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01(A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01(A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08:42: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累赘(zhui)   菌子(jùn)    驿路(yì) 简陋(lòu) 
B.竹篾(miè) 喷香(pèn) 监督(jiān) 冗长(rǒng)
C.修葺(qì) 撵走(niǎn) 草率(shuài) 慎重(shèn)
D.妥帖(tiě) 德馨(xīn) 亵玩(xiè) 陡峭(qiào)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寨 陡俏 案椟 颠沛流离
B.简陋 循环 撵走 悔人不倦
C.迷茫 监督 竹蔑 如释重负
D.排解 恳切 累赘 任重道远
(2023·湖南师大附中期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出于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我准备不直接动笔修改其文章,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B.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C.热搜可以是衡量作品口碑与热度的指标,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地让热搜来指导创作。
D.在今年的毕业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高兴异常,都沉浸在天伦之乐中。
(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期末)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则是北宋哲学家。
C.《最苦与最乐》中提到的《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2023·贵州省贵阳市三联教育集团期末)5.名著阅读(5分)
(1)以下《海底两万里》的情节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为保证潜艇上人们的呼吸,人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利用抽气机,把空气送入特殊的密封室。
B.遇到章鱼的触须缠绕潜艇的推动器,他们勇敢的下船和章鱼进行搏斗,牺牲一名船员,但最后取得胜利。
C.为摆脱南极冰山之困,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用沸水防止海水结冰,不断轮流带氧气罩外出掘冰。
D.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他们把遭受重病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海底洞穴里。
(2)尼摩船长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请概括书中的一个相关情节,谈谈船长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3分)
(202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期末)6.综合性学习(9分)
(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质。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孝顺”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C.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鲁迅)
D.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2)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根据画面的内容拟写一则简洁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3)下面是校刊编辑部的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几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3分)
征稿启事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讲述身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真情故事,本刊特举办以“大爱有‘行’,孝心无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0日。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校刊编辑部
①征稿启事的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征稿启事的内容上有一处疏漏,请提出修改意见。
(4)“端午节”这一天,班委会提议大家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在敬老院里,你见到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爷爷。问他的年龄时,他却笑而不答,随手写下了一个“白”字。你猜猜看这位爷爷今年有多大年龄?(2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2023·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12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有仙则名   (2)妻子不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9.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的主人的朋友评价“ ”。
10.【甲】文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乙】文写自己的“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趣?(4分)
(2022·安徽滁州来安县期末)(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①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②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④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⑤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⑥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⑦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⑧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⑨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⑩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1. 选文第③段写“我”的梦境有什么用意?(3分)
12. 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蕴意。(3分)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13. 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4. 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5. 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202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京剧大师梅兰芳
①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她”的手一抹一挑,尽显妖娆。“她”却是一个风骨卓然的男子汉——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
②在最初拜师学艺的时候,师父说梅兰芳没有天资,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认为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所以不肯收留。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梅兰芳并没有为此灰心丧气,师父的话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于是,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
③1930年,梅兰芳开始出国巡演,在西方戏剧界掀起了一股“梅旋风”。行前,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美服道化,梅兰芳专门做了手绘图谱。这本图谱包含了京剧的服饰、脸谱、切末、乐器、戏楼、舞蹈造型等内容,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作注解说明,共有1987幅绘画。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工尺谱,梅兰芳还请民乐专家刘天华将其翻成五线谱,并对中国的传统记谱方式做了介绍。
④1935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当时领导世界戏剧潮流的两位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在与梅兰芳交流之后,认为梅氏的京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理想。尤其是京剧借助舞台表演来模仿现实的虚拟性,更令其大开眼界。有人说,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的确,这一系列的出访,不仅创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而且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⑤赞美之辞,多为梅兰芳的那一双手而发。外国不少戏剧评论家对梅兰芳的各种手势津津乐道,惊呼“醉人的美”。西方人之所以惊艳,一是因为京剧表演以细腻的手势传达角色的心情,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寓意;二是因为梅兰芳确实有一双灵动的手,其臂之一屈一伸,手之一动一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为了让手“活”起来,梅兰芳买来兰花,观察兰花的形态,反复琢磨,设计出49种“兰花指”。他还从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仕女塑像中汲取灵感,创造出风华绝代的梅派手势,这些手势极富古典意蕴与艺术想象,如雨润、醉红、含香、映水、掬云、陨霜……每种名称所代表的含义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剧情与场合。而上述手势的创新,仅仅是梅派艺术追求中的一项。
⑥舞台上的梅兰芳,从头到脚到指尖儿,一身都是戏。内行人说,那是一个“角儿”的人生态度。只要不演出,梅兰芳就会邀文伴画友到自己书房,谈诗论道,品书赏画。他向罗瘿公学词赋,向齐白石、徐悲鸿学画画。诗词、音乐、绘画、书法、雕刻,都被他拿来在业余修习。不为谋生,不为获利,但无用之泪,恰是一种润泽,将一门国粹艺术滋养到臻于至境,给人高妙的精神享受。
⑦梅兰芳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天才也罢,苦学也罢,或许真的不算什么。天赋,其实就是灵魂里那一份不辍的坚持。京剧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⑧梅兰芳,这个名字,似有植物香气,而放到京剧艺术里,又分明是浩渺的湖,深邃广大。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梅兰芳万般含蓄的眼波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训练而成。
B.梅兰芳出国巡演盛况空前,说明当时西方人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沟通无障碍。
C.梅兰芳异国巡演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D.风华绝代的梅派手势的灵感是梅兰芳从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仕女塑像中汲取的。
17.文章依次讲述了梅兰芳①   、②   、手势创新等事件,体现出梅兰芳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2分)
18.简要分析第②段中两处画线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19.结合第⑤⑥两段的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中“无用之用”的理解。(2分)
(202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期末)(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孙如静
①我七岁之前是没有鞋穿的,我们兄弟三人,只有上学的哥哥有鞋穿。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
②七岁那年,我终于上学了,母亲没能给我买上一双新鞋,而是把哥哥的旧鞋洗干净了,补了补。我觉得很委屈,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为了不让妈妈难过,第二天,我穿着那双旧布鞋走出家门。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同学踏着五颜六色的鞋,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欢欢喜喜地走进学校。我低头看看自己脚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布鞋,悄悄把脚上的旧布鞋脱了下来,塞进了书包。从那天起,我得了一个外号——“赤脚大仙”。
③那时候,街上流行白球鞋,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穿上一双白球鞋特别让人羡慕。我偷偷去百货商店看过,一双白球鞋要3块8毛。这个数字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只能望“鞋”兴叹了。接着,一条新的制度出来了,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穿上球鞋上体育课。那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已经花了家里一大笔钱,我实在无法再张嘴要钱了。一双白球鞋让我整天萎靡不振。
④一天,我当值日生,在打扫讲台的时候,看到地下散落的粉笔头,心中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把所有的粉笔头收集起来,涂在我的布鞋上,黑布鞋变成了白布鞋,心想,都是白色的谁会注意看呢?再说了,我站在最后一排,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就这样,我混过了两节体育课。
⑤这招不是很管用,白粉末在黑布鞋上很容易褪落,所以要经常给黑布鞋上色,否则一褪落就容易被发现了。
⑥一天下午,我在捡粉笔头的时候被班上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他大声喊,“抓小偷啊,有人偷粉笔了。”我吓坏了,手中的粉笔头纷纷落下,他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同学。大家把我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小偷,小偷,偷公共财产。”我红着脸,低着头,不敢争辩。大家捡起地上的粉笔头,纷纷向我砸来,我顿时成了人肉靶子。
⑦这时,教物理的李老师来了。他看了看这个场面,严肃地说:“他不是小偷,是我让他帮忙收集粉笔头的,他是在帮老师做好事呢。”李老师的一句话解救了我。在大家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李老师牵着我的手离开了教室。
⑧李老师带我来到了他的宿舍。
⑨“为什么收集粉笔头呢?”李老师问。
⑩我什么也没说,红着脸,从书包里掏出那双褪去白色的黑布鞋。看到这双鞋,再看看我那双满是尘土的脚,李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打来一盆水,让我把脚洗干净。
“穿上试试吧。”李老师说。不知什么时候,李老师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和我这双满是补丁的黑布鞋相比就像白天鹅和丑小鸭。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真合适啊,仿佛是为我专门定制的。我试着走两步,真舒服,如果赛跑,我肯定能得第一名。
“换上吧。”李老师说。我离开的时候,给李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下午的体育课上,列队报数的时候,我第一次大声喊:“到!”一双白球鞋让我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这双鞋我一直穿了一年多,直到母亲的病好转以后,可以做一些工作,家里条件慢慢好转。我终于拥有了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白球鞋。
那天我把那双白球鞋洗干净后,拿去还给李老师。给我开门的是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的男孩子。他笑眯眯地说:“我爸不在,给我吧。”我把鞋递给他的同时,却看到他脚上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3期,有删改)
20.小说以鞋为线索展开情节,仿照示例,在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穿旧鞋→   →   →还球鞋。
21.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注: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2)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注: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
22.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李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3.“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选文中白球鞋的主人,前文已有暗示,请将文中暗示白球鞋主人的语句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这“伏笔”的作用。(2分)
三、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是追梦人,在今天勇敢向未来报到。当明天幸福向我们问好,最美的风景是拥抱……”这首歌唱出了少年们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心中有梦想,勇敢地去追逐,就像歌词所说的,幸福的明天就会向我们问好,成功就会离我们不远了。
请你以“我是追梦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等等;3.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4.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24春统编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累赘(zhui)   菌子(jùn)    驿路(yì) 简陋(lòu) 
B.竹篾(miè) 喷香(pèn) 监督(jiān) 冗长(rǒng)
C.修葺(qì) 撵走(niǎn) 草率(shuài) 慎重(shèn)
D.妥帖(tiě) 德馨(xīn) 亵玩(xiè) 陡峭(qiào)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字的读音。D项“帖”应读“tiē”。故选D。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寨 陡俏 案椟 颠沛流离
B.简陋 循环 撵走 悔人不倦
C.迷茫 监督 竹蔑 如释重负
D.排解 恳切 累赘 任重道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的书写。A项陡俏——陡峭,案椟——案牍;B项悔人不倦——诲人不倦;C项竹蔑——竹篾。故选D。
(2023·湖南师大附中期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出于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我准备不直接动笔修改其文章,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B.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C.热搜可以是衡量作品口碑与热度的指标,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地让热搜来指导创作。
D.在今年的毕业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高兴异常,都沉浸在天伦之乐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
D.有误,“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来形容“老师和同学们”。成语在句中用错对象。故选D。
【点评】要想正确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彩等方面分析。
(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期末)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则是北宋哲学家。
C.《最苦与最乐》中提到的《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D.有误,梁启超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林旭、杨锐。故选D。
(2023·贵州省贵阳市三联教育集团期末)5.名著阅读(5分)
(1)以下《海底两万里》的情节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为保证潜艇上人们的呼吸,人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利用抽气机,把空气送入特殊的密封室。
B.遇到章鱼的触须缠绕潜艇的推动器,他们勇敢的下船和章鱼进行搏斗,牺牲一名船员,但最后取得胜利。
C.为摆脱南极冰山之困,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用沸水防止海水结冰,不断轮流带氧气罩外出掘冰。
D.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他们把遭受重病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海底洞穴里。
(2)尼摩船长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请概括书中的一个相关情节,谈谈船长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3分)
【答案】(1)D
(2)他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爱自由,孤独,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D.有误,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他们把在与章鱼搏斗中去世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王国里。故选D。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注意结合相关情节来谈。尼摩船长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他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爱自由,孤独,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他无比勇敢,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尼摩也善良,他不同意伤害善良无害的长须鲸,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都是尼摩船长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带领船员战胜了困难。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02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期末)6.综合性学习(9分)
(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质。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孝顺”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C.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鲁迅)
D.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2)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根据画面的内容拟写一则简洁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3)下面是校刊编辑部的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几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3分)
征稿启事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讲述身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真情故事,本刊特举办以“大爱有‘行’,孝心无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0日。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校刊编辑部
①征稿启事的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征稿启事的内容上有一处疏漏,请提出修改意见。
(4)“端午节”这一天,班委会提议大家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在敬老院里,你见到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爷爷。问他的年龄时,他却笑而不答,随手写下了一个“白”字。你猜猜看这位爷爷今年有多大年龄?(2分)
【答案】(1)D
(2)示例:孝的传承 爱心接力 (幸福的一家人)
(3)①在“校刊编辑部”下面加上日期,如:2022年5月10。
②在“孝老敬老”后面加上“的美德”。
③写明投稿地点,如:稿件请交至校刊编辑部。
(4)老人今年99岁。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D。有误,“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写的是母爱。故选D。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拟写标题能力。看图可知,图中一家三代人。父亲在给奶奶洗脚,妈妈在给奶奶梳头。小孙子受到他们的感召,站在椅子上也帮自己的妈妈梳头。体现了中华孝道的代代传承。可拟写标题为:孝的传承。
(3)①本题考查征稿启事的格式。征稿启事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署名在上,时间在下。应在“校刊编辑部”下面加上日期。
②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孝老敬老”后面加上“的美德”。
③本题考查征稿启事内容的修改。征稿启事正文没有写明投稿地点,可补充上“稿件请交至校刊编辑部”。
(4)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根据老人的表现“随手写下了一个′白′字”,结合汉字“白”比“百”少一横的常识可知,老人的意思是“比一百小一岁”即今年99岁。
【点评】(1)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对课文的内容、写法、主旨等要熟记于心,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探究漫画的寓意,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①通过漫画标题来解读漫画寓意;②结合漫画画面来思考漫画寓意;③联系漫画中的文字来理解漫画;④通过夸张手法来了解漫画意图。
(3)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4)文学文化常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要通过联系生活、不断练习,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
二、阅读理解(48分)
(2023·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12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有仙则名   (2)妻子不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9.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书巢的主人的朋友评价“ ”。
10.【甲】文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乙】文写自己的“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趣?(4分)
【答案】
7.(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8.(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信乎其似巢也。
10.第一问:结尾运用孔子的话,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表明己的生活态度和孔子一样,安贫乐道。
第二问:①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借此表达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②乙文主要表达了陆游酷爱读书和生活中不拘小节的情趣。
【解析】
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1)句意为:有了仙人山就会出名。名:出名(著名)。
(2)句意为:妻子儿女不相见。妻子:妻子和儿女(子女)。
8.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1)句中重点词语:“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句中重点词语:“辄”,就;“谓”,说。句意为:(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9.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陋室的主人自评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信乎其似巢也。
10.第一问: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居住在偏远简陋的地方,但有品德高尚的人,还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用这句话来收束文章,既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趣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又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作答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第二问: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甲文借陋室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乙文中“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等句子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译文】
【甲】山不在于它的高度,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它的深度,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我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没有不是书的。我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当时的情形)。客人刚开始不能够进入(屋子),进到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确实像书窝啊!”
(2022·安徽滁州来安县期末)(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①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②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④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⑤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⑥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⑦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⑧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⑨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⑩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1. 选文第③段写“我”的梦境有什么用意?(3分)
12. 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蕴意。(3分)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13. 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4. 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5. 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1. 虚写梨花和哈尼小姑娘,用香气四溢的梨花衬托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
12. “闪”字既写出了因梨花遮挡突然发现小姑娘们的感受,又写出了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表现了她们的天真、活泼。
13. 间接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法,既交代了房子的来历,又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感召,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14.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5. 结构上:照应文题,首尾呼应;内容上: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传扬,深化主题。
【解析】
11.本题考查虚写的作用。
根据第②段“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可知,通过瑶族老人对梨花的介绍,我用梦境虚写我心目中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形象:漂亮善良的梨花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中漫步,花和人相互映衬,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用香气四溢的梨花衬托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与第⑤段中“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相呼应,虚实相应;与题目“驿路梨花”相照应;为下文赞美这群人的雷锋精神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闪”的意思是:突然出现。通过第③段“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可知,“我”很期待遇见助人为乐的哈尼小姑娘,而“闪”字写出了“我们”因梨花遮挡突然发现哈尼小姑娘们的惊喜、欣喜感受;同时又从侧面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动作的轻快、轻盈,表现了她们的天真、活泼、充满活力的一面。
13.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辨析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根据第⑨段“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的语句可知解放军和梨花姑娘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小姑娘的语言描述他们的行为,这种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的这种写作手法属于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本文这种写作手法,交代了房子的来历(解放军所盖),通过后文“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以及第 段“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又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影响,从而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题“驿路梨花处处开”。
1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对插叙作用的分析能力。
首先通读第⑨段“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可知,这一段是插入叙述房子的来历,所以是插叙。由第⑨段的内容可知,插入的主要事件: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小茅屋。插叙的内容解释了房子的来历,交代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解放军、梨花姑娘这样的具有雷锋精神的人,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传递。同时,这样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文章情节,使文章行文有起伏变化,不至于呆板,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引出梨花姑娘的去向做铺垫。
15.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
内容上:根据第 段“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可知,哈尼小姑娘接过姐姐的任务来看管小茅屋,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影响,表明雷锋精神之花(奉献精神)开遍了神州大地,精神在不断传承,同时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富有诗情画意,既写出了梨花的美丽,又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人性美,一语双关,以花喻人,与文章内容相契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结构上: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收束全文,“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标题“驿路梨花”相呼应,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02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京剧大师梅兰芳
①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她”的手一抹一挑,尽显妖娆。“她”却是一个风骨卓然的男子汉——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
②在最初拜师学艺的时候,师父说梅兰芳没有天资,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认为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所以不肯收留。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梅兰芳并没有为此灰心丧气,师父的话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于是,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
③1930年,梅兰芳开始出国巡演,在西方戏剧界掀起了一股“梅旋风”。行前,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美服道化,梅兰芳专门做了手绘图谱。这本图谱包含了京剧的服饰、脸谱、切末、乐器、戏楼、舞蹈造型等内容,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作注解说明,共有1987幅绘画。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工尺谱,梅兰芳还请民乐专家刘天华将其翻成五线谱,并对中国的传统记谱方式做了介绍。
④1935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当时领导世界戏剧潮流的两位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在与梅兰芳交流之后,认为梅氏的京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理想。尤其是京剧借助舞台表演来模仿现实的虚拟性,更令其大开眼界。有人说,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的确,这一系列的出访,不仅创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而且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⑤赞美之辞,多为梅兰芳的那一双手而发。外国不少戏剧评论家对梅兰芳的各种手势津津乐道,惊呼“醉人的美”。西方人之所以惊艳,一是因为京剧表演以细腻的手势传达角色的心情,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寓意;二是因为梅兰芳确实有一双灵动的手,其臂之一屈一伸,手之一动一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为了让手“活”起来,梅兰芳买来兰花,观察兰花的形态,反复琢磨,设计出49种“兰花指”。他还从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仕女塑像中汲取灵感,创造出风华绝代的梅派手势,这些手势极富古典意蕴与艺术想象,如雨润、醉红、含香、映水、掬云、陨霜……每种名称所代表的含义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剧情与场合。而上述手势的创新,仅仅是梅派艺术追求中的一项。
⑥舞台上的梅兰芳,从头到脚到指尖儿,一身都是戏。内行人说,那是一个“角儿”的人生态度。只要不演出,梅兰芳就会邀文伴画友到自己书房,谈诗论道,品书赏画。他向罗瘿公学词赋,向齐白石、徐悲鸿学画画。诗词、音乐、绘画、书法、雕刻,都被他拿来在业余修习。不为谋生,不为获利,但无用之泪,恰是一种润泽,将一门国粹艺术滋养到臻于至境,给人高妙的精神享受。
⑦梅兰芳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天才也罢,苦学也罢,或许真的不算什么。天赋,其实就是灵魂里那一份不辍的坚持。京剧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⑧梅兰芳,这个名字,似有植物香气,而放到京剧艺术里,又分明是浩渺的湖,深邃广大。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梅兰芳万般含蓄的眼波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训练而成。
B.梅兰芳出国巡演盛况空前,说明当时西方人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沟通无障碍。
C.梅兰芳异国巡演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D.风华绝代的梅派手势的灵感是梅兰芳从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仕女塑像中汲取的。
17.文章依次讲述了梅兰芳①   、②   、手势创新等事件,体现出梅兰芳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2分)
18.简要分析第②段中两处画线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19.结合第⑤⑥两段的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中“无用之用”的理解。(2分)
【答案】
16.B
17.①苦练双眼 ②出国巡演
18.后句的“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和前文灰暗呆滞的“死鱼眼睛”形成强烈反差,不仅写出眼波流转间的含情脉脉,也突显了他刻苦练习的巨大成效。更加完善了梅兰芳的刻苦形象。
19.梅兰芳的业余修习不为谋生和获利,正是这看似无用的事情,让他从各类艺术中汲取创造灵感,将京剧艺术滋养到臻于至境。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
B.错误,由原文“1935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可知,梅兰芳出国巡演是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并不能看出西方人非常了解中华文化,也无法做到沟通无障碍。故选B。
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可知,他苦练双眼;“而上述手势的创新,仅仅是梅派艺术追求中的一项”可知,他手势创新。
1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一汪清澈的秋水”与上文灰暗呆滞的“死鱼眼睛”形成强烈反差,“秋水”不仅写出眼波流转间的含情脉脉,也突显了他眼睛的改变是他刻苦练习的巨大成效。
19.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只要不演出,梅兰芳就会邀文伴画友到自己书房,谈诗论道,品书赏画。他向罗瘿公学词赋,向齐白石、徐悲鸿学画画。诗词、音乐、绘画、书法、雕刻,都被他拿来在业余修习”可知,梅兰芳的业余修习不为谋生和获利,正是这看似无用的事情,让他从各类艺术中汲取创造灵感,将京剧艺术滋养到臻于至境。
(202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期末)(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孙如静
①我七岁之前是没有鞋穿的,我们兄弟三人,只有上学的哥哥有鞋穿。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
②七岁那年,我终于上学了,母亲没能给我买上一双新鞋,而是把哥哥的旧鞋洗干净了,补了补。我觉得很委屈,偷偷哭了一个晚上。为了不让妈妈难过,第二天,我穿着那双旧布鞋走出家门。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同学踏着五颜六色的鞋,背着各式各样的书包欢欢喜喜地走进学校。我低头看看自己脚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布鞋,悄悄把脚上的旧布鞋脱了下来,塞进了书包。从那天起,我得了一个外号——“赤脚大仙”。
③那时候,街上流行白球鞋,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穿上一双白球鞋特别让人羡慕。我偷偷去百货商店看过,一双白球鞋要3块8毛。这个数字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只能望“鞋”兴叹了。接着,一条新的制度出来了,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穿上球鞋上体育课。那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已经花了家里一大笔钱,我实在无法再张嘴要钱了。一双白球鞋让我整天萎靡不振。
④一天,我当值日生,在打扫讲台的时候,看到地下散落的粉笔头,心中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把所有的粉笔头收集起来,涂在我的布鞋上,黑布鞋变成了白布鞋,心想,都是白色的谁会注意看呢?再说了,我站在最后一排,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的。就这样,我混过了两节体育课。
⑤这招不是很管用,白粉末在黑布鞋上很容易褪落,所以要经常给黑布鞋上色,否则一褪落就容易被发现了。
⑥一天下午,我在捡粉笔头的时候被班上的一个同学发现了。他大声喊,“抓小偷啊,有人偷粉笔了。”我吓坏了,手中的粉笔头纷纷落下,他的叫声引来了好多同学。大家把我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小偷,小偷,偷公共财产。”我红着脸,低着头,不敢争辩。大家捡起地上的粉笔头,纷纷向我砸来,我顿时成了人肉靶子。
⑦这时,教物理的李老师来了。他看了看这个场面,严肃地说:“他不是小偷,是我让他帮忙收集粉笔头的,他是在帮老师做好事呢。”李老师的一句话解救了我。在大家半信半疑的目光中,李老师牵着我的手离开了教室。
⑧李老师带我来到了他的宿舍。
⑨“为什么收集粉笔头呢?”李老师问。
⑩我什么也没说,红着脸,从书包里掏出那双褪去白色的黑布鞋。看到这双鞋,再看看我那双满是尘土的脚,李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打来一盆水,让我把脚洗干净。
“穿上试试吧。”李老师说。不知什么时候,李老师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和我这双满是补丁的黑布鞋相比就像白天鹅和丑小鸭。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真合适啊,仿佛是为我专门定制的。我试着走两步,真舒服,如果赛跑,我肯定能得第一名。
“换上吧。”李老师说。我离开的时候,给李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下午的体育课上,列队报数的时候,我第一次大声喊:“到!”一双白球鞋让我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这双鞋我一直穿了一年多,直到母亲的病好转以后,可以做一些工作,家里条件慢慢好转。我终于拥有了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白球鞋。
那天我把那双白球鞋洗干净后,拿去还给李老师。给我开门的是一个和我年纪一般大的男孩子。他笑眯眯地说:“我爸不在,给我吧。”我把鞋递给他的同时,却看到他脚上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3期,有删改)
20.小说以鞋为线索展开情节,仿照示例,在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穿旧鞋→   →   →还球鞋。
21.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4分)
(1)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注: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2)我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疼了它。(注: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
22.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李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3.“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选文中白球鞋的主人,前文已有暗示,请将文中暗示白球鞋主人的语句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这“伏笔”的作用。(2分)
【答案】
20.涂旧鞋;送球鞋。
21.(1)比喻。将冰冷的双脚比作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没有鞋穿的脚被冻的形态,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以及“鞋”的珍贵。
(2)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在穿上李老师送的那双白球鞋时忐忑的内心活动,突出了“我”对白球鞋的珍惜爱护。
22.①关心疼爱学生,用自己家孩子那双白球鞋换“我”那双黑布鞋。②充满智慧,善解人意。当“我”捡粉笔被同学发现并指责时,他用智慧的话语巧妙地解救了“我”,保护了“我”的自尊心。③细心周到。送“我”的鞋正好合适,“我”被指责时及时出现,都表明李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
23.“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真合适啊,仿佛是为我专门定制的。”暗示球鞋的主人和“我”年龄相仿,既让读者看到下文球鞋的主人是李老师儿子时,无突兀、疑惑之感,也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同时也有力地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凸显了主题。
【解析】
20.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概括。概括时注意仿照已给出的示例样式。文章的线索是“鞋”,开始写“七岁那年,我终于上学了,母亲没能给我买上一双新鞋,而是把哥哥的旧鞋洗干净了,补了补”,即“穿旧鞋”,因而内心十分委屈;后来因为自己没有白球鞋,于是“把所有的粉笔头收集起来,涂在我的布鞋上,黑布鞋变成了白布鞋”,所以可以概括为“涂旧鞋”;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坚持太久,李老师“带我来到了他的宿舍”“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这就是“送球鞋”;最后“我”拥有了自己的白球鞋之后,亲自去李老师的宿舍“还球鞋”,结果发现李老师的儿子“脚上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据此概括作答。
2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①“我和弟弟常年都是赤着脚走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双脚冻得像两只透明的水晶萝卜一 样,也只能在火盆边烤一烤,取取暖”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双脚被冻的程度,表现了“我”当时生活的艰辛、家庭的贫困以及“鞋”的珍贵。
②“小心翼翼”“生怕弄疼”,生动地表现了“我”在穿上李老师送的那双白球鞋时忐忑的内心活动,属于心理描写,突出了“我”对白球鞋的珍惜爱护。
2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他不是小偷,是我让他帮忙收集粉笔头的,他是在帮老师做好事呢”一句中我们看出李老师关心学生,善于运用智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李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打来一盆水,让我把脚洗干净”“李老师拿出一双白球鞋放在我眼前”“他脚上穿的正是我那双破旧不堪的黑布鞋”,可以看出李老师的善良、真诚。据此理解作答。
23.本题考查文章的前后照应。文章结尾写“我”去送球鞋的时候,明白了真相,这些其实在前文中已经有了伏笔,仔细阅读,我们可以找到“这双白球鞋和我脚上的布鞋差不多大小,球鞋虽然有些旧了,但是和我这双满是补丁的黑布鞋相比就像白天鹅和丑小鸭”,这一句暗示了这双鞋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正因为差不多,所以才出现后文中李老师让自己的孩子穿“我”的黑布鞋,“球鞋虽然有些旧了”说明这双鞋是穿过的,这些都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三、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是追梦人,在今天勇敢向未来报到。当明天幸福向我们问好,最美的风景是拥抱……”这首歌唱出了少年们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心中有梦想,勇敢地去追逐,就像歌词所说的,幸福的明天就会向我们问好,成功就会离我们不远了。
请你以“我是追梦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等等;3.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4.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我是追梦人
世界之大,天下人人怀揣梦想。有的人整日做着白日梦,一无所获;有的人怀揣梦想不懈追求,有些失败了,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取得成功。但是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觉得我们作为追梦人应该依旧保持着奋斗的热情——如果追梦开始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成功呢
那么我们如何追梦呢?
首先要将梦想付诸行动。如柏拉图提出的“乌托邦”,是财产共有,人民平等,一切公正的美好社会,但其仅仅是种空想社会主义:没有人真正站出来用自我行动,鼓舞、带动大家一同为这一美好梦想而奋斗,又怎么可能会实现成真呢?因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追梦。
其次是自信追梦。余华二十岁时,与过来人分享自己的文学梦。前辈对他说:“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可他却怀揣着一份自信:“我的明天不会是你的今天。”如果当年的他没有拥有这一份自信,他也许就会在被泼冷水后放弃自己的梦想,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了。因此,在追梦路上,不怕遇到什么困难打击,都要怀有对自信的肯定。
第三就是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正因不惧困苦坚持,杨时才得以打动陈颐,成功拜他为师;正因不怕迫害的坚持,司马迁才得以写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正因有“铁杵磨成针”的坚持,李白才得以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诗人。因此,在追梦途中要有执着的内心。
当然,在追梦路上,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骄傲自满,要永远怀着“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信心,不断完善自我,学会精益求精。
梦想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与财富无关。它就像黑暗里的明灯,像深林中的指示,像沙滩上的珍珠。让我们拥抱梦想,追逐梦想吧,追梦路上充满期望,追梦的人儿青春永在。
我是追梦人,我追逐自己的梦想。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把题目分析透彻,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本题材料是2019年央视春晚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词的第一段,可抓住关键句“我们都是追梦人”来构思。只要围绕“追逐梦想”来写,主题积极向上,都是符合要求的。
第二,立意。注意围绕一个与“追逐梦想”有关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可以写追逐个人梦想,可以谈对追梦的感悟,写“追梦”的意义,如分析是否要“追梦”,“追梦”与“不追梦”有什么不同;也可以写要做什么样的追梦人,追什么样的梦;还可以如何追逐梦想。
第三,选材。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写记述文,注意叙事要清楚,结构要完整,内容要充实,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深刻,并能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议论文,具体行文时要注意文章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确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详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