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涵理解把握题
找准命题角度,定位细微差别
【考点分析】
内涵理解把握题是高考语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种题型通常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在解答内涵理解把握题时,学生需要找准命题角度,定位细微差别。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文本的主旨和意图
文本的主旨和意图是内涵理解把握题的核心。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把握文本的整体意义。同时,还需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段落,这些往往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也是命题人设置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分析文本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文本内涵的重要体现。学生需要关注文本中的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理解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同时,还需要注意文本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这些往往蕴含着深层的含义和意图。
三、结合文本的背景和语境
文本的背景和语境对于理解内涵也至关重要。学生需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同时,还需要注意文本中的上下文关系,理解不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本的内涵。
内涵理解把握题需要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关注文本的主旨、语言表达、背景和语境等方面,从而找准命题角度,定位细微差别。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回答问题,获得高分。
【解题技巧】
一、明确问题要求
在答题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是要求解释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还是要求概括文本的主旨,或是要求分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注重细节分析
内涵理解把握题往往涉及文本的细微差别和深层含义,因此学生需要注重细节分析。在阅读文本时,要留意关键词汇、句子和段落的含义,理解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同时,还需要注意文本中的比喻、象征、反讽等修辞手法,这些往往蕴含着深层的含义和意图,需要仔细分析和理解。
三、结合生活实际
有时候,文本的内涵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联系。在解答内涵理解把握题时,学生可以尝试将文本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涵。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多角度思考
内涵理解把握题往往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因此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更全面、深入的答案。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角度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解答内涵理解把握题要注重细节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回答问题,获得高分。同时,还需要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和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阅读题型。
【练习示例】
请根据以下文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文本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家居系统通过集成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实现家庭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这些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为家庭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然而,智能家居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之间难以实现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如何保障用户隐私和设备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智能家居的健康发展,相关企业和机构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首先,需要加强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其次,需要提高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此外,还需要加强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问题:
1. 根据文本内容,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由哪些智能设备组成?
答案:根据文本内容,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智能设备组成。
2. 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哪些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答案: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3. 智能家居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答案:智能家居的发展面临着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和自适应性等方面的挑战。
4. 如何推动智能家居的健康发展?
答案:为了推动智能家居的健康发展,相关企业和机构需要加强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并加强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内涵理解把握题需要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而准确回答相关问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积累阅读经验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阅读题型。同时,还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涵。
【重点突破】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数字史学具有数字人文的共性,但其作为历史学的个性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总体而言,数字史学更重视网络的利用与展示,这也是很早就有学者提出“网络史学”的原因。历史学家利用互联网向同行传递和展示史料,将文献放置到互联网以便史学爱好者、历史教师、学生能够利用它们,这些行为已经被史学界认可为专业的学术活动,成为数字史学的重要内容,是一条迥异于宽泛意义上数字人文的路径。
当然,“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能够与数字史学画上等号。互联网只是恰好因为平台优势成为一种媒介而已,不过在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玩味的问题,数字史学对网络的强调让我们看到了它与“公众史学”存在诸多交集。许多早期从事数字史学研究的学者都是社会史专家,或者是试图借助数字工具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支持者。
数字史学就目前看,研究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以GIS的运用为主。与“数字文学”相比,文本分析在数字历史领域运用还比较少,这背后有许多客观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史料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达不到大规模进行文本挖掘的程度。传统的历史研究重视的一手文献往往以档案、手稿等形式出现。这些文献的数字化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而且进行数字化使用的OCR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其准确度才能达到进行研究的要求。所以在从事数字文学的专家已经在讨论如何分析文本的时候,数字史学的专家还要首先解决史料数字化的问题。当然,对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析,也有对美国与德国学术界的古典学期刊进行了类型研究。
在这样的前提下,数据库建设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数据库建设是非常烧钱的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做出高质量、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库。同时,数字化程度不足的状态,也决定了学者使用数字工具的倾向。据西方学者统计,在数字人文有关GIS的143个重要项目中,92个涉及历史问题。
(摘编自王涛《“数字史学”:现代、问题与展望》)
材料二:
正如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中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数字技术的革命更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世界的图景。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的纸质史料,如图书和档案,不论其存世数量还是保存地点都是封闭的,有的文献本身可能就是珍本孤本,即便有印刷或抄录的版本,流传数量一般也较为有限,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库、网络图书馆可以直接将数字化之后的史料呈现到用户的终端。研究者与史料之间,不再有空间的阻隔;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异。一个中学生可以同一位大学教授一样,获得同样的史料,并展开独立的研究和解读,专业研究者之前所拥有的特权在数字化时代逐渐消失了,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大大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
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形式,通过网络、影像等新媒体的呈现,极大地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历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以维基百科网站为例,它自建立之初即将自己定位为一部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并作为一个开放源允许大众广泛参与。在约3500万注册用户中,有近8万名积极的写作者和编辑者,其中大多都是业余的普通网民。
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均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呈现,而且在数字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建设、网站演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单机光碟和软件开发、电子出版、多平台应用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
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果数字史学仅是网站演示或光碟形式的话,它同传统史学的差别只是改换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而已,都只是单向的内容发布。但近十年,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Web2.0技术的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平台上,专业历史学家、业余研究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展开交流和对话,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及,数字史学与公众史学有着诸多的交集和共性。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
(摘编自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题型一】给特定概念下定义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数字史学”下一个简要的定义。
明确:
数字史学是历史学家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以及新媒体分享历史资料,开展史学研究,进行对话交流,呈现出数字史料开放性、数字研究平民化以及数字史料媒介多样性等特点的史学研究方式。(定义格式1分,网络或新媒体1分,特点概括2分。)
【方法总结】
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其基本格式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以上提供的定义遵循了上述方法,先明确了“数字史学”属于“史学研究方式”这一大类,接着通过“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以及新媒体分享历史资料,开展史学研究,进行对话交流”等关键词,揭示了其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包括数字史料的开放性、数字研究的平民化以及数字史料媒介的多样性等。这样的定义既准确又全面,符合下定义的基本要求。
【题型二】用材料分析概念含义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通过网络数据库研究数字化史料 B. 在维基百科上发布史学研究成果
C. 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 D. 利用Web2.0进行史学交流对话
明确:
【答案】C
【解析】C. 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
“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并不属于数字史学的研究范畴。因为数字史学是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史学研究方式,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数字化史料,而非传统的纸质史料。虽然图书馆中的珍本孤本史料对于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并不属于数字史学的范畴。因此,选项C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
其他选项中,A项“通过网络数据库研究数字化史料”是数字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符合数字史学的定义;B项“在维基百科上发布史学研究成果”也是数字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维基百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允许大众参与编辑和发布内容;D项“利用Web2.0进行史学交流对话”也是数字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Web2.0技术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流和对话平台。因此,A、B、D三项都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
综上所述,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C项“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
【方法指导】
在分析概念含义时,首先要明确该概念的定义和范畴,然后将其与选项进行逐一对比,判断选项是否符合该概念的定义和范畴。在本题中,数字史学的定义是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史学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主要是数字化史料。因此,在对比选项时,需要判断选项是否涉及到数字化史料、网络和新媒体等元素。同时,还需要注意选项是否符合数字史学的特点,如开放性、平民化、媒介多样性等。通过仔细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出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的选项。
【读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环境信息科学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新学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孕育了该学科的技术条件,奠定了行业基础;同时,环境科学原理、信息科技的理论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环境科学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关系及特征的学科,并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也被用于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环境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从传统的污染及治理逐渐转移到以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主,阐述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等,并涉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EIA)、环境伦理及环境经济的新发展,再延伸到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共同未来等方面。20世纪 70 年代末期兴起的另外一门学科————环境统计学,是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环境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反映了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环境科学的时空维等多元分析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关注的环境信息系统(E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各种环境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体系;EIS 的基本功能是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数据的管理、查询、共享等多途径的交互访问,并为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决策提供数据依据。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科学面临着空间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促使了环境信息科学的孕育与发展。
目前,环境信息科学得到了环境研究者、环境保护者以及环境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各类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得到快速的研发与应用,环境功能性应用软件层出不穷。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等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评估及预警的应用软件,在环境信息科学研究以及环境行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促进与丰富了环境功能性软件的创新性研发。目前,组件式GIS(COM GIS)的出现为传统GIS 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它采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把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制作成若干个控件,每个控件实现不同的功能。组件式 GIS 基于组件对象平台,具有标准的接口,允许跨语言应用,使得 GIS 软件的可配置性和开放性更强。在已进行的 GIS 应用中,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涉及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社会等原有的基础数据信息及变化数据信息。
可以认为环境信息科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环境问题; 其二是通过认识和分析复杂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积极地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研究报告指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一门学科。
(摘编自王让会等《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外围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
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外围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
我国在环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虽然也有很快的发展,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仍然是地理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学科,针对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集成研究比较少。
(摘编自杜培军等《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一、整体读文,梳理文脉
根据上述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继续梳理文脉,深入探讨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环境信息科学作为一门交叉集成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环境信息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促进了其快速发展。同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信息科学在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从核心到外围的“拓展型”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这种研究模式有助于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从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然而,我国在环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主要的研究出发点仍然是地理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学科,针对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集成研究比较少。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集成研究,以推动环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环境信息科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环境信息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环境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和交叉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环境信息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推广,推动环境信息科学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环境信息科学作为一门交叉集成的学科,其发展和应用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信息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其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和交叉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模拟演练
根据文本和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在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原理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B.环境科学是交叉关系学科,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间的关系与特征,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持续发展。
C.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愈益丰富与多样,紧扣生态文明这一核心。
D.环境信息科学是在环境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学科交叉集成的特点,对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存有依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如何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加强普通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研究,这是符合环境科学研究思路的。
B.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形来看,新兴学科的出现,往往离不开对时代发展中挑战与机遇的把握。
C.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存在从"包围型"向"拓展型"转化的趋势,环境统计学的产生,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D.组件式GIS让GIS软件具有更强的可配置性和开放性,这种创新发展思路,是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 古运河环境变迁溯源研究
B. 学校环境监测站数据研究
C. 环境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
D. 环境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环境信息科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语言表达上符合定义规范,不超过70 个字。(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技术的驱动下,河南卫视的系列节目打破了时空、类型的局限,上演了虚实结合、穿越古今的“综合艺术”表演。舞蹈《唐宫夜宴》使用AR技术将观众带入了如画般的博物馆奇妙空间,扮演唐朝少女的舞蹈演员们在虚拟的妇好鸮樽、莲鹤方壶、贾湖骨笛以及《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物中随意穿梭,带领观众沉浸其中。《龙门金刚》《少林·功夫》《广寒宫》等节目通过实景拍摄、VR技术让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月球表面成为“舞台”。
晚会节目作为综艺的一大分支,在内容上常常是以“小品+歌舞+相声+戏曲”为主体,在形式上则是通过主持人串场集合起来的节目综合表演。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凸显“泛”综艺概念,相较于其他晚会节目的一个重大革新就在于取消了主持人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由剧集、漫画、动画、游戏演绎的戏剧化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将不同类型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节目的连续性、故事性,将传统文化以更有亲和力的形式进行了呈现。
节目组通过技术的运用、视角的改变将传统晚会的“演节目”变为了现在的“演故事”,观众也从单纯的“看”节目变为了“体验”节目。以《中秋奇妙游》中的《少林·功夫》为例,节目通过XR技术将少林寺观音殿壁画的二维视觉纵深效果还原为三维虚拟空间的长纵深效果,观众的沉浸感也随之增强。在节目的传播上,河南卫视通过全媒体、全产业的“组合本”,扩大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影响力,不仅选择了电视台、视频平台,还覆盖了快手、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创制者观念的创新与技术的运用,但也应当看到,匠心呈现出的优质内容才是观众观看与传播一档节目的最终动力。
(摘编自孟雪《观念创新与技术赋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与传播研究》)
材料二:
在当下的网络信息时代,由于技术的推动和影响,出现了艺术传播媒介、方式的改变,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之间实现了相互的渗透和角色互换。这与传统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之间既定的、单向的、静止的二元审美关系相比已完全不同。
艺术作品可以随时随地展示,实现了突破时间、空间、民风习俗等主客观条件限制的交流。互联网传播对于时空限制的突破,以及机械复制的高效、快捷,引起了艺术复制品的海量出现,艺术作品的复制,其实质是经历了艺术信息载体的转换,经过这种转化,以往艺术信息传播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往往就会被突破,相对原来作品、场所的唯一性,复制品实现了无界传播。德国思想家本雅明说:“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现实中,由于传统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客观属性,人们很难接近藏在深闺之中的经典艺术作品,同时,又由于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途径的限制,作品和艺术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习惯于口口相传并未见过真迹的社会大众,对于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神秘感。机械复制技术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秘性,复制品突出了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消费功能。
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技术条件下,艺术创作活动大都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来作为有力的支撑。而在传统社会时期,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如中国画、中国传统戏曲等经典国粹,受制于外在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较小:中国传统戏曲舞台演出的主要形式为一桌二椅,一条马鞭一挥,就代表骑上了飞奔的骏马,抽象简洁的艺术程式,使得在演出中并不需要多少逼真的大型道具来布置、摸拟现实中真实的场景,其艺术的精髓和精神都集中地体现在演员的表现上。所以,虽然技术的力量及其所带来的巨变是强大的,但艺术创作主体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把艺术作品定位为体现人类社会审美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而非单纯玩弄技术技巧的机械物件。
(摘编自楚小庆《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多元互动的影响》)
材料三:
可复制性是技术生产的一个主要特性,当它运用于艺术生产时,则彻底瓦解了传统艺术生产所特有的独一无二性。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机械复制时代”。在这个时代,一切艺术品都可以通过大批量的复制来广泛传播。这不但改变了传统审美文化的经典形态,同时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审美品位。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最早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他看来,复制把艺术带给千家万户。但是,复制遵从商业上利润优先的原则,又以强大的技术逻辑和标准化生产覆盖了艺术创作的个性和风格。当它使大多数受众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利和机会时,大量雷同的炮制实际上也贬损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摘编自常俊玲《略论现代科技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南卫视把传世名画、名胜古迹等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节目表演中,匠心呈现内容优质的电视节目。
B.《龙门金刚》《少林·功夫》等节目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创制者观念的创新与技术的运用。
C.对于像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这样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来说,主持人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
D.艺术作品是体现审美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会改变社会的审美品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旳一项是( )(3分)
A.只要艺术作品的表演形式、传播方式更具亲和力,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鸿沟就能消除,就更有利于其文化的传播。
B.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外在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越小,艺术的精髓和精神就越能够集中地体现在演员的表现上。
C.在艺术创作方面,技术界有为其内容服务,为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感受提供帮助,它的力量才称得上强大。
D.把机械复制用于艺术生产,不但瓦解了传统艺术生产特有的独一无二性,也使艺术作品原有的唯一性不复存在。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强调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凸显“泛”综艺概念的特点,材料一从内容和形式上把它与其他晚会节目作比较。
B.材料一提及AR技术、VR技术、XR技术、快手、抖音、微博等专有名称,可以丰富读者对现代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认识。
C.材料一用“组合拳”来喻指扩大节目影响力的综合措施,材料三用“机械复制时代”来概括现代社会特点,用词准确新颖。
D.材料二以中国传统戏曲舞台演出时道具简单、艺术程式抽象简洁为例,阐明技术力量难以改变传统艺术创作,很有典型性。
4.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及复制艺术作品时都引用了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相同的话,其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河南卫视元宵节特别节目总导演说,《唐宫夜宴》受到观众朋友喜爱,原因之一是“新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方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与解析
【读文训练】
1.(3分)D(A项“环境科学原理"不属于“环境信息科学的行业基础”B项的“研究物理、化学、生物问的关系与特征”说法不当,原文为“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关系及特征”,漏了“环境的“这限制语:C项“紧扣生态文明这文明这一核心”,“紧扣....核心”表述不当)
2.(3分)C(环境统计学的产生。是“环境科学向定量化发展”的表现,还不是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问题)
3.(3分)A(属于历史考证研究)
4.(4分)环境信息科学是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基础(1分)。以各类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条件,(1分)来解决环境问题的(1分),多学科交义集成(1分)的一门新兴学科。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首先文代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技术条件、行业基础与理论指导;②其次介绍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③最后阐发环境信息科学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出它的两个发展(研究)方向(或积极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巩固练习】
1.(3分)C
【解析】C.对于像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这样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来说,主持人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
在材料一中,提到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技术的运用和视角的改变,将传统晚会的“演节目”变为了“演故事”,这种变化让观众从单纯的“看”节目变为了“体验”节目。这里并没有提到主持人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事实上,主持人的存在对于节目的整体呈现和观众的体验都可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选项C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3分)C
【解析】C.在艺术创作方面,技术界有为其内容服务,为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感受提供帮助,它的力量才称得上强大。
“只要……就……”错误,说法过于绝对,依据材料二原文“机械复制技术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秘性,复制品突出了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消费功能”可知,即便艺术作品的表演形式、传播方式更具亲和力,也不能消除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鸿沟。B.“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外在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越小,艺术的精髓和精神就越能够集中地体现在演员的表现上”错误,从材料二原文“虽然技术的力量及其所带来的巨变是强大的,但艺术创作主体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把艺术作品定位为体现人类社会审美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而非单纯玩弄技术技巧的机械物件”来看,传统艺术创作中,外在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越小,艺术的精髓和精神不一定就越能够集中地体现在演员的表现上。D.“把机械复制用于艺术生产,不但瓦解了传统艺术生产特有的独一无二性,也使艺术作品原有的唯一性不复存在”错误,从材料三原文“当它运用于艺术生产时,则彻底瓦解了传统艺术生产所特有的独一无二性”来看,机械复制用于艺术生产,只是“瓦解了传统艺术生产所特有的独一无二性”,而不是“使艺术作品原有的唯一性不复存在”。因此选择C。
3.(3分)D
4.(4分)
①材料二意在阐明复制品能突破艺术作品传播的时空限制,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②材料三意在阐明复制品会覆盖艺术创作的个性和风格,贬损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
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分)
①新科技手段为节目表演营造虚实结合的表演空间,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②技术运用突破节目类型单一的局限,丰富了观众的欣赏和体验内容。
③互联网使节目的传播实现了媒体平台的全覆盖,满足了不同受众的欣赏需求。
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