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春,还在》《在这里,我是主角》《砥砺奋斗,不负芳华》《送你一份惊喜》《可以预约的繁星》《和花坐一会儿》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然凋谢了,但是她的呵护还在;“人生自古谁无丶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节气还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远在天涯,但母亲的爱和牵挂还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离别,但思念和情谊还在。请把《 ▲ 还在》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不能少于20行。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
本篇习作要求以“ ,还在 ”为题进行创作;本题前面有提示材料,应该仔细阅读和拆解,根据提示材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然凋谢了,但是她的呵护还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气节还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远在天涯,但母亲的爱和牵挂还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离别,但思念和情谊还在”可以提炼出“呵护、气节、爱和牵挂,思念和情谊”四组关键词,据此可填写好作文题目,当然也可以顺着提示材料想类似的词语来填写,然后根据提示材料对“还在”作的引申“还在”是“红花虽然凋谢了,但是她的呵护还在”可知,这是在失去自我,失去生命后无私奉献犹存;从材料“文天祥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气节还在”可知,文天祥虽然已经是历史书上的人物,但是这种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常在;从材料“游子远在天涯,但母亲的爱和牵挂还在”可知,无论孩子身在何地,都永远爱护和牵挂孩子的深沉母爱常在;从材料“朋友离别,但思念和情谊还在”可知,无论自己的朋友身在何方,对朋友的思念和情谊依旧。那么从家国情怀这样的大处着手可以写,为了国家无私奉献乃至为了国家大义献出生命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从个人生活入手也可以写,长辈对孩子那种无处不在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还可以写来自朋友之间的思念和深情厚谊。
第二,文体及思路。
本篇习作适合写成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还在”可以是长辈对孩子无处不在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具体描写,如:具体地描写长辈对自己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典型事迹,在行文时可以用前后对比方式,先写自己对长辈的那种唠叨叮嘱不理解,当年岁见长,阅历渐丰时,当升入初中自己在校寄宿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后,终于知道了原来有长辈的照料和关心是多么幸福的事,这使自己明白原来长辈的“爱和牵挂,还在”是多么珍贵和幸运的事情。也可以写在升入初中后,与自己小学时的好友并未因距离而产生隔阂,虽然距离远但是心更近了,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倾诉中,我体会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朋友可以在我考试受挫时给我带来勇气与力量,可以在我失意迷茫时为我鼓气加油,摇旗呐喊,我体会到了朋友之间“情谊,还在”的欣慰与幸福。注意描写这些经历时应该尽量使用好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在使用人物描写时尽量注意细节描写,注意视角的转换,必要时也可以“以叙代说”具体可参见课文《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和《孤独之旅》中的关于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和《背影》中父子间对话视角转换,以及为了避免对话的冗长啰嗦作者“以叙代说”写作方法。
【例文】
青春,还在
青春在吵闹声中溜走,在空旷的校园里躲藏,在一级级的楼梯上体现,在每个人的心中成长。不经意间,蓦然回首,一个真诚的微笑发现其实生活真的很美好,只要青春还在,我们还怕什么呢?
﹣﹣题记
凌乱的树叶在风中飘零,在“书海”中遨游了一个上午的我和死党巫琦析好不容易可以探出头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风扰乱我们的头发。不在意,任风在脸颊间跳动,与头发嬉戏。好久没有和琦析一起散步了。双手插在宽大而又肥胖的校服口袋中,轻盈的脚步加上衣袖与风逆行,自信的骄傲和风比起来并不逊色。擦肩而过,人生几乎每天都在擦肩而过,也错失了许多次梦境和童话。但我从不后悔,就算是没有错过又如何呢?南柯一梦罢了。随风飘扬,上下翻飞的衣衫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与活力,也见证了我们的任性和勇气。
校园里依旧弥漫着书香的气味,操场上同学们三五成群,个个都抱着书刻苦钻研。我并不会去像其他人一样去赞扬她们,反而,我还为她们感到可悲,错过了现在可所谓最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美好黄昏,可真是人生一大遗憾之事。走到拐弯楼梯处,难免会头脑中会充满一些妙不可言的幻想,也就对楼梯后面会遇见谁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缓慢的脚步渐渐走下了楼梯,正在思考着心中那份不存在的可笑想法时,终于走到了尽头,可是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美好的奇迹等着我,等待我的则是一片灿烂的阳光。其实这已经足够了,真的,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也许真是这样,我会比有的人生活的更快乐,我也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堕落。人生在世,给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自信,多一份骄傲,又何妨呢?就算自我安慰吧。
我和琦析不约而同的在篮球场旁边停下脚步,就这样,挺好的,谁也没有问谁为什么,谁也没有奇怪什么,但我知道我们心里清楚,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吧。我看见琦析的双眸清澈明亮得像一波碧泉,映着我的影子和几片刚落下来的枯叶。我喜欢看别人打球,有时我会把人生想像成一次投球:也许可以完美的投进一个漂亮的球;也许球已经投入篮筐了,却弹了出来,功亏一篑;也许只砸中了篮板,真正的篮筐却没投进;也许甚至连球框都每碰到…人生有许多个也许,但愿发生的都是最好的一个。琦析突然发话了:“我决定放弃,我一再的被假动作给误导,从而让他投进了个漂亮的三分。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童话可能一直都是我太爱幻想了吧。忘记过去,我们仍然还可以一路年轻飞扬下去,是吗?”我没有回答,琦析,我晓得你不想去接受,可有的事真的是身不由己的,我知道现实的确很残酷,但我很高兴你懂了。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好,但更比不上拥有那份自信的微笑。仰望天空间,霎时黄昏的天空出现了晚霞,夕阳西下,晚霞犹如我们的思绪,总是那么漂浮不定,那么彷徨失措,那么令人捉摸不透。一个篮球跳跃式的在天空留下以抹痕迹后进入了篮筐,好漂亮的投球!其实刚才琦析也投进了一个很帅的球,至少对于她来说是这样的。也许她输了整场比赛,但这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还有青春。有这一点,我已经很满足了,只要青春还在,输掉整场比赛又会怎么样?比起青春,那些只是沧海桑田罢了。有了青春,就有了幻想,就有了活力,就有了自信,就有了坚强,就有了勇气,就有了任性,就有了奇迹,就有了感动…
只要青春还在,我们还怕什么呢?
【题目】
2. 请以《在 ▲ ,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分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
要求以“在______,我是主角 ”为题,写一篇文章。关键词“我”,强调是第一人称写作,限定了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当然也可以穿插一些其他人物来进行对比衬托;关键词“主角”,也就是主要人物,重要角色,与配角形成对照。“主角”不是影视剧的主演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物,而是指在自己生活舞台中的中心角色;“我是主角”是指“我”成为自己生活舞台中的中心角色。
第二,立意。
横线处可填写如这一刻、这里、家里、校园、演讲舞台等等。“我”在某时或某地,“我”成为主要人物,成为别人眼中的在乎的人。通过写自己成为自己的主角的经历,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体会与感悟。
第三,选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寻找“我”是在哪里或哪时在何种情况下成为主角的,所以写作时要突出在哪里或哪时,写清自己成为主角的过程。如在生活这个舞台上,有智慧的你可以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有特长的你可以成为活动中的主角,有人缘的你可以成为朋友中的主角……最好写清成为主角前忍受嘲讽与尴尬的过程以及经受痛苦与煎熬的曲折经历。要写出成为主角后的感受,追求的过程也许饱含苦楚,成功的幸福却满载甜蜜,要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写活这种感受。
【例文】
在这里,我是主角
没有人与生俱来的成功,也没有人命中注定的失败。在这里,我是主角。
——题记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送我去学舞蹈,当时对此间的辛苦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很感兴趣,很臭美。但这一跳,就是六年。
年纪小时,先天骨头软,基本功不在话下,别人在刻苦练时,我在愉功减料。慢慢地,骨龄增大,大家骨头都开始硬时,才后悔莫及,看着同一个舞蹈班的姐妹们日益进步,而我却日渐消极,自信也被慢慢消耗殆尽了。我只能在微弱的希望中假装努力,一步步退至后排,退至边缘,悄悄打起了退堂鼓。可那是一次全国的才艺大赛,我们一路闯进了决赛,我,不可以撤退了!
正午时分,太阳把大地烤得冒烟,我们在舞蹈室里照旧练习。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了份名单,宣布比赛主角的名单。我做梦都没想到,老师会选我当主角。
大家(包括我)都激动,惊喜,惊讶,怀疑。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小心翼翼地询问老师,老师抿抿嘴,走到我面前,拍拍我的肩,只是微笑说“我认为你能行!”短短一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开始找回自信。
那段时间,每天我都被汗浸透。每节课前,几个同学按住我的腿,老师帮我踩跨,压腿……那种直达灵魂的痛,让我面红耳赤,泪水几番决堤。开完筋骨后痛到无法呼吸,说不出话,也只能咬牙坚持——我能行!每节课都在反复练同一支舞,每一分钟都在头脑里回旋,直到有了肌肉记忆,条件反射…
我想——即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不管这条路是如何坎坷,都要把它走下去——就是这个意思吧!
站上舞台的那一天,那束追光聚在我身上,也照亮了我的心,一切都值得了!因为,在这里,我是主角!我能行!
梦在黎明破晓时,实现。
亲爱的自己,无论今后,是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也请坚定:在这里,在人生这条路上,我就是主角!
3.按要求写作。
生活处处都有在劈波斩浪中奋进的青春担当,处处都有在披荆斩棘中创造的青春奋斗。广大青年用担当与奋斗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身处伟大时代,当不负韶华;青春无垠,唯奋斗以成。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担当中历练,在贲任中成长,青春需要担当和奋斗,方能绽放绚烂之花。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
结合写作材料“生活处处都有在劈波斩浪中奋进的青春担当,处处都有在披荆斩棘中创造的青春奋斗。广大青年用担当与奋斗书写了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身处伟大时代,当不负韶华;青春无垠,唯奋斗以成”可知,本次作文主要探讨青年和国家、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年该有的姿态,如责任担当,拼搏奋斗,努力进取。材料中的关键词是“青春”“担当”“奋斗”。写作时可围绕关键词来记叙经历或阐述观点或发表感想。
第二,立意。
可从以下角度立意:接续百年奋斗,用青春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乐章;用奋斗书写最美青春;青春当奋斗,不负好时光;把梦想装在心里,将责任扛在肩上等。
第三,选材。
题目要求可以记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那就要从我们身边的人与事中进行选材。选材要真实。由于生活经验相似,大家容易选取相似素材,但越是平淡真实的故事越有打动人的基因。建议根据关键词“奋斗”选取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与之相关的经历,从自己或身边的人或事来挖掘新意,写出细节。唯有细节才能体现真实,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心;叙事结构有波澜,波澜就是写出变化、波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太过平淡的叙事难以脱颖而出写出与原先的不一样的地方,突出有担当因奋斗而使青春更精彩。也可围绕自己的观点,选取一系列名人青春奋斗的故事与名言来加以证明。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入,明确青春、青年的价值,如“青春孕育希望,青年创造明天”;接着围绕“不忘初心,始终跟党走”“只争朝夕,不负佳年华”“勇于担当,续写新华章”三个方面分析论证,明确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去做;最后发出呼吁,明确态度,如“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我们以青春之名放眼未来,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例文】
砥砺奋斗,不负芳华
何为青春?“青春”是一个洋溢着活力的名词。“青”,给人以青绿、青翠之感;“春”,春天,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正处于青年时期、正青春的我们,就似化学反应中的活化分子,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与永不停息的热情,那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液中无不彰显我们的能量与活力。
何为青春?青春,也是一段弥足珍贵而又飞逝的岁月。日本作家渡边和子曾言:“我看见那些岁月如何奔驰而过,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日子就在这春冬的交替更迭中悄然流逝,似掌中沙、梦中境。同样,正值芳华的我们,也不会青春常驻。如何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绝代芳华,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奋斗!
1939年,毛泽东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今人时常谈论价值,那么有价值的是什么?是财富?是健康?是亲情?诚然,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价值不菲,但是,依愚之见,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一个人为了追寻他心中的价值而奋斗不止的过程。而青春,正应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青春何为?奋斗!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安德烈 纪德在《人间食粮》一书中写道:“你不知道,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其实,不仅仅是生活,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其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乏味的、无趣的。于是自然地,一个人的内心的满足感以及幸福感将会直接取决于他为了使这些物质变得有趣、变得有意义付出了多少,同理,青春也需要我们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来为其增光添彩。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时代,是我们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的时代。我们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的命运与民族的未来紧紧相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少不了我们,也离不开我们。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奋斗意识与奉献精神,为新时代国家的发展强大奋勇拼搏。要把学习当成终身课题,在学习中提高才干,在实践中增长本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习主席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所以,让我们一起砥砺奋斗,不负芳华吧!
4.请按要求完成写作。
岁月无声,惊喜就像温暖的阳光,突然洒落在生活中,点亮了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它可能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可能是一次出乎意料的邂逅,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但它总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莎莉文老师让水冲刷海伦的手心,不断书写“water”,送给海伦的,是唤醒灵魂的惊喜;爸爸帮助莫顿一步步走下悬崖,送给他的,是超越自我的惊喜;张岱泛舟西湖,送给湖心亭赏雪人的,是得遇知音的惊喜……
请以“送你一份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首先,我们要仔细分析题目的内涵和要求。题目"送你一份惊喜"要求我们写出一个关于"惊喜"的故事或经历,这份惊喜是送给某人的,这个"某人"可以是具体的某个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青春""梦想"等。题目强调了惊喜带给人的美好和温暖,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体现出惊喜的积极影响和感受。
二、立意: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对于"送你一份惊喜"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或者是自我成长、克服困难等主题。我们的立意应该积极向上,体现出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三、构思:构思是写作的重要步骤,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按照"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顺序来构思文章,先描述为什么要送这份惊喜,然后详细叙述送惊喜的过程,最后写出惊喜带来的结果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真实。
【例文】
送你一份惊喜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地板上,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温暖的故事。这一天,我心中充满了一个小小的计划﹣﹣我要送给妈妈一份惊喜。
早晨,当家里的钟表刚敲响了六点的钟声时,我就蹑手蹑脚地起床了。我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妈妈的房间,生怕惊扰了她的美梦。厨房里,我忙碌起来,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食谱,开始制作早餐。锅铲在我的手中翻飞,仿佛一个舞动的精灵,伴随着"滋滋"的声响,煎蛋的香味渐渐弥漫开来。
不一会儿,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早餐就准备好了:金黄的煎蛋、翠绿的青菜、还有妈妈最爱的豆浆。我把它们一一摆放在餐桌上,还特意在煎蛋上挤了一个笑脸,希望它能代替我,给妈妈一个清晨的微笑。
这时,我听到了妈妈房间传来的细微响动,知道她快要起床了。我迅速躲进自己的房间,屏住呼吸,等待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当妈妈走进厨房,看到桌上的早餐时,我透过门缝,看到了她惊喜的表情。她愣住了,然后轻轻地笑了,那笑容里充满了幸福和感动。
我走出房间,走到妈妈身边,轻声说:"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惊喜,希望你喜欢。"妈妈转过身,抱住我,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你,宝贝,这是我收到的最棒的惊喜。"
这一天,家里弥漫着别样的温馨。妈妈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而我心中也充满了满足和快乐。这份小小的惊喜,不仅让妈妈感受到了我的爱,也让我体会到了付出和收获的喜悦。
生活就是由这样的小小惊喜组成的,它们或许不起眼,但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那天起,我学会了用心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去创造更多的惊喜,让爱和温暖在我和家人之间流淌。
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可以预约的繁星
题目二:坐一会儿,欣赏树的姿态,聆听风的声音; 坐一会儿,翻开一本尘封的书,打开收藏记忆的抽屉; 坐一会儿,沏茶、聊天、看市井人间……坐一会儿,便可感受美好,积蓄力量,继续前行。那你想和谁坐一会儿呢
请以“和▲坐一会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书写规范, 字迹清楚, 不少于600字。
【分析】
①作文 :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题目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中心语是“繁星”。这里说的“繁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天上的星辰,二是其比喻义,即像繁星一样的人或物或事或景。“可以预约”是修饰语。预约:预先约定。综合理解起来,为什么繁星可以预约呢?可以是因为繁星与自己形成了某种默契,可以是因为自己对于繁星的急切追求,还可以是某人在自己与繁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文体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文体应选择记叙文。
选材构思:繁星可以是本义。如,自己小时候在老家长大。让自己记忆深刻的是老家夜晚的繁星。长大后离开老家去城市上学,因为城市的灯光,很少看到过如家乡一般的繁星。于是每个暑假自己都会回到老家,只为了看一眼那满天的繁星。这是自己与繁星的预约,与是对乡村自然生活的向往。繁星可以是象征义。如,把无数童年快乐的往事比作繁星。每当看着那些儿时的相片,那些与相片相关的童年往事就会一一涌入脑海,就像是提前预约过一样。这样往事如同天上的繁星,给自己带来了温馨与甜蜜,光明与温暖。写作时,要紧扣“预约”进行选择,要有对“繁星”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作文: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引导语可知,引导语诠释了“坐一会儿”的积极意义,可以让人感受美好,积蓄力量,继续前行。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是“坐一会儿”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人,如,和爷爷坐一会儿、和好友坐一会儿、和老师坐一会儿、和李白坐一会儿、和杜甫坐一会儿等。可以是物,如,和一朵花坐一会儿、和一条河坐一会儿、和一缕春风坐一会儿等。文体应是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选材构思:写作时,首先应明确“坐一会儿”的具体对象,然后进行相应的选材,把自己和××坐了一会儿后生发的情感与得到的启示作为表达的主旨。如,补题为“和爷爷坐一会儿”,记录自己午后和爷爷坐一起聊天,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讲自己家的家风,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家风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又如,补题为“和一缕春风坐一会儿”,写自己坐在春天轻柔的微风里,欣赏着大自然勃勃生机的美好春景,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活力。
【例文1】
可以预约的繁星
历史看我,正如我看繁星一样。只有短暂的、怜悯的一眼,然后忘却。
世界记不住我。
我如古今几千来的人一般感叹生命短暂,如潮水般的喟叹声顿如苍茫。我也会一样,不留一丝一缕地离去。许久之后也许会有人在我现在的座位上写下相似的话,可我却不见了。怎么办?世界记不住我。
那就由我,记住世界吧。
千军万马,江河湖海,那是历史的精彩,不是我的。譬如一两只小鸟扑发在脚边不远处,叫一声或半声又飞远去;譬如晨起面前一株嫩草上的露珠,下落时碎起的一小片朝晖;又譬如蚁队长列,如仪式般的搬运。这才是我的世界的精彩,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这种精彩可以预约,只要你想看就无处不在。
是谁种下那株石榴,惹起苏轼写下“榴花开欲燃”?是谁惊鸿般的回眸,惊起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是谁在雨巷中留下了丁香般的清丽的背影?又是谁在康桥下放任水草青荇的蔓延?是你,是你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惹起他人的万缕情丝。当我们投身于自己的精彩时,已然成为他人的世界的精彩。
就像繁星如花一样在夜空开放。当你溺于自己的绽开的裂骨之痛时,总有人看见你的苦,你的美,世界记不住你,总有人记住你,就像当你展开自己平凡的花瓣时,至少风会记得你的清香,至少阳光会记得你缎锦般的金色。
这种精彩可以预约,只要你想有就始终存在。
风起,卷起落叶沉沉浮浮,我们的生命终将逝去,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而天地不会因此而停止运转。我们每天都向着必然的死亡更近一步。那么何必为那短暂的怜悯的一眼自怨自艾呢 为自己而活远比为世界而活轻松得多。凡人自有凡人的精彩,平凡而有起伏的生活何尝不是最美的生活?成为别人眼中的精彩何尝不是荣幸呢?精彩可以预约,只要有平淡的、乐于寻找乐于拥有的眼光。
譬如繁星在夜空中绽放风华,又在黎明的晨光里隐身不见,如此美丽的死法只有繁星才有。
这种生命的精彩可以预约。
只要像繁星一样在夜空开放。
【例文2】
和花坐一会儿
闲读汪曾祺,看到他在《人间草木》里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似听见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在喃喃自语。
春日深深,花是主;杨柳风吹,人似客。
访友不遇,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多有见诸。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孟浩然的“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不遇,多少有些失望,乘兴而来,正欲抽返回,可一回头,主人有一簇花儿,在光影里,忽明忽喑,拥立门旁。
在我们这个小城,不少人家的宅院门旁都长着花儿。
在一条老巷子里,有户人家门口长着紫藤,年年暮春一嘟噜、一嘟噜,深深浅浅,垂挂竹架。到这样的人家有点什么事,若遇主人不在,人又走倦了,还真得停下来,找一节台阶,歇歇脚,和他门外的花草坐一会儿。
门前有花,就是“诗意地栖居”。我一直觉得自己从前曾经住过一个院子。那个院子不大,门角有数丛芭蕉,叶影疏疏。有客来访,轻叩门环,人站门下,人画俱绿。
虽不曾住过院子,但我常到邻居家走动,敲门时,有的院子比较大,里面的人一时听不见,或者听见了,等他来开门要过一会儿,也只能和他门前的花草坐一会儿。
这种“坐一会儿”,是用眼睛去交流,与花对视,或者漫不经心睨上一眼,等到木门哗然洞开,它们已成为在身后的温柔背景。
花儿摇曳生趣。在我少年的时光中,邻居的沈家大门是一座青砖灰瓦的老宅子。宅子里的孩子,有我儿时的玩伴,那时我经常去老院串门,大门是虚掩的,门口栽一丛芍药。小伙伴有时不在家,我就门口等他。有天中午,我坐在门口的台阶上,阳光明媚,风吹得那些花儿,摇曳多姿。门外的花,还有别的植物,鸡冠、牵牛、芭蕉、蔷薇、月季、天竺、蜡梅……尤其是蜡梅,不光是坐一会儿,还俯下身去,凑近闻香。
“请和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儿,”是一个人留下的花草笺、春日帖,是主人唯恐怠慢客人,担心客人在等待的过程中单调乏味而说出的话。这是多么美妙的情境,又是多么美好的际遇。我所能想到铺展下去的事情,还可以叮嘱对方,树上有鸟雀,架上有葡萄,你如果口渴了,可以先摘上几颗尝尝。
门外的花,是老房子的建筑小品。花闲情,主人也很雅致。
和花坐一会儿,做一回青石台阶闲淡人,春风再度,清风拂面,岁月不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