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 新授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教师
教案设计背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学常识课,失去语文的本真。所以教学时,从课题入手,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抓住重点段,积极开发文本训练点,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走进文本,通过“读、想、议、悟、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理解、品味、运用语言,与文本的对话,感受科技的魅力,畅想未来科技发展,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材解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材四年级上册“科技成就”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课文层次清晰,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运用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展现了百年科技发展画卷,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 “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感受本文用词准确的特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议、悟、写”教学法,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渲染,以读激情,以情促写,以写抒怀,实现想象与读写相携共生。
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搜集、阅读农耕社会人们生活及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学 习 过 程
导 案 学 案
课前预习 1、搜集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2、设计预习作业。 1、搜集、阅读农耕社会人们生活及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作业。
课中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激趣,质疑问难:读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头脑里马上会想到了谁?课题里“呼风唤雨”指的是神仙的法力吗?(二)检查预习,感知大意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说20世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写上自己的体会。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1、品析词句,了解成就(1)出示:20世纪,……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①出示第四自然段中事物图片,配以解说。②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发现或发明呢?配乐出示磁悬浮列车、空调、洗衣机等图片。③指导朗读。(2)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什么是发现,什么是发明?第四自然段所列举的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出示练习: 发现 发明①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②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2、深入文本,回顾历史(1)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出示农耕社会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在上百万年的农耕社会里,仅仅是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吗?出示练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虽然生活贫穷落后,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却从未停止过。他们幻想“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了什么愿望?(2)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出示图片:望眼镜、雷达、视频;电话、手机、录音机;飞机、火箭、地铁、登陆月球……3、理解诗句,感受变化(1)出示诗句。诗中的“春风” “梨花” “千树万树”分别指什么?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什么?(2)指导朗读。4、启发想象,深化主题假如王公贵族穿越时空来到今天,看到我们的生活,他们会说什么?(三)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拓展延伸,畅想未来1、回顾过去的20世纪,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时代,创造一个又一辉煌。所以作者用饱含激情的笔写道:在新的世纪里,……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所以我们说21世纪是_______的世纪。 2、同学们,让我们永远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将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美好。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写旁批。
学生交流欣赏图片有感情的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完成练习根据课前预习回答: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雷达、视频、可视电话,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手机、录音机,幻想中的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欣赏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汇报交流带着激动与自豪之情朗读自由交流有感情的读课文中心句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汇报交流:21世纪是科技消除贫穷的世纪,是人类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是人类自由翱翔太空的世纪,是无所不能的世纪……
课后扩展 以“畅想未来” 为题,完成一次小练笔。
板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技 发现: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人类 发明: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改变
教学反思 本课文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本文语言简洁,但文中的一些名词,如“农耕社会”、“千里眼”、“顺风耳” “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世界”……由于平时学生甚少涉足,较为陌生,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我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努力拓宽语文学习资源。课前,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会科技的神奇与伟大,感受社会的进步,使语文学习体现大语文观。2、让说明文教学体现语文味。教学中,首先从题目入手,联系第一自然段,确立中心句。其次是围绕中心句,结合着四个问题让学生在读中交流感悟:①二十世纪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②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大大改观了?③我们的祖先有哪些幻想,都实现了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④假如过去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看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他们会说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深化主题:“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三是牢牢抓住语言训练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再以多种形式朗读重点语句及段落,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在说写中运用,使师生、生生和谐互动,让文本真正成为例子,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