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1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核心考点整合
目录
01.
字词释义
02.
文言断句
03.
句子翻译
04.
课内文言文勾连
05.
课内文言文勾连
01
字词释义
一 重点实词
【第一组】
1.【传】
(1)传不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空谷传响 ______
传来
(3)朔气传金柝 ______
传送
2.【从】
(1)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学习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
自
(3)民弗从也 ____________
听从,顺从
(4)客从外来 ____
自
(5)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______
跟随
(6)从口入 ____
自
3.【故】
(1)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
学过的知识
(2)故克之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3)公问其故 ____________
缘故,原因
(4)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6)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9)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______
所以,因此
4.【乐】
(1)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快乐,乐趣
(2)钟鼓乐之 ____________
使……快乐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快乐
(4)心乐之 ____________
为……高兴
(5)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
游乐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
以……为快乐
(7)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快乐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
以……为快乐
(9)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快乐
(1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快乐,乐趣
(11)宴酣之乐 ____________
名词,乐趣
5.【日】
(1)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
每天
(2)旦日,客从外来 ______
一天
(3)可计日而待也 ______
日子
(4)隐天蔽日 ______
太阳
(5)夕日欲颓 ______
太阳
6.【如】
(1)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
如同,好像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______
假如
(3)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__
如同,好像
(4)天时不如地利 ____________
及,比得上
7.【善】
(1)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
好的
(2)以咨诹善道 ______
好的
(3)是可谓善学者矣 ____________
善于,擅长
(4)王曰:“善。” ____
好
(5)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
好处
(6)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
善事
8.【舍】
(1)不舍昼夜 ______
舍弃
(2)屋舍俨然 ______
房屋
(3)便舍船,从口入 ______
舍弃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
客舍
(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
舍弃
9.【食】
(1)一箪食,一瓢饮 ____
饭
(2)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
吃
(3)主人日再食 ________________
供养,给……吃
(4)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
吃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______
食物
(6)食不饱,力不足 ____
吃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
同“饲”,喂
(8)肉食者谋之 ____
吃
10.【师】
(1)可以为师矣 ______
老师
(2)齐师伐我 ______
军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
老师
【第二组】
1.【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
同“悦”,愉快
(2)诣太守,说如此 ____
说
(3)莫说相公痴 ____
说
2.【信】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
诚信
(2)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
实情
(3)小信未孚 ______
信用
(4)忌不自信 ______
相信
(5)愿陛下亲之信之 ______
信任
3.【学】
(1)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
动词,学习
(2)《兑命》曰“学学半” ______________
同“敩”,教导
(3)今诸生学于太学 ____________
动词,学习
(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____________
名词,学习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______
动词,学习
(6)子未学礼乎 ____________
动词,学习
4.【一】
(1)一箪食,一瓢饮 __________
基数,一
(2)一怒而诸侯惧 ______
一旦
(3)而或长烟一空 ____
全
(4)一鼓作气 ________
第一次
(5)上下一白 ________
全,都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____________
相同,一样
5.【知】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
了解
(2)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
了解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______
知道
(4)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
知道
(5)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
了解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
知道
6.【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
有志
(2)处处志之 ________
做记号
(3)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
心意,志向
(4)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
心意,志向
(5)志虑忠纯 ____________
心意,志向
7.【自】
(1)有朋自远方来 ____
从
(2)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_____
只,只是
(3)自以为不如 ______
自己
(4)自三峡七百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5)猥自枉屈 ______
自己
(6)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
如果
(7)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
自己
8.【命】
(1)五十而知天命 ______
命令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____________
教导、训诲
(3)苟全性命于乱世 ______
生命
(4)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
命令
9.【忠】
(1)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_
竭尽自己的心力
(2)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3)志虑忠纯 ______
忠诚
10.【安】
(1)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
怎么
(2)衣食所安 ______
安身
(3)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
怎么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
(5)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
安定
安逸
【第三组】
1.【策】
(1)策勋十二转 ____________
记下(功)
(2)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
用马鞭驱赶
(3)执策而临之 ______
马鞭
2.【辞】
(1)旦辞爷娘去 ______
告别
(2)停数日,辞去 ______
告别
(3)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
言辞
(4)辞甚畅达 ______
文辞
3.【出】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
(2)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______
出现
(3)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
露出水面
生长于
(4)皆出酒食 ______
拿出
(5)水落而石出者 ____________
出现,显露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
在国外
(7)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
发出
4.【直】
(1)中通外直 ______________
笔直,不弯曲
(2)系向牛头充炭直 ______________
同“值”,价钱
(3)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___________
同“值”,价值
(4)随君直到夜郎西 ______
一直
5.【当】
(1)木兰当户织 ______
面对
(2)今当远离 ____
将
(3)当奖率三军 ____________
应该,应当
(4)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处、某时)
6.【得】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德”,感恩、感激
(2)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_
得到,获得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
能,可能
(4)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
得到,获得
(5)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
能,能够
(6)得之则生 ____________
得到,获得
(7)得志,与民由之 ______
实现
(8)得其船 ____________
得到,获得
(9)求而不得者也 ____________
得到,获得
(10)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
实现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
懂得,领会
7.【扶】
(1)出郭相扶将 ____________
搀扶,扶着
(2)便扶向路 ____________
沿着、顺着
8.【复】
(1)唧唧复唧唧 ____
又
(2)兴复汉室 ______
恢复
(3)而复问其妾曰 ____
又
(4)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
又
(6)不复出焉 ____
再
(7)复前行 ____
又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
再
9.【更】
(1)是日更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
还
(3)白头搔更短 ______
更加
(4)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
还
10.【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
看
(2)由此观之 ______
推断
(3)予观夫巴陵胜状 ____
看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
景象
(5)无从致书以观 ____
看
【第四组】
1.【可】
(1)可以调素琴 ______
可以
(2)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
大约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
可以
(4)不可知其源 ______
可以
2.【临】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__
临近,将要
(2)临溪而渔 ______
临近
(3)把酒临风 ______
迎着
(4)临表涕零 ______
面对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
居高面下
(6)执策而临之 ______
面对
3.【名】
(1)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出名,有名
(2)故虽有名马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出名,著名
(3)名之者谁 ______
命名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出名,著名
(5)卷卷有爷名 ______
名字
(6)赢得生前身后名 ______
名声
(7)其名为鲲 ______
名字
4.【能】
(1)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
才能,能力
(2)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
能够
(3)先帝称之曰能 ________
有才能
(4)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
能够
(5)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
能够
5.【清】
(1)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
清澈
(2)回清倒影 ______
清波
(3)香远益清 ______
清芬
(4)清荣峻茂 ______________
清澈(的水)
(5)水尤清冽 ______
清凉
(6)清流见底 ______
清澈
(7)以其境过清 ______
凄清
6.【求】
(1)寤寐求之 ______
追求
(2)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
要求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
探求
(4)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_______
(5)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
请求
(6)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
希求
请教
7.【色】
(1)草色入帘青 ______
颜色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
脸色
(3)五色交辉 ______
颜色
(4)言和而色夷 ______
脸色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______
颜色
(6)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
脸色
(7)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
神色
8.【上】
(1)苔痕上阶绿 ______
长到
(2)影布石上 ______
上面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
上面
(4)受上赏 ________
上等的
(5)上书谏寡人者 ____________
进献,送上
9.【是】
(1)斯是陋室 ________
判断词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此,这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此,这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此,这
指示代词,此,这
10.【市】
(1)东市买骏马 ______
集市
(2)百里奚举于市 ______
集市
(3)愿为市鞍马 ____
买
(4)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
集市
【第五组】
1.【属】
(1)属引凄异 ______
连接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
类
(3)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
同“嘱”,嘱托
(4)忠之属也 ____
类
2.【素】
(1)则素湍绿潭 ________
白色的
(2)可以调素琴 ____________
不加装饰的
3.【虽】
(1)虽乘奔御风 ______
即使
(2)故余虽愚 ______
虽然
(3)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
即使
(4)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
虽然
(5)故虽有名马 ______
虽然
(6)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
虽然
4.【遂】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
就,于是
(2)遂迷,不复得路 ____
竟
(3)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
就,于是
(4)遂逐齐师 __________
就,于是
(5)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
就,于是
5.【苦】
(1)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
使……痛苦
(2)兴,百姓苦 ______
受苦
6.【谓】
(1)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
叫作,称作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__
以为,认为
(3)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
叫作,称作
(4)其此之谓乎 ____
说
(5)太守自谓也 ______
命名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
说
(7)太守谓谁 ________
为,是
(8)窥镜,谓其妻曰 __________
对……说
7.【寻】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
寻找
(2)未果,寻病终 ____________
随即,不久
(3)飞来山上千寻塔 ______________
古代长度单位
(4)寻向所志 ______
寻找
8.【益】
(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
增加
(2)香远益清 ______
更加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
益处,好处
(4)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
更加
(5)至于斟酌损益 ____________
益处,好处
9.【引】
(1)属引凄异 ______
延长
(2)引喻失义 ______
称引
10.【喻】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
了解、明白
(2)引喻失义 ______
譬喻
【第六组】
1.【欲】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____________
想要,打算
(2)鱼,我所欲也 ______
喜爱
(3)夕日欲颓 ______
将要
(4)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
想要
(5)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
想要
(6)实是欲界之仙都 ______
欲望
(7)欲报之于陛下也 ______
想要
(8)复前行,欲穷其林 ______
想要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
想要
2.【形】
(1)而形貌昳丽 ______
身材
(2)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
形体,躯体
(3)山岳潜形 ______
形体
3.【备】
(1)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
详尽
(2)四时俱备 ____________
完备,齐备
(3)右备容臭 __________________
装备,这里指挂着
4.【朝】
(1)有时朝发白帝 ______
早晨
(2)皆朝于齐 ______
朝见
(3)余朝京师 ______
朝见
(4)朝服衣冠 ______
早晨
(5)于是入朝见威王 ______
朝廷
(6)朝晖夕阴 ______
早晨
(7)朝而往,暮而归 ______
早晨
5.【长】
(1)巴东三峡巫峡长 ____________
与“短”相对
(2)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
经常
(3)道阻且长 __________
远,辽阔
(4)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
推动,促进
6.【常】
(1)常有高猿长啸 ______
经常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
普通的
(3)千里马常有 ______
经常
7.【道】
(1)独行其道 ______
道路
(2)道阻且长 ______
道路
(3)妾妇之道也 ______
规则
(4)行道之人弗受 ______
道路
(5)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
学说,主张
(6)伐竹取道 ______
道路
(7)虽有至道 ______
道理
(8)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
方法
(9)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
说
(10)以咨诹善道 ______
方法
(11)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____
说
8.【动】
(1)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
使……受到震撼
(2)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
与“静”相对,活动
(3)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
与“静”相对,活动
9.【发】
(1)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_
兴起,指被任用
(2)有时朝发白帝 ____________
出发,启行
(3)野芳发而幽香 ______
开放
(4)老夫聊发少年狂 ____________
发出,抒发
(5)苍颜白发 ______
头发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
显露、流露
(7)黄发垂髫 ______
头发
10.【拂】
(1)参差披拂 ______
飘拂
(2)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
违背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
同“弼”,辅佐
【第七组】
1.【国】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
国家
(2)国破山河在 ______
国都
(3)则有去国怀乡 ______
国都
(4)夫大国,难测也 ______
国家
2.【过】
(1)人恒过 ________
犯错误
(2)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
过错,过失
(3)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__________
超过,胜过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______
(5)属国过居延 ______
经过
(6)以其境过清 ______
过分
过错,过失
(7)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
经过
3.【正】
(1)以顺为正者 ______
常法
(2)立天下之正位 ________
正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________
真正的
(4)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____________
恰好,正好
4.【或】
(1)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
或许、也许
(3)或遇其叱咄 ______
有时
5.【极】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
尽头
(2)南极潇湘 __________
至、到达
(3)此乐何极 ______
尽头
(4)初极狭,才通人 ______
非常
6.【间】
(1)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2)时时而间进 ____________
间或、偶然
(3)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4)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
间隔,隔开
(5)又何间焉 ______
参与
(6)其间千二百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7.【见】
(1)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
同“现”,显现
(2)见渔人,乃大惊 ______
看见
(3)曹刿请见 ______
接见
(4)清流见底 ______
看见
(5)于是入朝见威王 ____________
谒见,拜见
8.【论】
(1)无论魏晋 ____
说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
评定
(3)每与臣论此事 ______
谈论
9.【将】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
将要
(2)公将战 ______
将要
(3)出郭相扶将 ____________
扶持,扶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
将要
(5)晓雾将歇 ______
将要
10.【尽】
(1)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
完
(2)进尽忠言 ______
穷尽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
竭尽
(4)林尽水源 ____________
完,没有了
【第八组】
1.【美】
(1)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做名词,美好的素质
(2)芳草鲜美 ______
美好
(3)山川之美 ______
美丽
(4)林壑尤美 ______
美丽
(5)客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
认为……美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
美丽
2.【若】
(1)亦若是则已矣 ____
像
(2)仿佛若有光 ____
像
(3)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
如同,像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__________
如,比得上
(5)若无兴德之言 ______
假如
(6)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
如同,像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
假如
3.【通】
(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
通晓
(2)中通外直 ______
贯通
(3)初极狭,才通人 ____________
使……通过
(4)阡陌交通 ______
相通
(5)政通人和 __________
畅达,顺
(6)然则北通巫峡 __________
达,到达
4.【息】
(1)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
气息,这里指风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
叹息
5.【意】
(1)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
意思
(2)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
意趣,情趣
(3)略无慕艳意 ______
想法
6.【已】
(1)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
罢了
(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
罢了
(3)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
停止
(4)今南方已定 ______
已经
(5)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______________
完,这里指干
7.【作】
(1)设酒杀鸡作食 ____
做
(2)一鼓作气 ______
鼓起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
做
(5)其中往来种作 ______
劳作
(6)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
写
(7)作亭者谁 ______
建造
8.【足】
(1)食不饱,力不足 ______
充足
(2)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
值得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___________
足够,充足
(4)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
值得
(5)兵甲已足 ______
充足
(6)足肤皲裂而不知 ____
脚
9.【至】
(1)虽有至道 ________
最好的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
到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
到
(4)每至晴初霜旦 ____
到
(5)色愈恭,礼愈至 ______
周到
10.【远】
(1)忘路之远近 __________________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2)未能远谋 ______
长远
(3)有朋自远方来 __________________
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4)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
差距大,多
(5)亲贤臣,远小人 ______
疏远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
从远处
(7)俶尔远逝 ________
向远处
(8)今当远离 ________
向远处
【第九组】
1.【游】
(1)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
游玩的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
交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
游动
(4)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
游玩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
游玩的
2.【异】
(1)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
对……感到惊异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
不同
(3)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
与……不同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
不同
(5)使内外异法也 ______
不同
3.【许】
(1)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
表示约数
(2)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
答应
(3)从今若许闲乘月 ______
允许
4.【薄】
(1)薄暮冥冥 ______
迫近
(2)不宜妄自菲薄 ______________
轻视,看不起
5.【归】
(1)吾谁与归 ______
归依
(2)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
聚拢
(3)朝而往,暮而归 ______
返回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______
返回
6.【和】
(1)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
和煦
(2)言和而色夷 ______
谦和
(3)必能使行阵和睦 ______
和谐
(4)政通人和 ____________
和睦,融洽
(5)久而乃和 ____
暖
7.【及】
(1)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______________
等到……时候
(2)及郡下,诣太守 ____
到
(3)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
赶得上,比得上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___
和
8.【进】
(1)是进亦忧 ____________
在朝廷做官
(2)进尽忠言 ______
进献
(3)无可进者 ______
进谏
9.【居】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_____
处于
(2)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
安居
(3)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
居住
(4)不可久居 ______
停留
(5)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
住宅
10.【具】
(1)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
同“俱”,全、皆
(2)具答之 ______
详细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
详细
【第十组】
1.【绝】
(1)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
消失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
与人世隔绝的
(3)沿溯阻绝 ____
断
(4)往来而不绝者 ____
断
(5)会当凌绝顶 ________
极高的
(6)哀转久绝 ______
消失
(7)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
极高的
2.【开】
(1)连月不开 ____________
指天气放晴
(2)诚宜开张圣听 ______
扩大
(3)豁然开朗 ______
开阔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
散开
(5)开我东阁门 ______
打开
(6)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
开放
3.【空】
(1)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
消散
(2)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
使……缺乏
(3)空谷传响 ____________
空阔,广大
(4)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
在空中
(5)浊浪排空 ______
天空
(6)雪上空留马行处 ________
只,仅
(7)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
形容澄澈
(8)此地空余黄鹤楼 ________
只,仅
4.【明】
(1)越明年,政通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次,第二天(月、年)
(2)明日,徐公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次,第二天(月、年)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______
清明
(4)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
贤明
(5)明灭可见 ______
明亮
(6)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
明媚
(7)晦明变化者 ______
明亮
(8)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____
形容水的澄澈
5.【穷】
(1)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
形容词,穷尽
(2)欲穷其林 ________
动词,尽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
穷困
6.【胜】
(1)予观夫巴陵胜状 ______
美好
(2)射者中,弈者胜 ______
胜利
7.【阴】
(1)朝晖夕阴 ________________
阴天,没有阳光
(2)阴风怒号 ________
阴冷的
(3)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
树荫
(4)树林阴翳 ____________
阴影,树荫
8.【闻】
(1)渐闻水声潺潺 ______
听到
(2)陶后鲜有闻 ______
听说
(3)村中闻有此人 ______
听说
(4)鸡犬相闻 ______
听到
(5)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
见识,见闻
(6)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___
使……听到
(7)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
闻名
9.【兴】
(1)百废具兴 ______
兴办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
兴盛
(3)若无兴德之言 ______
发扬
10.【鲜】
(1)陶后鲜有闻 ____
少
(2)芳草鲜美 ______
新鲜
(3)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
新鲜
【第十一组】
1.【修】
(1)邹忌修八尺有余 ________________
长,这里指身高
(2)乃重修岳阳楼 ____________
修建,修葺
2.【遗】
(1)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
遗留
(2)深追先帝遗诏 ______
遗留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
给予
(4)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____________
给予,赠送
3.【望】
(1)先达德隆望尊 ______
名望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
向远处看
(3)潭西南而望 __________
向远处看
(4)登轼而望之 __________
向远处看
4.【伐】
(1)十年春,齐师伐我 ______
征伐
(2)伐薪烧炭南山中 ______
砍伐
(3)伐竹取道 ______
砍伐
5.【寓】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______
寄居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
寄托
6.【再】
(1)主人日再食 ______
两次
(2)一鼓作气,再而衰 ________
第二次
7.【效】
(1)恐托付不效 ______
效果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_______
功效
8.【奉】
(1)妻妾之奉 ______
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
接受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
供给
9.【孰】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谁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______________
同“熟”,仔细
10.【士】
(1)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______
将士
(2)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
狱官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
贤士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______
隐士
【第十二组】
1.【顾】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________
探望、拜访
(2)拔剑四顾心茫然 ____
看
2.【生】
(1)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
学生
(2)生,亦我所欲也 ______
生命
(3)绝 多生怪柏 ______
生长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
生存
3.【阙】
(1)必能裨补阙漏 ______
缺失
(2)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缺”,空隙、缺口
(3)不知天上宫阙 ______
宫殿
4.【屈】
(1)猥自枉屈 ______
委屈
(2)手指不可屈伸 ______
弯曲
(3)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
使……屈服
5.【加】
(1)弗敢加也 ____________
虚夸,夸大
(2)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
益处
6.【请】
(1)曹刿请见 ______
请求
(2)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
请教
(3)则又请焉 ______
请教
(4)战则请从 ______
请求
7.【良】
(1)此皆良实 ______
忠良
(2)良多趣味 ________
甚,很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
好的
8.【举】
(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______
推举
(2)九万里风鹏正举 ______
高飞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_
选拔、任用
9.【患】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
动词,忧虑,担忧
(2)无冻馁之患矣 _______________
名词,忧虑,担忧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
祸患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
祸患
(5)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
祸患,灾难
10.【称】
(1)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
著称
(2)流辈甚称其贤 ______
称赞
(3)先帝称之曰能 ______
称赞
(4)手把文书口称敕 __________
声称,说
二 重点虚词
&2& 虚词释义是安徽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编者整理了13个古诗文重点虚词,并给出相应虚词对应的样板文,帮助考生掌握其常见用法和意义。
一、而 (虚词样板文:《〈论语〉十二章》)
(1) 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2)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3)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4)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5)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题组1
(3)不义而富且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5)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2)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题组2
(1)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3)呼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5)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题组3
(3)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5)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
(1)临溪而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题组4
二、何 (虚词样板文:《陋室铭》)
(1)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什么
(2)何夜无月 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哪一个
(3)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何故,为什么
(4)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怎么
(5)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什么
(6)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何故,为什么
题组1
(3)何似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怎么
(4)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什么
(5)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什么
(6)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何处,哪里
(1)长夜沾湿何由彻 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怎么
(2)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
副词,多么
题组2
三、之 (虚词样板文:《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 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相当于“的”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标志宾语前置,不译
(5)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徐公
题组1
(1)为宫室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相当于“的”
(2)往送之门 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往,到……去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4)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胳膊
(5)马之千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标志定语后置,不译
题组2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相当于“的”
(4)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公与之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曹刿
(1)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桃花林的景色
题组3
(1)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代词,指“是心”
(2)其此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标志宾语前置,不译
(3)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相当于“的”
题组4
四、于 (虚词样板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
介词,在
(2)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_
介词,到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____
介词,从(向)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__________
介词,在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_____
介词,对,对于
题组1
(3)征于色 __________
介词,在
(4)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
介词,对,对于
(5)皆朝于齐 __________
介词,到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
介词,给
(2)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题组2
(1)多会于此 __________
介词,在
(2)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3)至于斟酌损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至”连用,表示承前另提一个话题,至于
(4)欲报之于陛下也 __________
介词,给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______
介词,到
题组3
(3)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
介词,在
(4)至于负者歌于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至”连用,表示承前另提一个话题,至于
(5)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
介词,从,自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2)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
介词,在
题组4
五、虽 (虚词样板文:《马说》)
(1)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即使
(2)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
(3)故余虽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
题组1
(2)故虽有名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
(3)虽欲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即使
(1)虽有嘉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2
连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
六、其 (虚词样板文:《马说》)
题组1(1) 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大鹏
(3)流辈甚称其贤 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马生的
(4)其名为鲲 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它的
(5)谓其妻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他(邹忌)的
(3)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他们(众宾客)的
(4)人不堪其忧 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那种
(5)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表示反诘。岂,难道
题组2(1)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2)其喜洋洋者矣 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那
题组3(1) 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大鹏的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______________
代词,指渔人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种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千里马
(5)其此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题组4(1) 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他们的
(3)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小石潭的
(4)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
代词,指他的
(5)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千里马的
七、以 (虚词样板文:《曹刿论战》)
题组1(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
介词,拿,用
(2)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用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3)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
介词,因为
(4)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按照,依照
(5)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
介词,依靠
(6)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3)以衾拥覆 ______________
介词,拿,用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
介词,把
(5)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结果,有“因而”的意思
(6)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______
介词,拿,用
题组2(1)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2)咨臣以当世之事 ______________
介词,拿,用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
介词,把
(4)不以物喜 ____________
介词,因为
(5)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按照,依照
(6)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和时间
题组3(1) 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
介词,依靠
(2)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按照,依照
(3)必以分人 __________
介词,把
(4)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
动词,认为
(5)以彰其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__________
介词,把
题组4(1)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2)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用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
八、为 (虚词样板文:《鱼我所欲也》)
题组1(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
介词,对,向
(2)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
动词,做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由于,为了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叫作,称为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
介词,被
(3)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
介词,对,向
(4)全石以为底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当作,作为
(5)其名为鲲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叫作,称为
题组2(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担任,充当
(2)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
介词,替,给
题组3(1)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__________
动词,做
(2)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当作,作为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__________
动词,做
(4)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担任,充当
(5)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
动词,做
(3)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担任,充当
(4)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_________
动词,做
(5)化而为鸟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变为,变作
题组4(1)俱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2)酿泉为酒 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变为,变作
九、者 (虚词样板文:《记承天寺夜游》)
题组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2)马之千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标志定语后置,不译
(3)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方法”
(3)南冥者,天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4)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事情”
题组2(1)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题组3(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2)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事情”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4)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3)隶从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4)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题组4(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标志定语后置,不译
十、然 (虚词样板文:《醉翁亭记》)
题组1(1) 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2)然则天下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与“则”连用,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3)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4)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样
(4)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
题组2(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
题组3(1) 独怆然而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样
(3)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4)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与“则”连用,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4)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题组4(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2)然后能自反也 ________________
指示代词,这样
(3)颓然乎其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十一、乃 (虚词样板文:《桃花源记》)
题组1(1) 见渔人,乃大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
(2)乃不知有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竟然,居然
(3)乃重修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
题组2(1) 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
(2)乃入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
(3)乃下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
(4)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表示两事顺承,才
十二、所 (虚词样板文:《小石潭记》)
题组1(1) 仿佛梦魂归帝所 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处所,地方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
(3)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事物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事物
(5)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事物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以”连用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的原因”
题组2(1) 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宜,适当的处所或位置
(2)不知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事物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以”连用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用来”
(4)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以”连用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用(这些)来”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事物
十三、与 (虚词样板文:《鱼我所欲也》)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______________
连词,和,同
(4)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
介词,和
(5)每与臣论此事 __________
介词,和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
语助词,同“欤”
(7)与之论辨 __________
介词,和
题组1(1)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
介词,和
(2)吾谁与归 __________
介词,和
(3)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
连词,和,同
(4)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
动词,给予
(5)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
介词,和
(6)天与云与山与水 ______________
连词,和,同
(7)公与之乘 __________
介词,和
题组2(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
介词,和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02
文言断句
&1& 2023年安徽中考文言文阅读首次考查了文言断句这一考点,本部分重点讲解了文言断句的3种技巧,并整合了2023年全国其他地市有关该考点的试题。
技巧1 借助名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地名、官职名等。一般来说,若名词做主语,其前可断句;若名词做宾语,其后可断句。因此,找到句子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不难断句了。
例1 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断句。(用“/”标三处)
【思路分析】 “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为主语,“歌于途”“休于树”“呼”“应”分别是对其行为举止的描写。由此可知,“行者”前应断开;“前者”前应断开,“后者”前也应断开。故答案为: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技巧2 根据虚词断句
在给文言文语句断句时,虚词是非常重要的标志。一般来说,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等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作为句尾语气词,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是故”“则”“然则”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2 给“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断句。(用“/”标一处)
【思路分析】 “安”为疑问代词,表示反问,在它前面应该断开,故答案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技巧3 根据句式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解题时,可以利用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特点进行断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3 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断句。(用“/”标一处)
【思路分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式相同,应断开。故答案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题组1】
1.[2023广东] 太 宗 并 嘉 纳 之 二 人 各 赐 帛 五 百 匹 黄 金 一 斤 以 励 承 乾 之 意。(限断三处)
[答案] 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译文】 太宗一并嘉许采纳了两人的做法,分别赏赐这两位大臣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此来激励承乾。
2.[2023新疆] 瓣 深 红 如 丹 砂 心 则 浓 绿 如鹦 鹉 映 日 灼 灼 有 光。(限断两处)
[答案] 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灼灼有光。
【译文】 花瓣深红像朱砂,花心则浓绿像鹦鹉,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3.[2023长沙] 天 雨 雪 武 卧 啮 雪 与 旃 毛 并 咽 之 数 日 不 死。(限断两处)
[答案]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译文】 天降大雪,苏武就卧在地上,把雪团与旃毛一起吞进肚中,好多天都没饿死。
4.[2023连云港] 加 功 槌 洗 洗 去 粗 壳 与 青 皮 是 名 杀 青。(限断两处)
[答案]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译文】 用木棒敲打来洗,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一步骤就叫作“杀青”。
5.[2023扬州] 移 时 又 白 之 震 愈 怒 拂 衣 起。(限断两处)
[答案] 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
【译文】 过了一会儿再次向他禀报,吕震更加恼怒,拂衣而起。
【题组2】
1.[2023金华] 此 人 人 知 之 者 尚 少 子 可 为 称 扬 其 名。(限断两处)
[答案] 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
【译文】 这个人,了解他的人还不多,你可以给他宣扬一下。
2.[2023宜昌] 秋 气 高 爽 云 弄 巧 而 霞 吐 彩 雾 含 风 而 露 生 凉。(限断两处)
[答案] 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
【译文】 秋天气候凉爽宜人,云朵在天空中幻化出各种形状,烟霞散发出各色的光芒,雾气裹着秋风,露水生出凉意。
3.[2023恩施州] 今 东 西 虽 为 一 家 而 关 羽 实 虎 熊 也 计 安 可 不 豫 定?(限断两处)
[答案]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译文】 如今东吴、西蜀虽然是一家,但关羽的确是像虎熊一样的人物,谋略怎能不预先确定呢?
4.[2023济南] 又 立 社 学 数 百 葺 孔 子 庙 堂 教 化 兴 起。(限断两处)
[答案] 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
【译文】 又设立几百个学堂,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
5.[2023长春] 人 之 于 言 也 亦 然 有 不 得 已 者 而 后 言 其 歌 也 有 思 其 哭 也 有 怀。(限断三处)
[答案]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译文】 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
03
句子翻译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助词、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翻译时一般要译出“是”或“不是”。如“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应翻译为: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句子翻译综合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的把握。若想轻松应对文言翻译类试题,考生还需对文言句式有一定的把握。
(2)用副词(如“则”“即”“皆”“非”等)加强判断的语气。翻译时应把副词的基本义翻译出来,并补上判断词“是”。如“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应翻译为: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3)用“是”“为”“乃”等判断动词表示判断。如“其名为鲲”(《北冥有鱼》),应翻译为:它的名字叫作鲲。
二、倒装句
在一定条件下,文言语句中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说的倒装句。翻译时,一般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进行调整。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1)宾语前置句。即句中的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翻译时,应调整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2)主谓倒装句。即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主语之前,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善哉乎鼓琴”(《伯牙鼓琴》)。翻译时,应调整为“鼓琴善哉乎”。
(3)定语后置句。即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马之千里者”(《马说》)中,“千里”为定语,置于中心语“马”之后,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千里马”。
(4)状语后置句。即将状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以突出中心语。如“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中,“以文”为状语,置于中心语“述”之后,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醒能以文述者”。
三、省略句
常见的省略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或定语等。翻译此类句子时,需分析上下文,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然后再翻译。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翻译时,应补充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四、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的句子,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受事者,而不是施事者。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可以分为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中一般有“为……所……”“为”“……为所……”“于”“见……于……”等标志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破坏”。
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就是常说的语意被动。“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发”“举”都是“被任用”的意思。
对接教材
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方法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一、判断句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4.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人才叫作大丈夫。
5.南冥者,天池也。(《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6.《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8.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9.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10.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这是醉翁亭。
11.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味野菜,错杂地陈列在前面,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1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3.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是我所喜爱的。
1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1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1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
17.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二、倒装句
1.何陋之有?(《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___
有什么简陋的呢?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8.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9.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能在奴仆手中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1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1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忧虑。
14.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1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1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18.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19.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
20.何以战?(《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凭借什么作战?
2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可接受下等奖赏。
2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能在诸侯中有名望。
23.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帝)询问我对当代大事的看法。
2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急患难期间接受任命。
2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临终前,(先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功效托付给我。
三、省略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生气,(我)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我只喜爱莲——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6.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中人)一见到渔人,就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中人)都感叹惋惜起来。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桃花源中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桃花源)外面的人说啊。”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6.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1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
1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担忧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和我)交往。
20.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可以享受。
2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丝毫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2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2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
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5.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2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四、重点句式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不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
章》)[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替人谋划事情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吗?跟朋友交往没有(讲)诚信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并提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或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并提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互文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凄寒肃杀,时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拉长声音啼叫。
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
的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其……
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要和普通的马同样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互文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
也。(《醉翁亭记》)[并提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1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胜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手段)不用呢?
13.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1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1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所以”的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应尽的职责啊。
04
课内文言文勾连
主题1 写景抒情
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三峡》《答谢中书书》
核心点1 景与情
山水 景色 《岳阳楼记》:洞庭大观[水波壮阔(空间)、朝晖夕阴(时
间)];洞庭风雨(阴冷、萧条);洞庭春晴(春风和畅、景色明
丽)。
《醉翁亭记》:亭之环境;山间朝暮变化;山间四时变化。
《桃花源记》: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
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
《小石潭记》:潭之地理位置;潭中景物(潭水清澈、游鱼活
泼);潭之来源(溪流曲折蜿蜒、溪岸交错不齐)。
山水 景色 《湖心亭看雪》:西湖雪景[全景(天、云、山、水,上下一
白)、特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记承天寺夜游》:院中月光空明澄澈、竹柏之影清丽淡雅。
《三峡》: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夏季),水流和缓、潭清水碧(春冬)];秋季万物萧条、凄清
肃杀。
《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仰视);清流见底(俯视);两岸石
壁、青林翠竹(平视);晓雾将歇时猿鸟鸣,夕日欲颓时沉鳞跃。
续表
作者 情感 乐 《岳阳楼记》: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
旷达情怀。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不同于众人的闲情逸趣和遗世独
立的高洁情怀。
续表
作者 情感 乐 《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等心境。
《三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
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悲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凄苦之情。
《湖心亭看雪》: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悲。
《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心境。
续表
核心点2 写景手法
移步 换景 《小石潭记》:小丘→篁竹→水声→小潭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
定点 观察 《小石潭记》:立足小石潭,对小石潭及周边景物进行描绘。
《桃花源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对土地、屋舍、良田、美池、
桑竹、阡陌、村中人的细致观察。
《湖心亭看雪》:对西湖雪景的观察[全景(天、云、山、水,上
下一白);特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记承天寺夜游》:对月下庭中景物的观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游踪 《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观赏潭中、潭边景物→远望小石潭源
头→坐潭上
《桃花源记》: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
源
白描 《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都是以白描手法写意传神。
续表
表达 方式 《岳阳楼记》:散句记叙(交代写作目的、背景)+骈句描写(洞
庭湖全景、雨景、晴景)+抒情(登楼之感,触景抒情)+议论
(古仁人之心、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议论抒情中表达情感。
《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及所在琅琊山之景)+议论(山水之
乐)+记叙(滁人同游、宴饮、归去)+议论(禽鸟、游人、太守
之乐),在记叙与议论中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记叙(交代缘由)+描写(月光澄澈)+在议
论中抒情(“闲人”之叹表露情感)。
《答谢中书书》:描写(山川之美)+议论、抒情(表达自己沉醉
山水的愉悦与闲适)。
续表
动静 描写 《岳阳楼记》:“静影沉璧”的“静”突出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的
“跃”给人灵动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出洞庭湖夜晚宁静又不乏生动
的画面。
《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相结合。
《三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态,“回清倒影”是静态,动
静相映成趣。
《答谢中书书》:高峰、石壁、青林翠竹等是静态,清流、猿鸟
鸣、沉鳞跃等是动态,勾勒出动静相衬之美。
续表
动静 描写 《湖心亭看雪》: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
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极写大雪形成的“艺术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
则表现了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
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续表
正侧 面描 写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正面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既正面
写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写出水的清澈。
《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
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
《三峡》: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的连绵不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写山的高峻挺拔。写水,“夏水襄
陵,沿溯阻绝”正面写水势之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通过
夸张手法侧面表现江水一泻千里之势。
续表
正侧 面描 写 《记承天寺夜游》:“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
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烘托出月光的澄澈,二者
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续表
主题2 治国理政
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马说》
核心点1 君臣形象
君 《曹刿论战》:鲁庄公政治上见识浅薄,军事上急躁、冒进;但能
够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善于纳谏,行动果敢;详细制定奖赏
制度,做事条理分明;是一位有魄力、贤明且治国有方的君主。
《出师表》:先主刘备胸怀宽广;求贤若渴,能礼贤下士、虚心求
教;能做到亲贤远佞。
《马说》:统治者(以食马者为喻)埋没、摧残人才,不能知人善
任。
臣 《曹刿论战》:曹刿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政治上有远见卓识;有卓
越的军事才能。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保持头脑清醒,不被逢迎之语迷惑;善
于思考,实事求是,从日常小事推及国家大事,可见其勤于政事;
设喻类比,委婉劝谏,可见他善于辞令,足智多谋。
《出师表》: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耿耿;为了蜀国基业,深谋远
虑、尽职尽责,谆谆劝谏、不辞辛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续表
核心点2 为政理念
为官 意愿 《岳阳楼记》:范仲淹怀有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
《醉翁亭记》:欧阳修希望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能与民同乐。
国家 强盛 条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内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
士,在国外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隐患,要能做到“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治国 主张 《曹刿论战》:曹刿主张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要能抓住有利战
机。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主张君主要能做到广开言路,不受蒙
蔽。
《出师表》:诸葛亮主张君主要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
《马说》:统治者要能识别人才、重视人才。
续表
主题3 贬谪避隐
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陋室铭》《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桃花源记》
贬谪心 境 悲伤 《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表达出贬谪的悲凉。
《小石潭记》:表达被贬官后的孤寂凄苦之情。
贬谪心 境 旷达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以“闲人”自居的旷达乐观。
《岳阳楼记》: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醉翁亭记》:表达虽遭贬谪,但仍能寄情山水、随遇而
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陋室铭》:极力说明“陋室不陋”,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续表
避隐心 境 《答谢中书书》:面对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表达寄情山
水、淡泊名利的志趣,与古今贤者比肩的自得之意,对世人不能
领略山水之美的惋惜。
《湖心亭看雪》:遗世独立的高洁志趣以及淡淡的故国之思。
《桃花源记》: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批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续表
主题4 讽喻劝勉
篇目:《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
核心点1 劝谏
劝谏 内容 《曹刿论战》:曹刿劝谏鲁庄公要取信于民,臣子劝谏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劝谏齐威王要广开言路,臣子劝谏君
主。
《出师表》: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
分明、亲贤远佞(最重要的建议),以臣子和长辈的身份劝谏君
主。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劝勉后辈马生等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加
勤奋、刻苦地学习,以长辈身份劝勉后辈。
劝谏 方式 《曹刿论战》:直谏,“以理服人”,更有说服力。曹刿通过与鲁庄
公论“何以战”,传达出“取信于民”的政治理念;通过向鲁庄公阐述
取胜原因,传达出“作战必须抓准时机”的思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类比设喻/以小见大”,增强说服力。
邹忌并未直接劝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
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
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续表
劝谏 方式 《出师表》:上表直谏,“以情动人”,更易打动人。诸葛亮回顾先
帝的殊遇之恩,恳切劝勉后主“察纳雅言”,谆谆告诫他要知人善
用,激励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送东阳马生序》:赠序,“现身说法”,增强可信度。追述自己年
轻时求书之难、求师之难、求学之难的经历,但却不嗟叹贫穷,而
是以读书为乐,由此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续表
劝谏 过程 《曹刿论战》:请见→论战→参战→释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美→进谏→纳谏。
《出师表》:提建议→表忠心(追述往事)→明责任。
《送东阳马生序》:追忆自己的求学态度(勤)→追忆自己的求学
经历(艰)→现在太学生的求学条件(优越)→勉励马生勤奋学
习。
续表
劝谏 结果 《曹刿论战》:鲁庄公虚心纳谏,战前诚恳地听取曹刿的意见,战
时认真地接受曹刿的意见,战后虚心地请教取胜的原因,最终以弱
胜强,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虚心纳谏,听了邹忌的劝谏后,说
“善”(语言上)并马上“下令”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赏赐进谏
者(行动上),最终“战胜于朝廷”。
续表
核心点2 写作特点
对比 《曹刿论战》:曹刿与“乡人”对比,突出曹刿的责任感和爱国热
忱;曹刿与鲁庄公对比,以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
持重。
《出师表》: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对比,突出“亲贤远佞”的重要
性。
对比 《送东阳马生序》:①反比。如“乡之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