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下 3.6摩擦力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下 3.6摩擦力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0 13: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摩擦力
1.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40N B.30N C.20N D.10N
2.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3.体育课有爬杆和爬绳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向上爬( )
A.因为绳子粗糙,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4.如图所示,一长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明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动木块,使其向右加速.在长木块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木块具有的惯性变小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D.木块的机械能减小
5.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6.弹簧测力计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3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现在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在原来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
A.0N B.5N C.10N D.15N
7.如右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的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拉力F1=5N,F2=3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5N;2N B.3N;0N
C.0N;2N D.5N;8N
8.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9.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3=F4 C.F3>F4 D.F 2>F3
10.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B.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小,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小,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D.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不同,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11.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自A点自由滑下的小车运动到C点时停了下来,当小车滑到B点时所受的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12.如图,工人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关于木箱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大于摩擦力 B.推力小于摩擦力
C.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14.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其中能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的实验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
1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加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1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7.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变小,P、f变大
C.F、f不变,P变大 D.F、f不变,P变小
18.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9.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
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缘故 B.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C.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D.它的惯性逐渐减小
20.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4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C.P1F2 D.P1>P2 F1=F2
21.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
C.刚竣工的水泥路面留着一道道的细槽
D.拔河比赛时,用力蹬着地面
2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 、“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超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所示,重新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3.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
(1)实验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2)甲、乙两图,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F2>F1,她认为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她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3)在图乙中,物体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N,小丽在实验中把乙图中的B物体拿下来,与A物体连在一起平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它们,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4,则F4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4)实验快结束时,爱打网球的小丽想判断网球鞋和运动鞋那个防滑效果更好.请您利用上述仪器(不添加任何器材),写出实验方法: .
2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1)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是 力(填 “平衡力” 或“非平衡力”)
(3)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25.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确保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粗糙程度相同时, 。
(3)图乙、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探究 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4)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若图甲中铜块以2v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不变/变小)。
26.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
_ _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 ,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 __。
27.(5分)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密度0.5×103kg/m3、高1.2m的长方体木块.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求:
(1)物体在3-5s内,运动的距离;
(2)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请在图2丙中,画出0﹣6s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下滑时,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重力是10N,由于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大小也等于10N,故D正确,故选D。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可以得知,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牛,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为15N;故选D。
【考点定位】二力平衡;摩擦力
3.C
【解析】
试题分析:A、绳子的接触面虽然粗糙,但手对它的压力小,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重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B、爬杆压力大,是因为杆比绳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仍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仍等于重力.故B错误.
C、爬绳与爬杆,摩擦力与重力都是一对平衡力相等.前后重力相等,摩擦力一定相等.故C正确;
D、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取决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程度不变时,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错误;物体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时,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当物体重力不变时,物体对水平面压力也不变,故C正确;机械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动能,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得高度有关,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但加速运动时速度增大,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动能越大,故木块的机械能增大,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C。
考点:摩擦力、压力、惯性、机械能
5.C
【解析】
试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所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量、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弹力的定义,拉力、压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体受力分析
6.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以0.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f=F=5N;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并且由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拉力与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仍然为5N,故选B。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7.
【解析】
试题分析: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 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 是5N,A受到的摩擦力是5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N;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 ,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 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故选A。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作用的相互性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一开始为动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下,静止后变为静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 木块在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B错误;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是沿斜面向下,静止后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故D正确。
考点:运动和力;摩擦力
9.B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甲、乙可知,接触面相同,乙对地面的压力大,所受的摩擦力较大,所以乙图中的推力大于甲图,故A错;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接触面相同,对地面的压力也相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两个推力也是相等的,故B正确,C错;比较乙、丙可知,接触面相同,而丙中对地面的压力较大,所以摩擦力较大,故C错;应选B。
考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0.D
【解析】
试题分析:当木块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由于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两次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C错;由乙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第2次通过的距离大,所以第2次运动的速度较大,故A错,D正确;应选D。
考点:二力平衡;摩擦力
11.C
【解析】
试题分析: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考点:力的示意图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工人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即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分析可知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考点: 摩擦力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队员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B、身体后倾,同时弯腿,是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以尽量增大摩擦力,B正确。C、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多大的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同样大的力。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所以C错误,D正确。C符合题意为答案。
考点:力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选D。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
15.C
【解析】
试题分析: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向右运动,且速度逐渐变大,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相对于传送带来讲,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受力物体是传送带,不是物体受到的力,综上所述,物体受到了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选项C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16.B
【解析】
试题分析:乙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D错误;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B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正确;甲图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且f=F,C错误。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
17.C
【解析】
试题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用一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的过程中,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所以压强变大,即F、f不变,P变大,故选C。
考点: 影响滑动摩擦力和压强的大小的因素
18.B
【解析】
试题分析: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断开前,因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所以摩擦力是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牵引力消失,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速度逐渐减小。但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这两方面都没有变,因此摩擦力没有变。所以选B。
考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9.B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速度不断减小,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足球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小球竖直方向上没有改变运动状态,C不符合题意;惯性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不变,质量不变,惯性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
20.D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V2>V1,所以ρ2<ρ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深度相同,密度大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P1>P2。两容器重力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所受摩擦力相同,两容器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1=F2=f。故答案为D,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压强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故B正确;刚竣工的水泥路面留着一道道的细槽,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C错误;拔河比赛时,用力蹬着地面,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2.(1)必须 等于 (2)丁 (3) 压力 接触面粗超程度 (4)错误 (5) 不一定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四次实验中,甲、乙、丁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大小关系是f乙>f甲>f丁,乙和丙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f丙>f乙,所以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3)甲、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超程度有关。(4)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应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小明将木块切去一半,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5)无论长木板怎么运动,木块A都是静止的,所以实验中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考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23.(1)匀速;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错误;未控制压力相同;(3)0;大于;压力大小相同,但B接触面比A更粗糙;(4)将网球鞋放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鞋放在网球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网球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两只鞋交换位置,弹簧测力计水平匀
速直线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示数,示数大的防滑效果更好。
【解析】
试题分析:(1)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比较甲乙两次实验,AB质量相等,对木板压力相等,B的接触面的更粗糙,由图知B受到的摩擦力更大.由此可得: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由图甲乙实验过程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因此,她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3)在图乙中,当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B与A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B不受到木块A对它的摩擦力;把乙图中的B物体拿下来,与A物体连在一起平放在木板上,压力大小不变,但由于B接触面比A更粗糙,所以摩擦力变大;
(4)将网球鞋放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鞋放在网球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网球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两只鞋交换位置,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示数,示数大的防滑效果更好。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24.(1)平衡状态;1N;(2)非平衡力;(3)2N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乙的v-t图象可以知道,在0~2s内,物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0~2s内推力F=f,由平衡条件得,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N;
(2)当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4s~6s内,推力F=2N,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F=2N,则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25.(1)匀速直线 (2)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压力 接触面粗糙度(4)2N 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力为平衡力,此时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可以通过测力计的示数读出摩擦力的大小;(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压力相同,探究接触面粗糙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4)由图示可知,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由于速度的变化不会对滑动摩擦力造成影响,以较高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是不变的。
考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6.(1)到达MN;MN(合理都正确)
(2)b;相同时间内,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可知,若依据小明的实验,根据x1 和x2 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并不科学,因为这一实验过程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②对小明的实验可做出这样的改进: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 和x2 ;
(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的速度减小的慢,b的速度减小的快,说明b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则图线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27.(1)2m;(2)6000Pa;(3)见下图:
【解析】
试题分析:
(1);
(2)由可知:
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在第1秒内,木块未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100N,1~3秒,木块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不能根据推力来求摩擦力,在3~5秒,木块匀速运动,摩擦力与推力平衡,为200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不管木块做什么运动,摩擦力都是200N。
考点:机械运动 压强 摩擦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