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课时长江沿江地带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 ——
—— ——
————— —————
———— ———
————————沪宁杭工业基地以 、 、 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 为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条件: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
技术力量强;市场需求量大
形成条件:大冶的铁矿,江汉平原的棉花,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武汉上海南京杭州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以 、 为中心。
形成条件: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宜昌重庆形成条件: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以 、 为中心。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资源;
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攀枝花六盘水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2、两条工业走廊钢铁工业走廊黄海东海●A上海宝山B●安徽马鞍山C●湖北武汉D●重庆E●四川攀枝花汽车工业走廊黄海东海● A 上 海B ●南京 C ●武汉 D ●重庆 重庆不仅是_____工业基地,还是_______工业基地汽车 摩托车 经济协作地处内陆,对外经济的往来受限制,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中上
游
地区长江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有二滩、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三峡工程建成后,电力更加充足.长江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耗电量很大,有些工厂因为缺电,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用煤发电容易污染环境,从华北运进煤炭,又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下游地区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下游
地区优势劣势劣势向下输送优势向上输送 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优势互补协作发展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五、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酸雨保护植被;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控制人口数量保护植被;加强河道整治;退田还湖;修建防洪水利设施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加快立法;工业要力争实现“三废”的循环利用改用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干流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陡坡垦殖过度放牧土壤肥力下降;河湖淤积,加剧洪水灾害等水土流失,围湖造田,降水多且集中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水质工业废气的排放污染土壤、水体,腐蚀建筑物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①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 、 为中心
② 、 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
③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 为中心
④ 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两大工业走廊:
①钢铁工业走廊: 、安徽马鞍山、 、重庆、 。
②汽车工业走廊: 、南京、武汉、 。
_攀枝花六盘水电力冶金武汉沪宁杭上海宝山湖北武汉四川攀枝花上海重庆知识回顾五、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 严重
2、中下游: 灾害
3、长江流域: 、大气污染(酸雨)水土流失洪涝水污染1.构成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城市中,不包括( )
A.上海 B.南昌 C.重庆 D.武汉课堂练习:2.长江沿岸的“工业基地”中,以电力、冶金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
A、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D、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BA3.位于长江中游河段的钢铁、轻纺织工业中心是(? )
A.重庆 B.南京 C.宜昌 D.武汉4.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消费市场广阔 D.煤、铁资源丰富DD5.长江沿江地带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互相协作,下游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是( )
A.资金雄厚 B.水能丰富 C.技术先进 D.科技发达B7.造成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
A.滥伐森林,陡坡开荒
B.气候变迁,森林减少
C.流域内土质疏松
D.降水丰沛,多暴雨A6.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日益严重。
A.水土流失 B.低温灾害 C.环境污染 D.酸雨A9.下列活动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的是( )
A.上游开垦耕地 B.工业污水的排放 C.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D.退耕还林、还湖8.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 )
A.上游地区 B.中下游地区
C.入海口附近 D.源头BD10.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但是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主要原因是( )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沿江工业发达,降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B作业学习辅导P44-45第17-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