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经科学测量,右下图所示青铜器含铜84.77%、锡11.64%、铅2.79%,重量达832.84 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D.商代铜爵
【答案】B
【知识点】青铜艺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B符合题意;
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排除A;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不是最重的青铜器,排除C;
商代铜爵是一种酒器,用于温酒和饮酒。相当于后世的酒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商朝青铜器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南朝(公元420年——公元 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是( )
A.北齐、北周、西晋、东晋 B.宋、齐、梁、陈
C.西晋、东晋、北魏、东魏 D.宋、北周、西晋、梁
【答案】B
【知识点】南朝的政治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朝是南方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更迭的顺序是宋、齐、梁、陈,B符合题意;
北齐、北周、西晋、东晋不属于南朝,排除A;
西晋、东晋、北魏、东魏不属于南朝,排除C;
北周、西晋不属于南朝,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朝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南朝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即可作答。
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上述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御史台
【答案】B
【知识点】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
【解析】依据题干中“《元史》”“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及所学看判断出应该是行中书省,依据已学可知,元朝初在地方设行书省,代行中书省的权力,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且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B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枢密院和御史台是中枢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机构,AD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中书省即都省,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紧扣行省制的相关内容,然后对比备选项获取正确答案。
4.唐太宗在位时,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朱元璋在位时,诛杀宰相胡惟庸,并废除了中书省,直接统管六部。这种变化说明( )
A.唐朝是一种民主政治 B.唐朝提倡以文治国
C.明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明朝皇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立
【解析】依据题干中信息可得出,从唐太宗时期完善三省六部制,到明朝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表明明朝皇权进一步强化,D符合题意;
材料的变化反映的主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民主政治、以文治国、民族关系,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通过对比唐明时期在强化皇权的措施,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A.宋教仁 B.杨深秀 C.谭嗣同 D.康广仁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宋教仁,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B.杨深秀,戊戌六君子之一,不符合题意;
D.康广仁,戊戌六君子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6.“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古田会议 B.安庆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A.古田会议,不符合题意;
B.安庆起义,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广州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7.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历史故事。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段是(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早稻亩产三万多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图片反映的就是浮夸风,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政治上的失误,与农村经济无关,不符合题意;
C.改革开放新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浮夸风无关,不符合题意;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对农业实行农业合作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特别是其中的文字提示,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8.中国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考验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授朝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C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抗日战争,此时人民空军还没有建立,不符合题意;
B.解放战争,此时人民空军还没有建立,不符合题意;
D.北伐战争,此时人民空军还没有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彪炳于史册。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是( )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克洛维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
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C符合题意;
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开创了古巴比伦帝国,排除A;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创始者,排除B;
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难度较低,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史实,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历史文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权宣言》②《权利法案》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历史文献按时序先后排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人权宣言》1789年;选项②《权利法案》1689年;选项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选项④《共产党宣言》1848年;因此只有选项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排除ABD,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被誉为“乐坛中的普罗米修斯”的贝多芬是( )
A.俄国作家 B.荷兰画家 C.荷兰音乐家 D.德国音乐家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乐坛雄狮贝多芬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第三子目乐坛雄狮贝多芬中的内容:“贝多芬,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可知,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乐坛雄狮贝多芬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贝多芬的代表作和贡献。
12.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
【解析】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符合史实,17世纪,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其殖民头目克莱武率领军队侵占并洗劫孟加拉,随着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的加剧,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不符合题意;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符合史实,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以他的名字给这个国家命名,即现在的玻利维亚,不符合题意;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不符合史实,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并没有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和统一,符合题意;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不符合史实,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并未取得民族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独立,符合题意;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符合史实,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不符合题意;
B项③④论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中外教育简史》
材料二: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①材料二中“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在航行方面”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交子”发行初期,由于发行额、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并有定额的发行准备金能够兑现,因此使用情况尚好,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②材料三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其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回答纸币的产生给宋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隋唐时期创立了什么制度?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概括该制度创立的意义。(3分)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3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用了什么新制度?从创新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3分)
【答案】(1)制度:科举制。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①改进: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原因: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有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氛围宽松;政府重视;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等。
②地区:四川。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变化:对商业往来起到有益的作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新制度:行省制度。认识: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1)第一小问的作答需要依据材料一中“隋唐时期……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第二小问需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第三小问需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选做第①题,第一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二“‘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是指印刷术,印刷术到宋代的改进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第二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二“‘在航行方面’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航行方面”的发明是指南针的使用和传播。指南针的使用和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第三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发展 原因有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氛围宽松;政府重视;对前代科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等。
选做第②题,第一小问需要依据题干“材料三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三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三“‘交子’发行初期,……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可知,纸币的发行对商业往来起到有益的作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一小问需要依据题干“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用了什么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了四川、云南等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第二小问需要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第一题需要结合科举制度去分析,第二题属于选做题,必须选择其中一题作答,第三题属于综合性试题,对了姐分析概括能力要求较高。
14.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铸牢了中华民族同心圆,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大国风范”的主题研究、请您参与。
【中国精神】
材料一: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下简称神舟十六号),神舟十六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新闻网
【中国英雄】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也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担当】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航天人身上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的意义。请列举一位入朝参战的民族英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大概括讲话“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一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3分)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认为我国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新一轮赶超中,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3分)
【答案】(1)杨利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
(2)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黄继光。
(3)方式:和平统一;有利因素: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强大能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
(4)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言之有理即可)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对外: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知识点】抗美援朝;海峡两岸交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1)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广大航天人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根据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概括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是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们必须抗美援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根据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结合所学知识,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有利因素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势力;境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一共识”,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需要遵循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基本原则。在新一轮赶超中,对内,中国应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科技;对外,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杨利伟与载人航天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历史意义以及英雄人物、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九二共识、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等知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
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从材料一中找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3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分)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答出任意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析】(1)题文信息提示:苏俄当时实行的政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新经济政策。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题文信息提示:罗斯福新政特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题文信息提示:罗斯福新政重大意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可回答: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结合题文信息提示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即可回答: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点评】本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经科学测量,右下图所示青铜器含铜84.77%、锡11.64%、铅2.79%,重量达832.84 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D.商代铜爵
2.南朝(公元420年——公元 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是( )
A.北齐、北周、西晋、东晋 B.宋、齐、梁、陈
C.西晋、东晋、北魏、东魏 D.宋、北周、西晋、梁
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上述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御史台
4.唐太宗在位时,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朱元璋在位时,诛杀宰相胡惟庸,并废除了中书省,直接统管六部。这种变化说明( )
A.唐朝是一种民主政治 B.唐朝提倡以文治国
C.明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明朝皇权进一步强化
5.“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A.宋教仁 B.杨深秀 C.谭嗣同 D.康广仁
6.“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古田会议 B.安庆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7.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历史故事。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段是(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8.中国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考验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授朝战争 D.北伐战争
9.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彪炳于史册。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是( )
A.汉谟拉比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克洛维
10.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历史文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权宣言》②《权利法案》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1.被誉为“乐坛中的普罗米修斯”的贝多芬是( )
A.俄国作家 B.荷兰画家 C.荷兰音乐家 D.德国音乐家
12.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中外教育简史》
材料二: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①材料二中“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在航行方面”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交子”发行初期,由于发行额、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并有定额的发行准备金能够兑现,因此使用情况尚好,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②材料三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其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回答纸币的产生给宋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隋唐时期创立了什么制度?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概括该制度创立的意义。(3分)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3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采用了什么新制度?从创新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3分)
14.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铸牢了中华民族同心圆,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大国风范”的主题研究、请您参与。
【中国精神】
材料一: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下简称神舟十六号),神舟十六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新闻网
【中国英雄】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也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担当】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航天人身上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的意义。请列举一位入朝参战的民族英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大概括讲话“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一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3分)
(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认为我国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新一轮赶超中,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3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
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从材料一中找出上述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3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分)
(4)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