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比大小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辨别符号
教学用具:
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挑、2根香蕉;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二、探究新知,比较大小
1、师问:图上有几只猴子?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那种水果少?
2、引导学生在黑板上摆出象形统计图。教师在象形图下写出数字
3、师问: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
(1)教学“=”(猴和桃比)。
师说:小猴可喜欢吃桃啦,他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摆出图片
指名回答
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请学生观察“>”,可告诉学生“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开口总是对着大数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请学生齐读三道算式,并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4、(1)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三、作业:完成练习二第1—6题
四、开放练习:
这里有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板书设计:
比 大 小
主题图
3=3 3<4 3>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