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西安事变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卢沟桥,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英勇抵抗
B.日本在此屠杀了大量中国军民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文献在此
D.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南京举行“国家公祭日”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公祭日”的时间定为每年12月13日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
4.在“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活动中,“抗战”组搜集到了含有如下歌词的一组歌曲。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
A.打倒军阀,除列强
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5.“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之一。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
①南京大屠杀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平津战役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错误的是
A.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
B.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7.“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8.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9.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10.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活动,这次公祭是为了纪念( )
A、鸦片战争 B.旅顺大屠杀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南京大屠杀
1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将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吴老师的爷爷民国26年曾参加赵登禹将军指挥的某次战役,也获得5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请问吴老师的爷爷今年最可能( )岁( )
A、 63 B、 78 C、83 D、 98
12.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八年艰苦斗争。其中,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14.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柳条湖事件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5.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第II卷(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歌曲《松花江山》
材料二 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 ,用你的笔与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
(1)据材料一, 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具体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
(2)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写一个提要式的报道。(不超过五十字)
(3)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
17.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
(1)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驶什么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3)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19.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在此举行。上午8点50分,日军受降代表冈村宁次等7人分别从3辆汽车下来,跟在中方人员后面,“手里拿着帽子,低着头走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们不可能再趾高气扬,不可能了。”
——摘自《我的抗战Ⅱ》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1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题为《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亚太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王冠中说,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过任何国家,从未主动挑起事端,也绝不接受他国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挑事闹事。
——摘自2014年6月2日《广西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一是哪一战役之后的结果?与图二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冈村宁次为什么“不可能再趾高气扬”?这对中国而言有何意义?
(3)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权益。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 D
6. D
7.C
8.D
9.D
10.D
11.D
12.C
13.C
14.D
15.C
16.(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东北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东北军奋勇抗争,局部抗战开始;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团结抗战开始;血债累累,日寇杀害南京军民30万同胞;台儿庄我军扬威歼敌一万,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抗战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召开,为抗战胜利指明道路;
(3)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轻蔑,是完全错误的,是不敢正视历史,军国主义的表现,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我们要理性爱国,通过自己所能做的小事,来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或逃避;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7.(1)决定权。①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维护民族尊严。
(2))毛遂——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共工——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3)甲午战争。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18.(1)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3)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日战争;
(4)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反抗对列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②随着侵略深入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加剧,清政府利用列强一定程度制衡列强以图苟活生存。③列强之间战争使之一定程度削弱力量,如日俄战争一战。④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近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⑤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对列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19.(1)图一:雅克萨之战。图二:左宗棠。
(2)原因: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争取和平解决争端,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