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课时)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课时)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19 14:5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课件一、沿江地带的城市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密度差异。________城市密度最低, ________城市密度最高, ________城市密度居中。上游中游下游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教育、金融中心,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商业中心,高新技术发达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特大城市对其周边地区在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的生产等都有带动作用。体会: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资金管理副食品城市建设与发展技术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地带,目前已自东向西形成了几大工业基地?二、沿江地带的工业 试分别说明沿江地带四大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沪宁杭工业基地: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丰富的铁矿(大冶),三大棉区之一;便利的水陆交通等。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有葛州坝、三峡等地水电;丰富的矿产资源,便于的水陆交通。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廉价的水电;便利的水陆交通。
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五大钢铁工业基地沿江地带的“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四个特大城市)优
势不
足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资金、技术、信息、产业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思 考你知道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吗?怪异的雕塑
长江沿江地带极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1.加大治理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2.大力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煤炭能源 的比重
3.绿化、造林,提高植被净化空气的能力形成原因:1.工业发达,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物质较多
2.地形影响,多山,地形较为封闭,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危害: 1.腐蚀建筑,尤其对文明古迹的损害严重
2.恶化水质,影响鱼类生存和人类健康
3.对陆地植物造成危害对策: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长江流域分为三个酸雨区,分别是__________酸雨区,
________酸雨区和 ________ 酸雨区。其中________酸雨区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华中华东沿海华中Thank you!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绿化荒山、
兴修水利等 。形成原因对策环境危害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人口增长过快;乱砍乱伐、陡坡垦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 1.上游地区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疏通河道,加强蓄洪能力。
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对策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最终使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水不易排开;
2.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
3.上游地区滥砍乱伐,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形成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对策1.农药残留物的大规模使用
2.工业发达等,排放污染物较多1.危害人类健康
2.威胁鱼类生存,造成渔业减产1.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
2.加大力度治理水污染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4.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转变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