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课程标准】
1.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差异和大气运动差异,认知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类型。
综合思维: 能联系实际观察海陆风等现象,并会用相关知识解释。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海陆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激发探究热情。
【链接初中】
气压(大气压强):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等压线:同一水平上各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线。
等压面:是空间上气压相等的点连成的面。
影响气压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密度(密度越大,气压越大)、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自主学习】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 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大气运动有 和 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 或 之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 。
3.形成过程
(1) 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 。
(2) B、F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
(3)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 流向 。
【思考】
1、将A、B、C、D气压大小进行排序
2、A、B两地天气状况如何?
3、 造成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一样吗?气流是否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合作探究】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海陆风:
2023年暑假,我们班的王同学和妈妈到威海去旅游,发现当地的风向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了下图。但是该同学比较困扰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帮助王同学将图补充完成,分别画出白天、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并说明理由。
2、影视片常有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头发或者裙子向后飘逸的镜头。王同学也想给妈妈拍这种向后飘逸的照片,理论上应选择在什么时段,怎么站才能拍的最美?
3、王同学发现威海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那么请同学们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链接高考】
(2021年全国卷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气温高 B. 蒸发(腾)强 C. 降水量大 D. 绿地面积大
【课后作业】
读热力环流图,回答1~2题。
1.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B.④处昼夜温差小
C.②处为气温最低
D.③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5.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地,空气_________;冷却的是____地,空气__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C
D'
E
F
B
A
A
A
B
A
夜晚
白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