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酒精 B.石灰乳 C.蒸馏水 D.生理盐水
2.如图所示,向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后,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悬浊液和乳浊液均属于溶液
C.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
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明显的温度变化
4.向100克糖水中加入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100 g B.105 g C.95 g D.111 g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6.下列关于洗涤剂能除去油污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是溶剂,油污可溶解在其中
B.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C.洗涤剂与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溶于水的物质
D.洗涤剂能使油污转化为气体,从而除去油污
7.野外旅行时,根据季节可以带上“即热饭盒”或“化学冰箱”.“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容器中,加一定量的水,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浓硫酸 B.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食盐
8.下列有关洗涤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酒精洗去衣物上的碘渍 B.用盐酸清洗试管中残留的铜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可以洗涤衣物上的油渍
9.下列物质中属于乳浊液的是
A.牛奶 B.食盐水 C.碘酒 D.蔗糖
10.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面粉 C.食盐 D.纯碱
二、判断题
1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
12.乳化现象:乳化剂把大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较稳定液体的现象。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
13.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判断对错)
1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溶质。( )
15.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的乳化作用( )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自来水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试剂X可以用 ,净化后的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冰块 C冰糖 D花生油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两个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①实验Ⅰ:点燃氢气前,应先 ,请你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Ⅱ:往水电解器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碳酸钠不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 ,该试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约为 mL
17.我国 2016 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 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了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 方程式为 。
(2)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 。
A.依照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4)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 的方法降低水的 硬度和杀灭病菌。
18.据图回答下列实验的问题:
(1)图甲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蜡烛的作用是 ,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面粉发生的这个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乙是氯化钠溶解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 (填微粒符号)的形式存在。
在室温条件下,小明:①向10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完全溶解;②在10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也完全溶解。他得到的结论:氯化钾比氯化钠更易溶于水。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 (写一条,下同),错误之处是 ,错误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反应后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玻璃瓶。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酒精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错误;
B、石灰乳是混合物,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错误;
C、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错误;
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食盐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则,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选项错误;
B、、蔗糖溶于水时既不表现吸热,也不表现放热,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则,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则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选项正确;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瓶中的气体受冷收缩,则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选项错误,故选C。
3.C
【详解】A、无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错误;
B、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不属于溶液,错误;
C、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正确;
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不一定会伴随明显的温度变化,例如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错误。故选C。
4.B
【详解】向100克糖水中加入5克食盐,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g+5g=105g。
故选:B。
5.D
【详解】A、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因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稀释过程中没有加入溶质,因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所以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而仅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B
【详解】洗涤剂能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分散成 细小的液滴,被水冲走,并没有溶解或反应。故选B。
7.B
【详解】该物质溶解时应该吸收热量,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B
8.B
【详解】A、酒精能溶解碘,故可用酒精洗去衣物上的碘渍,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盐酸清洗试管中残留的铜,符合题意;
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D、汽油能溶解油污,故用汽油可洗涤衣物上的油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牛奶中含有油脂,在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正确;
B、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溶液,故错误;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溶液,不属于乳浊液,故错误;
D、蔗糖是纯净物,不是乳浊液,故错误。故选A。
10.B
【详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1.错误
【详解】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不是溶解原理,故该说法错误。
12.√
【详解】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植物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称为乳化;洗涤剂的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故正确。
13.错
【详解】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水不是溶液。故错误;
14.√
【详解】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如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故正确。
15.错误
【详解】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是乳化,错误。
16. 活性炭 混合物 C 验纯 氧气 20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自来水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试剂X可以用活性炭,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
(2)冰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面粉、花生油都不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冰块和水是同一种物质,不是溶液,故填:C;
(3)①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进行验纯,以防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与负极相连,是氢气,玻璃管b与正极相连,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20mL气体。
17.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通电 2H2↑+ O2↑ B 乳化 煮沸
【详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A、依照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正确;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错误;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3)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4)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18. 使面粉充满容器,并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点燃面粉(或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 容器内缺少氧气 化学变化 加速食盐的溶解 Na+、C1- 溶剂质量相同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反应物 铁生锈消耗玻璃瓶中的氧气 19%
【详解】(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满容器,并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蜡烛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缺少氧气,面粉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食盐的溶解,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Na+、C1-的形式存在;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溶剂的质量相同,错误之处是没有达到饱和状态,错误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暖宝宝中的铁粉与集气瓶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反应物;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58-20)mL=38mL,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220-20)mL=20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