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9 16:50:0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二)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株洲期末)《辞海》中有段文字是对某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中国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他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张謇 D.康有为
【答案】C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张謇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
2.(2023八上·桑植月考)如图是清末画作《火车站》。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
A.民族工业体系完整 B.空中航线飞速发展
C.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D.交通出行方式多样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当时的出行方式有火车、包车和汽车,说明了交通出行方式多样。
A项民族工业体系完整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空中航线飞速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错误,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是在2005年,不符合题意;
D项交通出行方式多样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本题需要根据图片的信息,理解图片内容。
3.(2023八上·辽源期末)“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经济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4.(2023八上·清苑月考)1914—1918 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实业
C.企业家主张实业救国,纷纷投资近代实业
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期间(1914-1918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项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以后,和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实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企业家主张实业救国,纷纷投资近代实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有关知识。
5.(2023八上·伊犁哈萨克期末)电影网是央视电影频道(CCTV6)旗下的专业级电影新媒体平台,网址为www.。这一网址的灵感来源于(  )
A.1905年中国发明电影 B.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
C.1905年拍摄《定军山》 D.1905年拍摄《歌女红牡丹》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央视电影频道”“ www.”等信息,联系所学,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是题干网址的灵感来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6.(2023八上·雨花期末)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这反映了齐白石(  )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 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犯的劣斑罪行,引起所有有良知中国的人的愤慨,面对日伪汉奸不断的骚扰,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 反映了齐白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不与日伪为伍。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
A项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的艺术家及主要成就等知识。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
7.(2024八上·宁明期末)观察右图,比较了两个年份力织机和手织机纱线消费量。据此可知,相比于1913年,1930年中国纺织行业(  )
A.力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 B.力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
C.手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 D.手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可得出相比于1913年,1930年中国纺织行业力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B项正确;
力织布机纱线消费量下降、手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手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8.(2023八上·廉江月考)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材料反映出近代工业(  )
A.行业分布不均衡 B.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可知,材料说明不同地区的国人对于机器的作用知道的情况也不一样,反映出近代工业发展地区分布的不平衡,C项正确;
材料中只涉及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其他行业,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强调“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体现“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9.(2024八上·廉江期末)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了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读报纸 D.刷手机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当做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初西方的电影传入中国,能够身临其境的看看欧美风土人情,与看电影的方式相符,B符合题意;
京戏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故事,并不能看欧美的风土人情,排除A;
报纸是文字,并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欧美风土人情,排除C;
1909年,还没有手机,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3八上·龙岗期末)1907年,天津开辟一座植物园供游人游览,其游览章程规定:“星期一、二、三、五、六,独许女客入览。”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  )
A.城乡差异明显 B.自由平等盛行
C.休闲方式多样 D.新旧元素并存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星期一、二、三、五、六,独许女客入览” 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看呈现出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A项城乡差异明显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自由平等盛行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休闲方式多样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新旧元素并存是题干材料反映出的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11.(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
A.土地改革房产证 B.商务印书馆褒奖状
C.京师大学堂 D.中共七大代表证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017年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即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出版业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结合题干“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分析120年前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名称,以此直选,或分析排除与出版无关的选项即可。
12.(2024八上·大埔期末)下表为“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
时间 注册工业公司数量(个) 资本总额(元)
1914年8月前 146 41148205
1914年8月至1920年 272 117434500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
C.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可知,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增多,资本额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1935年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在1914年8月至1920年发展的原因,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
13.(2023八上·期末)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开始亦停止。材料表明了(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C.清政府决议废除科举制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各省岁科考试”所指的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这是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里宣布的内容,说明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不存在了,C项正确;
清政府普及教育,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题干并未涉及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的信息,排除B项;
京师大学堂是新式教育,是近代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它停止招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式教育的认识。
14.(2023八上·期末)虽考中状元,却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左宗棠 D.曾国藩
【答案】B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B项正确;
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排除A项;
左宗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主要功绩是收复新疆;排除C项;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5.(2023八上·期末)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态势曲线图,1890—1900年之间出现了第一次小规模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B.允许列强开设工厂,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
C.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
D.列强强租租借地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随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发展,B项正确;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无关,排除A项;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排除C项;
“列强强租租借地”材料无法显示,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024八上·期末)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 “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 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
A.使民主与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阻碍了传统文化的进步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有利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可知,废除科举制度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废除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
17.(2023八上·开州期末)有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幅经济发展示意图(如图),他描绘的是(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夹缝中产生;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破坏、日军的掳掠等,民族资本主义受到空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搜刮、美国经济侵略等,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使其获得了新生。这与材料中的经济发展示意图相符,故C项正确;
自然经济在近代逐步瓦解,且1952年土改完成后就已经不存在了,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外国资本主义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且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经被没收,这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官僚资本主义存在于1927-1949年,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2024八上·香洲期末)下图反映了我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生活方式 B.政治制度 C.社会性质 D.出行方式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铁路、剪辫、服饰、城市交通等信息,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A项正确;
政治制度、社会性质都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BC项;
出行方式只反映了部分内容,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认识。
19.(2023八上·阳春期末)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妥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A.时人崇洋媚外 B.地区发展有差异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科学思想的传播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教育和近代传媒的发展,民主共和等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保守落后思想受到冲击,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科学思想的传播。
A项时人崇洋媚外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传播,不是时人崇洋媚外,不符合题意;
B项地区发展有差异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同一个地方,不能体现地区发展有差异,不符合题意;
C项社会性质的改变材料没涉及,从19世纪80年代到20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D项科学思想的传播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024八上·盘龙期末)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各国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的费用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以来,科举制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的需要,如洋务运动期间开始创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等都说明科举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才会出现,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的现象,B项正确;
没有史实能说明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科举考试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再或者清政府已经无力支付考试费用,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新式教育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新式教育发展的有关内容。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八上·辽源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到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从分布上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畸形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短暂的春天”出现的时间,并指出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答案】(1)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思想因素:实业教国的思潮。
(2)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故答案为:(1)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思想因素:实业教国的思潮。
(2)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2.(2023八上·双流期末)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落后中惊醒】
材料一
【于蒙昧中启蒙】
材料二 民国时期教材内容节选
教材 课文标题 课文或内容概要
《基本教科书常识》计志中(1931年) 《上海的信》 “外国军舰停在我国的河道里,是应该的吗?”
《设立图书馆意见书》 围绕教室图书馆的设置,同学们开展了激烈的民主讨论。
《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叶绍钧、丰子恺(1932年) 《中华》 中华,中华,我们大众的家!高大的山岭连延南北,广阔的江河滚滚东下……中华,中华,我们爱护它!谁来犯它,我们抵抗他!
《运动会》《种痘》《谁洗得干净》 关于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的内容。
【在颠沛中坚守】
材料三 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高校,为了保存知识火种,南下、西迁,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云南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了3882名学生,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院士,以及上百位名师巨匠。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
——整理自纪录片《西南联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措施属于哪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内容。列举这一运动中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分析这些理念能够传播得益于当时中国在政治方面的什么突破。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校辗转迁徙的原因。概括西南联大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4)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
【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措施:选派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等。
(2)方面:国家主权意识;民族主义意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突破:推翻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为了保存知识火种;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兼容并包的精神影响深远。
(4)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素养;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某救亡图存运动在教育邻域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中的措施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中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有:选派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等。
(2)根据材料二“民国时期教材内容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注重:国家主权意识;民族主义意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体育健康;医疗卫生。这些理念能够传播得益于当时中国在政治方面的突破:推翻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 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高校,为了保存知识火种,南下、西迁,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云南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了3882名学生,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院士,以及上百位名师巨匠。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校辗转迁徙的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为了保存知识火种。西南联大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兼容并包的精神影响深远。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 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素养;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堂的特征、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其成立的积极作用、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启示等知识。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二)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株洲期末)《辞海》中有段文字是对某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中国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1895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他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张謇 D.康有为
2.(2023八上·桑植月考)如图是清末画作《火车站》。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
A.民族工业体系完整 B.空中航线飞速发展
C.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D.交通出行方式多样
3.(2023八上·辽源期末)“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4.(2023八上·清苑月考)1914—1918 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实业
C.企业家主张实业救国,纷纷投资近代实业
D.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2023八上·伊犁哈萨克期末)电影网是央视电影频道(CCTV6)旗下的专业级电影新媒体平台,网址为www.。这一网址的灵感来源于(  )
A.1905年中国发明电影 B.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
C.1905年拍摄《定军山》 D.1905年拍摄《歌女红牡丹》
6.(2023八上·雨花期末)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这反映了齐白石(  )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 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7.(2024八上·宁明期末)观察右图,比较了两个年份力织机和手织机纱线消费量。据此可知,相比于1913年,1930年中国纺织行业(  )
A.力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 B.力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
C.手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 D.手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
8.(2023八上·廉江月考)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材料反映出近代工业(  )
A.行业分布不均衡 B.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
9.(2024八上·廉江期末)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了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读报纸 D.刷手机
10.(2023八上·龙岗期末)1907年,天津开辟一座植物园供游人游览,其游览章程规定:“星期一、二、三、五、六,独许女客入览。”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  )
A.城乡差异明显 B.自由平等盛行
C.休闲方式多样 D.新旧元素并存
11.(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
A.土地改革房产证 B.商务印书馆褒奖状
C.京师大学堂 D.中共七大代表证
12.(2024八上·大埔期末)下表为“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
时间 注册工业公司数量(个) 资本总额(元)
1914年8月前 146 41148205
1914年8月至1920年 272 117434500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
C.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13.(2023八上·期末)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开始亦停止。材料表明了(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C.清政府决议废除科举制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14.(2023八上·期末)虽考中状元,却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左宗棠 D.曾国藩
15.(2023八上·期末)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态势曲线图,1890—1900年之间出现了第一次小规模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B.允许列强开设工厂,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
C.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
D.列强强租租借地
16.(2024八上·期末)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 “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 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
A.使民主与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阻碍了传统文化的进步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有利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17.(2023八上·开州期末)有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幅经济发展示意图(如图),他描绘的是(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18.(2024八上·香洲期末)下图反映了我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生活方式 B.政治制度 C.社会性质 D.出行方式
19.(2023八上·阳春期末)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妥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A.时人崇洋媚外 B.地区发展有差异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科学思想的传播
20.(2024八上·盘龙期末)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各国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的费用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3八上·辽源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到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从分布上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畸形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和“短暂的春天”出现的时间,并指出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22.(2023八上·双流期末)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落后中惊醒】
材料一
【于蒙昧中启蒙】
材料二 民国时期教材内容节选
教材 课文标题 课文或内容概要
《基本教科书常识》计志中(1931年) 《上海的信》 “外国军舰停在我国的河道里,是应该的吗?”
《设立图书馆意见书》 围绕教室图书馆的设置,同学们开展了激烈的民主讨论。
《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叶绍钧、丰子恺(1932年) 《中华》 中华,中华,我们大众的家!高大的山岭连延南北,广阔的江河滚滚东下……中华,中华,我们爱护它!谁来犯它,我们抵抗他!
《运动会》《种痘》《谁洗得干净》 关于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的内容。
【在颠沛中坚守】
材料三 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高校,为了保存知识火种,南下、西迁,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云南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了3882名学生,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院士,以及上百位名师巨匠。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
——整理自纪录片《西南联大》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措施属于哪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内容。列举这一运动中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分析这些理念能够传播得益于当时中国在政治方面的什么突破。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校辗转迁徙的原因。概括西南联大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4)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AB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张謇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当时的出行方式有火车、包车和汽车,说明了交通出行方式多样。
A项民族工业体系完整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空中航线飞速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错误,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是在2005年,不符合题意;
D项交通出行方式多样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本题需要根据图片的信息,理解图片内容。
3.【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经济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期间(1914-1918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项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以后,和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实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企业家主张实业救国,纷纷投资近代实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有关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央视电影频道”“ www.”等信息,联系所学,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是题干网址的灵感来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6.【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犯的劣斑罪行,引起所有有良知中国的人的愤慨,面对日伪汉奸不断的骚扰,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 反映了齐白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不与日伪为伍。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
A项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的艺术家及主要成就等知识。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以及主要成就等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图表可得出相比于1913年,1930年中国纺织行业力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B项正确;
力织布机纱线消费量下降、手织机纱线消费量下降、手织机纱线消费量占比上升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8.【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可知,材料说明不同地区的国人对于机器的作用知道的情况也不一样,反映出近代工业发展地区分布的不平衡,C项正确;
材料中只涉及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其他行业,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强调“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体现“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9.【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当做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初西方的电影传入中国,能够身临其境的看看欧美风土人情,与看电影的方式相符,B符合题意;
京戏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故事,并不能看欧美的风土人情,排除A;
报纸是文字,并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欧美风土人情,排除C;
1909年,还没有手机,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星期一、二、三、五、六,独许女客入览” 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从总体上看呈现出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A项城乡差异明显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自由平等盛行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休闲方式多样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新旧元素并存是题干材料反映出的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是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11.【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2017年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即创办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出版业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时结合题干“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分析120年前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名称,以此直选,或分析排除与出版无关的选项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A:根据“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可知,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增多,资本额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A项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1935年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在1914年8月至1920年发展的原因,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
13.【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各省岁科考试”所指的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这是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里宣布的内容,说明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不存在了,C项正确;
清政府普及教育,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题干并未涉及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的信息,排除B项;
京师大学堂是新式教育,是近代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它停止招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式教育的认识。
14.【答案】B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B项正确;
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排除A项;
左宗棠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主要功绩是收复新疆;排除C项;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5.【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随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发展,B项正确;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无关,排除A项;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排除C项;
“列强强租租借地”材料无法显示,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可知,废除科举制度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废除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夹缝中产生;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破坏、日军的掳掠等,民族资本主义受到空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搜刮、美国经济侵略等,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使其获得了新生。这与材料中的经济发展示意图相符,故C项正确;
自然经济在近代逐步瓦解,且1952年土改完成后就已经不存在了,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外国资本主义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且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已经被没收,这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官僚资本主义存在于1927-1949年,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铁路、剪辫、服饰、城市交通等信息,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A项正确;
政治制度、社会性质都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BC项;
出行方式只反映了部分内容,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认识。
19.【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教育和近代传媒的发展,民主共和等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保守落后思想受到冲击,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科学思想的传播。
A项时人崇洋媚外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传播,不是时人崇洋媚外,不符合题意;
B项地区发展有差异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同一个地方,不能体现地区发展有差异,不符合题意;
C项社会性质的改变材料没涉及,从19世纪80年代到20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
D项科学思想的传播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以来,科举制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的需要,如洋务运动期间开始创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等都说明科举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才会出现,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的现象,B项正确;
没有史实能说明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科举考试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再或者清政府已经无力支付考试费用,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新式教育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新式教育发展的有关内容。
21.【答案】(1)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思想因素:实业教国的思潮。
(2)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故答案为:(1)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思想因素:实业教国的思潮。
(2)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2.【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措施:选派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等。
(2)方面:国家主权意识;民族主义意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突破:推翻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为了保存知识火种;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兼容并包的精神影响深远。
(4)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素养;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某救亡图存运动在教育邻域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中的措施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中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措施有:选派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等。
(2)根据材料二“民国时期教材内容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儿童教育注重:国家主权意识;民族主义意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体育健康;医疗卫生。这些理念能够传播得益于当时中国在政治方面的突破:推翻封建专制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 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高校,为了保存知识火种,南下、西迁,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在云南昆明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培养出了3882名学生,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院士,以及上百位名师巨匠。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校辗转迁徙的原因:日本全面侵华;为了保存知识火种。西南联大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兼容并包的精神影响深远。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 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素养;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堂的特征、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其成立的积极作用、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启示等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