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科学思维 能够根据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归纳概括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探究实践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温度计相似之处并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设计实验装置探究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并有顺序地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态度责任 乐于观察和实验,能做到实事求是;能用辩证的观点对待液体的热胀冷缩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装置探究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大家好,让我们开始今天的科学课吧!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的结构,还用温度计测量了水温,测量时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预设: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会迅速上升,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液柱又迅速下降。 2.针对这个现象,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液柱遇到热水就会往上升,遇到冷水又往下降呢?
3.你能猜想一下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预设1:液柱遇热遇冷的变化会不同,我认为与液体遇到的温度有关。 预设2:液柱会上升、下降,我认为和液体的体积变化有关系。 预设3:人们常常说热胀冷缩,我认为液柱的变化和这个有关。 4.你们能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猜想,温度计究竟利用了液体的什么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液体是否热胀冷缩 1.如何在实验中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预设: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红水温度计”,把它分别放在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液柱高度的变化,模拟温度计检测水温的过程,帮助我们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你真善于思考。生活中液体的种类有很多,老师分别准备了牛奶、植物油、染色的水,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液体进行探究。同时还准备了烧瓶、橡胶塞、玻璃管、塑料量杯、热水、冷水,请你想一想,用这些材料如何模拟温度计呢? 预设1:烧瓶中加入不同的液体,模拟温度计的液泡 预设2:将玻璃管插入烧瓶中模拟液柱,方便我们观察液柱是否会变化 预设3:塑料量杯分别装冷水和热水,模拟温度计遇冷或遇热 3.你们基本梳理出了实验步骤,老师还想考考大家,烧瓶中的液体需要装满吗? 预设:我认为瓶中的液体要装满,我们研究的是液体,如果不装满,里面会有少部分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结果。 4.这也是老师想要提醒大家的,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尽量将烧瓶中的液体装满,并拧紧橡胶塞。那你知道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怎么做了吗? 预设:①首先在烧瓶里装满实验液体。 ②然后把橡胶塞和刻度玻璃管套在烧瓶上 ③最后将实验装置先后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并记录液柱高度的变化。 5.你的思路很清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实验现象,记得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视频) 6.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预设:我制作的是“红水温度计”,我发现常温下,玻璃管中的红水高度没有变化,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液柱迅速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中的液柱迅速下降。 7.你的表述很清晰,其他两组的实验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8. 播放实验视频: 学生讲解1:我制作的是“牛奶温度计”,我发现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牛奶会迅速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中的牛奶迅速下降。 学生讲解2:我制作的是“植物油温度计”,我发现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的植物油会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中的植物油会下降。 9.观察完这三组实验,请大家再思考以下问题:1).三种“温度计”的液柱高度与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预设:三种温度计的液柱高度都会在热水中升高,在冷水中液柱高度下降。 2).引起三种“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条件是什么? 预设:引起三种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的条件分别是遇热或者遇冷。 3).烧瓶中液体的质量是不变的,那是液体的什么在变化呢? 预设:老师,我认为是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变化了,瓶中的液体受热后,想要占据更多的空间,由于瓶中没有多余的空间,因此会把液体往上挤,所以液柱才会往上升,相反液体受冷后,体积变小了,液柱就往下降了。 10.是的,玻璃管中的液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受冷后体积会收缩。通过这三组实验,你知道液体具有什么性质了吗? 预设: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现在,你能回答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什么性质吗? 预设: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0.老师再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像这类温度计中的红色液体通常是被染色的煤油或酒精。 三、迁移解释:生活中液体的热胀冷缩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为什么烧水壶在壶壁上都会标记出最高水位线 预设:水受热后会膨胀,如果烧水壶中的水装得太满,水沸腾后很容易溢出,这样会烫伤我们的手,溢出的水流到壶身的底座还有触电的危险。 2.你留意过超市里的这些饮料瓶吗?为什么瓶中的饮料都没有装满呢 预设1:是不是因为商家偷工减料呢? 预设2:我不赞同你的说法,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饮料瓶装得满满的,一旦遇到高温,瓶中的液体体积会膨胀,就有可能冲破瓶子,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伤害,所以超市里的饮料一般不会装满。 3.你能做到学以致用,老师要为你点赞。 预设:老师,我还有一个疑问,既然液体受冷后体积会收缩,那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却容易发生水管破裂的现象呢? 4.你真善于观察,有些物质受温度影响,体积会热缩冷胀。水在0℃到4℃的范围内会出现反常膨胀的现象。 预设:看来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呢! 5.是啊,只有掌握好科学规律,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除了液体,其他物质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来探究这个话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