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信息技术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5月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信息技术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5-09 22:30:11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C B A D D B B C C B
二、填空题(第 13小题 7分,第 14小题 10分,第 15小题 9分,共 26分)
13. (1) ☆ 1分
(2) ①x=i[1:] 或 x=i[1::] 或 x=i[1:len(i)] 或其他等价表达式 2分
②ca>=7 and cb>=7 2分
③y=score//5 或其他等价表达式 2分
14. (1) A 1分
(2) inp() 或 inp 1分
(3) AD 2分
该监测终端故障,该监测终端传输数据的代码有误,服务器中相关联数据库
(4) 2分
未存储该考生的数据,考生信息与身份证信息不符 或其他合理答案
(5) ①df.index 或 range(len(df)) 2分
②df.得分==maxf 或者 df["得分"]==maxf 2分
15. (1) 231 1分
(2) BC 2分
(3) ①data[i][0]>data[i][1] 或其他等价表达式 2分
②ed=n-1 或 ed=len(data)-1 或 ed=len(m)-1 2分
③t[i-1]+data[r[i-1]][0] 2分
高三技术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技 术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数据经过处理可以有更高的价值
B.信息是数据经过分析及解释后产生的意义
C.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变换载体,但不能脱离载体
D.计算机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均以二进制方式存储,编码形式也相同
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智能目前已完全超越人类智能
B.二维码支付是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
C.深度学习不需要事先手工构造知识库
D.AlphaGo从围棋人工智能跨界到电力控制领域属于混合增强智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3至 5题:
某小区设有门禁系统,在小区门口与各楼道门口都装有门禁设备,通过刷卡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所
有用户数据存储在物业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验证通过则开启电子锁,系统会记录每一次的门禁出入数据,
以便后续的追踪和审查。
3.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的电子锁属于输入设备 B.该系统不需要应用软件支撑
C.该系统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 D.该系统的用户是指小区住户与物业人员
4.下列关于该系统中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属于大数据
B.该系统采集门禁出入数据使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
C.追踪某一次门禁出入数据需要从该门禁设备中获取
D.该系统只具有数据输入、存储、输出功能,不具有加工处理功能
5.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器的管理员登录密码应定期更改
B.可以给小区住户与物业管理人员设置相同访问权限
C.为使断电后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只需给服务器配备不间断电源
D.刷卡是非常安全的认证手段,不存在非小区内人员能通过认证的情况
高三技术试题 第 1 页(共 12 页)
6.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TCP/IP 协议是最重要的网络协议
B.数据通信是网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C.为了方便访问与管理,服务器一般采用静态地址
D.根据计算机系统在网络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大型机、中小型机等
7.有甲乙两幅未经压缩的相同像素的 BMP图像文件,甲图为 16色,乙图为 24位色,则甲图和乙图的存
储容量之比约为
A.2:3 B.4:5 C.4:3 D. 1:6
8.某二叉树对应的一维数组表示如下图所示:
0 1 2 3 4 5 6
A B C D E
下列关于该二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二叉树的度为 3 B.该二叉树有 2 个叶子节点
C.该二叉树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D.该二叉树前序遍历结果为 ABCDE
9.给一个队列如下约定:T操作是指队列中 1个元素出队后再入队,P操作是指 1个元素入队。原始队列
经过 TTPTP系列操作后,队列中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次为 ABCDE,则原始队列中队首到队尾的元素依
次为
A.ABC B.ABD C.BAE D.BADEC
10.定义如下函数:
def f(n):
if n<=1:
return 1
elif n%2==0:
return f(n-3)+1
return f(n-1)*2
执行语句 s=f(6)后,s的值为
A.3 B.4 C.5 D.6
11.某二分查找算法的 Python程序段如下:
import random
key=random.randint(2,4)*2
a=[2,5,6,8,13,15,20,22]
ans=0;i=0;j=len(a)-1
while i<=j:
m=(i+j)//2
ans+=m
if key==a[m]:
break
elif key>a[m]:
i=m+1
else:
j=m-1
执行该程序段后,ans 的值不.可.能.是
A.3 B.4 C.5 D.6
高三技术试题 第 2 页(共 12 页)
12.使用列表 flink 模拟链表结构(节点数大于 1),每个节点包含起始数值、连续长度、指针区域,h 为
头指针。链表中各节点已按起始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各个节点表示的数值区间不重叠,例如链表
flink 为[[20, 100, 3], [150, 50, 2], [250, 60, -1], [120, 30, 1]],h=0,其中节点 [20, 100, 3]表示从数值
20 开始有长度为 100 的连续值(20 到 119),3 代表后继节点索引为 3,现要合并链表各节点连续
的数值区间,合并后链表 flink 的数据修改为[[20, 180, 2], [150, 50, 2], [250, 60, -1], [120, 30, 1]],
h=0。实现该功能的程序段如下:
q=h=0
p=flink[q][2]
while p!=-1:
if flink[p][0]==flink[q][0]+flink[q][1]:
flink[q][1]=flink[q][1]+flink[p][1]
else:
(1)
(2)
(3)
上述程序中方框处可选语句为:①q=p ②flink[q][2]=p ③p=flink[p][2]
则(1)、(2)、(3)处语句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13小题 7分,第 14小题 10分,第 15小题 9分,共 26分)
13.某书平台在新书上架前会邀请 10位专业评审与 10位大众评审给新书进行打分,评分区间为[1,20],
得分计算规则为将专业评审均分的60%与大众评审均分的40%求和并取整。再根据得分给出推荐等级,
1分为“☆”,2分为“☆☆”,5分可以升级为“ ”,最高推荐等级为“ ”。进行统计时,若
两组评审中任一组评审人数少于 7人则本轮打分无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新书计算后得分为 11分,则推荐等级为(填写等级符号,从高到低排列) ▲ 。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读取各评审的打分,存入 s,且无异常数据,如 s=["A12","B20","B7","A6","B6"……],“A”表示
专业评审,“B”表示大众评审,代码略。
'''
fa=fb=ca=cb=0
for i in s:

if i[0]=="A":
fa+=int(x)
ca+=1
elif i[0]=="B":
fb+=int(x)
cb+=1
if ② :
score=int(fa/ca*0.6+fb/cb*0.4)
x=score%5

grade=" "*y+"☆"*x
print("推荐度为:"+grade)
else:
print("本轮评分需重新进行!")
高三技术试题 第 3 页(共 12 页)
14.某地中考体测采用智能跳绳考试系统,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第 14题图 a所示。Web服务器端程序采
用 Flask Web框架开发。考生在进行测试的监测终端上刷身份证验证身份,监测终端从服务器上获取
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发出开始信号,跳绳接收信号后通过内置传感器自动记录个数,监测系统发出
结束信号后停止计数,跳绳将数据传输至监测终端,监测终端将该考生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考生可以
通过浏览器登录网站查询个人成绩。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4题图 a
(1)该跳绳考试系统的实现架构是 ▲ (单选,填字母:A.B/S 架构 / B.C/S 架构)。
(2)小华基于 Flask 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部分代码如下,服务器端接收监测终端数据的路
由对应视图函数名为 ▲ 。
# 导入 Flask 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search')
def ser():
#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并返回页面,代码略
@app.route('/input')
def inp():
# 学生测试数据从监测终端传输至服务器,并添加至数据库,代码略
#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3)下列关于该系统支撑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分)
A.跳绳计数的内置传感器可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
B.该系统涉及的硬件有服务器、监测终端、跳绳、无线路由器、数据库等
C.监测终端关闭后,会导致学生成绩无法查询
D.监测终端采集身份信息可以采用 NFC 技术实现
(4)进行系统测试时,模拟 3 位考生分别在三个监测终端进行测试,其中一位考生的身份认证未通
过,请说明可能的原因 ▲ (身份证、操作和设备连接均无问题)。(注:回答 2项,1项正
确得 1分)
(5)某校跳绳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有效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第 14题图 b所示,先根据测评标
准得到相应的得分,再找出平均得分最高的班级进行表扬,结果如第 14题图 c所示。部分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第 14题图 b 第 14题图 c
高三技术试题 第 4 页(共 12 页)
import pandas as pd
df=pd.read_csv("zkts.csv")
print("平均得分最高的班级为:")
def ff(x):
#参数 x为计数值,根据测评标准,不同的 x得到对应的分值 c,代码略
return c
for i in ① :
df.at[i,"得分"]=ff(df.at[i,"计数"])
df=df.groupby("班级",as_index=False).得分.mean()
maxf=df.得分.max()
df=df[ ② ]
print(df)
15.某年级举办“红五月文艺”比赛,设“合唱”和“趣味操”两个项目,每.个.班.级.按.先.“.合.唱.”.再.“.趣.
味.操.”.的.比.赛.顺.序.进.行.。比赛场地分别在“音乐教室”和“操场”,一.个.场.地.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班.
级.表.演.。为使比赛在最短时间内结束,合理调整各班表演顺序,计算每个班级完成比赛的结束时间。
假设有 5个班级参加比赛,各班两个项目表演时长如第 15题图 a所示,找出各班两个项目中的较短时
长,并按较短时长升序排列,得到新的序列如第 15题图 b 所示,再对各班按图 b 序列进行遍历,若
该班时长较短的项目为“合唱”,或者两个项目时长相等,则从前往后依次添加到新的序列中,若该
班时长较短的项目为“趣味操”,则从后往前依次添加到新的序列中,得到最终的比赛顺序如第 15题
图 c所示,通过计算得到每个班级完成比赛的结束时间如第 15题图 d所示。
第 15题图 a 第 15题图 b 第 15题图 c 第 15题图 d
(1)若有 3 个班级参加比赛,所需时长分别如第 15题图 e所示,则班级的比赛顺序为 ▲ (填
三位数字,如 123表示比赛顺序为先 1班再 2班最后 3班)。
班级 合唱 趣味操
1 5 3
2 2 4
3 6 4
第 15题图 e
(2)定义如下 sy(m)函数,参数 m[i]由 3个数据项构成,m[i][0]表示班级名称为 m[i][0]+1,m[i][1]表示
该班级两个项目中表演较短的时长,m[i][2]表示表演较短时长所对应的项目,0 表示“合唱”,1
表示“趣味操”,m已按 m[i][1]进行升序排列。函数的功能是根据较短时长所对应的项目得到各
班级最终的比赛顺序。
def sy(m):
r=[]
top=0
st=[0]*len(m)
for i in range(len(m)):
if m[i][2]==0:
r.append(m[i][0]) #在列表 r末尾添加元素 m[i][0]
高三技术试题 第 5 页(共 12 页)
elif m[i][2]==1:

st[top]=m[i][0]

while top!=0:

r.append(st[top])

return r
为实现该函数的功能,top+=1与 top-=1两条语句应分别添加在位置 ▲ (多选,填字母)。(注:
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times(data):
n=len(data)
m=[]
for i in range(n):
if ① :
m.append([i,data[i][1],1])
else:
m.append([i,data[i][0],0])

while ed!=0:
last=0
for j in range(ed):
if m[j][1]>m[j+1][1]:
m[j],m[j+1]=m[j+1],m[j]
last=j
ed=last
r=sy(m)
t=[0]*(n+1)
tot=0
for i in range(1,n+1):
t[i]= ③
if t[i]>tot:
tot=t[i]
tot+=data[r[i-1]][1]
print(i,"班完成时间:",tot)
'''
读取各班两个项目表演时长依次存入列表 data,data[i]包含 2个数据项,data[i][0],data[i][1]分别存
放 i+1 班级合唱和趣味操所需时长,代码略
'''
times(data)
高三技术试题 第 6 页(共 1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