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第一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精讲课件:出师表(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第一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精讲课件:出师表(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8 22: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4.*出师表
知识积累5.特殊句式认知
(1)判断句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也”表判断。
(2)倒装句式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即“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即“以当世之事咨臣”。6.常用成语积累
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过分地看轻自己。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综合探究 二 综合探究
1.关键语句翻译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刘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实在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尽忠进谏的道路。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急紧迫的关头接受(出使东吴的)命令。(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译文:陛下也应亲自多加考虑,以便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
2.重点难点分析
(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点拨: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2)作者在表文第六段中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点拨:作者自述身世,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3.文章主旨概括
本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同时,表文也反映出诸葛亮对蜀汉基业的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诚之态。
4.人物形象解析
诸葛亮性格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忠诚,二是智慧。诸葛亮的忠诚集中表现在他对蜀汉事业的态度上。当初他隐居隆中,虽经刘备三顾茅庐,“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他一旦认清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