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调研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两个自然数都是合数,且只有1个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这两个数是( )。
A.12和9 B.24和5 C.30和4 D.8和15
2.芳芳阅读一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多一些,已经看的部分可能是全书的( )。
A. B. C. D.
3.方程0.4x=1.2的解是( )。
A.x=30 B.x=3 C.x=0.3 D.x=0.03
4.3袋苹果和4袋桔子一共重60千克,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如果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就会比60千克( )。
A.少15千克 B.多15千克 C.少20千克 D.多20千克
5.星期六下午,小刚从家出发,到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回家后把经历绘制成统计图并写成数学日记,请将日记中描述的与图不一致的地方选择出来。( )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
D.参加志愿服务中,我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也是一位志愿者。我俩的家在同一方向,于是,我们结伴从图书馆一起直接回家。
二、填空题
6. (A、为非零0自然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和的最小公倍数是( )。
7.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8.把9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10段,每段长( )米,4段铁丝是这根铁丝的。
9.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10.为了确保通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现规定加密规则如下:加密变成,。加密后是( );( )加密后。
11.在下图中描出长度是的一段。( )。
1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a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3.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下面是两车的行程图,看图回答问题。
(1)甲的速度是( )千米/时。
(2)甲、乙两车的速度差是( )千米/时。
(3)14:30时两车相距( )千米。
三、判断题
14.3的倍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 )
15.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 )
16.是一个非零自然数,如果,那么一定等于2。( )
17.如果x+1.5=75,那么1.5x=9。( )
18.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折线统计图。( )
四、计算题
19.口算。
20.解方程。
8x+6x=210 x-0.1x=1.08 10x-8.5x=30
2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五、作图题
22.下图是2021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以来,两书店售卖红色经典图书的销售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画一幅折线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教育书店 120 160 220 210 140 100
得一书店 140 180 200 230 190 180
六、解答题
23.把下面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剪成多少段?
24.一张长方形纸,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剩下的。
(1)在图中用阴影画出第二次用去的部分。
(2)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长方形纸的。
25.化简一个分数时,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得。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26.甲体育场可容纳观众26500人,比乙级体育场的4倍少2500人,这个乙级体育场可容纳观众多少人?(列方程解决问题)
27.移动网手机本地通话收费标准有两种:
“全球通”用户每月基本月租费50元,并且每分钟通话费0.4元;
“神州行”用户免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是0.6元。
(1)如果张先生上个月用本地通话时间分钟,请用字母式表示:
用“全球通”的费用: 。
用“神州行”的费用: 。
(2)当张先生的每个月本地通话时间超过多少分钟时,使用“全球通”就更合算了?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将120分解质因数,找出符合条件的合数即可。
【详解】120=2×2×2×3×5
2×2×2=8
3×5=15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只有1个公因数的两个是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2.C
【分析】刚好一半;不到一半;大于一本书;是一半多一些。
【详解】已经看的部分可能是全书的。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标准量,即单位“1”。
3.B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0.4x=1.2
解:0.4x÷0.4=1.2÷0.4
x=3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关键。
4.D
【分析】根据题意,把4袋桔子替换成4袋苹果,因为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那么4袋苹果比4袋桔子重(5×4)千克,也就是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会比原来的总质量多(5×4)千克。
【详解】4袋苹果比4袋桔子重:5×4=20(千克)
如果假设都是苹果,总质量就会比60千克多20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代换,利用“每袋苹果比每袋桔子重5千克”,得出4袋桔子替换成4袋苹果后比原来多的质量。
5.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刚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小刚家距离图书馆3千米;小刚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了一个半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A.我下午2时从家出发,回到家时,已经下午5时了。此说法正确;
B.图书馆离我家3千米。此说法正确;
C.我和其他志愿者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服务,我们很高兴,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今天志愿服务的时间到了。此说法正确;
D.参加志愿服务后,小刚没有直接回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 B A
【分析】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是的倍数,所以和的最大公因数是,和的最小公倍数是。
7. 10 120
【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能同时被2、5和3整除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10。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120。
8.;
【分析】每段的长度=铁丝的总长度÷段数,求4段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用4除以总段数即可。
【详解】9÷10=(米)
4÷10=
把9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10段,每段长,4段铁丝是这个铁丝的。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9.
【分析】图形一:把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形二: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7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形三:把一个正六边形看作单位“1”,分均分成6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3份,用分数表示为;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当阴影部分的分数超过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时,可以写成带分数或假分数形式,如:写成。
10.
【分析】根据“加密变成,”,将,代入求值即可;同理,解答后面的填空。
【详解】当,时,
所以,加密后是;
,则;
所以,加密后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新运算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11.50
【分析】根据图可知,150米加x米正好是200米,即150+x=20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由此即可解出x。
【详解】150+x=200
解:x=200-150
x=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1,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并灵活运用。
12.6a
【分析】宽是a厘米,长是宽的2倍,长可以用2a厘米表示,再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求出结果。
【详解】(2a+a)×2
=3a×2
=6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会用字母表示出长方形的周长。
13. 15 3 1.5
【分析】(1)甲车在2小时内行驶了30千米,可根据公式: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计算即可;
(2)乙车在2小时30分钟的时间内行驶了30千米,根据公式计算出乙车行驶的速度,然后再用甲车的速度减去乙车的速度即可;
(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甲乙两车速度差乘它们所行驶的时间即可。
【详解】(1)30÷2=15(千米/时)
(2)2时30分=2.5小时
30÷2.5=12(千米/时)
15-12=3(千米/时)
(3)3×0.5=1.5(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即可,此题主要用到的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14.√
【分析】由于9是3的倍数,那么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3的倍数中,例如6是3的倍数,但是6不是9的倍数,据此判断。
【详解】3的倍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如3和6是3的倍数,但不是9的倍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倍数,解题的关键是列举出3的倍数中不是9的倍数的数。
15.×
【分析】一根长3米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求每段长度,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据此解答。
【详解】3÷7=(米)
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16.√
【分析】由于a2表示a×a,由于a是一个非0自然数,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即a=2,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
a2=2a
解:a×a=2a
a×a÷a=2a÷a
a=2
所以a一定等于2,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2,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x+1.5=75,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1.5,先求出x的值,再将x的值代入1.5x,求出值,看是否等于9即可。
【详解】x+1.5=75
解:x+1.5-1.5=75-1.5
x=73.5
1.5x=1.5×73.5=110.25
故答案为:×
【点睛】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当字母的数值确定时,把它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所得的结果就是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18.×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更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6;120;;3.5a;4.43;
1.2a2;20;0.19;7.96;918
【详解】略
20.x=15;x=1.2;x=20
【分析】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
【详解】8x+6x=210
解:14x=210
14x÷14=210÷14
x=15
x-0.1x=1.08
解:0.9x=1.08
0.9x÷0.9=1.08÷0.9
x=1.2
10x-8.5x=30
解:1.5x=30
1.5x÷1.5=30÷1.5
x=20
21.2x+5=50+20
【分析】
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则天平的右边=2个x克的砝码+5克的砝码,天平的左边=50克的砝码+20克的砝码。根据天平的右边=天平的左边列出数量关系式。
【详解】2个x克的砝码+5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20克的砝码
2x+5=50+20
解:2x+5=70
2x+5-5=70-5
2x=65
2x÷2=65÷2
x=32.5
22.见详解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纵 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详解】
【点睛】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23.7段
【分析】要把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求每根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可以先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相乘,最后用两条彩带的总厘米数除以每段长度求剪成的段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45=3×3×5
60=2×2×3×5
所以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45+60)÷15
=105÷15
=7(段)
答:最少可以剪成7段。
【点睛】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见详解
(2)
【分析】(1)把长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第一次用去1份,用去了,还剩下它的1-=;再把剩下的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它的,第二次用去其中的1份,把一份涂色,即可;
(2)没涂色的部分是2份,原来这张长方形纸相当于这样的6份,没涂色占2份,用2除以6,就是没涂色占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详解】(1)
(2)2÷6=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意义,根据分数意义进行解答,一个数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注意单位“1”的确定。
25.
【分析】约分是分子和分母要除以相同的数;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那所以要求原来的分数,就将原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2次2,再乘1次3。
【详解】3×2×2×3=36
8×2×2×3=96
答:原来的分数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最后得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约的数。
26.7250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乙级体育场可以容纳观众x人,即乙级体育场的人数×4-2500=甲级体育场的人数,由此即可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乙级体育场可以容纳观众x人。
4x-2500=26500
4x=26500+2500
4x=29000
x=29000÷4
x=7250
答:这个乙级体育场可容纳观众725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找准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7.(1);
(2)250分钟
【分析】(1)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全球通费用: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通话时间=每月的费用,神州行费用:每分钟通话费用×通话时间,据此即可列式;
(2)设王先生的每月本地通话时间为t分时,两种收费标准所付费用相同,根据两种通话费用相等,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详解】(1)1:“全球通”费用每月月租费50元,
且每分钟通话0.4元,
则分钟通话,总费用为元。
2:“神州行”费用免月租费,
每分钟通话0.6元,
则分钟通话,总费用为元。
(2)解:设王先生的每月本地通话时间为t分时,两种收费标准所付费用相同。
当通话时间超过250分钟时,使用“全球通”更合算。
【点睛】此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分别求出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下所花费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