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滨、鸥”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本课写法,从中心句出发,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2.从中心句出发,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你们正在开展“跟着课文去旅行”的活动。我很想知道,你们跟着第六单元的课文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学生回答:天门山、西湖、小兴安岭、西沙群岛)
我们做个抢答的小游戏,我这儿出现了一张中国地图,看看你们去过的地方在哪个省?可以翻开课本,看看提示(出示中国地图,结合《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抢答地名)
看来,你们跟着课文去旅行收获非常大,今天,陆老师继续带着你们跟着课本去旅行,好吗?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海滨小城”,你知道海滨小城在哪儿?看看广东省在哪个地方?
一、美景我寻找
1. 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要去广东省的海滨小城游一游。
2. 学习“滨”。
(1)指导读准“滨”
(2)理解字意。它是“三点水”猜猜这个字跟什么有关?我们杭州就有一个带“滨”的地名。湖滨靠近的是哪个湖?海滨小城靠近的是——海。
3.创设情境。既然是跟着课本去旅行,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海滨小城二日游的安排”。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海滨小城二日游安排:
第一日:小城漫步。穿行于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感受小城的美丽整洁。
第二日:海滨畅玩。赏碧海蓝天,迎海上日出,沙滩捡贝壳,分享渔船丰收的喜悦。
4.初读课文。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旅行指南送给大家,就是我们的课文。现在陆老师请大家对照二日游的安排,看看第一天的安排,我们要读旅行指南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第二天的旅行安排又要读哪几个自然段?
5.自主读文,指名梳理。(第一天的安排读4—6;第二天的安排我们要读1—3段)
二、美景我感受
1. 找关键语句。想想这4—6段分别介绍了小城什么特点?
2. 指名交流,巩固“抓关键句概括”的方法。
(1)庭院里树很多。
(2)小城的公园更美。
(3)小城的街道也美。
3. 过渡。我们跟着跟着关键句,跟着这三段话去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去玩玩。(板贴:庭院、公园、街道)
4. 品悟第四段,多角度感受。
(1)师生合作读。
(2)再读第四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树真的很多,把关键的地方圈出来。
(3)分享交流。
①感受树多。
找关键词——“许多”,说明树的数量多;
“有……还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列举了四种树的名称,说明树的种类多。这些树估计你们都没看到过,在咱们浙江比较少有。出示图片,认一认。
学习“亚”,理解“亚热带”。“亚”字我们并不陌生,运动会的时候有冠军,比冠军稍微弱一点的就是亚军。那你知道什么是亚热带吗?看图理解,越靠近赤道越热,亚热带是第二热的地方。
浙江省和广东省都在亚热带,这是今天两个地方的气温,我们发现虽然都在亚热带,但是气温不同,所以植物种类也不同。
拓展其他亚热带树木:红豆杉、马尾松、榕树。
感情朗读。小朋友们,我们经常要出去旅行,旅行的意义就是要去见识那些我们很少看到的人、事、物,今天我们大开眼界了吧!再来读一读。
②感受桉树叶香味浓。
为什么“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是树多?是的,如果树少的话就闻不到了,现在香味可不是一点点,而是很浓。原来从香味当中也可以判断出树很多。
链接生活,拓展语用。其实,在我们杭城也会有这样的感受。金秋十月,桂花开了,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用香味表示树多吗?
营造氛围,指导感情朗读。陆老师空运过来了桉树叶子,闻一闻,现在不太香了,陆老师还带来一瓶桉树精油,喷一点闻闻。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现在,满街满院都飘着桉树的香味,谁能读好这段话,自己先练习一下。
③结合重点词,体会凤凰花多、美。
找关键词:“热闹”“一片片红云”“笼罩”,体会花多。
理解重点词意思。“笼罩”是什么意思?凤凰花把整个海滨小城给罩住了,好像其他树都看不到了,一眼望去都是凤凰树,实在太鲜艳了,太夺目了!你们想看看吗?(出示相关图片)。
联系旧知,感情朗读。其实,这样的凤凰花,我们并不陌生。在《难忘的泼水节》中,人们把凤凰花瓣撒在地上,好像铺上了。如果我们真的有机会到海滨小城去,当凤凰花瓣落下来后,路上就像铺上了厚厚的地毯,太美了!咱们再来读读看!
以录促读。我们在欣赏凤凰树的时候,我发现在街角有个朗读亭,我们到朗读亭里,把这段话录下来,好不好?
自由练习,现场录制,欣赏,自评。
三、美景我推荐
(1)过渡。接下去,我们去公园、街道去走走。
(2)合作学习。
小城的公园或街道美在哪儿呢?
读一读:旅行指南第5或6段。
找一找:将关键句写在词卡上。
练一练:读出“美”的感受。
(3)交流。
①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游览公园,我还发现了两个关键词。为什么“绿绒大伞”就很美?增添了公园美丽的风光。
②补充榕树文字、图片资料,感受榕树茂密。陆老师把这把“绿绒大伞”请过来了,“绿绒大伞”大到什么程度?
③理解“密不透风”。“密不透风”就是一片树叶就叠在另一片树叶的上面,没有一点儿空隙。如果你就在这把大伞下,外面是阳光高照,阳光一点都晒不进来,外面挂着狂风,里面一点风都吹不进来。如果你在这把大伞下,想做点什么?
④想想画面,感情朗读。
过渡: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美的画卷。还有一个组研究了街道。表扬你们组,与众不同!
①感受街道的美。为什么找“咯吱咯吱”?美在哪儿?这个街道和我们杭城完全不一样,居然还铺着一层细细的沙子,踩上去太有趣了。
②师生合作演读。陆老师来读“咯吱咯吱”,按我的节奏踩一踩。感觉怎么样?有机会你们到这座海滨小城,到铺满沙子的街道上“咯吱咯吱”地走一走。
四、朋友圈我来发
1.今天一日游结束了,回去请你们选择一张图片,选择旅行指南中最能体现这张照片场景的一句话,抄一抄,发一个朋友圈,把字写漂亮,才有人点赞。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照片上的美景,与朋友分享。
五、活动设计:“优秀小导游”
四人小组合作,从“庭院、公园、街道”任选一处你喜欢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写一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__________,欢迎你们来到海滨小城,这座小城是又_____又_____。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小城的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