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09 21: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硫酸铜 B.冰块 C.氯化钠 D.高锰酸钾
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于去除油污
B.木炭疏松多孔,所以具有吸附性
C.氢氧化钠显碱性,所以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用于制作汽水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铁与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D.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4.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20g
B.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B>C
C.降低温度可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白糖 C.食盐 D.硝酸铵
7.固体硝酸钾、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硝酸钾、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硝酸钾、硝酸钠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时,向3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10 g水可得到20%的溶液
D.将t1℃时两固体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9.下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B.t℃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加水稀释至2Wg,则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C.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agA的溶质;
D.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0.5Wg。
10.化学知识对生活、劳动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生活实践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生活、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洗洁精洗涤餐具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
B 铁栏杆刷一层铝粉防锈 铝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活性炭自制冰箱除味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点燃木炭烧烤食物 木炭燃烧放热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
11.不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2.在装入试剂瓶中,不小心将溶液洒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减小;但不影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
13.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
14.氧化钙放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氧化钙。( )
1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国的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晒盐”过程中可得到粗盐和卤水,海水晒盐利用了 (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的原理。
(2)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下图为从海水或卤水中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MgCl2,为什么还要加入石灰乳、稀盐酸来制取MgCl2,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小雪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海水提取氯化镁的模拟实验,在过滤操作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
④流程图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取100g某氯化镁溶液于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过量,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OH溶液46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7.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过氧化镁(MgO2)都是重要化工原料。
Ⅰ 以Mg2(OH)2CO3为原料,制备产品MgO2的步骤如下:
(1)煅烧 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转化 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其他条件相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不同,所得MgO对MgO2产率(产率=×100%)的影响分别如图所示。则最佳的煅烧温度为 ℃,煅烧时间为 小时。
(3)测定 假设产品中仅混有少量MnO。某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 计算MgO2的质量分数。
已知:①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②MgO2+2HCl=MgCl2+H2O2、③ 2MgO22MnO+O2↑、④. MgO+CMg+CO↑
①仪器M的名称是 。MnO2的作用是 。
②相同条件下, 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填“装置A”或“装置B”)
③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10g,需要水 mL。(水的密度是1g·m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 。(填序号)
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测出生成Mg的质量
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出Mg(OH)2质量
Ⅱ MgCl2是制备Mg2(OH)2CO3的原料。现用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制备MgCl2,反应如下:
MgCO3+Cl2+COMgCl2+2CO2(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生产19吨MgCl2需要这样的菱镁矿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
18.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精神发祥地考察调研。兰考的部分土地属于盐碱地,在春秋天地面会泛出白色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当地地里采集了样品,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盐碱地泛出白色物质可能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和硫酸钠等物质.
②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中都含有氯元素,如图1是氯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
C .该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后,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图2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2)同学们将样品放入适量水中,搅拌后样品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澄清的溶液.
①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请推测:该样品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 ?一定不含有什么物质 ?
②乙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样品的成分,做了如图3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 ;由以上实验分析,该样品中还含有什么物质 ?
(3)棉花适宜生长的pH为6-8的土壤中.设计实验检验当地是否适合种植棉花,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
(4)丙同学取10g盐碱地泛出的白色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20.0g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得知烧杯内溶液总质量为27.8g,请计算: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②该白色物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硫酸铜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冰块放入水中得到的物质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A、汽油能溶解油污,用于清除油污,利用的溶解原理,不是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显碱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用于制作汽水,而不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白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加热饱和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则120g(100g+2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的质量为20g,故A叙述错误;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A>B>C,故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B>C,故B叙述正确;
C、根据图示,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故降低温度C的不饱和溶液还是C的不饱和溶液,故C叙述错误;
D、根据图示,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A>B>C,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都有晶体析出,t1℃时,A、B溶解度关系是A<B,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A<B;但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没有晶体析出,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溶质质量分数无变化,因t1℃A的溶解度>t2℃ 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故D叙述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温度未知、溶质种类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C、不是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 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符合题意;
B. 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 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在t1℃时,硝酸钾、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但硝酸钾、硝酸钠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是否相等,故A错误;
B、硝酸钾、硝酸钠的溶液不一定饱和,所以从t2℃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
C、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0g,向3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10 g水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故C错误;
D、在t1℃时,硝酸钾、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t1℃时两固体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两固体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t℃时,A的溶解度是ag,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选项A不正确;
B、t℃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加水稀释至2Wg,说明在此过程中加水Wg,则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选项B正确;
C、t℃时, 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t℃时A溶液的最大质量分数,此时A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A溶质,选项C不正确;
D、根据A和B 的计算,t℃时,向WgA的饱和溶液中加水Wg,其溶质质量分数就减少一半,选项D不正确。故选B。
10.B
【详解】A、用洗洁精洗涤餐具,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选项正确;
B、铁栏杆刷一层铝粉防锈,是因为铝化学性质活泼,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包在铁制品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选项错误;
C、用活性炭自制冰箱除味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点燃木炭烧烤食物,因为木炭燃烧放热,选项正确。
故选B。
11.正确
【详解】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一定是饱和溶液,否则不会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降温会有晶体从溶液中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减少,但仍是饱和溶液。
12.正确
【分析】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判断。
【详解】在装入试剂瓶中,不小心将溶液洒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会减小;但溶液具有均一性,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说法正确。
13.正确
【详解】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剂、改变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可通过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改变温度等变为饱和溶液,故正确。
14.×
【详解】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氧化钙放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此说法错误。
15.正确
【详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则得到的氯化钠固体偏少,故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正确。
16.(1)蒸发结晶
(2) Ca(OH)2 富集镁元素,除去杂质 引流
(3)①Na+、Mg2+
②解:80g×10%=8g
设: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答: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5%。
【详解】(1)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故填:蒸发结晶。
(2)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②为富集镁元素,除去杂质,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MgCl2,还要加入石灰乳、稀盐酸来制取MgCl2。故填:富集镁元素,除去杂质。
③为防止液体冲破滤纸,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故填:引流。
④流程图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故填:。
(3)①据图可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当滴入NaOH溶液46g时(即图中A点),氯化镁没有完全反应,所以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即Na+,和没有完全反应余下的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即Mg2+。故填:Na+、Mg2+。
②详见答案。
17.(1)Mg2(OH)2CO32MgO+CO2↑+H2O
(2) 放出 650 2
(3) 分液漏斗 催化 A 80.3 a
答:需要这样的菱镁矿20吨。
【详解】(1)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三种氧化物为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MgO+CO2↑+H2O;
(2)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根据煅烧图可知最佳的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为2小时;
(3)测定①仪器M的名称是分液漏斗;MnO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②相同条件下,A装置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因为A装置中有平衡气压的装置;
③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10g,需要水的质量为:
④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差为生成的氧气求算MgO2质量,进而确定MgO2质量分数,正确;
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由于氧化镁和过氧化镁分解得到的氧化镁都能和碳反应,所以没法确定多少是过氧化镁得到的,无法求算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错误;
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氧化镁和过氧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无法确定过氧化镁的质量,无法求算质量分数,错误。
故选A。
见答案。
18. D 碳酸钠/Na2CO3 氯化镁、氯化钙或MgCl2、CaCl2 过滤 氯化钠、硫酸钠 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过滤,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夜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判断该土壤是否适合种植棉花即可 2.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20.0g-27.8g=2.2g; 53%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该白色物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该白色物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详解】(1)A、氯元素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1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图1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图2,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图1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①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则一定不含氯化钙;再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不含氯化镁;
②操作A能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则该操作是过滤;
样品溶液与足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即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所得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银沉淀生成,即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3)棉花适宜生长的pH为6﹣8的土壤中,检验当地是否适合种植棉花,即测定土壤的pH,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过滤,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判断该土壤是否适合种植棉花即可;
(4)①见答案;
②见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