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0 08: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宋朝。
提示:“强唐弱宋”——北宋需给西夏和辽钱物,还发生靖康之耻,南宋先是给金钱物,后被新崛起的蒙古族所灭。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两位名人对宋朝的向往。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看看他们向往的宋朝是怎样的繁华。
【新课讲授】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战乱不休。 材料二:《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教师提问:请根据材料依次回答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提示: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农业发展成就
教师提问:请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完成表格。
作物名称 发展成就 集中区域
水稻
茶树
棉花
3.农业发展示意图
教师讲授《农业发展示意图》,让学生直观认识宋朝的农业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成就
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宋朝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表格表达所学知识。
提示: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成就
教师提问: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几个?简要介绍制瓷业的发展状况。
提示: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河南 开封】
哥窑【浙江 龙泉 】 定瓷【河北 曲阳 】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成就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和材料,说说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提示: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城市的繁荣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城市贸易有什么发展变化?
提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营业时间: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
2.城市商业的繁荣
教师结合材料和教材,讲授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
提示: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3.纸币的出现
(1)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生活在宋代,我该用什么进行支付。
提示:金属货币或者纸币。
(2)教师提问: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地点?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外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提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方便携带,成本低。银行卡、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
4.海外贸易的繁荣
(1)教师结合《宋代海外贸易图》讲解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教师提问: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5.经济重心南移
(1)教师讲授《经济重心的南移》示意图,让学生直观认识经济重心的南移。
(2)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提示: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6.知识点汇总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完成表格。
7.千年前的繁荣
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宋朝的经济繁荣,领先世界。
【课堂小结】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从而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