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评价表--初中地理粤教版八下 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评价表--初中地理粤教版八下 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09:43:07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地理 粤人版 八年级下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单元主题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习准备 (10分) 思想准备 (5分) 思想准备充分,主动提前预习,按时按质完成导学案,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安静
学具准备(5分) 有提前准备学习用具的意识,提前拿出本节课所需教材、导学案、笔记本、草稿纸、文具等。
兴趣态度 (20分) 学习兴趣 (10分) 对本堂课的内容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态度(10分)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认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跟上老师的思维。
合作交流(20分) 与人合作(10分)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求同学的帮助。
与人交流(10分)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问题。
思维状态 (30分) 思维条理(15分) 能发现问题,条理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解决问题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骤计划。
思维创新(15分)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效果 (20分) 课堂练习成果(10分) 积极主动,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 (10分) 实现预定任务与学习目标。
备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达成评价表(100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等级(分) 得分(分)
A B C D
单元前期分析(15分) 单元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 明确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单元教学任务分析正确。 6 5 4 3
学习者学情分析 学习者学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 5 4 3 2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正确。 4 3 2 1
单元教学目标阐明(15分) 单元内容目标确定 单元内容目标全面、均衡,领域区分正确。 7 6 5 4
单元学业目标阐明 单元目标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8 7 6 5
单元教学过程设计(60分) 单元教学环节 单元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内容充实、适当,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呈现方式合理。 20 16 12 8
单元学习方式 单元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适当、正确。 10 8 6 4
单元教学方法 单元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符合学习者特征。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对媒体运用和教学资源开发 单元教学的媒体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能开发教学资源。 10 8 6 4
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 单元教学课堂小结完整、精炼。作业量适当。课堂时间分配合理。 10 8 6 4
文档规范(10分) 内容 内容完整,语言清晰、简洁,图表运用得当。 5 4 3 2
排版 格式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5 4 3 2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3课时)
章节 课时 内容 活动
第一节
地理区域
第1课时 1.区域的划分
2.区域范围
3.区域界线
讨论:
1.知道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2.了解区域的划分范围?
3.我国的区域界线有哪些?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2课时 1.秦岭——淮河
2.贺兰山
讨论:
1.知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2.知道贺兰山的地理界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地理的衔接点,在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区域的划分、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够掌握地理区域的概念及种类,并熟悉各种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分界线;知道区域范围有大有小,某个地区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相关知识,并能说出特定地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秦岭-淮河一线和贺兰山这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相关知识。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够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和贺兰山这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位置和分界线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而理解两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 1.本单元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 本单元教学资源有互联网、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本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不同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和范围。 3.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4.明白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 本单元教学难点: 1.地理区域划分的概念及原因; 2.掌握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等概念,并指出某地区所属区域类型。 3.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022新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的差异。 2.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单元学情 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学生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对于学生来说,对区域划分和区域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本章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
单元目标 学业目标: 1.了解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认识基本的地理区域。 2.掌握不同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和范围,并能利用地图解释区域划分的条件和依据。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 4.根据相关资料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5.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掌握贺兰山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1)了解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认识基本的地理区域。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 综合思维: (1)运用地理区域划分相关知识,指出不同地区所属的区域类型。 (2)根据相关资料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地理实践力: (1)通过区域的划分,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2)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掌握贺兰山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 4.人地协调观: (1)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
达成评价表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大单元教学(第1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地理区域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了解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认识基本的地理区域。 2.掌握不同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和范围,并能利用地图解释区域划分的条件和依据。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以南方和北方买菜的差异为驱动进入课堂,引出区域的划分,区域的范围和区域界线,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剖析知识点,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思维进阶,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活动 任务1:区域的划分
任务2:区域范围
任务3:区域界线
案例分析1:区域类型的判断
案例分析2:区域类型大小的比较
案例分析3:区域的划分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大单元教学(第2课时)学习规划
学习内容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型课时 新授课
课时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 2.根据相关资料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掌握贺兰山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及其对宁夏平原发展的作用。
达成评价
驱动性问题 以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差异为驱动进入课堂,引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通过资料了解秦岭——淮河和贺兰山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的重要意义。这些案例的深度分析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思维进阶,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创造力。
学习活动 任务1:地理分界线
任务2:秦岭——淮河
任务3:贺兰山
案例分析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案例分析2:秦岭——淮河两侧的类型
案例分析3: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作业设计 选择题(9题)和综合题(1题)
及时性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