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体温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3.5体温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1-19 12:55:4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

各种动物的体温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科学家研究蜥蜴时收集到下列数据
早上6:00-7:00 上午9:00-12:00 下午2:30-下午6:00
气温20。C 气温27。C 气温34。C
体温25 。C 体温36.6 。C 体温39.5 。C
任务1——关于体温的知识
1、五大类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中,哪些是恒温,哪些是变温?
2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在自然环境中,更具优势?
:维持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
1、体温恒定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2、恒定的体温使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扩大了恒温动物活动的范围。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说一说
有两位同学测得家庭成员不同时间的温度,测得的体温数据记录如下:
该怎样对数据进行处理呢?
成员 上午6点 上午10点 中午12点 下午3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爸爸 36.1 ℃ 36.2 ℃ 36.3 ℃ 36.4 ℃ 36.3 ℃ 36.2℃
妈妈 36.3℃ 36.4 ℃ 36.6 ℃ 36.5 ℃ 36.5 ℃ 36.4 ℃
小强 36.5 ℃ 36.7 ℃ 36.8 ℃ 36.8 ℃ 36.7 ℃ 36.5 ℃
成员 上午6点 上午10点 中午12点 下午3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爸爸 36.0 ℃ 36.3 ℃ 36.4℃ 36.3 ℃ 36.3 ℃ 36.1 ℃
妈妈 36.2 ℃ 36.4 ℃ 36.6 ℃ 36.6℃ 36.6 ℃ 36.4 ℃
小红 36.7 ℃ 36.7 ℃ 36.9 ℃ 36.8℃ 36.8 ℃ 36.7 ℃
折线图表示
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不同性别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
不超过一度。
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表3-4 人的体温
测量部位 口 腔 腋 窝 直 肠
正常范围(℃)
36.0~37.4
36.7~37.7
36.9~37.9
口腔
腋窝
直肠
同一个人在同一环境里,三个部位温度一样吗?
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用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来表示。
既然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是动态平衡的,那么在某一个时刻可以用体温计测量哪些部位得到准确体温呢?
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推理
2009年7月16日下午,气温高达40摄氏度。杭州一建筑工地,一位建筑工人顶着烈日作业,发现自己头痛,头晕,恶心,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最后昏厥在工地上了。
请你说说这位建筑工人可能得了什么病?
你能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吗?
安静和运动状态时,主要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16
56
18
10 1
8
90
1
运动时候
安静时候
内脏
骨骼肌








任务4——产热
1、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候,产热量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个多?
2、人体产热量增加时候,散热量是否也要改变?如果改变,你认为会怎么改变?
 
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皮肤
你的皮肤现在出汗吗?
你的皮肤现在散热吗?
水温高于环境温度,水向外散热。
水温越高,散热越快。
甲:80摄氏度 乙:50摄氏度 丙: 5摄氏度
室温20摄氏度
哪几杯水会向空气中散热?
哪一杯水,散热要快?
你的皮肤现在散热吗?
水温高于环境温度,水向外散热
皮肤温度(35 ℃ )高于环境温度时,也会向外散热
2、皮肤温度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时
——汗液蒸发为主
1、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
——直接散热为主
散热:
任务5——散热
根据图3-31,说出:
皮肤怎么调节直接散热量?
(提示: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的温差)
低温
正常温度
高温
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 , 皮肤温度下降 , 散热量减少
改变血管口径→改变血流量→改变体表温度→调整散热量
血管舒张
皮肤血流量增加,
皮肤温度上升,
散热量增加
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的温差








产热和散热不平衡时,可能出现中暑、头疼等。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读图分析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人体如何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以维持体温恒定?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
传入神经
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环境高温刺激皮肤和血管内的温度感受器
增加散热
体温降低
汗液分泌增加
血管舒张
模拟分析
五位同学分别模拟反射弧的结构,用语言或动作简要说明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
传入神经
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减少散热
增加产热
低温刺激皮肤和血管内的温度感受器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升高
任务6——学以致用
1、刚起床时候,和晨跑后比较,人体哪一个产热多?
2、为什么晨跑后,青筋明显?
3、为什么最后还会流汗?
今天早上,刚起床时我感觉很冷,晨跑几圈后,全身发热,手臂上青筋明显。最后,还 流了些汗。
规则:可以任意挑选2个问题。
刚起床时
晨跑后
高温环境下
低温环境下
将血液温度提高到37 °C以上
增加热量和减少失热
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
刺激脑干中的热受体, 并开始
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血温降低
回到正常的血温
将血液温度降低到37 °C以下
血温增高
血管舒张
体温上升
体温恒定
体温下降
血管收缩
汗液分泌增加
骨骼肌战栗
产热
散热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动态平衡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
2.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
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1.人们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汗, 面部通红。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皮肤具有----( )
A.排泄和分泌功能
B.保护和调节体温功能
C.排泄和调节体温功能
D.感受外界刺激和排泄功能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