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08:3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导入新课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温故知新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可概括为: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空有报国志,无奈客京华
背景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题解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者,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春雨初霁临安
活动一:初步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听名家诵读,初步把握情感。
3.学生展示诵读。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朗诵诗歌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品读文本:首联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是否合乎情理?
“客”字,七分在官场失意,三分在羁旅愁思。
“骑马”二字更显官小位卑。
似乎不合乎情理,对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但联系背景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不得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首联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居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
首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品读文本:颔联
一夜——暗示诗人一夜未曾入睡。
深巷——达官贵人多居深巷,忘却亡国之危。
卖杏花——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
虚实结合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
  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
  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
  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
——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雨: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①抒发了自己的郁闷与惆怅。“一夜”意为“整夜”。 诗人在“小楼” 整夜“听春雨”,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含蓄深蕴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②表达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落寞情怀。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景中含情思:乐景抒哀情
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品读文本:颈联
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闲适恬静”
国家多事之秋——自己作书品茶消磨时光
无聊
无奈
①人生失意,志不得申的惆怅。
②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可见他和“京华”气氛多么格格不入,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
颈联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用典和细节描写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暗用了张芝的典故。张芝擅长草书,但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很少写。借以表明自己客居京华,闲极无聊,以草书消遣。 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茶,用日常细节含蓄表达诗人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愤懑之情。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品读文本:尾联
用典。素衣,白衣。这句化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意思是“不久即可回家,不必慨叹京城官场中的风气会污染了自已。”
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分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叹”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真是绝妙的章法。
诗人的情感
(1)世态炎凉的感慨,对官场的厌倦。
(2)国家多事的忧虑。
(3)不被重用的无聊与无奈
(4)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
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
主旨
《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乐景写哀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对明艳春光的描绘以及无聊的生活的叙述,表现出诗人心中蕴含的无限愁绪。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时,诗人却只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这与诗人心中的壮志形成了明显反差,因此全诗充满结肠难解的郁郁愁情,表达了诗人的牢骚与感伤。
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序》)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名家点评
情景默写
1.《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眼是“ ,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认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情景默写
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 , ”。
短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