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后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教学难点:军机处设立的作用;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介绍军机处的相关视频]
视频介绍了清朝一个很重要的中枢机构,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文化专制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新课讲授】
一、军机处的设立
教师:军机处是清代重要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给他们加上军机大臣等头衔,让他们在此值班,因此军机大臣都是兼职。不管春夏秋冬,军机大臣都要在这里草拟旨意,传达圣令。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101—102,说一说清朝前期中枢机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教师总结:清朝前期中枢机构的变化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皇权的进一步集中。
多媒体展示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多媒体展示选择题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上面的单选题应该选择哪个?
学生回答:C
教师提问:军机处大臣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概括军机处的职能为八个字: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位置图和内景图]
教师提问:结合P102相关史事和图片,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学生回答:陈设简单(简)、办事效率高(速)、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密)。
教师提问:军机处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教师:让我们共同梳理一下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秦朝确立郡县制;两汉巩固推恩令;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分割相权,弱化地方,收精兵制钱谷;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清朝统治者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多媒体展示清朝文字狱的几个典型案例]
教师: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多媒体展示康雍乾三朝文字狱数量统计图]
教师提问: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实行文字狱的特点和目的。
学生回答:特点:规模大、次数多。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维护自身统治。
教师提问: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危害。
学生回答: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提问: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了哪些文化专制政策
学生回答: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教师:大家所熟知的乾隆时期编撰的《四库全书》表面上是古籍整理,实际目的是将古代的文化典籍进行篡改,以删去不利之处,保留对清朝统治有利的部分。
教师总结:让我们共同梳理一下历代王朝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实行文字狱。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多媒体展示与清朝晚期社会矛盾相关的图片和材料]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总结清朝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回答:①官场腐败;②军备废弛;③财政危机;④贫富分化。
四、闭关锁国政策
[多媒体展示漫画]
教师提问:结合教材知识,这幅漫画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学生回答:闭关锁国政策。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概括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学生回答:①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跟外国进行经济贸易。②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教师补充: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归纳清朝政府是怎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
学生回答: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乾隆时),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教师总结:闭关锁国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与交流,但并不是完全禁止与外国交往。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部分示意图]
教师提问:生活在乾隆时期的商人,会选择前往哪里进口货物呢 这一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指定对外贸易的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漫画]
教师提问: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积极: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把门关上,并不能真正阻止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这警示我们,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课堂小结】
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责任推诿、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外,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产生了皇帝独断专行、大臣唯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