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烃的衍生物
共18题,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注意保持试卷整洁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本题5分)中科院通过调控N-carbon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活性位构型,成功实现了电催化二氧化碳生成乙醇和CO,合成过程如图所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所含键的数目为
B.的水溶液中采取杂化的原子数目为
C.0.1mol乙醇和0.2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为
D.电催化过程中,若i-NC端生成1molC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本题5分)某酯类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35H50O6,1 mol该酯类化合物a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2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则不饱和脂肪酸b的分子式为
A.C9H10O2 B.C9H12O2
C.C9H16O2 D.C9H18O2
3.(本题5分)某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刊发重要研究成果称,羟甲香豆素(Z)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普通型与重型。其合成过程涉及如下转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
B.1分子X生成1分子Y的同时还得到
C.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强碱性环境有利于Z的生成
4.(本题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高聚物与的单体相同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乙基己烷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酸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生成的CO2的量也相等
5.(本题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溶于水能导电,但是 SO2属于非电解质。
B.酒精、次氯酸钠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6.(本题5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B.用溶液鉴别苯酚与苯甲醇
C.用水分离苯与溴苯 D.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甲苯和环己烯
7.(本题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调和油 B.蒸馏水 C.碳酸饮料 D.汽油
8.(本题5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
B.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
C.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D.误服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牛奶或豆浆可解毒
9.(本题5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的乙烯:气体通过溴水溶液的洗气瓶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10.(本题5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苯(甲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NaOH溶液 分液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共20分)
11.(本题4分)1- 氯丙烷和2 -氯丙烷分别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所得产物相同。(____)
12.(本题4分)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两者的水解产物相同。(____)
13.(本题4分)卤代烃与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___________)
14.(本题4分)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___________)
15.(本题4分)油和脂肪都属于酯类物质。( )
三、解答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工业上可利用地沟油作为原料制备乙醇,乙醇可再加工制备多种化工材料。
(1)反应②、③实现了官能团的转化:-OH→ → 。
(2)反应④的类型是 。
(3)X的结构简式是 。
利用如图装置实现反应⑦。
(4)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后的现象是 。
(6)上述装置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代号)。
A.反应掉乙酸和乙醇
B.反应掉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17.(本题10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装置,用酒精灯对烧瓶B加热,当观察到D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 。
(2)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
(3)装置D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完成后利用 方法分离出粗产品;粗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水,精制的方法是向粗产品中加入 后再利用 方法提纯。
18.(本题10分)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1)乙酸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2.0mL正丁醇和16.0mL冰醋酸(过量),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再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冷凝管,然后小火加热。写出制备乙酸丁酯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中冷水应从 (填“a”或“b”)口通入;通过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的目的是 。
(2)①乙酸丁酯的精制:将乙酸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a.水洗、b.蒸馏、c.用无水MgSO4干燥、d.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标号)。
A.abcd B.cadb C.dacb D.cdab
②在乙酸丁酯的精制中,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
③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上口倒出
(3)计算产率
测量分水器内由乙酸与丁醇反应生成水的体积为1.8mL,假设在制取乙酸丁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损失,且忽略副反应,乙酸丁酯的产率为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标准状况下5.6LCO2的物质的量为mol,1个CO2中2个π键,所以标准状况下5.6L CO2中含电子的数目为0.5NA,A错误;
B.100g46%C2H5OH溶液中含有46gC2H5OH和54gH2O,n(C2H5OH)= =1mol,n(H2O)= =3mol,水中的O为sp3杂化,C2H5OH中两个C和一个O均为sp3杂化,因此sp3杂化的原子有(3+1+1+1)NA=6NA,B正确;
C.乙醇和乙酸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生成小于0.1NA乙酸乙酯,C错误;
D.电催化过程中,若i-NC端生成1molCO,C由+4价降为+2价,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1 mol酯类化合物a (C35H50O6)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2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1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a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35H50O6+3H2O→C3H8O3(甘油)+2b+c,根据氧的原子个数可判断,b和c中都含有一个羧基。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设c的分子式为CnH2nO2,n==14,c的分子式为C14H28O2,根据原子守恒知,碳原子数目为=9,氢原子数目为=10,氧原子数目为= 4,b的分子式为C9H10O2;
故答案为A。
3.D
【详解】A.反应②中Y的羟基与相邻的碳上一个H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碳碳双键,属于醇的消去反应,A正确;
B.反应①是取代反应,1分子X自身反应生成1分子Y和,B正确;
C.Z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酯基都是平面型结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
D.Z含有酯基,能与强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还含有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在强碱性环境中不利于Z的生成,D错误;
故选:D。
4.B
【详解】试题分析:A.与丙三醇的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A错误;B.高聚物与的单体相同,均是CH2=CHCHOHCOOH,B正确;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二乙基己烷,C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酸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生成的CO2的量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命名等判断
5.B
【详解】A. S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属于电解质,但是 SO2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
B. 酒精可以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并非氧化作用,故B错误;
C. 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所以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
D. 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硫酸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使得胶体发生聚沉现象,先看到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后沉淀溶解,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有些非电解质的水溶液,因为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所以也可以导电。
6.B
【详解】A.乙醇和乙酸互溶,宜用蒸馏法分离,A错误;
B.苯酚遇溶液显紫色,苯甲醇遇溶液无明显现象用,可以用溶液鉴别苯酚与苯甲醇,B正确;
C.苯与溴苯互溶,均难溶于水,无法用水分离,C错误;
D.甲苯和环己烯遇酸性高锰酸钾均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甲苯和环己烯,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食用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蒸馏水是产物唯一的纯净物,故B正确;
C.碳酸饮料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汽油是由沸点不同的烃形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淀粉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水解产物各不相同,故A叙述正确;
B.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汽油的产量和质量,故B叙述错误;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可以得到甲烷、苯和煤焦油等化工原料,故C叙述正确;
D.重金属盐能够使得人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重金属中毒时喝大量牛奶、蛋清或生豆浆能够有效解毒,故D叙述正确;
答案选B。
9.B
【详解】试题分析:A、甲烷不与溴水反应,也不溶于溴水,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可以除杂,故说法正确;B、乙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乙酸钠和乙醇,故说法错误;C、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SO2,产生CO2,因此能够除杂,不引入新杂质,故说法正确;D、生石灰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钙,沸点高,然后利用乙醇易挥发,然后采用蒸馏达到提纯,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和提纯等知识。
10.D
【详解】试题分析:A.除杂所加的试剂是过量的,溴单质易溶于苯,过量的溴无法用过滤分离,引入了新杂质,故A错误;B.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生成CO2气体,所得甲烷中混有CO2气体不纯,故B错误;C.乙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乙酸乙酯也能与NaOH反应,故C错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甲苯,再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苯甲酸,然后分液分离得到苯,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除杂
【名师点晴】抓住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是选项B,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生成的CO2为新的杂质,据此分析解题。
11.正确
【详解】两种卤代烃在此条件下都发生消去反应,最终都生成丙烯, 故正确。
12.正确
【详解】淀粉和纤维素通式相同,但组成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两者均为多糖,均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答案为:正确。
13.正确
【详解】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醇溶液,加热,醇的消去反应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条件不同,故正确。
14.错误
【详解】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醛类,如甲酸H-COOH,可以看成是一个醛基加一个羟基组合而成,但是甲酸是羧酸,不是醛。醛的定义是:醛基直接与烃基相连的有机物,要和烃基直接相连,比如说葡萄糖,含有醛基,但是是糖,故错误。
15.正确
【详解】油和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叫油,呈固态的叫脂肪,油的烃基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碳碳双键,脂肪的烃基中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较少,或不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见二者在物质分类上都属于酯类物质,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6. -CHO -COOH 加成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BC
【分析】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乙二醇,乙二醇催化氧化产生乙二醛,乙二醛进一步氧化产生乙二酸;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2Cl-CH2Cl,CH2Cl-CH2Cl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产生CH2=CHCl,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产生X是聚氯乙烯,其结构简式是:;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
【详解】(1)在反应②中乙二醇CH2OH-CH2OH分子中的2个—OH被催化氧化产生2个—CHO,所以官能团转化是—OH→—CHO;
反应③是乙二醛OHC-CHO分子中的2个—CHO被氧化变为—COOH,所以官能团转化是—CHO→—COOH;
(2)乙烯CH2=CH2与Cl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2Cl-CH2Cl,故反应④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3)X是聚氯乙烯,其结构简式是;
(4)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5)由于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物质,有特殊的香味,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还小,所以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6)挥发的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及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通过导气管进入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b试管中,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反应消耗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合理选项是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取、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现象的描述。掌握酯化反应特点、官能团的性质及反应的转化关系、物质的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情况。
17. 催化剂、吸水剂 防倒吸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CH3COONa+H2SO4=NaHSO4+CH3COOH(写Na2SO4也行),
分液 无水硫酸钠 过滤
【分析】无水醋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醋酸,醋酸与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2)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还可以防倒吸;
(3)装置D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H2SO4=NaHSO4+CH3COOH(写Na2SO4也行),;
(5)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溶液分层,上层有机层,可用分液漏斗分液的方法分理出粗产品,根据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 6C2H5OH”说明加入无水氯化钙可除去乙醇,粗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水,精制的方法是向粗产品中加无水硫酸钠,能吸收水分子,成为晶体,后再利用过滤的方法提纯。
【点睛】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水可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其反应方程式为:
Na2SO4+10H2O= Na2SO4 10H2O,MgSO4+7H2O= MgSO4 7H2O,成为晶体,而且不溶于乙酸乙酯,所以过滤分离。
18.(1)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b 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
(2) C 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硫酸等杂质,降低乙酸丁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d
(3)77.1%
【详解】(1)正丁醇和冰醋酸(过量)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丁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为使整个冷凝管中充满水,水应该从b口通入;正丁醇和冰醋酸(过量)反应生成乙酸丁酯和水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水的沸点(100℃)低于乙酸丁酯的沸点(126.0℃),反应时先将生成的水汽化分离,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
(2)①由于正丁醇、乙酸、乙酸丁酯能够互溶,所制取的乙酸丁酯中含有正丁醇、乙酸和催化剂硫酸,第一步采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乙酸和硫酸等杂质,第二步用水洗除去碳酸钠溶液,第三步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水,第四步蒸馏,制得较纯净的乙酸丁酯。故排序为C;
②10%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硫酸等杂质,降低乙酸丁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③由于酯的密度比水小,二者互不相溶,因此水在下层,酯在上层。分液时,要先将下层的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待下层水恰好放完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将上层的乙酸丁酯从上口放出,所以正确的为d。
(3)12mL正丁醇的质量为12mL 0.80g/mL=9.6g,则12.0mL正丁醇理论上生成酯的物质的量n(理论乙酸丁酯)=n(正丁醇)= ;n(实际乙酸丁酯)=n(水)= ;乙酸丁酯的产率=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