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自制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自制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0 10: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琵琶行(并序)琵琶行
孺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诵琵琶篇
唐宣宗挽白居易联白居易《琵琶行》
李贺《李凭箜篌引》
韩愈《听颖师弹琴》《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长安米贵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词义:后用以指居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
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
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
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白居
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通俗
平易,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
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行》。”作者简介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
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可叙
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
是歌行体。文体知识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
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 明确:
第1段:浔阳江头夜送客
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歌女自叙身世苦
第4段: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5段:重闻琵琶青衫湿浔阳江头夜送客江心聆听琵琶曲前奏——调弦、姿态开始——大弦、小弦发展——莺语、泉流高潮——银瓶、铁骑尾声——唯见江心秋月白歌女自叙身世苦同是天涯沦落人重闻琵琶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或写了琵琶女的几次演奏)文学作品中音乐的描写和运用浔阳江头夜送客江心聆听琵琶曲重闻琵琶青衫湿思考:(暗写)(明写详写)(明写略写)赏析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第一次:江头送客闻琵琶诗 句:(侧面烘托音乐之美,琴技之棒。)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醉不成欢惨将别。 景中含情,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时出现美妙的音乐。 (用感情铺垫)(用环境铺垫)(暗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急骤粗重细腻柔美婉转流利艰涩难通激越高亢气势雄壮戛然而止将 抽 象 的 音 乐 变 为 可 感 的 形 象第二次 : 江上聆听琵琶曲圆润清脆 错落有致 比 喻(明写详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嘈嘈切切错杂弹叠 词Jiān guānYōu yè叠韵双声联绵词 更加形象
使音乐悦耳动听
拟声词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鉴析此段描写音乐的技巧:一 大量运用比喻二 摹声与比喻结合三 叙议结合,妙语
点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景物的侧面烘托)
通过写听众的沉醉和环境的寂静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魅力,突出琵琶女琴技的高超。
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春风得意少年时命运抗争诉悲愤年长色衰守空船梦啼妆泪红阑干四弦一声如裂帛凝绝不通声暂歇音乐旋律第三次 重闻琵琶青衫湿(明写略写)诗句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谁解青衫泪 ? 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伤 女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音 乐 和 情 感 的 交 融伤 己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音 乐 和 情 感 的 交 融人悲,己怜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 乐 和 情 感 的 交 融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在哪里?并翻译。琵琶女白居易才貌双绝昔才高位显名动京师年长色衰今被贬放逐漂沦憔悴同





人相





识 ? 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明线:暗线:本诗的线索明线秋江夜送客暗线月夜弹琵琶月夜听琵琶凄凉话身世移船邀相见更坐弹一曲翻作《琵琶行》明线:歌女身世暗线:诗人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巧妙修辞: 王 小 玉 便启朱 唇 , 发 皓 齿 , 唱 了 几 句 书 儿 。 声 音 初 不 甚大 , 只 觉 入 耳 有 说 不 出 来 的 妙 境 : 五 脏 六 腑 里 , 象 熨 斗 熨 过 ,无 一 处 不 伏 贴 。 三 万 六 千 个 毛 孔 , 象 吃 了 人 参 果 , 无 一 个 毛孔 不 畅 快 。
——《明湖居听书》 用感觉设喻,描写出听王小玉初唱时感受到的妙境——处处伏帖,处处畅快。 那 王 小 玉 唱 到 极 高 的 三 四 叠 后 , 陡 然 一 落 , 又 极 力 骋 其 千 回 百 折 的 精 神 , 如 一 条 飞 蛇 在 黄 山 三 十 六 峰 半 中 腰 里 盘 旋穿 插 , 顷 刻 之 间 , 周 匝 数 遍 。
——《明湖居听书》 用视觉设喻,表现出王小玉婉转的唱腔——婉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 这 一 出 之 后 , 忽 又 扬 起, 象 放 那 东 洋 烟 火 , 一 个 弹 子 上 天 , 随化 作 千 百 道 五 色 火 光 , 纵 横 散 乱 。 这 一 声 飞 起, 即 有 无 限 声音 俱 来 并 发 。
——《明湖居听书 》 用视觉设喻绘形点色王小玉重又扬起的声音——多姿多彩,变化无穷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杜甫 《赠花卿》
你平日爱听音乐吗?你会用怎样的语句来描绘你喜爱的音乐?试一试。三次演奏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琵琶“醉不成欢惨将别”(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第二次(明写详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第三次(明写略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正写)“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①直接描写音乐。
②运用比喻描写音乐。
③通过写音乐效果描写音乐。
④通过写演奏者的动作态度描写音乐。
⑤运用叠词、双声叠韵词描写音乐。
⑥点拨音乐中的感情。本诗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和角度?一词多义自言本是京城女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2.数: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一词多义自言本是京城女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2.数: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话,名词字,名词说,动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几 ,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数量,名词2.数: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话,名词字,名词说,动词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4.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4.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说话,回答,动词曲,名词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写,创作,动词wéi替、给,介词wèi4.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说话,回答,动词曲,名词5.轻:轻拢慢捻商人重利轻别离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5.轻:轻拢慢捻商人重利轻别离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轻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5.轻:轻拢慢捻哭泣,动词眼泪,名词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轻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商人重利轻别离7.暗8.暂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寻声暗问弹者谁
别有幽愁暗恨生7.暗8.暂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寻声暗问弹者谁
别有幽愁暗恨生悄悄地隐藏的7.暗8.暂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寻声暗问弹者谁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暂时忽然悄悄地古今异义词因为:阑干:向前:老大:颜色:因为:古今异义词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容颜。今:色彩。文言句式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2.转徙于江湖间。3.本(是)长安倡女4.使(之)快弹数曲文言句式介宾短语后置;于,向介宾短语后置;于,在省略句,省略谓语省略句,之,琵琶女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2.转徙于江湖间。3.本(是)长安倡女4.使(之)快弹数曲5.送客(于)湓浦口6.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5.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6.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