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繁荣的基本史实。
2.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3.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等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趣味讲解《红楼梦》的相关视频]
教师:《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什么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一课。
【新课讲授】
一、《红楼梦》
[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书影]
教师提问: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哪部?作者是谁?这部小说的另外一个名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
[多媒体介绍作者曹雪芹]
教师:结合曹雪芹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让学生更深刻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红楼梦的内容]
教师: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两人诚挚无瑕的爱情,最终被封建家长贾母斥为“不成体统”,强令宝玉娶了出身富豪、奉守封建礼教、与宝玉格格不入的薛宝钗为妻。可怜痴情的林黛玉,惨死在泪水中,宝玉最终出家为僧。不久,贾府被抄家。薛宝钗也落得个饥寒交迫守活寡的凄惨下场。
教师提问:《红楼梦》通过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批判和揭露了什么社会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1)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2)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现象, 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教师:曹雪芹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表]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要叙述这部小说的特点。
学生回答: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多媒体展示《红楼梦》的英文、德文、法文版图片]
教师:《红楼梦》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红楼梦》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红楼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知识拓展】
教师总结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①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统治日益腐朽,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②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大,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断增强。③文化: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下知识分子寄情于文学创作。④技术:印刷术的普及。⑤其他:前代小说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小说本身具有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民众接受。
二、昆曲
[多媒体展示昆曲相关图片]
教师提问:简要介绍什么是昆曲。
学生回答: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教师补充: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多媒体展示昆曲的发展历史]
教师提问:昆曲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因循守旧。②作品庸俗。③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多媒体展示昆曲的代表作]
教师提问:昆曲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多媒体介绍《牡丹亭》和《长生殿》的故事梗概,让学生大致了解两部作品。
三、京剧
[多媒体展示京剧脸谱和清代《茶园演剧图》]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京剧发端遇到的契机和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契机:庆祝乾隆皇帝80岁寿辰(1790年)。标志事件: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多媒体展示京剧的诞生过程]
教师提问:京剧的发展特点。
学生回答:徽调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特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教师: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被誉为“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教师提问:京剧流传广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广大群众喜爱。②皇室扶持。③表演艺术家的创新完善。
[多媒体展示京剧脸谱和角色行当划分]
教师: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 净、末、丑、武行、流行
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 净、丑四行 ;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
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
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