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19“枣儿”(教学设计)——时代变革下的亲情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19“枣儿”(教学设计)——时代变革下的亲情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13: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九年级“枣儿”——时代变革下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情节,分析老人和孩子的人物形象。
2.理解“枣儿”和“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3.把握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基本情节,分析老人和孩子的人物形象。
2.理解“枣儿”和“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我校近期将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戏剧社成员打算排练出演戏剧《枣儿》,为宣传戏剧成员们打算向全体同学征集宣传方案,请你为戏剧《枣儿》设计一个宣传方案。
活动一 :选方案
如:校园公众号、校刊、海报、校园广播等。
范例:杭州运河大剧院张贴的舞剧《红楼梦》海报,请你看看这幅海报上面有哪些元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舞剧《红楼梦》海报,明确海报所含元素,激发学生设计海报的欲望。
1.剧名
2.人物
3.演出时间、地点
4.策划
5.奖项
活动二 :设计图
欣赏完《红楼梦》的宣传海报后,对于如何设计《枣儿》的宣传海报,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请和小组成员讨论后阐述你们的想法及有这样想法的理由。
【提示】:设计海报时要明确设计的海报中应含有的元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出海报的背景图。
节选材料:
(一)
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又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男孩:(怀疑)爷爷有故事吗?
老人: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男孩:哇,我最喜欢听故事了。爷爷快讲。
男孩温顺地搀老人坐下。
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男孩认真地点点头。
老人:(清清嗓子)听着。(笑)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馋鬼,去村东头人家偷到一颗枣儿,舍不得吃,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没多久,我蹲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枣树。
男孩:(指指枣树)爷爷,是这棵枣树吗?
二人相视大笑。男孩吃一颗枣。
老人: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
二人开怀大笑。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
男孩:快讲。
老人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
男孩忘记吃枣。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
小组代表分享海报:
设计图中除了老人和男孩外还设计了“枣树”和“枣儿”,为何这样设计,有何意义?
(二)
老人: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孩:也来。
老人:不骗我?
男孩:骗人是小狗。
老人:我们拉勾。(伸手与男孩拉勾)
老人: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孩: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二人开心地笑。
小组代表分享海报:
想一想:这里提到的“枣儿”和“巧克力”有什么深层涵义呢?
【小贴士提示】:象征手法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内容引起联系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怎么了?
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噢?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
男孩:喊喊!我先喊!(爬到山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小组代表分享海报: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海报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助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活动三 :出海报
【小贴士提示】:戏剧三要素:台词、舞台说明、戏剧冲突(戏剧是以矛盾冲突来推动剧情发展的艺术。没有矛盾就没有了戏剧,正是有了矛盾冲突,戏剧才有精彩看点。)
现在同学们就来继续完善你们的海报,请同学们为你们设计的海报图配一段宣传词。
示例:男孩的走,老人的留。
请以“老人 ,男孩 ”的句式完善海报。
1.老人的等待与儿子的不归
2.男孩的期盼与父亲的不归
3.传统农村与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的冲突
《枣儿》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枣儿”这一象征元素,展现了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反映了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文章通过老人和男孩之间关于“枣儿”的交往,表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传统与精神家园的追寻。同时,“枣儿”也象征着亲情、故乡、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文章通过这些象征性的元素,隐喻性地表达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失落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文章主旨。
【资料链接】:本剧创作于 20 世纪 90 年代,剧本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年轻人希望走出家园,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而老人留念故乡,留守的孩子也期盼父亲早日归来。
课堂总结:
通过宣传方案设计海报,我们了解到孙鸿老师笔下的人物形象与戏剧冲突,让我们更加了解到那个年代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的困境。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期盼,反映出我国现代化进程社会变革时期时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人与人之间、与家庭关系的反思。
课后作业:
1.结合课文《枣儿》,完善海报设计。
2.为宣传戏剧《枣儿》新增一个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