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C C A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D C A A B C D
21 22 23
D C C
二、综合题
24.(1)受板块挤压,断层和裂隙发育(2分);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2分);地下水被地下热源加热(2分);地下热水沿着裂隙和断层出露(2分)。
(2)卵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2分);石灰岩透水性好,且多地下径流,利于地下冷水渗入温泉(2分);坡度较缓,地表水滞留时间长,地表冷水下渗多(2分)。
25.(1)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2分),需要精准灌溉节约用水;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2分),可利用光伏发电为灌溉设施供电。
(2)提升品牌(2分)效应和知名度;拓宽销售(2分)渠道,扩大销售市场。(4分)
(3)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位于中国,市场广阔;临近东南亚,便于开拓东南亚市场。(6分)
(4)引进高端品种,果实品质优良;果实清甜,口感好;执行国际标准种植,果实安全环保;距离近,且海关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果实新鲜程度;错季上市,满足冬春季蓝莓需求。(任答3三点得6分)
26.(1)上海第一、二产业比重比南通低,第三产业比南通高,上海。(2分)原因: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城市等级高/经济实力强,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2分);南通发展一、二产业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上海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南通承接了上海转移的第二产业(2分)。
(2)依托苏通大桥等通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上海与南通之间人和物的流动;为南通农产品提供消费市场,加强与南通产业分工合作;为南通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使南通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6分)
(3)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快速交通网;加强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城市布局及空间结构;共管共治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破行政壁垒(统筹规划);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任答4点得8分)江苏省盐城中学 2023—2024 4.图中板块界线为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2024.04)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命题人: 审题人: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 75 分钟,总分 100 分。 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6分) 5.与图中山脉东侧河流相比,西侧河流
山西大同(约 40°N,113°E)云冈石窟景区内的礼佛大道为东西走向,两侧的“骑象四棱神柱”高 A.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小 B.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大
达 8.73米。某日小明游览云冈石窟,在礼佛大道上拍了一张照片(见图)。拍摄时小明左侧神柱的影 C.流程短,流速大,流量大 D.流程短,流速小,流量小
子指向小明一侧,目测其影长不到神柱高度的一半。(提示:tan64°≈2)。据此完成 1~3题。 6.摩拉基大圆石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C.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常受到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天气变化特征。下图示意我国
2023年夏初某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且甲天气系统势力不断增强。完成 7~9题。
1.小明拍摄照片时的朝向为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2.小明到云冈石窟游览的时间最可能是
A.清明假期 B.暑假 C.国庆假期 D.寒假
3.当日小明拍摄照片的时间大约在
A.8点 B.11点 C.13点 D.16点
研究发现,新西兰南岛东南部的海滩上的摩拉基大圆石形成于距今 6500万至 3300万年前左右,
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包裹内核,经
过 400万-500万年时间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下左图示意新西兰南岛位置,右图示意海滩上的摩拉
基大圆石。据此完成 4~6题。
7.图示时刻甘肃中西部
A.天气晴朗,气温升高 B.偏北风为主,天气晴朗
C.阴雨天气,风力较小 D.降温明显,多雨雪天气
8.甲、丙天气系统交汇处的黄河下游地区易形成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9.受乙、丙天气系统影响
A.山东连续阴雨天气 B.上海低温少雨
C.江苏沿海降水丰沛 D.江西大风升温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1页 共 4 页
太平洋表层海水可通过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其在北冰洋表层海洋环流和物质能量输运过程中发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1960年因煤设市,经过 60年的大规模开采,已经处于城市资源衰退阶
挥着重要作用。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太平洋 段,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淮北市政府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
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据此完成 10~11题。 的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据此完成 14~15题。
14.与上海相比,淮北市建设“中国碳谷”的主要优势在于
A.自然环境优美 B.基础设施完善
10.太平洋表层海水年内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时段为 C.劳动力价格低廉 D.煤业基础较好
A.12~次年 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5.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11.太平洋表层海水过多流入对楚科奇海域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
A.加速海冰消融 B.区域温度降低 B.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
C.区域降水减少 D.海陆轮廓变化 C.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 2000米以上,最高峰 3404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坡属亚热带夏干 D.建设多个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型气候,年降水量约 500-750mm,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和灌木林,北坡年降水量约 1500-2000mm,植 2013年以来长江上游实现梯级开发,综合效益明显提升,2023年 10月 12日三峡水库蓄水水位
被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近 50年来,该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雪线和林线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图 接近 175米,下图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年入库水沙量”。据此完成 16~18题。
中的埃布罗河流经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多数支流发源于比利牛斯山南坡,且水位季节变化大,易发洪
水。完成 12~13题。
12.决定比利牛斯山南北两坡林线高低的因素分别是
A 16.2003~2012年间,三峡水库的水沙关系.热量、热量 B.热量、水分
C A.总体呈现正相关 B.总体呈现负相关.水分、水分 D.水分、热量
13 50 C.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D.正负相关交替.近 年来,比利牛斯山雪线和林线的变化是
A 17.2013年以来,入库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南北坡雪线和林线均下降 B.南北坡雪线和林线均上升
C D A.水库运行 B.水土保持 C.用水增多 D.降水减少.北坡林线下降,雪线上升 .南坡林线下降,雪线上升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2页 共 4 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4分)
18.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所发挥的环境效益表现在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A.降解更多的污染物 B.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集中了 150
C.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 D.改善下游通航条件 余个温泉,泉眼海拔 3530-3570m。该地温泉分布(下图)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下图为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 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下图中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
缅油气管道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 19~20题。
石灰岩
卵石层
石灰岩
19.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
天然气“气荒”的是 花岗岩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1)据图说明茶洛温泉的形成过程。(8分)
C.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B.降水较多,河网密布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2023年 7月至 9月,我国先后在内蒙古、广西、云南开展了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2023
年 7月 30日,以“共享沿边临港新优势共建产业合作新高地”为主题的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
动(广西)在南宁举行,开幕式现场举行了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活动签约大项目 356个,协议总
金额达 3225亿元。本次活动特意举办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专题对接活动,钦州片区、防城港片
区、北海片区结合各自产业优势,分别开展专题对接。完成 21~23题。
21.广西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2)从岩性及地形角度,与乙区域相比,分析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的主要原因。(6分)
A.半导体装备 B.光伏新能源
C.航空航天装备 D.高端金属新材料
22.我国选择在广西举办中国一东盟产业合作区专题对接活动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产业结构 C.地理位置 D.政策
23.承接产业转移对广西的影响有
①吸引东部人口大量迁入 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③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④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3页 共 4 页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3年 11月 5~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秘鲁沙漠蓝莓成人气新星。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上海
鲁沙漠蓝莓种植利用光伏发电为灌溉设施供电,让水肥精准直达植株根部。云南边陲小镇蒙自引进秘 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 50 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并逐渐发展出三种产业模式。一是研
鲁高端蓝莓品种,培育出了更清甜、更大果径的蓝莓,在每年 11月到次年 5月错季上市。蒙自蓝莓 发在上海、生产在南通。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高端制造环节加快向南通转移。二是
种植基地从蓝莓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执行。当地海关为蓝莓国际贸易开通绿色 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不少项目与上海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化科技研发合作,在南通实现产业
通道,蒙自蓝莓远销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秘鲁沙漠 化。三是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南通。企业把总部营销窗口设在上海,而金融后台、呼叫中心、工业设
蓝莓种植基地位置和云南蒙自蓝莓种植基地与国外市场分布。 计等配套产业逐步在南通集聚。
材料二:上图为上海大都市区示意图。下图为 2020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秘鲁沙漠蓝莓基地实施精准灌溉、使用绿色光伏技术的原因。(4分)
(2)指出秘鲁沙漠蓝莓入驻进博会对蓝莓销售的促进作用。(4分)
(3)与秘鲁相比,简述蒙自种植蓝莓的位置优势。(6分)
(1)根据材料二,比较 2020年上海市与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2)从辐射方式和内容等角度,阐述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6分)
(4)分析云南蒙自蓝莓深受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的原因。(6分)
(3)从区域关联角度,简述上海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措施。(8分)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4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