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原卷 解析卷 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原卷 解析卷 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18:41: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原卷版)
一、选择题
1.下列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和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3.如图,正方形卡片A类、B类和长方形卡片C类各若干张,如果要拼一个长为(2a+3b),宽为(a+2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A类、B类和C类卡片的张数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4.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D,AB=DE,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
A.∠B=∠E B.AC=DF
C.∠ACD=∠BFE D.BC=EF
5.向一个容器内以固定的速度注入水,液面升高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的图像大致如图所示,则符合图象条件的容器为(  )
A. B. C. D.
6.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标志,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组成,组成会徽的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如图,有三张正方形纸片A,B,C,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c,将三张纸片按图1,图2两种不同方式放置于同一长方形中,记图1中阴影部分周长为11,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周长为l2,面积为S2.若,则c:b的值为(  )
A. B. C. D.
8.已知a=833,b=1625,c=3219,则有(  )
A.a9.下列结论中: ①若 , 则 ;②若 , 则 的值为 ; ③若规定: 当 时, , 若 , 则 ;④若 , 则 可表示为 ; ⑤若 的运算结果中不含 的一次项, 则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5 B.4 C.3 D.2
10.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含
角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
角的三角尺ABC绕顶点
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
时,
,则
)其他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  )
A. 和
B. 和
C. 和
D.以上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   °.
12.某电影院第x排的座位数为y个,y与x的关系如表格所示,第10排的座位数为   .
x 1 2 3 4 5 ……
y 23 25 27 29 31 ……
13.对 , 定义一种新运算 ,规定: (其中 , 均为非零常数).例如: , .当 , ,则    ;当 时, 对任意有理数 , 都成立,则 , 满足的关系式是   .
14.如图1是一张长方形纸带,∠DEF=20°,若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为   °.
15. 冬季奥运主题活动中, 某班设计如图 1 的 “红色徽章”, 其设计原理是: 如图 2 , 在边长为 的正方形 四周分别放置四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 构造了一个大正方形 ,并画出阴影部分图形,形成了“红色徽章” 的图标. 现将阴影部分图形面积记作 , 每一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面积记作 , 若 , 则 的值是   
三、综合题
16.已知:如图,.
(1)如图1,,判断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2)如图2,,,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7.如图,用一张如图甲的正方形纸片、三张如图乙的长方形纸片、两张如图丙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丁).
(1)用一个多项式表示图丁的面积.
(2)用两个整式的积表示图丁的面积.
(3)根据(1)(2)所得的结果,写一个表示因式分解的等式.
18.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
(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
(2)若∠MFN=70°,求∠MCN的度数.
19.
(1)如图①,,你能得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①,在的条件下,,.求的度数.
(3)如图②,,根据(1)中的结论进一步猜想,直接写出的度数.
20.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C=∠EFG,∠CED=∠GHD.
(1)求证:CE∥GF;
(2)试判断∠AED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HF=70°,∠D=30°,求∠AEM的度数.
21.将直角三角板OMN的直角顶点O放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AON.
(1)如图,若∠BON=60°,求∠AOM的度数;
(2)若∠AOM=2∠COM,求∠AON的度数;
(3)将直角三角板OMN绕顶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ON=120°时,求∠COM的度数.
22.
(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中,,,直线l经过点A,直线l,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
(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中,,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的边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是边上的高,延长交于点I,求证:I是的中点.
23.抛物线过点,,与轴交于点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2)如图,连接、,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找点,使得,求出点的坐标;
(3)点为直线上一点,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和点,使得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符合题意;
C.,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不符合题意;
D.,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计算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2.下列图形中,和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同位角
【解析】【解答】解:A、∠1与∠2是同位角,故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1与∠2是四条线相交形成的角,不是同位角,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1与∠2是四条线相交形成的角,不是同位角,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1与∠2是四条线相交形成的角,不是同位角,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如果在被截直线的同侧,并在截线的同旁的两个角互为同位角,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3.如图,正方形卡片A类、B类和长方形卡片C类各若干张,如果要拼一个长为(2a+3b),宽为(a+2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A类、B类和C类卡片的张数分别为(  )
A. , , B. , , C. , , D. , ,
【答案】D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解析】【解答】长为(2a+3b),宽为(a+2b)的长方形的面积为:
(2a+3b)(a+2b)=2a2+4ab+3ab+6b2=2a2+7ab+6b2,
∵A类卡片的面积为a2,B类卡片的面积为b2,C类卡片的面积为ab,
∴需要A类卡片2张,B类卡片6张,C类卡片7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得大长方形的面积为(2a+3b)(a+2b)=2a2+7ab+6b2,由A类卡片的面积a2,B类卡片的面积b2,A类卡片的面积ab,从而可判断出需要A类、B类、C类卡片各多少张.
4.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D,AB=DE,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  )
A.∠B=∠E B.AC=DF
C.∠ACD=∠BFE D.BC=EF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D,AB=DE,
∴当添加∠B=∠E时,根据 ASA 判定△ABC≌△DEF;
当添加AC=DF时,根据 SAS 判定△ABC≌△DEF;
当添加∠ACD=∠BFE时,则∠ACB=∠DFE,根据 AAS 判定△ABC≌△DEF.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5.向一个容器内以固定的速度注入水,液面升高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的图像大致如图所示,则符合图象条件的容器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第一个阶段是匀速的,注水的速度较慢;第二个注水速度快,用时较少,
∴此物体上面比较细,
∴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容器的形状是不均匀的,再观察容器的形状和函数图象,可得答案.
6.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标志,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组成,组成会徽的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选项A、B、C均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D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分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7.如图,有三张正方形纸片A,B,C,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c,将三张纸片按图1,图2两种不同方式放置于同一长方形中,记图1中阴影部分周长为11,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周长为l2,面积为S2.若,则c:b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整式的混合运算;用代数式表示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大长方形的宽为d,
∴由图2知,d=b﹣c+a,
∴l1=2(a+b+c)+(d﹣a)+(d﹣c)+(a﹣b)+(b﹣c)=2a+2b+2d,
S1=d(a+b+c)﹣a2﹣b2﹣c2,
l2=a+b+c+d+a+c+(a﹣b)+(b﹣c)=3a+b+c+d,
S2=d(a+b+c)﹣a2﹣b2+bc,
∴S2﹣S1=bc+c2,
l1﹣l2=b﹣c﹣a+d,
∴bc+c2=()2,
∴bc+c2=(b﹣c)2,
∴3bc=b2,
∴b=3c,
∴c:b的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设出图1中长方形的宽为d,根据题意表示出,代入 即可解答.
8.已知a=833,b=1625,c=3219,则有(  )
A.a【答案】C
【知识点】幂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833=299,b=1625=2100,c=3219=295,
295<299<2100,
c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a、b、c所表示的幂,底数均为2的的倍数,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它们分别表示为以2为底数的幂,再比较大小即可.
9.下列结论中: ①若 , 则 ;②若 , 则 的值为 ; ③若规定: 当 时, , 若 , 则 ;④若 , 则 可表示为 ; ⑤若 的运算结果中不含 的一次项, 则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5 B.4 C.3 D.2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零指数幂;定义新运算;幂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①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当x+1=0时,x=﹣1;
当1﹣x=1时,x=0;
当1﹣x=﹣1,x=2,但x+1=3不是偶数,舍去,
综上所述,x=﹣1或0,
∴①不符合题意;
②(2﹣a)(2﹣b)
=4﹣2b﹣2a+ab
=4﹣2(a+b)+ab,
∵a﹣b=1,a2+b2=3,
∴(a﹣b)2=a2+b2﹣2ab=3﹣2ab=1,
∴ab=1,
∴(a+b)2=a2+b2+2ab=3+2=5,
∴a+b=± ,
当a+b=时,原式=4﹣2 +1=5﹣2,
当a+b=﹣ 时,原式=4+2 +1=5+2,
∴②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定义得: =a+4﹣a﹣a(4﹣a)=0,
∴a2-4a+4=0,
∴(a-2)2=0,
∴a=2,
∴③符合题意;
④∵4x=(22)x=22x=a,8y=(23)y=23y=b,
∴24x﹣3y=24x÷23y=(22x)2÷23y=a2÷b=,
∴④不符合题意;
⑤(x+1)(x﹣a)=x2-ax+x-a=x2-(a-1)x-a,
∵(x+1)(x﹣a)运算结果不含x的一次项,
∴a-1=0,
∴a=1,
∴⑤符合题意,
∴正确的有③⑤.
故答案为:D.
【分析】①可以是零指数幂,可以是1的任何次幂,可以是﹣1的偶数次幂,据此判断即可;②先求出ab的值,再求出a+b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求值,据此判断即可;③根据新定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④把a,b先化成底数为2的幂,再将原式进行化简求值,即可判断;⑤先把原式进行运算,根据结果不含一次项,进而可得出a的值.
10.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含
角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
角的三角尺ABC绕顶点
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
时,
,则
)其他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  )
A. 和
B. 和
C. 和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如图1,
①当AC//DE时,∠BAD=∠DAE=45°;
如图2,
②当BC//AD时,∠DAB=∠B=60°;
如图3,
③当BC//AE时,
∵∠EAB-∠B=60°,
∴∠BAD=∠DAE+∠EAB=45°+60°=105°;
如图4,
④当AB//DE时,
∵∠E=∠EAB=90°
∴∠BAD=∠DAE+∠EAB=45°+90°=13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四种情况,并画出图形进行讨论:①当AC//DE时,∠BAD=∠DAE=45°;②当BC//AD时,∠DAB=∠B=60°;③当BC//AE时,∠EAB-∠B=60°,可得∠BAD=∠DAE+∠EAB=45°+60°=105°;④当AB//DE时,∠E=∠EAB=90°,可得∠BAD=∠DAE+∠EAB=45°+90°=135°,据此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
11.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   °.
【答案】135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ABC和△DEA中,

∴△ABC≌△DEA(SAS),
∴∠3=∠BAC,
在Rt△ABC中,∠BAC+∠1=90°,
∴∠1+∠3=90°,
由图可知,△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45°,
∴∠1+∠2+∠3=90°+45°=135°.
故答案为:135.
【分析】由图知,用边角边可证得△ABC≌△DEA,于是∠1与∠3的余角相等,所以∠1+∠3=90°,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2=45°.则 ∠1+∠2+∠3 的度数可求解。
12.某电影院第x排的座位数为y个,y与x的关系如表格所示,第10排的座位数为   .
x 1 2 3 4 5 ……
y 23 25 27 29 31 ……
【答案】41
【知识点】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第1排,有23个座位
第2排,有25个座位
第3排,有27个座位
第4排,有29个座位
由此可以发现,当x每增加1时,y增加2
∴y=2(x-1)+23
把x=10代入上式中得y=2×(10-1)+23=41
故答案为:41.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再将x=10代入计算即可。
13.对 , 定义一种新运算 ,规定: (其中 , 均为非零常数).例如: , .当 , ,则    ;当 时, 对任意有理数 , 都成立,则 , 满足的关系式是   .
【答案】;n=-3m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 ,

整理得: ,解得: ,


②由 得

整理得: ,
当 时, 对任意有理数 , 都成立,
即 ;
故答案为: ; .
【分析】根据新运算 的定义,可得方程组,求出m、n的值,即得结论;由 得,整理得 ,由于
当 时, 对任意有理数 , 都成立,可得3m+n=0,即得结论.
14.如图1是一张长方形纸带,∠DEF=20°,若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的∠CFE的度数为   °.
【答案】12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AD∥BC,∠DEF=20°,
∴∠EFC=180°-∠DEF=160°,∠BFE=∠DEF=20°,
∴图2中,∠GFC=∠EFC-∠BFE=160°-20°=140°,
由翻折性质可得图3中∠CFE=∠CFG-∠BFE=120°.
故答案为:120.
【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EFC=180°-∠DEF=160°,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BFE=∠DEF=20°,进而根据折叠的性质,由图2中,∠GFC=∠EFC-∠BFE,图3中∠CFE=∠CFG-∠BFE,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15. 冬季奥运主题活动中, 某班设计如图 1 的 “红色徽章”, 其设计原理是: 如图 2 , 在边长为 的正方形 四周分别放置四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 构造了一个大正方形 ,并画出阴影部分图形,形成了“红色徽章” 的图标. 现将阴影部分图形面积记作 , 每一个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面积记作 , 若 , 则 的值是   
【答案】
【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解答】解:如图,
S△DJI=(a+b)×b=ab+b2,
S△KMD=S正方形ABCD-S△DMC-S△DKA-S△KBM
=(a+2b)2-(a+b)(a+2b)-(a+2b)(a+b)-b2
=ab+b2,
S△NMC=(a+b)b=ab+b2,
∴S1=S△DJI+S△KMD+S△NMC=2ab+b2,
S2=b2,
∵S1=5S2,
∴2ab+b2=5b2,
整理得:2a=b,
∴.
故答案为:.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都是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结合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将S△DJI、S△NMC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由三角形面积的构成S△KMD=S正方形ABCD-S△DMC-S△DKA-S△KBM可将S△KMD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已知的等式S1=5S2可得关于a、b的等式,整理即可求解.
三、综合题
16.已知:如图,.
(1)如图1,,判断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2)如图2,,,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解:
证明如下:
,,


延长EF交CD于,如图,





(2)解:,
证明:由(1)得,作,,如图,
,,


∵,,

,,

,,
,,
,即.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延长EF交CD于F1,先证明AB∥CD,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证;
(2)作QR∥AB,PL∥AB,可得AB∥CD∥PL,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17.如图,用一张如图甲的正方形纸片、三张如图乙的长方形纸片、两张如图丙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丁).
(1)用一个多项式表示图丁的面积.
(2)用两个整式的积表示图丁的面积.
(3)根据(1)(2)所得的结果,写一个表示因式分解的等式.
【答案】(1)解:由题意得
(2)解:由题意得
(3)解:
【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图形可得:图丁的面积=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面积+边长为y的正方形面积的2倍+长为x、宽为y的矩形面积的3倍,据此解答;
(2)由图形可得:图丁的长为(x+2y),宽为(x+y),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3)根据(1)(2)两种方式表示出的面积相等进行解答.
18.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
(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
(2)若∠MFN=70°,求∠MCN的度数.
【答案】(1)解:∵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
∴AM=CM,BN=CN,
∴△CMN的周长=CM+MN+CN=AM+MN+BN=AB,
∵△CMN的周长为15cm,
∴AB=15cm
(2)解:∵∠MFN=70°,
∴∠MNF+∠NMF=180°﹣70°=110°,
∵∠AMD=∠NMF,∠BNE=∠MNF,
∴∠AMD+∠BNE=∠MNF+∠NMF=110°,
∴∠A+∠B=90°﹣∠AMD+90°﹣∠BNE=180°﹣110°=70°,
∵AM=CM,BN=CN,
∴∠A=∠ACM,∠B=∠BCN,
∴∠MCN=180°﹣2(∠A+∠B)=180°﹣2×70°=4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出 AM=CM,BN=CN, 根据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线段的和差等量代换即可,由 CM+MN+CN=AM+MN+BN=AB, 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 ∠MNF+∠NMF=180°﹣70°=110°,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 ∠AMD=∠NMF,∠BNE=∠MNF, 故 ∠AMD+∠BNE=∠MNF+∠NMF=110°,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角的和差,得出 ∠A+∠B=90°﹣∠AMD+90°﹣∠BNE=180°﹣110°=70°,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 ∠A=∠ACM,∠B=∠BCN, 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由 ∠MCN=180°﹣2(∠A+∠B) 即可算出答案。
19.
(1)如图①,,你能得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①,在的条件下,,.求的度数.
(3)如图②,,根据(1)中的结论进一步猜想,直接写出的度数.
【答案】(1)解:.理由如下:如图1,
过点作直线,使,
∴,






(2)解:同(1)可得:,
∴;
(3)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 解:(1).理由如下:如图1,
过点作直线,使,
∴,






(2) 同(1)可得:,
∴;
(3)
【分析】(1)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从而推出;
(2)由(1)得,再将题干中 、的度数代入即可;
(3)连接BE,借助四边形内角和与平行线性质分析解答即可。
20.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C=∠EFG,∠CED=∠GHD.
(1)求证:CE∥GF;
(2)试判断∠AED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HF=70°,∠D=30°,求∠AEM的度数.
【答案】(1)证明:∵∠CED=∠GHD,
∴CE∥GF
(2)解:∵CE∥GF,
∴∠C=∠FGD,
∵∠C=∠EFG,
∴∠FGD=∠EFG,
∴AB∥CD,
∴∠AED+∠D=180°
(3)解:∵∠DHG=∠EHF=70°,∠D=30°,
∴∠CGF=70°+30°=100°,
∵CE∥GF,
∴∠C=180°﹣100°=80°,
∵AB∥CD,
∴∠AEC=80°,
∴∠AEM=180°﹣80°=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CE∥GF;(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GD,根据等量关系可得∠FGD=∠EFG,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3)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DHG,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CG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AEC,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AEM的度数.
21.将直角三角板OMN的直角顶点O放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AON.
(1)如图,若∠BON=60°,求∠AOM的度数;
(2)若∠AOM=2∠COM,求∠AON的度数;
(3)将直角三角板OMN绕顶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ON=120°时,求∠COM的度数.
【答案】(1)解:∵∠MON=90°,∠BON=60°,
∴∠AOM=180°-∠MON-∠BON=180°-90°-60°=30°.
(2)解:∵射线OC平分∠AON,
∴∠AON=2∠AOC,
设∠COM=x,则∠AOM=2x,
∴∠CON=∠AOC=∠COM+∠AOM=x+2x=3x,
∵∠COM+∠CON=90°,
∴x+3x=90°,
解之:x=22.5°;
∴∠AON=6x=6×22.5°=135°
(3)解:当NO在直线AB的上方时,
∵∠AON=180°-∠BON,
∴∠AON=60°,
∵OC平分∠AON,
∴∠CON=∠AON=30°,
∵∠MON=90°,
∴∠COM=∠MON-∠CON=90°-30°=60°;
当ON在直线AB的下方时,
∵∠AON=180°-∠BON,
∴∠AON=60°,
∵OC平分∠AON,
∴∠CON=30°,
∴∠COM=∠MON+∠CON=90°+30°=120°;
∴∠COM的度数为60°或120°
【知识点】旋转的性质;线段的计算;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AOM=180°-∠MON-∠BON,代入计算求出∠AOM的度数.
(2)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AON=2∠AOC,设∠COM=x,可表示出∠AOM,∠CON的度数;再根据∠COM+∠CON=90°,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AON的度数.
(3)分情况讨论:当NO在直线AB的上方时,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可求出∠AON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CON的度数,根据∠COM=∠MON-∠CON,代入计算求出∠COM的度数;当ON在直线AB的下方时,可求出∠AON,∠CON的度数,根据∠COM=∠MON+∠CON,代入计算求出∠COM的度数;综上所述可得到∠COM的度数.
22.
(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中,,,直线l经过点A,直线l,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
(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中,,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的边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是边上的高,延长交于点I,求证:I是的中点.
【答案】(1)解:如图1,
∵直线l,直线l,
∴,
∵,

∵,
∴,
在和中,

∴,
∴,
∴;
(2)解:.
如图2,
证明如下:
∵,
∴,
∴,
在和中.

∴,
∴,
∴;
(3)证明:过E作于M,的延长线于N.
∴,
由(1)和(2)的结论可知,
∴,
在和中,

∴,
∴,
∴I是的中点.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进而得到,从而即可得到;(2),如图2,证明如下:先根据题意得到,进而得到,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证明,再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3)过E作于M,的延长线于N,进而得到,再根据(1)结合题意得到,然后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到,进而即可求解。
23.抛物线过点,,与轴交于点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2)如图,连接、,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找点,使得,求出点的坐标;
(3)点为直线上一点,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和点,使得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过点,,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2)如图,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轴交于点,
令,解得,






令,则,
解得舍去或,





,即,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解得舍去或.
(3)解:存在,理由如下:
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是等腰三角形,需要分三种情况:
①当点为顶点,如图,分别记为和;
由(2)可知,,,,


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
则,,


②当点为顶点,如图,记为,过点作轴于点,




设,
,,
,解得舍或,
,,

③当点为顶点,如图,取的中点,作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
,,.
,.
,,
∽,
::,即::,


直线的解析式为:.
,,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解得,
综上,符合题意的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其对称轴即得点D坐标;
(2)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轴交于点,由OC=OB可得,从而得出∠ECB=45°,由可得,根据正切值可求出F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解析式为方程组并解之即得点P坐标;
(3)存在,理由: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是等腰三角形,需要分三种情况:①当点为顶点,②当点为顶点,③当点为顶点,据此分别画出图形并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9. [A][B][C][D]10.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1.答:
12.答:
13.答:
14.答:
15.答:
16.1.答:
16.2.答:
17.1.答:
17.2.答:
17.3.答:
18.1.答:
18.2.答:
19.1.答:
19.2.答:
19.3.答:
20.1.答:
20.2.答:
20.3.答:
21.1.答:
21.2.答:
21.3.答:
22.1.答:
22.2.答:
22.3.答:
23.1.答:
23.2.答:
23.3.答: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