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复习提升
一、选择题
结合我国局部地形区和山脉分布图,完成1~2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示a、b、c、d山脉中,既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
A.a祁连山 B.b大兴安岭
C.c太行山 D.d巫山
3.下列气候图所示气候类型与华北平原的气候类型最相符的是 ( )
A B
C D
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 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
B.甲、乙区域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丙区域夏秋季节多洪涝灾害
D.黄河流经图中区域,注入丁海域
5.以下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在图示区域可以看到的有 (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掌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学好地理的秘诀之一。结合地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分界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B.乙分界线以西居民主食为米饭
C.丙分界线以东劳动力资源更丰富
D.丁分界线北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7.图中数字序号①~④所示的四条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年12月10日,内蒙古中部偏东和东部地区气温下降6 ℃左右,黄河内蒙古段已出现封河现象,相关部门正密切监视凌情变化,并做好黄河凌汛的监测巡视工作。结合黄河流域简图,完成8~10题。
8.黄河甲、乙、丙、丁河段,深秋和初春时节凌汛灾害比较严重的有 (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9.图中支流③和支流④的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人为原因是 ( )
A.土质疏松 B.降水集中
C.植被稀疏 D.陡坡耕种
10.支流①、支流②及附近的黄河干流河段显著的水文特征是 ( )
A.含沙量大
B.水流湍急
C.江阔水深
D.无结冰期
二、综合题
11.结合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呈 走向,山脉F是 ,它们都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B、C、E、G四个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内部沙漠广布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山脉D位于我国的 省。
(3)数字序号代表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其中领土最东端②位于 ;领土四至点共位于 个省区。
12.2022年12月12日至14日,强冷空气“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许多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天气。结合全国秋裤预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来袭,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强劲的 (风向)风,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2)读图,O地比P地寒冷的原因主要是 ,该图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 的特点。
(3)与图中M地所在区域和N地所在区域分界线相吻合的山脉和河流是 ,该分界线也和我国 (气候类型)的分界线相吻合。
(4)M地气温比N地高的原因是 。
1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结合长江、黄河流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是 (山脉),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游河段。
(2)长江发源于 (山脉),甲河段存在主要生态问题是 ,长江最长的支流是 。
(3)①和②两个水利枢纽都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②水利枢纽为乙河段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有 。
【答案】
1.A 2.B 3.B 4.D 5.C 6.C 7.D 8.C 9.D
10.B
11.(1)东北—西南 巫山
(2)G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台湾省
(3)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交汇处 3
12.(1)西北 寒冷干燥
(2)纬度高,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 南北差异大
(3)秦岭和淮河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4)M地北侧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
13.(1)秦岭 中
(2)唐古拉山 水土流失 汉江
(3)二、三 控制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提供丰富且清洁的电能,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