东北人民故土沦丧的悲痛,无法得出沦陷区中国人民热爱音乐,对主旨的解读不够精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10.【答案】C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淞沪会战,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是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B. 一二 九运动 , 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
11.【答案】A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A项正确;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B项;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C项;
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2.【答案】C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领导的战役,C项正确;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排除A项;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
题干没有涉及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正面战场的认识。
13.【答案】B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5年底”“青年团体”、“游行示威”等关键词,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请愿,他们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在北平学生的影响下,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学生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A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不符合题意;
B项一二 九运动和题干记录相符,符合题意;
C项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不符合题意;
D项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二 九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4.【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产党的军队改编成立八路军和新四军,与国民党的军队并肩作战。
A项五四风云和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伐凯歌和图片不符,北伐战争时期的是国民革命军,不符合题意;
C项长征岁月和图片不符,长征战争时期的是红军,不符合题意;
D项抗日烽火可能是该历史剧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工农红军改编抗日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军队改编的史实。
15.【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A项百团大战后日军放弃正面作战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东方主战场题干图示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示信息。
16.【答案】B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37年12月14日”结合史实描述可知,材料记录的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B符合题意;
割占香港岛在1842年,排除A;
三大战役的胜利在1949年,排除C;
皖南事变在1941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7.【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人数约1100万人,中国抗击日军约240万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作战时间中国达到14年”等相关信息可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重要地位,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
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
18.【答案】A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和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九年为1940年,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对日军发动了的一场大规模进攻。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A项符合题意;
B: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不符合题意;
C:1937年8月至11月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C项不符合题意;
D: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才能够使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可知,中国共产党全国团结各民族抗争,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敌后根据地不断巩固,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国民党发挥主导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C项正确;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人民解放战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1.【答案】(1)九一八事变;标志局部抗战爆发
(2)红军;卢沟桥事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 日军的侵略气焰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黄埔军校;重庆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知识点】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本题考查抗战精神。结合所学可知,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到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的14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标志局部抗战爆发。
(2)红军;卢沟桥事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 日军的侵略气焰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黄埔军校;重庆 ;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国共合作等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2.【答案】(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蒋介石的态度是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示例一】
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示例二】
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1)主要成果:据材料“……军校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态度:据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正面战场:据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4)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国共两党的历史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即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然后从国民党一大召开;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等角度加以论述。最后下结论即可。或者提出另外一个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然后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百团大战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下结论即可。具体论述如下:
【示例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示例二】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故答案为:
(1)主要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态度:蒋介石的态度是不抵抗政策。结果:最终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3)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 【示例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论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推动北伐顺利进军,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结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示例二】观点:国共两党的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论证: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罕、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抵抗大量日军。1940年,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结论: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的认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