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是国家邮政局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于2005年发行的,志号为2005-13的纪念邮票。
邮票全套三枚,郑和像图案描绘了郑和绣像,背景是明代北京皇宫城图;睦邻友好图案描绘了三座牌楼庙宇,背景是《郑和航海图》;科学航海图案描绘了明代水罗盘,背景是《牵星过洋图》。邮政局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发行了一张小型张。
小型张图案通过满幅画面中彩带飘扬的船队,表现了郑和下西洋的那种壮观景象。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四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和平篇:国盛则海兴
【视频】郑和:15世纪时期,中国曾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船队,
七次下西洋
郑和
(1371—1433)
为何是郑和
人物扫描
姓名:
生活时代:
籍贯:
民族:
宗教信仰:
职业:
具有一定航海和地理知识;有谋略,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深得明成祖的信任。
原名马和,
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明朝前期
云南昆明
回族
伊斯兰教
太监、航海家
何为“西洋”?
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材料1: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2: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材料3: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政治目的:寻找建文帝;
外交目的:宣扬国威;
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1.前提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更是锐意开拓,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以打开对外交往新局面。——刘祥学《“四夷来朝”与明初百年对外关系的变局》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摘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第13课
材料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俊而小”“齿若编
贝”“声音洪亮”,而且“博辨机敏、谦恭谨密、知兵习战”。
——《明史 郑和传》
(1)经济基础: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2)政府支持: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3)科技条件: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理知识的进步。
(4)个人能力:郑和个人的能力出众。
2.概况
郑和
起止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主要货物
到达地区
最远达到
1405-1433年
七次
明成祖
明宣宗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等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朝贡贸易
3. 盛况
3. 盛况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旗舰长24.5米,宽6米 长34米,宽8米
到达范围 美洲 印度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200余艘
27800 人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范围最大
比较结果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4.影响
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
3.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历史反思
想一想:为何航海的壮举会悄然结束,中国人最终放弃了对海洋的探索?
材料:“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 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殊域周咨录》
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缺乏经济内驱力(根本原因)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之于海。
——郑和劝谏朱棣的后继者朱高炽
冲突篇:国衰则海危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 的居住权
何为倭寇
称日本为倭国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倭寇之恶行
正在烧杀抢掠的倭寇
逃难的民众
大肆毁掠,一望赭然(空尽无物),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千里,河内积货(抢劫的财物)满千船。
——采九德《倭寇事略》
杀害居民,抢劫财货,无恶不作,
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戚继光抗倭
日
本
明
朝
鲜
京师
(北京)
海
渤
东
海
海
南
广
东
福
建
浙
山
东
登州
徐州
淮安
南京
芜湖
徽州
义乌
金华
台州
蓬莱
临海
横屿
仙游
牛田
平海卫
广州
河
黄
江
大
江
倭寇侵扰地区
倭寇侵扰路线
戚家军反击路线
戚家军歼灭倭寇
主要地点
戚继光抗倭
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第一阶段
率军前往福建、广东地区,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第二阶段
戚继光抗倭经过
1.这一年八月,戚继光请练义乌兵,九月,赴义乌募兵得4 000余人,编组成军,进行训练,十一月,胡宗宪令宁绍台参将戚继光带兵5 000人,进驻台州(海门卫),以防备东瓯一带的流亡倭寇。戚继光的行为( )
A.使军队纪律严明 B.平定东南沿海倭患
C.壮大了抗倭兵力 D.消灭了台州的倭寇
C
2.“继光至浙时……又以南方多薮泽(译:湖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由材料可知,戚家军百战百胜的原因是( )
A.戚继光本人英勇神武 B.作战方法能因地制宜
C.倭寇的实力较为弱小 D.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B
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的“戚家军”
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
戚继光抗倭
明朝 抗倭名将
戚继光
性质?
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材料:自1559年至1566年,戚家军历13战,每战横扫敌军,几近全歼,最大伤亡仅69人,敌我伤亡比例30:1。
——《明朝那些事儿》
戚继光抗倭
淡泊名利,忧国忧民,反抗侵略,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优秀品质
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读课本,找出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
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1573年,从明朝手中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主权仍属于中国。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条约,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与祖国分离446年。
葡萄牙攫(jué)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孙中山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明确要求
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中国,正在路上......
以史为鉴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和平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戚继光抗倭
暴力冲突
反映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
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