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第三单元课件:第9课《窦娥冤》(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第三单元课件:第9课《窦娥冤》(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0 12:4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感天动地窦娥冤元 关汉卿元 曲 元曲散曲杂剧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宫调一曲子)(一宫调数曲子)【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知识卡片【宫调 】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zhǐ)、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知识卡片问题:本剧有哪些宫调?第一折:仙吕;第二折:南吕;黄钟;第三折:正宫元杂剧的体裁特点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知识卡片窦娥(正旦)、蔡婆(卜儿)、张驴儿(副净),张驴儿父(孛老)、太守(孤)、赛卢医(净)、监斩官(外末)。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不挂胡须,分文小生、武小生。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 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 老旦,老年妇女。 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表演富于喜剧、闹剧色彩,实属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 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面部化装用脸谱,一般都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角色。 丑行,扮演喜剧角色,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角均由文丑扮演。 武丑,扮演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元杂剧的体裁特点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知识卡片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知识卡片人物介绍知识卡片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
故事梗概情节梳理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惩治了仇人。
情节梳理故事梗概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请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情节.情节梳理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情节梳理第一折: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 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 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 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情节梳理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情节梳理第三折:情节梳理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窦娥被抵债给蔡婆做童养媳蔡婆婆讨债险遭赛卢医勒杀张驴儿父子救蔡逼婆媳改嫁窦娥忠贞有情严词拒绝再婚张驴儿图谋不成反毒杀老爹桃杌太守昏聩至极酿成冤案窦娥被诬告毒打蒙冤判死罪窦娥临刑发三桩誓愿示冤屈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窦 娥 冤结构脉络情节梳理想一想感悟欣赏一. 短暂不幸的一生窦 娥人物形象1、身世凄苦:3岁丧母,七岁离父,被买作童养媳。3、遭冤丧命:惨遭毒打,含冤丧命。2、年轻守寡:17岁成婚,两年后丈夫病逝,服孝近三年。感悟欣赏窦 娥人物形象二 、善良不屈的女性1、善良安分守己
A、年轻守寡,以为是命中注定,为来世幸福,侍奉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B、公堂受审,被打昏死多次,不肯屈招;听到婆婆受刑,不忍婆婆受苦,自己招认药死了“公公”。
C、押赴刑场路上,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怕婆婆伤心。感悟欣赏二 、善良不屈的女性2、刚强有主见
A、坚决抵制婆婆含糊应允的婚事,反复劝告婆婆,使得张驴儿父子一时不能如愿。
B、张驴儿父亲毒死后,面对要挟,情愿打官司。
C、公堂受审,昏死多次,不肯屈招,辩白自己的冤屈。感悟欣赏人物形象二 、善良不屈的女性3、反抗精神
A、指天骂地。
B、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向世人申明自己的冤情。人物形象感悟欣赏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富于抗争精神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美丽、勤劳孝顺,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活于昏聩腐败的封建吏治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窦娥悲剧的性格、壮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感悟欣赏人物形象想一想 窦娥是一个善良、安分守己、刚强、孝顺的女子,但最终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是谁之过错?主题探究感悟欣赏(1)张驴儿父子,他们是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
(2)楚州太守桃杌,他是窦娥悲剧的主要原因。
(3)庸医赛卢医,他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
(4)其父窦天章他是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主题探究感悟欣赏窦娥悲剧的责任人当时的社会是 个什么样的社会?(1)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
(2)吏治黑暗,官吏昏庸,贪赃枉法;
(3)科举制度对人身心的摧残。主题探究感悟欣赏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戏剧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暴露了封建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和民众的倒悬,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抗争精神。主题探究感悟欣赏1、.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滚绣球》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问题研讨2、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问题研讨 3. 窦娥临刑前发出了哪三桩誓言,运用了哪些典故?每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什么样的愿望? 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问题研讨清白如玉,天理昭昭;
含冤就死,心存不甘;
冤情感天,冤狱重现;
孝行天鉴,人神共愤。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霜:
东海孝妇:5、三桩誓愿涉及哪些典故?有何用意?问题研讨 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嗟怨jiē 盗跖zhí 提dī防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苌chánɡ弘 变徵zhǐ 湛湛zhàn青天 C.亢旱kànɡ?? 错勘kān 桃杌wù 哥哥行hánɡ
D.埋mái怨?? 阡陌mò 甘霖lín ??(mán)D拓展应用课堂练习2、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 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解答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拓展应用D课堂练习3、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分析] 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拓展应用C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