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吴伯箫
题目解说
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什么好处?
①灯笼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②灯笼点明了文章写作的内容。
③灯笼寄托着作者对早年生活和故乡亲人的怀念。
②作者借写与灯笼相关的往事与思考,表达了自己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知人论世
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创作风格:他的散文常从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
背景回顾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祖国山河飘摇,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作者满怀愤懑,忧心如焚。作者写下这篇散文,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一个执着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主旨把握
本文以“灯笼”为题,记叙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情景,表现了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乡村风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同时,作者追忆历史,审视现实,表达了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抒写了家国情怀。
知识链接
线索是叙事类文学作品中贯串情节发展的脉络,它体现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中起着连接作用。线索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线索有单线、双线、多线,有明线、暗线。
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物为线索,以人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特征为线索等。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shāo)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岁梢】岁末,年末。
开篇写小孩子喜欢火和光的天性,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写灯笼做铺垫。
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niào)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kān)里点起烛来。
【神龛】供奉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盒子。
怕火烛却要点火烛,生动表现了大人们的矛盾心理,突出了火烛的重要意义。
②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作者写月华、繁星这样美好且富有诗意的事物,是为了烘托出灯笼这一平凡事物在“我”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引发读者的好奇,引出下文有关“灯笼”的故事。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将“记忆”比作“网”,“挤”字赋予了灯笼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脑海中关于灯笼的记忆多的特点,引出下文“祖父”和“灯笼”的故事。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
由“面”到“点”——具体叙说“祖父”和“灯笼”的故事。
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将抽象的“纯洁”比作“素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思想的单纯,不懂人情世故。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ò)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斡旋】调解;扭转僵局。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袭等。
没有月亮,却有灯笼,有祖父生动离奇的故事。这样的夜没有漆黑的恐怖,这样的路没有长途的艰难,唯有祖孙深情的温暖。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祖父和孙子、主人和仆人、主人和狗,和谐融洽。
“一辈子思慕着的”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对儿时温馨、平和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这是母亲经常嘱咐“我”的一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这句话独立成段,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挑着纱灯上学一事的回忆;内容上,强调了灯笼的重要性,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⑤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写“我”很久没有听过慈母的吩咐,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引出下文对挑着纱灯上学之事的回忆。
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灯学】有些地方称早起去学校读书或晚上到学校上自习为上灯学。
多年后,“我”仍能清楚地记得母亲动作的先后顺序,表明“我”对消夜食品所凝聚的浓浓母爱记忆深刻。“接过”“递给”的动作将灯笼与母亲对“我”的关爱融为一体,传递着浓厚的母爱。
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表明“我”对纱灯记忆深刻,对纱灯所聚集的母爱记忆深刻。强调“青春尾梢”与“头发也全白了”,表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⑥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表明挂红灯的寓意——行好。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设想孤行客摸路夜行时突然发现红灯高照的惊喜之情,具体阐释了挂红灯“行好”的寓意。
⑦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
写“我”无缘观赏唐明皇结绘彩、遍悬珠玉金银盛事的遗憾,为下文回忆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做铺垫。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
【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
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突出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强调了“我”对“灯”的痴迷。
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余兴未尽,伴灯入梦,“梦都随了蜡火开花”,可见“我”对元宵节灯会的喜爱之情。
⑧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 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进士第的官衔灯”暗示族姊家曾有的显赫地位;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与之形成反差,暗示族姊家庭早已衰败。流露出时过境迁,华贵不再,岁月沧桑的叹惋。
⑨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作者喜欢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与所描内容无关,爱的是那份雅致,体现了“我”对灯笼所代表的民俗文化的喜爱。
⑩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妆饰吧。
想象宫灯美丽的样子,引出下文对宫灯的描述。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qiǎo),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幽悄】幽深寂静。
【数不着】算不上。
由宫灯联想到汉献帝一生悲惨的处境,暗示当时国家面临的险恶处境。发历史幽情,语言文雅,有韵味,有意境。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塞外点兵,吹角连营,挑灯看剑,仍是“灯笼”,却是另一种景象。作者借古喻今,充满豪情,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慕之情,又表达了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活用古诗中的句子,使语言富有韵味。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表达了作者热切希望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
结构图解
文本细读
1.《灯笼》最后两段在内容和主旨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丰富内容,以“灯笼”引出古代将领保家卫国的事迹,情感豪迈。
②升华主旨,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歌颂参加抗战等带来光明的力量。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恐吓(kǒng hè)
○神龛(shén kān)
○皎洁(jiǎo jié)
○犬吠(quǎn fèi)
○乡绅(xiāng shēn)
○长工(cháng gōng)
○差劲(chà jìn)
○差别(chā bié)
○差遣(chāi qiǎn)
○解差(jiè chāi)
○争讼(zhēng sòng)
○斡旋(wò xuán)
○掌故(zhǎng gù)
○宿舍(sù shè)
○星宿(xīng xiù)
○一宿(yī xiǔ)
○静穆(jìng mù)
○怅惘(chàng wǎng)
○幽悄(yōu qiǎo)
○骠骑(piào qí)
○差不多(chà bu duō)
○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金吾不禁(jīn wú bù jìn):特指元宵佳节解除宵禁。
○结草衔环(jié cǎo xián huán):“结草衔环”的原义是指“结草”和“衔环”两则神话传说,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为政清廉,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垂珠联珑(chuí zhū lián lóng):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