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机械波
一、高考真题探析
典 题 (2021·山东卷)(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下列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二、临场真题练兵
1.(2023·广东卷)渔船常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探测水下鱼群与障碍物。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若探测器发出频率为1.5×106 Hz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声波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干涉
B.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波长会改变
C.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 m的被探测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无关
2.(2023·浙江卷)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 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
A.声波的波长λ=15 cm
B.声波的波长λ=30 cm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
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3.(2023·湖北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100 cm,振幅为8 cm。介质中有a和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cm和x=120 cm处。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y=4 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
A B
C D
4.(2023·海南卷)下面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周期是5 s
B.该波的波速是3 m/s
C.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
D.4 s时Q质点向上振动
5.(2023·山西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6.(2023·湖南卷)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 m,DC=3 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 m/s
B.t=2 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
C.t=4.5 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
D.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 cm
7.(2022·天津卷)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7 m处的两个波源O和P,沿y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和b,某时刻a和b分别传播到x=3 m和x=5 m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的频率之比为2∶1
B.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同
C.a与b相遇后会出现干涉现象
D.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
8.(多选)(2023·辽宁卷)“球鼻艏”是位于远洋轮船船头水面下方的装置,当轮船以设计的标准速度航行时,球鼻艏推起的波与船首推起的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叠加可以大幅度减小水对轮船的阻力。下列现象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B.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
C.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
D.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
9.(2022·辽宁卷,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
B.该时刻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C.此后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A
D.此后周期内沿x轴正方向迁移λ
10.(多选)(2022·浙江6月卷,16)位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 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
B.t=0.42 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
C.t=2.25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 m
11.(多选)(2022·山东卷,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下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2
C D
12.(2021·浙江1月卷,13)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 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Ⅰ和Ⅱ波长均为0.24 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 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 m
13.(多选)(2021·湖南卷,16(1))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0时刻,波面分布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 s
B.t=6 s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t=8 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0 s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上
E.E处质点起振后,12 s内经过的路程为12 cm
14.(2022·广东卷,16(1))如图所示,某同学握住软绳的一端周期性上下抖动,在绳上激发了一列简谐波。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半个周期,绳上M处的质点将运动至__(选填“N”“P”或“Q”)处。加快抖动,波的频率增大,波速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2022·全国甲卷,34(1))一平面简谐横波以速度v=2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A在t=0时刻的位移y= cm。该波的波长为__ m,频率为___ Hz。t=2 s时刻,质点A___(选填“向上运动”“速度为零”或“向下运动”)。
16.(2022·全国乙卷,34(1))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点波源S1和S2,二者做简谐运动的振幅相等,周期均为0.8 s。当S1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S2也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若波速为5 m/s,则由S1和S2发出的简谐横波的波长均为___ m。P为波源平衡位置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与S1、S2平衡位置的距离均为10 m,则两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___(选填“加强”或“削弱”)的;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平衡位置在P处的质点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17.(2023·全国卷)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的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5 cm,波长均为8 m,波速均为4 m/s。t=0时刻,P波刚好传播到坐标原点,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Q波刚好传到x=10 m处,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列波相遇。
(1)在给出的坐标图上分别画出P、Q两列波在t=2.5 s时刻的波形图(P波用虚线,Q波用实线);
(2)求出图示范围内的介质中,因两列波干涉而振动振幅最大和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
第3章 机械波
一、高考真题探析
典 题 (2021·山东卷)(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 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 s时的波形图。下列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C )
解析: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所以需要考虑两种情形。若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平移的距离为λ,在t1=2 s时O点振动方向竖直向上,则传播的时间应满足关系式:t2-t1=T+nT(n=0,1,2,3,…),且t2-t1=3 s,
解得T= s(n=0,1,2,3,…),当n=0时,解得周期T=4 s;t1=2 s时,平衡位置在O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可判定A正确,B错误。
若机械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t2=5 s时O点处于波谷,则Δt=T+nT(n=0,1,2,3…)
解得T= s(n=0,1,2,3,…),当n=0时,解得周期T=12 s。据t2=5 s时O点处于波谷及周期大小可判定C正确,D错误。
二、临场真题练兵
1.(2023·广东卷)渔船常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探测水下鱼群与障碍物。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若探测器发出频率为1.5×106 Hz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列声波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干涉
B.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波长会改变
C.该声波遇到尺寸约为1 m的被探测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
D.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无关
解析: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探测器接收到的回声频率与被探测物相对探测器运动的速度有关,而两列声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等,所以两列声波相遇时不一定发生干涉,故A、D错误;声波由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时,声波的波速发生变化但频率保持不变,所以波长会发生改变,故B正确;根据波长的计算公式可得λ== m=1×10-3 m,当遇到尺寸约1 m的被探测物时不会发生明显衍射,故C错误。
2.(2023·浙江卷)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 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C )
A.声波的波长λ=15 cm
B.声波的波长λ=30 cm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
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解析:分析可知A、B两管等长时,声波的振动加强,将A管拉长d=15 cm后,两声波在O点减弱,根据题意设声波加强时振幅为20,声波减弱时振幅为10,则A1+A2=20,A1-A2=10,可得两声波的振幅之比=,故C正确,D错误;根据振动减弱的条件可得=2d,解得λ=60 cm,故A、B错误。
3.(2023·湖北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100 cm,振幅为8 cm。介质中有a和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cm和x=120 cm处。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y=4 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A )
A B
C D
解析:ab之间的距离为Δx=+120=λ,此时b点的位移4 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令此时b点的相位为φ,则有4=8sin φ,解得φ=或φ=(舍去,向下振动),由ab之间的距离关系可知φa-φ=·2π=π,则φa=π,可知a点此时的位移为y=8sin φa=4 cm,且向下振动,即此时的波形图为下图所示,故选A。
4.(2023·海南卷)下面两图分别是一列机械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6 m的两个质点P、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波的周期是5 s
B.该波的波速是3 m/s
C.4 s时P质点向上振动
D.4 s时Q质点向上振动
解析:由振动图像可看出该波的周期是4 s,A错误;
由于Q、P两个质点振动反相,则可知两者间距离等于λ=6 m,n=0,1,2,…
根据v== m/s,n=0,1,2,…,B错误;
由P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看出,在4 s时P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C正确;由Q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看出,在4 s时Q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D错误。
5.(2023·山西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A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解析: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的周期和频率均相同,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速不同,根据波速与波长关系v=λf可知,波长也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
6.(2023·湖南卷)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 m,DC=3 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 m/s
B.t=2 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
C.t=4.5 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
D.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 cm
解析:由图(b)的振动图像可知,振动的周期为4 s,故三列波的波速为v===1 m/s,A错误;由图(a)可知,D处距离波源最近的距离为3 m,故开始振动后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C===3 s,故t=2 s时,D处的质点还未开始振动,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AD=BD=5 m,波源A、B产生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AB===5 s,故t=4.5 s时,仅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此时D处的质点振动时间为t1=t-tC=1.5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C正确;t=6 s时,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2=t-tC=3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C处传播横波的波谷;t=6 s时,波源A、B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3=t-tAB=1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A、B处传播横波的波峰。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此时D处质点的位移为y=2A-A=2 cm,故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2 cm,D错误。
7.(2022·天津卷)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7 m处的两个波源O和P,沿y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和b,某时刻a和b分别传播到x=3 m和x=5 m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与b的频率之比为2∶1
B.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同
C.a与b相遇后会出现干涉现象
D.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
解析:由同一均匀介质条件可得a和b两列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相同,由图可知,a和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为==,根据f=,可得a与b的频率之比为==,故A正确;因a和b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由a和b两列波分别传播到x=3 m和x=5 m处的时刻相同,可知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不相同,故B错误;因a与b的频率不同,a与b相遇后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故C错误;a波刚传到3 m处,由波形平移法可知,3 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而所有质点的开始振动方向都相同,所以O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沿y轴负方向,故D错误。
8.(多选)(2023·辽宁卷)“球鼻艏”是位于远洋轮船船头水面下方的装置,当轮船以设计的标准速度航行时,球鼻艏推起的波与船首推起的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叠加可以大幅度减小水对轮船的阻力。下列现象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BD )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B.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
C.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
D.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
解析:该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原理;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不相符;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是由于光从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叠加造成的干涉现象,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相符;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是多普勒现象造成的,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不相符;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是声音的叠加造成的干涉现象,与该问题的物理原理相符。
9.(2022·辽宁卷,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
B.该时刻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C.此后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A
D.此后周期内沿x轴正方向迁移λ
解析:波沿x轴正向传播,由“同侧法”可知,该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向,加速度沿y轴负向,选项A正确,B错误;在该时刻质点P不在特殊位置,则在周期内的路程不等于A,选项C错误;质点只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迁移,选项D错误。
10.(多选)(2022·浙江6月卷,16)位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 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
B.t=0.42 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
C.t=2.25 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 m
解析:波从波源发出后,向x轴正负方向传播,向相反方向传播的波不会相遇,不会发生干涉,故A错误;由图可知,波的波长λ=1 m,由题意可知0.1 s内波传播四分之一波长,可得=0.1 s,解得T=0.4 s。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源的振动方向向上,t=0.42 s,即T0.25 s,即质点a还在继续振动,t=2.1 s到t=2.25 s经过时间t2=0.15 s,即11.(多选)(2022·山东卷,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下图所示。当t=7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C )
A B
2
C D
解析:由振动图像可知波的振幅A=20 cm,波的周期T=12 s,结合振动方程,从振动图像上可以看出t=7 s时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y7=-A,且向下运动。A图该质点位移符合条件,且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向下运动,符合题意,A项正确;C图该质点位移符合条件,且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向下运动,符合题意,C项正确。
12.(2021·浙江1月卷,13)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 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简谐波Ⅰ和Ⅱ波长均为0.24 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 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 m
解析: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48 m,选项A错误;从波形1到波形5经历的时间为T,则T=4×0.12 s,可得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T=0.96 s,选项B错误;绳上各点中加强点和减弱点振幅不相同,选项C错误;A、C两点均为振动减弱点,则两波源到两点的距离之差分别为(2n+1)和(2n-1),则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λ=0.48 m,选项D正确。故选D。
13.(多选)(2021·湖南卷,16(1))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0时刻,波面分布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 s
B.t=6 s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t=8 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0 s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上
E.E处质点起振后,12 s内经过的路程为12 cm
解析:由图(a)、(b)可看出,该波的波长、周期分别为λ=10 m,T=4 s,则根据波速公式v==2.5 m/s,则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t== s=4 s,A正确;由选项A可知,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 s,则在t=6 s时,B点运动了2 s,即,则B处质点位于波谷,B错误;波从AE波面传播到C的距离为x=(10-10)m,则波从AE波面传播到C的时间为t=≈4.9 s则t=8 s时,C处质点动了3.1 s,则此时质点速度方向向上,C正确;波从AE波面传播到D的距离为x= m,则波从AE波面传播到D的时间为t=≈1.7 s则t=10 s时,D处质点动了8.3 s,则此时质点位于z轴上方,回复力方向向下,D错误;由选项A知,T=4 s,12 s=3T,一个周期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 cm,则3T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2 cm,E正确。故选ACE。
14.(2022·广东卷,16(1))如图所示,某同学握住软绳的一端周期性上下抖动,在绳上激发了一列简谐波。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半个周期,绳上M处的质点将运动至_P__(选填“N”“P”或“Q”)处。加快抖动,波的频率增大,波速_不变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经过半个周期,波向右传播半个波长,而M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恰好运动到最低点P点。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与频率无关,波的频率增大,而波速仍保持不变。
15.(2022·全国甲卷,34(1))一平面简谐横波以速度v=2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A在t=0时刻的位移y= cm。该波的波长为_4__ m,频率为_0.5__ Hz。t=2 s时刻,质点A_向下运动__(选填“向上运动”“速度为零”或“向下运动”)。
解析:设波的表达式为y=Asin,由题知A=2 cm,波图像过点(0,)和(1.5,0),将(0,)代入表达式可知φ=,将(1.5,0)代入表达式可得λ=4 m,由于该波的波速v=2 m/s,则f== Hz=0.5 Hz,由于该波的波速v=2 m/s,则T==2 s,由于题图为t=0时刻的波形图,则t=2 s时刻振动形式和零时刻相同,根据上坡下坡法可知质点A向下运动。
16.(2022·全国乙卷,34(1))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点波源S1和S2,二者做简谐运动的振幅相等,周期均为0.8 s。当S1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S2也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若波速为5 m/s,则由S1和S2发出的简谐横波的波长均为_4__ m。P为波源平衡位置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与S1、S2平衡位置的距离均为10 m,则两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_加强__(选填“加强”或“削弱”)的;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平衡位置在P处的质点_向下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解析:由v=得λ=vT=4 m。由于S1与S2振动方向相同,又-=0,则P点为振动加强点。因=10 m=2.5λ,则P点与波源S1振动情况恰好相反,故P质点向下振动。
17.(2023·全国卷)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的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5 cm,波长均为8 m,波速均为4 m/s。t=0时刻,P波刚好传播到坐标原点,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Q波刚好传到x=10 m处,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列波相遇。
(1)在给出的坐标图上分别画出P、Q两列波在t=2.5 s时刻的波形图(P波用虚线,Q波用实线);
(2)求出图示范围内的介质中,因两列波干涉而振动振幅最大和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1)根据Δx=vt得Δx=4×2.5 m=10 m可知t=2.5 s时P波刚好传播到x=10 m处,Q波刚好传播到x=0处,根据上坡下坡法可得波形图如图所示
(2)两列波在图示范围内任一位置的波程差为Δx=|(10-x)-x|,(0 m根据题意可知,P、Q两波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反,两波叠加时,振动加强点的条件为到两波源的距离差Δx=(n=0,1,2…)
解得振幅最大的平衡位置有x=3 m、x=7 m
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nλ(n=0,1,2…)
解得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有x=1 m、x=5 m、x=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