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0 14: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 一、教材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 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学习本文,我们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同时,对文中的语句反复品味,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二、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的脉络。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解文中作者的复杂情感。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深入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文化传承与理解:讨论爱国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人生追求,探究他们对于当今时代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同时,对文中的语句反复品味,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深入理解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难点:讨论爱国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人生追求,探究他们对于当今时代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引导点拨法、提问讨论法、分析总结法。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代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二、作者简介 (一)鲁迅其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青年时代,深受进化论思想影响。其作品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莫定了其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二)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6 部)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即不愿将“禾”“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教师知识储备: 《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 1918年至 1922 年所作的 14篇短篇小说。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已阿 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 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1)《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2)《孔乙已》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3)《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 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4)《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单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宝儿后的孤独与痛苦却是真实的。 (5)《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我”,是五四时期县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虽然不能将其判定为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确实有着许多体现出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情绪的特点: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痛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尤为厌恶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点,对劳动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然而,车夫的所作所为却使他极为震惊“我”在进行自我审视、自我省察、自我灵魂拷问中发现了“我”作为知识分子自身的“小”来。 (6)《头发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 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一-“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7)《风波》写朝廷上换了皇帝没换皇帝对村里人思想的风波。揭示了农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残下的中国人安于现状、不问世事、没有拯救自己命运的思想,没有人的价值的认识。 (8)《故乡》描写“我”冒着严寒回到了他阔别七八年的故乡的所见所闻,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级制度给人的心灵造成的伤害。20 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日甚一日的破产景象在这个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给“我’ 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9)《阿Q正传》,阿 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 Q自尊又白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小尼姑便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时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 0 却一直没弄情革命。直到被抓、被杀。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室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 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表现。“精神胜利法”是阿 Q的主要特征。 (10)《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员,早年也曾觉醒过,后来却消沉了。他严于责人,宽于责己,思想严重退坡,喜欢“差不多说”的“精神胜利法”。 (11)《白光》是描写没落的旧式知识分子的小说。主人公陈十成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没有捞到秀才,终于变得精神失常,最后投湖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鲁迅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质,对人物本身也作了彻底的否定。 (12)《兔和猫》描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小白兔,小说就围绕着兔的出现和消失展开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的同情,对随意欺凌弱小者的恨。 (13)《鸭的喜剧》以鲁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住在一起时的生活为素材,表现出两人深厚的友谊,同样也是爱的抒情。 (14)《社戏》所叙“我”的三次看戏。开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京戏,后用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写“我”小时候在故乡去赵庄看一场社戏。两次看京戏都窝窝囊囊心绪极坏,而看社戏却是意趣盎然永生难忘。三场戏发生在两个地点:都市和乡村。有意味的是,三场戏都枯燥乏味,三场戏都没看到什么,看戏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的心情却截然相反。北京的两次看戏叙述中,透露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整篇小说的感情基调就是都市和乡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衷心向往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 1925年11月6日。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 11 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 (1)《祝福》: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类到钢家成家,贺者大是合然林也公的为是上可快又东下“果友一他行五安于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2)《在酒楼上》写曾经激进的青年吕纬甫,最终回到子曰诗云的教授之中。 (3)《幸福的家庭》讲述一个处在窘迫环境中的青年作家为了糊口而创作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写作的过程不断被妻子与小贩的斤斤计较、讨价还价、金钱匮乏、床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计、低矮狭窄局促的房间、妻子的斥骂、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断。 (4)《肥皂》讲述四铭在大街上看到两个女乞丐,对其中一个年轻的女乞丐产生了不可告人的欲望,怀着这种欲望他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块肥皂,妻子识破了他内心深处的龌龊,但是也接受了那块肥皂。 (5)《长明灯》讲述了疯子想要吹熄庙里的长明灯,引起了全屯人的恐慌,最后他被关押的故事 (6)《示众》截取了大街上一个犯人被示众的场景,期间出现了各色人围观。(7)《高老夫子》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干亭,被牌友们戏称为“老杆”,因为发表了一篇关于整理国史的所谓“脍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为学贯中西了,“因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名,而更名为“高尔础”,其实他是一个只会打牌,听书,跟女人的无赖,他为了去贤良女校看女学生,便应聘去教书,而因为胸无点墨而当众出丑便辞去职务,大骂新式教育。 (8)《孤独者》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9)《伤逝》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10)《弟兄》主要叙述主人公张沛君的弟弟生病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张沛君承受着同事对兄弟关系猜测议论的压力,以及是否要抚养侄子的生活重担,于是无法化解的矛盾出现了。这个矛盾就是: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的一方与不得不放弃侄子的权益以维护自己儿女的优越生存条件之间的,完全不可化解的矛盾。 (11)《离婚》讲述勇敢泼辣的爱姑也不得不屈服于七大人的淫威逼迫之下,放弃了自己为之坚持了三年的斗争而同意离婚。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收录了作者从1922年至1935年所作的8篇历史小说。 该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想象丰富,收入了鲁迅作品中所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故事新编》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小说集,被誉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喜剧传统,也于历史小说集中有古今错杂之笔。 (1)《补天》描写了女娲先是创造人类,而人类由于矛盾发动战争,导致天柱折断,为了早日补上残缺的天,消除战争带来的祸患,她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她也就瘦多少,等到终于将天补成一色青碧,她却因过度劳累辞世,后代便有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寻山而不得的故事。通过女娲抟土作人时充满着创造的喜悦,补天的辛勤展示了劳动的壮美。 (2)《奔月》写神话里夷羿和嫦娥的传说。善射的羿射下过九个太阳,射死过封豕长蛇,一切大动物和小动物,最后 射得遍地精光了只好在 呒物之阵 中奔驰,天天和娥一起吃乌鸦炸酱面。嫦娥熬不过这样的生活,终于吞下金丹,独自向天上飞升。而昔日的弟子逢蒙又在这个时候出现,欺世盗名,利用向师傅 喻去的拳头 施放冷箭,想置羿于死地。作者安排一个典型的环境,勾画羿的正直的性格,写出了一个勇士的孤独的心境。 (3)《铸剑》取干将铸剑、其子报仇的故事。作品写的主要是这个传说的后半段。眉间尺的父亲费了整三年的精神,为大王炼成稀世宝剑,不仅没有因功受赏,反而以血饲剑,身首异处。杀父之仇激起了本来性情优柔的眉间尺的火性,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毅然踏上了复仇之路。为了复仇,眉间尺不惜献头。为了伸张正义,黑色人宴之敖慨然相助。他不仅用计以利剑砍下了不义之王的头,而且当其落在滚沸的水里垂死挣扎时,他从从容容地斩下自己的头,与眉间尺的头协力奋战,将恶王咬得一败涂地、确死无疑,并且让那不义残忍之王死后无法享受大王的 哀荣T (4)《理水》侧重于写大禹治水前和治水后的种种场景,运用各种场面pp文化山上学者烦琐无聊的议论,水利局里大员声势煊赫的考察着力刻划了大禹的形象。大禹为了治水,新婚四天即别新娘,三过家门而不入,生了儿子而不顾,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改呯为导了终于大功告成,此时的大禹,虽然满脚底都是老茧,黑瘦如同乞丐,却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千古永存的典范。 (5)《采薇》中,伯夷、叔齐明知天下大乱,却不问世事,以自我封闭来保持内心平静,但官民们都不肯给他们超然,不时传来令其烦恼的消息,言称 不食周黍;但仍以微活命,一旦被他人点破,生计便难以维持,上天派母鹿来给他们喂奶,一向以仁义自诩的贤人却打起了鹿的主意,想要杀掉鹿吃肉,母鹿跑掉后二人饿死。 (6)《出关》写老子西出函谷的故事,描绘老子和孔子的对话,西行途中的遭遇突出了老子避世、无为而无不为的消极思想,表现了对老子哲学思想以及传统道家思想的反思。 (7)《非攻》中描写的是墨子为民不远万里前往楚国劝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墨子是个仁者,楚国攻宋,本与他没有直接关联,但虑及宋人遭殃,他自告奋勇,赴楚劝阻,徒步远行甘冒风险去说服攻伐者,又叮嘱宋人做好应战的准备,以防不测。待到危机解除,他才如释重负。 (8)《起死》以《庄子 至乐》篇中一个寓言为主,用独幕剧似的形式加以演化。庄子嘴上说 衣服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却以要去见楚王为由不肯脱下一件衣服,向来以洒脱自然自诩的圆滑者,碰上个认真执着的大汉,却无以应对,要叫巡士来帮忙,还险些被巡士当成抢犯给抓起来。 (三)他人评价 1.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手泽东 2.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3.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巴金 4.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金良守 5.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枢,在夜阴城被埋入浅士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一片微红的新月。-郁达夫《怀鲁迅》 6.鲁迅先生逝世时有人曾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他的历史性贡献: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还有人这样赞美他: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走了,留下了 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 三、知识链接 刘和珍(1904年一1926年3月18日),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了师范学校(今豫章师范学院)、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四、背景探寻 (一)五卅运动 五卅sà运动指 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1925 年5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乐。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5月15日枪杀了工人顾正红,并伤工人十余人。29日青岛工人被反动政府屠杀8人。5新保改高中语又线探务月 30日,上海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二)大沽口事件 五卅运动后,北方地区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引起帝国主义惊恐和敌视。1925年 10月,反奉战争爆发,全国反对奉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张作霖为首领,因张作霖为奉天人,故称奉系。奉系军阀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靠山,至1919年全部控制东三省)的斗争随之高涨。日本帝国主义却插手 出兵援救张作霖,进攻国民军。1926年3月7日,奉系多艘军舰在天津大沽口北塘登陆,国民军将其击退并封锁大沽口。3月12日下午3时,日本派军舰掩护奉军舰队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予以正当还击。日本方面竟纠集《辛丑条约》签字国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八国公使,于3月 16 日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停止大沽口至天津一带的战事、撤除大沽口海面的水雷及其他障碍物、恢复所有航行标志、不准干涉外国航船、停止对外国船只的检查五项无理要求。17日,各帝国主义国家 20 余艘军舰云集大沽口,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大沽口事件立即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各界群众召开大会,强烈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 大沽口事件也成为北京三一八惨案的导火索。 (三)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屠杀人民群众造成的惨案。是年3月,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交战期间,12日日本派遣军舰掩护奉军舰队进逼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阵地,被国民军击退。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援引《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要求撒除大 沽口防务的最后通牒。“大沽口事件”发生后,在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委会领导下,北京学生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于 18日在天安门集会,通过拒绝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立即撤退驻天津的外国军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 会后,群众举行游行请愿,在执政府门前遭段祺瑞卫队的屠杀,死47人,伤199人。 次日,执政府下令查封国民党市党部和中俄大学,通缉李大钊、徐谦等50人。惨案发生后,依附军阀的反动文人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说“民众领袖”有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异常悲愤,相继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他又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鸣呼!三月一十八! 作诗:刘半农作曲:赵元任 鸣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鸣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 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华盖集续编·空谈》 五、文体常识 茶文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 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为“匕首”“投枪”。 杂文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六、夯实基础 追悼 dào洗涤 dí胡同 tòng鬢慧惮 dàn创伤 chuāng屠戮 lù亲戚 qi踌躇 chú租赁 lin和蔼 ǎi立仆 pū浸渍 zi 诧异 chà黯然 àn雾霭 ǎi攒射 cuán绯红 fēi菲薄 悒i 桀骜jiéào噩耗è尸骸 hái攒钱 zǎn绯闻 fēi 长歌当 dàng 哭:把长声歌咏当作痛哭。后指用写作长篇诗文来抒发内心的悲愤日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惊心动魄:原来形容作品的文字运用最好,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现在形容极度惊险、紧张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殒身不恤 xù: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七、整体感知 1.请你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本文评述“三·一八”惨案,表达了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赞扬与怀念之情。 2.作者是怎样构思行文的呢 请你梳理全文的写作思路。 (1-2):记念的缘由(为何写) ①交代写作缘由 ②)继续交代缘由 (3-5):追忆刘生平(写什么)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详叙遇难经过 (6-7):教训和意义(有何用)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小结: 全文共七节,前后勾连,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一、二节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第六、七节思考这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 透过这一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写文章--写与刘和珍有关的事-一总结“刘和珍们”的价值和意义。 3.本文是一篇忆人杂文,那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呢 请你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并分析课文的感情基调。(1)课文寻脉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我还有要说的话” “呜呼,我说不出话” (2)行文线索 作者的“说”目的在于痛悼、揭露和唤醒,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无话可说”是因为作者悲愤至极。 线索:作者的情感态度。 八、深层赏析 1.请你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主人公,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其形象。 刘和珍: ① 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她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作者选取典型小事来表现刘和珍自觉、坚定地追求思想进步的性格。 ②) 勇于反抗,乐观温和。她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一校之长,但她并不桀骜锋利,而是常常微笑,态度温和。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刘和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猛顽强和温和善良。 B正义果敢,有责任心。“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她担忧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作者运用神态描写来表现刘和珍关心母校命运、思想深沉和胸怀博大的形象特点。④)勇敢坚强,忠贞爱国。“欣然前往”执政府门前请愿,说明她勇敢坚强,拥有一腔爱国热情。作者运用反衬手法,用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反衬刘和珍的忠贞爱国。 2.在鲁迅的回忆中,刘和珍经常带着怎样的神态 鲁迅为何要反复刻画这一神态 微笑着,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1)内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强调刘和珍的温和善良的性格。 (2)结构上: ①与杀人者的凶残和庸人的麻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执政府的残暴和卑劣②)为抒发悲愤之情奠定基础。 3.文中除了主人公,作者还写了哪些人 请你对这些人分类,并分析作者对其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1)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作者无比沉确油的含刘和珍等遇害者。 (2)反动势力:段琪瑞执政府(“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作者愤怒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3)庸人:处在中间状态的“无恶意的闲人”。 这些庸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不一定没有爱国心,但是害怕官府:他们可能同情革命者,但是不敢冒死:他们不满现实,但是苟且偷安:他们从民变国民,只不过少了一根辫子,一样的都是奴隶;他们谈论英雄的被杀,却丝毫不明白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有时会有五分钟热度,但是短暂的狂热过去,他们很快把一切遗忘……对这种人,作者不是不抱希望的,他激发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类别 爱国青年 反动势力 麻木群众 人物 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 中间状态的“庸人” 情感态度 哀悼、颂扬、告诫 愤怒、控诉、痛斥 失望、批评、呼唤 4.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鲁迅先生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述评“三·一八”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 而记念刘和珍君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5.作者在文中写了很多意蕴丰富的句子,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在小组间交流。(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赏析: “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中华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杀人,而且杀到了常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政府到了何等残暴的地步。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赏析:真正的革命志士,能勇敢面对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这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赏析: 这两句话从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揭露杀人者的凶残。第一层,“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想象某些中国人的坏;第二层,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到杀人者竟如此凶残:第三层,即使料到了也不相信他们会残杀一个和蔼、善良的女学生。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赏析:“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长期的镇压,使人民不敢说话;不断的诽谤,使人民无法说话。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 最后作者发出对反动派的警告: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更对“后死者” 大声呼唤:继续沉默就只有灭亡!(5)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赏析: “从背部入”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 这暗示了“三·一八”惨案是段祺瑞执政府设下的罗网,揭露了执政府的卑劣与凶残。 (6)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赏析: “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这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谴责。说“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有意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比较来说的。意思是说,在帝国主义唆使下,反动派在“三·一八”事件中屠杀徒手请愿学生的凶残无耻,远远超过了那些“伟绩”和“武功”。 (7)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赏析: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这是反语,饱含着作者的悲愤之情:一是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是为因请愿而牺牲的人感到痛心,三是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反动派高压的政策造成“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三-八”事件就像几颗石子投入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然死水一潭。“太平”蕴涵作者的愤懑、不平和辛酸。 “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在政治上不反动,但是极端冷漠麻木,烈士的鲜血只是他们闲聊的材料。“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走狗文人。他们造谣、诬蔑,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九、文本小结 本文以痛斥反动派、悼念烈士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的阴险无耻,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鼓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同时告诚爱国青年们要总结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式,并号召人们起来战斗,不做庸人。 永远的斗士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是一位高明的医生,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他以笔代戈,战斗一生,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他为民众的精神麻木而痛苦,他为民族的命运而担忧,他为青年一代的成长而费心。当他辞世时,宋庆龄亲自绣了“民族魂”三个字盖在他的身上。这是对鲁迅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是苦难的中国人民对这位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斗士最高的褒奖。 有人说,鲁迅离我们太遥远,可北大教授钱理群说,鲁迅永远不会过时! 读鲁迅吧,你会感动于他不断呐喊为民请命的执着精神,你会经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你会变得深刻,你会越来越睿智!
课堂小结 本文以痛斥反动派、悼念烈士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的阴险无耻,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鼓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同时告诚爱国青年们要总结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式,并号召人们起来战斗,不做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