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5.11)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 阅读下文,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我站在天桥上,这里早已寻不见péng(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乱的草和zhě( ▲ )皱不平的村道,面目生分的人南来北往,究竟谁的心里怀揣( ▲ )着寻找故乡的美梦,抑或有一份无处安放的孤苦,谁也说不清楚。倚( ▲ )着栏杆,tiào( ▲ )望前方,各式的琉璃窗,各式的车辆,各式的灯光,遮住了我寻找故乡的目光。 (摘自《读览天下》)
2.默写。(8分)
① ▲ ,志在千里。 ② ▲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
⑤晓战随金鼓, ▲ 。 ⑥黄河远上白云间, _____ ▲__________。
⑦_________ ▲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⑧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 ▲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⑵填空:(2分)
在小说《 ▲ 》中,主人公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 ▲ 以及 ▲ 等地,文中利里浦特小人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比赛 ▲ 。
⑶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2分)
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地答报恩相。”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
张都监要为蒋门神报的冤仇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武松听到他们这些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是 ▲ 。
4. 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 改为 ▲ 。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 改为 ▲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分)
▲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 ▲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2分)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8题(6分)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将,匈奴贵族,这里是敌军的一员悍将。
6.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2分) ▲
7.一个“碎”字和一个“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2分) ▲
8.有人说这首诗是“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出了豪气”,为何这样说,请作简要分析。(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纪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②。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经图列说③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④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角,战斗,较量③列说,到处游说; ④沟洫xù,沟渠;甫,刚刚。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自谓可将十万 ▲ ⑵几为所擒 ▲
(3)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 (4)恒独步庭阶 ▲
10. 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 ( ▲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
⑵古人岂欺我哉? ▲
12. 古人真的欺骗了刘羽冲吗?请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话具体说明理由。(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题。(11分)
知 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 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13.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
14.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
15.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
16.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5分)
《消失的故乡》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看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万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17.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__ ▲ 、 ▲ __的情感。(2分)
18.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4分)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 , ② ;长满水草的河渠, ③ ;充满欧陆风情的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 ④ 等。
19.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2分)
▲
20.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3分)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我选_ ▲ 句。点评:_ _ ▲
21.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4分)
答案: ▲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曼妙樱花轻舞飞扬,虽然只是一瞬,但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遗撼,因为它美丽绽放过;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悄然无影,但它并不遗憾,因为它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玛莲·奥蒂参加了七次奥运会却没能收获一枚金牌,但她并不遗憾,因为她努力付出过……人生中,只要我们奋斗过、拼搏过,哪怕不完美、哪怕失败过也没有遗憾。
请以“我的世界没有遗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代替。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1、蓬 褶 眺 chuāi y
2、略
3、(1)A (2分) (2)《格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游记》、飞岛、慧骃国(马国)、跳绳(在绳上跳舞)。(每空0.5分,共2分) (3)①武松为了帮施恩夺回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②血溅鸳鸯楼(2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4、 ( 1 )“好 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与 “ 如 同 ” 删 去 其 中 一 个;(2) 将“即 使” 改 为 “ 不 管”(或“无论”) ; ( 3)删 掉 “ 使 ” 字 ; ( 4)将 “ 追逐”, 改 为 “ 青 睐 , ( 或 “ 喜 爱”“ 追 捧 ” ) .(3 分 ,每改对一个得一分)
5、(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2分)
观点1分;理由1分。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2分) 言之有理即可.
(3) 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以工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2分) 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6.(2分) 数重围 独(领) 残兵千骑
7.(2分)“碎”.“独”二字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将军形象。
8.(2分)这位将军身经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铁甲已经破烂了,在这次战斗中已被敌人层层围住,陷入困境。将军却冲向敌营,射死敌将,趁敌慌乱之际,率部杀出重围。可见将军及其部属都是从血泊中拼杀出来的英雄。所以说这首诗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9.(4分)(1)带领 (2)几乎,差点儿 (3)自认为 (4)常常
10.(2分)A
11.(4分)(1)适逢有土匪,他就自己训练乡兵和他们战斗。
(2)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
12.(3分)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刘羽冲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屡次失败。
13. (2分)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或: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
14. (4分)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反论证)。通过列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
15. (3分)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培养“知止”的精神。
16. (2分)观点明确, 能适当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17.(2分)怅惘哀伤或:失望遗憾怀念痛惜(每空1分,共2分)
18.(4分)1.井边开着小花的龙眼树 2.树下静卧的水牛 3.碧绿的稻田
4.轮渡起航的汽笛声或:闽江的帆影(每空1分,共4分)
19.(2分)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的多元文化。(照抄原文相关句子的,给1分)
20.(3分)【A】示例:作者通过对枝叶茂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着米粒般小花的龙眼树和静卧反刍的水牛的描写,渲染了故乡田园般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故乡深深的眷恋。
【B】示例:句中用“千篇一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板”等词表现出不合理的改造之后,故乡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美感,变得单调乏味,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点评合理即可,共3分)
21.(4分)示例1: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留住了历史的源、民族的魂、文化的根。
示例2: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要充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毁掉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留下永久的遗憾(能点出“应保护文化遗产”并适当阐述的,给3分,语言通顺1分,共4分
22.作文评分参考中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