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知道北方地区概况。
2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了解东北平原的特点。
3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了解华北平原的特点。
4 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
5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探究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
2.通过读图分析,分析北方地区地理特点的影响。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北方地区(第1课时)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共39张PPT)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2新课标要求
课标摘要
课标分解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及图表,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归纳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结合材料分析北方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
4.人地协调观:通过读图、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业目标:
1.运用地图及图表,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归纳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2.运用图表,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北方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
情境导入
华北平原的农业
下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你还知道北方地区的哪些地理环境特点呢?为什么北方地区有这些人文环境特点呢?
东北冰钓
北方面食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1.位置与范围
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北方地区东临渤海、黄海,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秦岭,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高原——黄土高原,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2.北方地区地形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河流——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京杭大运河等河流,
3.北方地区河流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4.北方地区行政区
黑 龙 江 省
吉 林 省
辽 宁 省
山 东 省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省
河 南 省
山 西 省
陕 西 省
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安徽省、江苏省,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读图6.1及《地理图册》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安徽省、江苏省,
探究活动一: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探究活动一:
(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北方地区的主要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北方地区的主要高原有: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的主要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探究活动一:
(3)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
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
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
华北平原由海河、黄河、淮河冲积而成;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5.北方地区气候
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暖带和寒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5.北方地区气候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在20℃以上。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5.北方地区气候
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0毫米——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6.北方地区植被
北方地区自然植被以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7.北方地区农业
华北黄土地
机械化收割小麦
东北黑土地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种植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概况
任务一
8.北方地区工业
山西露天煤矿
河北迁安铁矿
黑龙江大庆油田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新知讲解
东北平原
任务二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三 江 平 原
松 嫩 平 原
辽 河 平 原
1.东北平原的形成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而成。
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
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
新知讲解
东北平原
任务二
2.东北平原的农业
东北平原是我国黑土地分布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区和大豆、甜菜产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由于气候寒冷,植被以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主。
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新知讲解
东北平原
任务二
2.东北平原的农业
新知讲解
华北平原
任务三
1.华北平原的形成
华北平原在黄河下游,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新知讲解
华北平原
任务三
2.华北平原的农业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
新知讲解
华北平原
任务三
2.华北平原的农业
新知讲解
黄土平原
任务四
1.黄土高原的特征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可以用千沟万壑来形容。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新知讲解
黄土平原
任务四
2.黄土高原的农业
黄 土 高 原 上 的 梯 田
黄土高原除了一部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黄土高原农业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等。
新知讲解
黄土平原
任务四
2.黄土高原的农业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小麦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居民以面食为主食,喜欢滑雪等冬季活动。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对生产的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
1.运用地图和其他图文资料以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居民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传统的运输方式是陆路运输;主食是面食;喜欢的冬季运动是滑雪;房屋以平顶房为主。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适宜,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和谷子等,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棉花和大豆等,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探究活动二: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探究活动二:
2.阅读“案例”,说说案例中采取了哪些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高原沟壑满川
——记甘肃省定西花岔流域淤地坝建设
花岔流域位于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
了支离破碎的沟壑地貌。当地人民从多年的水土保
持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流域内修建了15座淤地坝,
拦蓄泥沙294万立方米,淤地64公顷,同时进行退
耕还林(草),封山绿化,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
制。拦洪蓄水不仅解决了过去人畜用水的困难,还
发展了灌溉,变广种薄收为旱涝保收,亩产增加50%
以上。有了水,当地农民还发展特色种植、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增加了经济收入。
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修建淤地坝、拦洪蓄水等。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1.东北平原的问题
东北平原面临的问题是:黑土退化、沼泽(湿地)广布。
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保护涵养水源。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2.华北平原的问题
华北平原面临的问题是:地上河现象、凌汛现象、春旱现象、土地盐渍化现象。
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
新知讲解
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任务五
3.黄土高原的问题
黄土高原面临的问题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沙尘化现象。
治理:禁止滥砍滥伐,禁止过度放牧。
课堂练习
1、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图中阴影区( )
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水土流失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C.人口稠密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增加农民收入
B
B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山脉,
其中属于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某山脉,其南边的河流正常年份不结冰,它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①
②
④
③
A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一节 北方地区 同步作业1 1---10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一节 北方地区(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北方地区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粤人版 八年级下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节次 1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课标分解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主要地理区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习北方地区, 通过三个学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北方地区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活动方式为主,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合作探究掌握地理知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业目标:1.运用地图及图表,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归纳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图表,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结合材料分析北方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及图表,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归纳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地理实践力:结合材料分析北方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4.人地协调观:通过读图、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的观念。
评价任务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2.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下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你还知道北方地区的哪些地理环境特点呢?为什么北方地区有这些人文环境特点呢? 学生观赏并讨论进入课堂:华北平原的农业东北冰钓北方面食 引出北方地区概况
讲授新课 任务一:北方地区概况1.位置与范围2.北方地区地形3.北方地区河流北方地区行政区探究活动一:读图6.1及《地理图册》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3)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5.北方地区气候6.北方地区植被7.北方地区农业8.北方地区工业任务二:东北平原东北平原的形成2.东北平原的农业任务三: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形成2.华北平原的农业任务四:黄土平原黄土高原的特征2.黄土高原的农业任务五: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探究活动二:运用地图和其他图文资料以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阅读“案例”,说说案例中采取了哪些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1.东北平原的问题2.华北平原的问题3.黄土高原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北方地区东临渤海、黄海,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学生总结: 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高原——黄土高原,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学生总结:河流——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京杭大运河等河流。学生总结: 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安徽省、江苏省。学生讨论并回答: 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安徽省、江苏省,学生讨论并回答:北方地区的主要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北方地区的主要高原有:黄土高原;北方地区的主要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学生讨论并回答: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华北平原由海河、黄河、淮河冲积而成。学生回答: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暖带和寒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在20℃以上。 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0毫米——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学生回答:北方地区自然植被以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学生回答: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种植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学生回答: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学生回答: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而成。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学生回答:东北平原是我国黑土地分布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区和大豆、甜菜产区。学生总结: 华北平原在黄河下游,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学生总结: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学生总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可以用千沟万壑来形容。学生总结:黄土高原除了一部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黄土高原农业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等。学生讨论并总结:对生产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适宜,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和谷子等,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棉花和大豆等,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对生活的影响:居民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拉大车,传统的运输方式是陆路运输;主食是面食;喜欢的冬季运动是滑雪;房屋以平顶房为主。学生讨论并总结: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修建淤地坝、拦洪蓄水等。学生总结:东北平原面临的问题是:黑土退化、沼泽(湿地)广布。学生总结:华北平原面临的问题是:地上河现象、凌汛现象、春旱现象、土地盐渍化现象。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学生总结:黄土高原面临的问题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沙尘化现象。治理:禁止滥砍滥伐,禁止过度放牧。 让学生知道位置与范围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地形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河流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行政区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找出地形区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北方地区气候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植被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农业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工业让学生知道东北平原的形成让学生了解东北平原的农业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征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农业让学生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让学生了解东北平原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华北平原的问题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问题
课堂练习 设定选择题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第一节 东北地区 同步作业1 1---10题 冰雕在中国,东北是冰雕发展最好的地区,其中最有名的是哈尔滨冰雕展。每年都有相当多的游客拜访,而且规模也一年比一年大,不仅是参展的艺术家变多了,而且以冰来雕刻的主题也变得更丰富,有用现代科技雷射装饰的冰雕,最传统的冰灯当然也不会少。由于东北严寒的气候,冰随手可得,因此雕刻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成为以冰建筑为主的,名副其实的冰雕世界,如城墙,溜梯等。哈尔滨同时也是举办国际冰雕比赛的重要城市。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知识点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整体上达成了学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